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
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
其全文詩句如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翻譯】: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除夜太原寒甚》
作者是明代文學家于謙。
其全文詩句如下: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翻譯】:給遠離家鄉(xiāng)的人們說幾句話:天氣雖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為此而不堪苦悶呢?春天不久就要來到了,春風就在屋子的東頭。
3、《除夜作》
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
其全文詩句如下: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翻譯】:我獨自在旅館里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讓我這個游客的心里變得凄涼悲傷?
故鄉(xiāng)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fā)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4、《除夜有懷》
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崔涂。
古詩全文如下: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翻譯】: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xiāng)之客。
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5、《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
其全文詩句如下: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翻譯】:長期以來兩家關系就很好,彼此相知親密無間。天黑之后點起描畫的紅燭,排起守歲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間歌女唱起《梅花》舊曲,大家暢飲新蒸的柏酒,推杯換盞,間或會有行酒令的游戲。作者現(xiàn)在是四處漂泊隨行處且行樂,一年一年的過去了也不見。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tài)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jié),遙視延安景物華。春節(jié)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1、客中除夕
明代: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xiāng)說故鄉(xiāng)。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譯文及注釋
(1)譯文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xiāng)訴說故鄉(xiāng)。
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
戰(zhàn)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xiāng)歸路渺茫。
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2)注釋
客中除夕:在外鄉(xiāng)過大年除夕??椭校途油忄l(xiāng)之時。
“今夕”句:語出《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边@里借用以抒寫除夕懷念家人的愁思。
“他鄉(xiāng)”句:從劉皂《旅次朔方》(一作賈島《渡桑干》)的“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句化出。
戎(róng)馬:指軍事行動、戰(zhàn)亂。
無休歇:未停止過。
“關山”句:用杜甫《登岳陽樓》“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句意。關山,關口和山岳,這里代指故鄉(xiāng)。渺茫,遙遠,看不清楚。
柏(bǎi)葉酒:用柏葉浸過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風俗,以柏葉后凋耐久,因取其葉浸酒,元旦共飲,以祝長壽。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蹦铣ち骸も准缥帷稓q盡》:“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唐·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薄侗静菥V目》:“柏葉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p>
未敵:不能阻擋。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熱淚滾滾。
2、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譯文及注釋
(1)譯文
時間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戶的歡聲笑語從四面八方隱隱傳來。
在石橋上昂首而立的人卻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著天空,卻把一顆明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多時。
(2)注釋
漏:漏壺,古代計時儀器。
遲遲:指時間過得很慢。
潛:暗中,悄悄地。
物外知:從時間流逝、外物變遷中感覺出來。
市橋:指作者家鄉(xiāng)市鎮(zhèn)中的橋。江南城鎮(zhèn)多傍水為街,市中多橋。
識:shí,在這里是認識的意思。
3、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代:李慈銘
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蠟鵝花下燭如銀。釵符金勝,又見一家春。
自寫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隱閑身。屠蘇醉醒已三更。一聲雞唱,五十六年人。
注釋
蠟鵝花:古代年節(jié)以蠟捏成、或以蠟涂紙剪成鳳凰為飾物,蠟鵝花當即此類。
釵符金勝:均為女子發(fā)飾,菱形者稱方勝,圓環(huán)者稱圓勝。
好宜:舊俗除夕寫“宜春帖”或吉利語以祈福。
“非官”句:李慈銘于清光緒間在京任閑職,不掌政務,讀書著作遣日。
屠蘇:古俗,除夕合家飲屠蘇酒以避疫,屠蘇為茅庵,相傳屠蘇中一仙人所釀,故名。
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二、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三、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四、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五、新春佳作慶團圓,年年歲歲酒言歡。
快迎貴客廳堂坐,樂園賞悅華歌宴。 六、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七、新朋舊友總相睦,年關歲末君多福。
快馬加鞭事業(yè)路,樂得碩果愛情樹。 八、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
風光人不覺,已入后園梅。 九、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十、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十一、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十二、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詞。 十三、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十四、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
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淡紅輕注。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
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十五、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陪都歌舞迎佳節(jié),遙視延安景物華。 十六、爆竹傳聲又歲除,流年不駐隙中駒。
屠蘇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曉廚。彩絢戶庭更郁壘,歡傳院落競樗蒲。
老來樂事關心懶,吟對梅花捻斷須。 十七、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鄉(xiāng)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十八、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xiāng)夕,無由展舊親。 十九、莫嫌寒漏盡,春色應來早。
風開玉砌梅,熏歇金爐草。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
年華日夜催,清鏡寧長好。 二十、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當千里,新年隔數(shù)更。
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誰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后人。
除夜
唐·盧仝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馀千里,新年隔數(shù)更。
寒猶近北峭,風漸向東生。惟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后人。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
除夕
清·趙翼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1、《除夜》
作者: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2、《已酉新正》
作者: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tài)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3、《田家元日》
作者: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4、《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水調歌頭(除夕)》
宋代:李處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
但惜年從節(jié)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
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
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惟愿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鵲橋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團聚,是夕大雪)》
宋代:郭應祥
立春除夕,并為一日,此事今年創(chuàng)見。席間三世共團欒,隨分有、笙歌滿院。
一名喜雪,二名餞歲,三則是名春宴。從教一歲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強健。
《卜算子(除夕)》
宋代:朱敦儒
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淡紅輕注。
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水龍吟(除夕)》
宋代:孫惟信
小童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凈,獻花酌水。
禱告些兒,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詩寫字,分數(shù)上面,略精進、盡足矣。
飲量添教不醉。好時節(jié),逢場作戲。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鵲也、同添一歲。愿家家戶戶,和和順順,樂升平世。
《除夕》
作者:陳杰
憶曾守歲荊州夜,多少艱虞共濟人。
一紀重來仍作客,百年誰是自由身。
干戈滿地今猶昨,日月行天故復新。
愿及春回再清晏,綠蓑永換黑貂塵。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千門萬戶瞳痛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鷓鴣天
【內容】:丁巳元日。
柏綠椒紅事事新,
隔籬燈影賀年人。
三茅鐘動西窗曉,
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
梅花閑伴老來身。
嬌兒學作人間字,
郁壘神荼寫未真。
譚嗣同
除夕感懷
斷送古今惟歲月,昏昏臘酒又迎年。
誰知羲仲寅賓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除夕夜
煙花爆竹齊飛響,
團坐舉杯笑顏開。
歡歌博娛怡情夜,
空際繁星銀漢呆。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杜審言的《守歲》詩,向我們展示皇宮貴族過年時燈燭照夜歌舞娛樂通宵達旦的景象:
季冬除夜接新年,
帝子王孫捧御筵。
宮闕星河低拂樹,
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jié)楷風入,
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
暫留歡賞寄春前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