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rom front it looks like a … Look from … it looks like a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I can't see Lu Mountain clearly because I am in this mountain.”(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里的最后一首是寫江的 應(yīng)該也可以吧~~
1. 贈 汪 倫 --- 李 白
李 白 乘 舟 將 欲 行 ,
忽 聞 岸 上 踏 歌 聲 。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倫 送 我 情 。
To Wang Lun --- Li Bai
I'm on board; We're about to sail,
When there's stamping and singing on shore;
Peach Blossom Pool is a thousand feet deep,
Yet not so deep,Wang Lun,as your love for me.
鹿 柴 --- 王 維
空 山 不 見 人 ,
但 聞 人 語 響 。
返 景 入 深 林 ,
復(fù) 照 青 苔 上 。
The Deer Enclosure --- Wang Wei
Empty the hills,no man in sight,
Yet voices echo here;
Deep in the woods slanting sunlight,
Falls on the jade-green moss.
鳥 鳴 澗 --- 王 維
人 閑 桂 花 落,
夜 靜 春 山 空。
月 出 驚 山 鳥,
時 鳴 春 澗 中。
The Gully of Twittering Birds --- Wang Wei
Idly I watch the cassia petals fall;
Silent the night and empty the spring hills;
The rising moon startles the mountain birds;
Which twitter fitfully in the spring gully.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Mounting the Stork Tower
Written by Wangzhihuan
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
Go further up one flight of starirs,
And you'll widen your view a thousand li.
1、關(guān)雎 2、蒹葭 3、觀滄海 4、飲酒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9、行路難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5、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16、觀刈麥 17、錢塘湖春行 18、雁門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無題。
作者:李商隱 23、相見歡 24、漁家傲 25、浣溪沙 26、登飛來峰 27、江城子,密州出獵 28、水調(diào)歌頭 29、游山西村 30、破陣子 31、過零丁洋 32、天凈沙,秋思 33、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34、已亥雜詩 35、《論語》六則 36、魚我所欲也 3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8、曹劌論戰(zhàn) 39、鄒忌諷齊王納諫 40、出師表 41、桃花源記 42、山峽 43、馬說 44、陋室銘 45、小石潭記 46、岳陽樓記 47、醉翁亭記 48、愛蓮說 49、記承天寺夜游 50、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的那段),作者:宋濂 這都是初中生必背的50篇古詩文,外面都有買的。 你可以去買一本,把里面的古詩文都背下來,對中考很有好處。
1、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yàn)橐稽c(diǎn)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恕氖?,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yuǎn)遠(yuǎn)的。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譯:想看到更遠(yuǎn)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
想學(xué)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5、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勤奮好學(xué)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xiàn)。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yán)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jīng)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yīng)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zāi)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0、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xué)習(xí)卻不感到滿足,教導(dǎo)別人不感到厭倦。
1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rèn)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yè)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对鰪V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毒劳ㄑ浴?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qiáng)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qiáng)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譯:玉石不經(jīng)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zāi)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fēng)度的表現(xiàn)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yùn)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jīng)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xué)早成材。
——《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xué)習(xí)要不斷進(jìn)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hù)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hù)自己的兒女一樣。 24、見侮而不斗,辱也。
——《公孫龍子》 譯:當(dāng)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xiàn)。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yàn)橛邢N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yàn)闊焽璧目p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zāi)而焚毀。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xì)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dāng)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犊鬃蛹艺Z》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2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jiān)決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譯:講事實(shí),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wù)。
3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譯:三。
(1) 崔景偁拜師 原文; 余始識景偁于京師,與為友,景偁以兄事余。
既數(shù)歲,已而北面承贄,請為弟子。余愧謝,不獲。
且曰:“偁之從先生,非發(fā)策決科之謂也。先生不為世俗之文,又不為世俗之人,某則愿庶幾焉?!?/p>
譯文: 我當(dāng)初在京城認(rèn)識景偁,和(他)結(jié)交為朋友,景偁按照長兄的禮節(jié)來對待我。幾年后,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禮物,請求作(我的)徒弟。
我感到慚愧并謝絕了,沒有接受(禮物)。(景偁)說:“我?guī)煆哪?,并不是圖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寫世俗的文章,也不是個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學(xué)生啊(2)屠牛吐辭婚 齊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
屠牛吐辭以疾。其友曰:“子終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謂辭之?”吐應(yīng)之曰:“其女丑?!?/p>
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逼溆言唬骸昂沃^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
吾肉不善,雖以他附益之,尚猶賈不售。今厚送之,子丑故耳?!?/p>
其友后見之,果丑。齊國國王以豐厚的嫁妝嫁女兒,希望嫁給賣牛肉的屠夫吐(人名),屠夫吐以自己有病推辭了。
他的朋 友說:“您(愿意)終身老死在這腥臭的市場嗎?干什么推辭呢?”吐回答他說:“他的女兒丑?!彼呐笥颜f:“ 您怎么知道呢?”吐說:“以我是屠夫而知道的?!?/p>
他的朋友說:“怎么說?”吐說:“我賣的肉好(的時候), 就如數(shù)全部賣出去了,只會是嫌(肉)少的;我賣的肉不好(的時候),雖然用別的附加好處,還是賣不出去。如 今豐厚的嫁妝嫁女兒,所以女兒丑。”
他的朋友后來看見了齊王的女兒,果然丑。 (3)【退避三舍】翻譯 及楚,楚子饗之(30),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bào)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其波及晉國者(31),君之余也。其何以報(bào)君?"曰:"雖然,何以報(bào)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32),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3)。
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34),右屬藁鞬(35),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36)。
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 晉侯無親(37),外內(nèi)惡之。
吾聞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38),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39) 【譯】:到了楚國,楚成王設(shè)宴款待重耳,并問道:"如果公子返回晉國,拿什么來報(bào)答我呢?"重耳回答說:"美女、寶玉和絲綢您都有了;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貴國的特產(chǎn)。那些流散到晉國的,都是您剩下的。
我拿什么來報(bào)答您呢?"楚成王說:"盡 管如此,總得拿什么來報(bào)答我吧?"重耳回答說:"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晉國,一旦晉國和楚國交戰(zhàn),雙方軍隊(duì)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讓晉軍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著馬鞭和弓梢,右邊掛著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較量一番。
"楚國 大夫子玉請求成王殺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說:"晉公子志向遠(yuǎn)大而 生活儉樸,言辭文雅而合乎禮儀。
他的隨從態(tài)度恭敬而待人寬厚,忠誠而盡力。現(xiàn)在晉惠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nèi)外的人都憎恨他。
我聽說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遲的,恐怕要靠晉公子來振興吧?上天要讓他興盛,誰又能廢除他呢?違背天意,必定會遭大禍。"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國。
笱巨伯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遠(yuǎn)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求生,豈茍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dú)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如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
一郡并全獲。 (4)笱巨伯 笱巨伯到遠(yuǎn)方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賊人進(jìn)攻這座城市。
朋友告訴笱巨伯說:“我現(xiàn)在要死了!你可以離開這里?!?笱巨伯 說:“我從遠(yuǎn)處來探望你,你卻要我離開,失去信義而求得生存,這哪里是我所為呢?” 賊人已經(jīng)到達(dá),對笱巨伯說:“大軍已經(jīng)到達(dá),全城已空,你是什么男子,卻敢獨(dú)自留在這兒?” 笱巨伯 說:“朋友有病,我不忍心離開他,寧可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朋友的生命。”
賊人相互轉(zhuǎn)告說:“我們這些人都是不講信義的人,卻到了有信義的國家!”于是率領(lǐng)軍隊(duì)離開了這座城市。全城的人都全部獲救。
(5) 河?xùn)|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于觴,追而送之江之滸,飲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值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dá)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于其往也,故賞以酒肉而重之以辭。(唐)柳宗元《送薛存義序》【翻譯】河?xùn)|人薛存義將要離開這里了,我在。
〔甲〕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宋濂嘗與客飲,帝①密使人偵視。翌日,問宋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shí)對。
笑曰:“誠然,卿不朕②欺?!遍g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
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1、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學(xué)家。
〔甲〕文寫宋濂 的故事;〔乙〕文寫宋濂 的故事。2、下面加點(diǎn)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益慕圣賢之道 不足為外人道也 B、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盡粟一石C、帝問其故 廣故數(shù)言欲亡 D、俯身傾耳以請 策之不以其道 3、解釋下面加點(diǎn)詞在句中的意思。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患: (2)色愈恭,禮愈至 至: (3)濂具以實(shí)對 具: (4)間問群臣臧否 臧否: 4、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加點(diǎn)詞語必須準(zhǔn)確譯出。(1)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2)誠然,卿不朕欺。5、選擇一個角度,談?wù)勀阕x了〔甲〕文或〔乙〕文后獲得的啟示。
1、艱難(謙恭)求學(xué) 誠實(shí)待君2、B 3、(1)擔(dān)心(2)周到(3)全,都(或通“俱”)(4)善惡 4、(1)等到他(老師)高興了,就又去請教。?(2)確實(shí)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
5、示例1:從〔甲〕文中我得到的啟示是虛心求教才能學(xué)有所得。?示例2:從〔乙〕文中我得到的啟示是只有坦誠相待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
長安完盛之時,有一道術(shù)人,稱得丹砂之妙,顏為弱冠,自言三百余歲。京都人甚慕之。
至于輸貨求丹,橫經(jīng)請益(橫經(jīng),橫陳經(jīng)書。請益,指請教)者,門如市肆。
時有朝士數(shù)人造其第,飲啜方酣,有閽者報(bào)曰:“郎君從莊上來,欲參覲?!钡朗孔魃持?。
坐客聞之,或曰:“賢郎遠(yuǎn)來,何妨一見?”道士顰蹙移時,乃曰:“但令入來。”俄見一老叟鬢發(fā)如銀昏耄傴僂趨前而拜。
拜訖,叱入中門,徐謂坐客曰:“小兒愚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歲,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間耳。”
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詰道者親知,乃云:“傴僂者即其父也?!?/p>
好道術(shù)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6.下列句中劃線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稱得丹砂之妙 稱:聲稱。
B.時有朝士數(shù)人造其第 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為神。
D.后有人私詰道者親知 詰:審問。7.對加點(diǎn)字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①乃曰:“但令入來。”
②但為君故,沉吟至今③昏耄傴僂趨前而拜 ④吾恂恂而起,視其缶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xiàng)是【 】A.道士面容顯得很年輕,自言三百余歲,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財(cái)物來求他那可長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請教。 B.幾個朝士到道士住宅時,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守門人報(bào)說道士之子求見,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勸說他才答應(yīng)一見。
C.一白發(fā)老者人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人中門。道士后對坐客說,這是他的小兒,因不服丹藥才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當(dāng)成神了。后來有人私下問了道士的親朋,才知道那個駝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親。
9.翻譯與斷句。(1)翻譯文段中兩個句子。
①好道術(shù)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譯: ②至于輸貨求丹,橫經(jīng)請益者,門如市肆。
譯: (2)用“/”在需要停頓的地方標(biāo)出。俄 見 一 老 叟 鬢 發(fā) 如 銀 昏 耄 傴 僂 趨 前 而 拜。
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送魏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1) 第二句中的“涼”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 (2)這首詩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虛實(shí)結(jié)合,請對這種藝術(shù)手法及其作用作簡要分析。
答: 11.補(bǔ)充完整下列名句,其中①-③必做,④-⑦選做二題。①西風(fēng)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 。(毛澤東《憶秦娥》)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 。(鄭板橋《青松》)③ ,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明月幾時有》)④ ,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歸園田居》)⑤星垂平野闊, 。(杜甫《旅夜抒懷》)⑥海內(nèi)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 ,可以攻玉。(《詩經(jīng)》)6.D(詰:詢問。)
7.A(但:副詞,只;而: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都相同。)8.B(“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誤;應(yīng)該是道士和幾個朝士飲酒、喝茶。)
9.(1)喜歡道術(shù)的人受到他欺騙迷惑,像小孩子一樣。(2) 以至于運(yùn)送財(cái)物求丹砂,橫陳經(jīng)書請教,門前像市中店鋪一樣。
(3) 俄 見 一 老 叟 /鬢 發(fā) 如 銀 /昏 耄 傴 僂 /趨 前 而 拜。10.①送友人上船時,眼前秋風(fēng)瑟瑟,“涼”字寫出逼人的“涼”意,雖是身體的感覺,卻語帶雙關(guān),也表現(xiàn)了詩人送別朋友時惆悵哀婉之情。
②這首詩前兩句寫實(shí)景,描寫送別情景,在一個清秋的日子,餞宴設(shè)在靠江的高樓上,空中飄散著橘柚的香氣,環(huán)境幽雅,氣氛溫馨。敘事寫景已暗挑依依惜別之情。
風(fēng)雨入舟,卻兼寫出行人入舟,逼人的“涼”意,。
文言文: 1、昔有田父耕地,值見傷蛇在焉,有一蛇,銜草著瘡上,經(jīng)日傷蛇走。
田父取其余葉以治瘡,皆驗(yàn)。本不知草名,因以“蛇銜”為名。
譯文: 從前有一位老農(nóng)在耕地,看見一條受了傷的蛇躺在那里。有一條蛇,銜來一棵草放在傷蛇的傷口上。
經(jīng)過一天的時間,傷蛇跑了。老農(nóng)拾取那棵草其余的葉子給人治瘡,全都靈驗(yàn)。
本來不知道這種草的名字,就用“蛇銜草”當(dāng)草名了。 2、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p>
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p>
斯不自見之患也。 譯文: 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dāng),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武仲因?yàn)槟軐懳恼庐?dāng)了蘭臺令史的官職,(但是卻)下筆千言,不知所指?!?大凡人總是善于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diǎn),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各種體裁都擅長的,因此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
鄉(xiāng)里俗話說:“家中有一把破掃帚,也會看它價值千金。”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3、昔有人癢,令其子搔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
其人勃然而怒:“妻乃知我者也,而何為而弗中?莫非難我哉?”妻子無以應(yīng)。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癢絕。
此何者?癢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之知。尤心患,人何以知之? 譯文: 從前有人身上癢,讓他的孩子尋找癢處,三次抓而三次都沒找到。
他又讓他的妻子尋找癢處,五次抓,五次也沒找到。那個人生氣地說:“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為什么難于搔到我的癢處?”妻子和兒子沒有回答。
(那個人)就自己伸手搔癢,一搔,癢處就不癢了。為什么呢?癢的情況,人是自己知道的,別人沒法知道癢處。
猶如心里憂愁,別人憑什么知道對方的憂愁呢? 4、鳳凰壽,百鳥朝賀。唯蝙蝠不至。
鳳凰責(zé)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蝙蝠曰:“吾有足,屬于獸,賀汝何以?”一日,麒麟誕,蝠亦不至。麟亦責(zé)之。
蝙蝠曰:“吾有翼,屬于禽,何以賀與?”麟鳳相會,語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嘆曰:“如今世上惡薄,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徒,真乃無奈他何!” 譯文: 鳳凰過生日,百鳥都來祝賀,唯有蝙蝠沒有露面。鳳凰責(zé)備它道:“你在我的禽類管轄之下,竟敢這樣傲慢!”蝙蝠說:“我長著獸腳,是獸類,為什么要來祝賀你呢?”一天,麒麟生日。
蝙蝠仍舊沒有來。麒麟也責(zé)怪備它。
蝙蝠說:“我長著翅膀,屬于禽類,為什么要來祝賀呢?”有一天,鳳凰和麒麟相會了,說到蝙蝠的事,鳳凰和麒麟搖頭嘆息,感慨道:“現(xiàn)在這社會風(fēng)氣污濁,偏偏生出這樣一些不禽不獸的家伙,實(shí)在是拿它們沒有辦法!” 5、明天順間,豐慶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縣,縣令某墨吏也,聞慶至,恐,飾白銀為燭以獻(xiàn)。慶初未之覺也。
既而執(zhí)燭者以告,慶佯曰:“試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p>
慶笑曰:“不能燃烏用燭為?”貯以故筐,明日盡還之。顧謂令曰:“汝?duì)T不燃,易可燃者。
自今慎勿復(fù)爾。”令出,益大恐,輒解印綬而去。
慶亦終不以銀燭事語人。 譯文: 明朝天順年間,豐慶擔(dān)任河南布政使一職,按照程序巡察各縣。
有一個地方的縣令是個大貪官,聽說豐慶要來了,就十分害怕,便把銀子熔鑄成蠟燭的樣子送給豐慶。豐慶先前沒有察覺,后來侍者告訴他。
豐慶故意說:“點(diǎn)燃蠟燭?!笔陶哒f:“點(diǎn)了,可是不能燃燒?!?/p>
豐慶笑著說:“不能燃怎么能當(dāng)蠟燭呢?”(于是)仍舊把它裝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還給縣令,并對縣令說:“你送的蠟燭不燃,換成能燃的吧,從今以后千萬別再這樣了。”
縣令出來后,更加害怕了,就解下官印辭官走了。豐慶也沒有把這事告訴別人。
6、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
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譯文: 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鄉(xiāng)居而愛惜家園,安鄉(xiāng)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貧窮就不安于鄉(xiāng)居而輕視家園,不安于鄉(xiāng)居而輕家就敢于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
因此,善于主持國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來,然后再加以治理。 7、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崩钏棺h亦在逐中。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fù)李斯官,卒用其計(jì)謀。官至廷尉。
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為皇帝,以斯為丞相。 譯文: 正逢有個韓國人鄭國來秦國做間諜,以開鑿河渠灌溉田地為名義,不久被發(fā)現(xiàn)了。
秦國的宗室大臣都對秦王說:“諸侯各國來侍奉秦國的人,大都是為他們的國君到秦國游說離間罷了。請。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