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情別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風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別情。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京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羅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梅 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一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二 蘇軾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竹里館 王維 獨 坐 幽 篁 里, 彈 琴 復 長 嘯。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來 相 照。 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 舟 泊 煙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曠 天 低 樹, 江 清 月 近 人。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絕句 杜 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鳥 飛 絕, 萬 徑 人 蹤 滅。 孤 舟 蓑 笠 翁, 獨 釣 寒 江 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 暮 蒼 山 遠, 天 寒 白 屋 貧。 柴 門 聞 犬 吠, 風 雪 夜 歸 人。
塞下曲 盧綸 月 黑 雁 飛 高, 單 于 夜 遁 逃。 欲 將 輕 騎 逐, 大 雪 滿 弓 刀。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清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 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 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 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送楊氏女 》韋應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jié)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nèi)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送陳章甫 》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送友人 》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雨霖鈴》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1、《送狄宗亨》——唐代王昌齡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譯文:秋水清澈蟬鳴不歇,遠望暮色蒼茫洛陽樹色依稀可辨。送君離去后心中愁緒無窮盡,只能空度這涼風颯颯的秋天。
2、丹陽送韋參軍——唐代嚴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譯文:在丹江外城邊上送別行舟,今天一別我知道兩地悲愁。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烏鴉都已歸巢只見水悠悠。
3、《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五代李煜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譯文: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桿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
4、《山中送別》——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譯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代岑參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2、謝亭送別 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3、琵琶行 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ㄣ夕燼雪*⌒* 回答時間 2007-12-10 15:174、雨霖鈴 柳永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下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5、送魏二 王昌齡醉別江樓桔柚香,江風引雨入船涼。憶君遙在瀟湘上,愁聽清猿夢里長。
6、寫情 李益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7、送沈子福歸江東 王 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8、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9、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10、別董大 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雨霖鈴》①
宋 柳永
【原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②都門帳飲無緒,③留戀處,④蘭舟催發(fā)。⑤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⑥念去去千里煙波,⑦暮靄沉沉楚天闊。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⑨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⑩
【注釋】
①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為詞調(diào)。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一百零三字,仄韻。
②驟雨:陣雨。
③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④留戀處:一作“方留亦處”。
⑤蘭舟:據(jù)《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后用作船的美稱。
⑥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即是“凝咽”。
⑦去去:分手后越來越遠。
⑧暮靄:傍晚的云氣。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qū)屬楚國,故稱。
⑨經(jīng)年:經(jīng)過一年或多年。
⑩風情:男女戀情。
【譯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凄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停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篷里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凄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鑒賞】
柳永多作慢詞,長于鋪敘。此詞表現(xiàn)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fā),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tài),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這與同樣表現(xiàn)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guān)系。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后情景。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于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敖裣菩押翁帯?,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按巳ァ币韵拢郧闀?,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經(jīng)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回環(huán)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
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詞一向被判為“俗曲”。此詞上片中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等語,確實淺近俚俗,近于秦樓楚館之曲。但下片虛實相間,情景相生,足以與其他著名的“雅詞”相比,因此堪稱俗不傷雅,雅不避俗。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huán)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來于北庭,輪臺間.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長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zhàn)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有《岑嘉州詩集》. 第四節(jié) 宋人送別詞 《雨霖鈴》[1]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 都門帳飲無緒,[3]留戀處,[4]蘭舟催發(fā).[5]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 念—去去千里煙波,[7]暮靄沈沈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9]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注釋】:[1]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為詞調(diào).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八句,仄韻. [2]驟雨:陣雨. [3]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4]留戀處:一作"方留戀處". [5]蘭舟:據(jù)《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后用作船的美稱. [6]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一作"凝咽". [7]去去:重復言之,表示行程之遠. [8]暮靄:傍晚的云氣.沈沈: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qū)屬楚國,故稱. [9]經(jīng)年:一年又一年. [10]風情:男女戀情. 【簡析】柳永多作慢詞,長于鋪敘.此詞表現(xiàn)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fā),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tài),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這與同樣表現(xiàn)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guān)系. 柳永在詞史的地位:柳詞在題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時見市井氣息,在詞的描寫內(nèi)容方面有所拓寬;柳永在詞調(diào)使用方面多有嘗試(宋詞調(diào)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詞,善在文字轉(zhuǎn)折處用強有力的仄聲字,用來承上啟下,成為語氣轉(zhuǎn)換的樞紐,讓人有"潛氣內(nèi)轉(zhuǎn)","搖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渾然一體,豐富了詞的形式體制;柳詞長于鋪敘,白描,語言清新自然,在寫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響.傳情自然真摯.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侯館,能遠望之樓.熏,香氣.平蕪,平坦草地. 【簡析】:歐陽修的意義:一代儒宗(詩文言志)而致力于娛賓遣興的小詞(詞以抒情),有開創(chuàng)風氣之功;歐詞成花間詞之余風,于詞藝提高有貢獻. 陳亮【水調(diào)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師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 且復穹廬拜,會向篙街行.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注釋】:謾,無理,輕視.北群空,謂沒有良馬,借喻沒有良才.當場只手,猶言獨擋一面.篙(gao稿)街,漢時長安城內(nèi)少數(shù)民族及外國使者居住之所."堯之都"三句謂中原地區(qū)是堯舜禹傳下來的神圣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正氣.赫,火赤貌. 【評析】:此詞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勝信心的詩詞.不見南師久兩句-長久不見南宋北伐,不要以為宋朝就沒人(才)了.當場只手兩句-稱贊章德茂能獨當一面,是個杰出的使節(jié).自笑三句-以黃河之水不變東流方向來勉勵章德茂為國爭光.且復穹廬拜兩句-現(xiàn)在姑且向金主低頭,他們早晚會被宋朝消滅.藁街-長安城內(nèi),外國使者居住地.陳湯斬郅支單于,奏請:"懸頭藁街蠻夷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于中兩句-其中一定會有以向異族稱臣為羞恥的志士.萬里一句-感嘆金人占領(lǐng)地域的廣闊.千古英靈-泛指古代締造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英雄人物. 【作者小傳】:陳亮(1143-1194),字同甫.他具有積極的處世精神,一生沒做過官.他對寫作的意見是:大凡論不必作好言語,意與理勝,則文字自然超眾.故大手之文,不為詭異之體,而自然宏富;不為險怪之磁,而自然典麗.奇,寓于純粹之中,巧。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