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西斜日邊(唐·劉昭禹·《晚霽望岳麓》)2、湘西古渡夕陽明(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3、近在湘西原(唐·柳宗元·《種仙靈毗》)4、昔者湘西借榻眠(宋·趙蕃·《呈潘潭州十首》)5、愿卜湘西冉溪地(唐·柳宗元·《冉溪》)6、湘西一回首(宋·趙蕃·《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7、想見湘西路(宋·趙蕃·《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8、湘西古剎雙蹲蹲(唐·劉禹錫·《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詩,并沈中丞姚員外》)9、北望三湘西九嶷(宋·黃夢得·《句》)10、我欲湘西看(宋·趙蕃·《次滕彥真韻三首》)11、平生耳里湘西寺(宋·張嵲·《游岳麓寺三首》)12、湘西不得歸關(guān)羽(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13、湘西明在眼(宋·曹彥約·《盤谷胡季隨挽章二首》)14、湘西一杯酒(宋·趙蕃·《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15、湘西尋舊盟(宋·趙蕃·《次韻王照鄰去秋送行并呈滕彥真》)16、湘西不屢來(宋·趙蕃·《同見可過書院》)17、夢寐湘西游(宋·孔武仲·《奉酬李時發(fā)岳麓見寄》)18、興落古湘西(宋·趙蕃·《衡山道中懷清江舊游寄長沙諸公》)19、湘西絕學(xué)今誰紹(宋·趙汝騰·《謝胡繡使招飲》)20、珍重湘西山與水(宋·鄭剛中·《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嘗隨先生讀書岳麓山法華》)。
1、湘西斜日邊(唐·劉昭禹·《晚霽望岳麓》)
2、湘西古渡夕陽明(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3、近在湘西原(唐·柳宗元·《種仙靈毗》)
4、昔者湘西借榻眠(宋·趙蕃·《呈潘潭州十首》)
5、愿卜湘西冉溪地(唐·柳宗元·《冉溪》)
6、湘西一回首(宋·趙蕃·《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
7、想見湘西路(宋·趙蕃·《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
8、湘西古剎雙蹲蹲(唐·劉禹錫·《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詩,并沈中丞姚員外》)
9、北望三湘西九嶷(宋·黃夢得·《句》)
10、我欲湘西看(宋·趙蕃·《次滕彥真韻三首》)
11、平生耳里湘西寺(宋·張嵲·《游岳麓寺三首》)
12、湘西不得歸關(guān)羽(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13、湘西明在眼(宋·曹彥約·《盤谷胡季隨挽章二首》)
14、湘西一杯酒(宋·趙蕃·《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15、湘西尋舊盟(宋·趙蕃·《次韻王照鄰去秋送行并呈滕彥真》)
16、湘西不屢來(宋·趙蕃·《同見可過書院》)
17、夢寐湘西游(宋·孔武仲·《奉酬李時發(fā)岳麓見寄》)
18、興落古湘西(宋·趙蕃·《衡山道中懷清江舊游寄長沙諸公》)
19、湘西絕學(xué)今誰紹(宋·趙汝騰·《謝胡繡使招飲》)
20、珍重湘西山與水(宋·鄭剛中·《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嘗隨先生讀書岳麓山法華》)
1,《登金陵鳳凰臺》唐代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2,《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宋代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譯文:鑄有狻猊提鈕的銅爐里,熏香已經(jīng)冷透,紅色的錦被亂堆床頭,如同波浪一般,我也無心去收。早晨起來,懶洋洋不想梳頭。任憑華貴的梳妝匣落滿灰塵,任憑朝陽的日光照上簾鉤。我生怕想起離別的痛苦,有多少話要向他傾訴,可剛要說又不忍開口。新近漸漸消瘦起來,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為秋天的影響。
3,《鳳凰臺次李太白韻》宋代 郭祥正
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舞罷青蛾同去國,戰(zhàn)殘白骨尚盈丘。
譯文:登上了金陵鳳凰高臺,已經(jīng)看不見鳳凰游的盛景了,只見浩浩長江洶涌澎湃,入海東流。那一批粉黛青蛾也都被擄離故國,唯有當(dāng)年棄下的白骨,依舊掩埋在長江邊野草叢中的古墓中。
4,《念奴嬌·鳳凰山下》明代 張紅橋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guān)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
譯文: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別的三疊陽關(guān)曲還未唱完,城上啼鳥已經(jīng)催人離別。一縷相思之情兩行凄清的淚水,把衾被浸透冰冷如鐵。再不要問今后相會之事,離別的杯前早巳愁苦至絕。
5,《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元代 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
譯文: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中書省,常與朋友們宴請酬唱,秉燭促談,彈和推盞。沉香已經(jīng)燃盡,香氣飄灑了,深院鄉(xiāng)簾垂,清消永夜,無窮趣,無窮意。
《鳳歸云》
——唐·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云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鳳》
——唐·李嶠
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
九苞應(yīng)靈瑞,五色成文章。
屢向秦樓側(cè),頻過洛水陽。
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
《鳳》
——唐·李商隱
萬里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儀鳳》
——唐·楊嗣復(fù)
八方該帝澤,威鳳忽來賓。
向日朱光動,迎風(fēng)翠羽新。
低昂多異趣,飲啄迥無鄰。
郊藪今翔集,河圖意等倫。
聞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鸞鳳》
——唐·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diào)清管,
天人降紫泥。
豈無云路分,相望不應(yīng)迷。
《鳳》
——唐·伊夢昌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
毫光灑風(fēng)雨,紋彩動云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
岐陽今好去,律呂正凄凄。
《鳳凰臺》
——唐·杜甫
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
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
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
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
心以當(dāng)竹實,炯然無外求。
血以當(dāng)醴泉,豈徒比清流。
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
坐看彩翮長,舉意八極周。
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
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
再光中興業(yè),一洗蒼生憂。
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在湖南期間,屈原究竟去過哪些地方?后人僅能從其傳世詩篇中尋找他倉皇的足跡。
綜合各種考證、注疏文字,我們隱約地看到一條漫長、沉痛的流放之路:屈原懷著被懷疑、被驅(qū)逐的屈辱,從湖北武昌南行,經(jīng)洞庭湖進(jìn)入湖南境內(nèi),先后往返、滯留于沅、湘流域之間,至岳陽、常德、沅陵、桃江、長沙 、辰溪、瀘溪、溆浦等地,最后在汨羅停住腳步,并最終自沉于汨羅江。
跳水奪金諾基亞贈票 南加大全球EMBA開學(xué)
三星電子再助2004WCG E歌時代來臨了!
鄂渚--湘沅--枉渚--辰陽--溆浦--枉渚--洞庭湖--汨羅江--南陽里--玉笥山。這是胡敬君列出的線路。
“乘鄂渚而反顧兮,唉秋冬之緒風(fēng)?!薄俺l(fā)枉渚兮,夕宿辰陽?!薄叭脘悠钟鄡{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保ㄇ渡娼罚?據(jù)考證,上述詩句中提到的“鄂渚”, 即今湖北武昌;“枉渚”,在今湖南常德市東南枉人山之西;“辰陽”,即今湖南辰溪縣;“溆浦”,即今湖南溆浦縣。
頃襄王3年,屈原再遭放逐時,身在“鄂渚”;頃襄王8年,到“溆浦”大約呆了3年; 頃襄王11年左右,屈原自“溆浦”直返“汨羅”。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