1、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踔疁o《涼州詞》;
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畎住洞阂孤宄锹劦选?;
3、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钜妗兑股鲜芙党锹劦选?;
4、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李益《春夜聞笛》;
5、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 ——杜甫《吹笛》;
6、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株拧堵劦选罚?/p>
7、一聲落盡短亭花,無數(shù)行人歸未得?!跷渥印队駱谴?聞笛》;
8、一聲來枕上,孤客在天涯。——李中《旅夜聞笛》;
9、長安城中百萬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岑參《秋夜聞笛》;
10、秋風忽灑西園淚,滿目山陽笛里人?!]牟《奉誠園聞笛》
詩中鄉(xiāng)情1.君自故鄉(xiāng)來。
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3.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立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文《渡漢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劉皂《旅次朔方》)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鄉(xiāng)詩三首 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參考資料:/bbs/printpage.asp?BoardID=50&ID=37506 思鄉(xiāng)詩句知多少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5.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6.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8.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9.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王維<>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11.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zhàn)國.楚.屈原<>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17.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王維<>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江上笛
——白居易
江上何人夜吹笛,
聲聲似憶故園春。
此時聞者堪頭白,
況是多愁少睡人。
聞笛
——李群玉
冉冉生山草何異,
截而吹之動天地。
望鄉(xiāng)臺上望鄉(xiāng)時,
不獨落梅兼落淚。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云斷,夜深關(guān)月開。
平明獨惆悵,落盡一庭梅。
旅夜聞笛
——李中
長笛起誰家,秋涼夜漏賒。
一聲來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風微動,窗前月漸斜。
暗牽詩思苦,不獨落梅花。
聞笛
——戎昱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云斷,夜深關(guān)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詩意:
澎湃的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哀怨的曲調(diào)?春風不愿度過玉門關(guān)
簡析:
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qū)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xiàn)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xiāng)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xiāng)。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條理通暢,感情真摯,余韻無窮。
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fā)故園情,因作此詩。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xiāng)的深情?
賞析
此詩寫鄉(xiāng)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fā)。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jié)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鞍怠弊譃橐痪潢P(guān)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xiàn)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xù)、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罢l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吧ⅰ弊钟玫妹??!吧ⅰ笔蔷鶆?、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心切。
聽到笛聲以后,詩人觸動了鄉(xiāng)思的情懷,于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jù)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辭》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jù)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xiāng)思。一般說,久居他鄉(xiāng)的人,白天還沒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xiāng)。在春秋季節(jié),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墩哿窞槿婞c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diào)“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jié)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思鄉(xiāng)之切。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shù)的夸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xiàn)離情別緒的《折楊柳》,于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fā)思念故鄉(xiāng)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令人回味無窮。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xiàn)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xiāng)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游,后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fā)深長的鄉(xiāng)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中引發(fā)強烈的共鳴。
帶有笛的詩句如下:一、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1、原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譯文: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fā)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二、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黃鶴樓聞笛》李白1、原詩: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譯文:一旦成為貶滴之人,就像賈誼到了長沙,日日西望,望不見長安,也望不見家。
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三、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塞上聽吹笛》高適1、原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
2、譯文:譯文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jīng)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guān)山。四、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春夜聞笛》李益1、原詩: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2、譯文: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shù)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