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里有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山行 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閭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無題 李商隱 寒夜孤單誰相伴, 雨意綿綿情難斷。 楓醉未到清醒時, 情落人間恨無緣。
早秋宿田舍 曹鄴 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 南村犢子夜聲急,應(yīng)是欄邊新有霜。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fēng)月閑。
江陵愁望寄子安 魚玄機(jī)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 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東流無歇時。
漁父 張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歡, 菰飯莼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干, 醉宿漁舟不覺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 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 系舟猶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 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愛秋香 唐寅 我畫藍(lán)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煙裊裊繞經(jīng)樓。
蜀國弦 李賀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 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湘妃 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送張四 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fù)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國輔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xiāng)。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 調(diào)元方翼圣,軒蓋忽言東。道以中樞密,心將外理同。
白頭生遠(yuǎn)浪,丹葉下高楓。江上蕭疏雨,何人對謝公。
柳楊送客 李益 青楓江畔白蘋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君見隋朝更何事,柳楊南渡水悠悠。
送人歸岳陽 李益 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guī)啼。 春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巴江夜猿 馬戴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云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贈別江客 馬戴 湘中有岑穴,君去掛帆過。 露細(xì)蒹葭廣,潮回島嶼多。
汀洲延夕照,楓葉墜寒波。 應(yīng)使同漁者,生涯許釣歌。
懷黃頗 馬戴 有客南浮去,平生與我同。 炎州結(jié)遙思,芳杜采應(yīng)空。
秦雁歸侵月,湘猿戲裊楓。 期君翼明代,未可戀山中。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釋】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yùn)租船中涌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贊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義】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lán)湛藍(lán)沒有一絲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yuǎn)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析】 望月懷古,抒發(fā)不遇知音之傷感。
首聯(lián)開門見山點(diǎn)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 聯(lián)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lǐng)略到對于文學(xué)的愛好和對才 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guān)的。
頸聯(lián)是由懷古回到現(xiàn)實(shí),發(fā)出感慨,抒發(fā)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聯(lián)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yuǎn)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涼寂寞。
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dá)而不忸怩作態(tài)。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
有人認(rèn)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 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yuǎn)不可測。
魂來?xiàng)髁智啵攴店P(guān)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注釋】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3、關(guān)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后的幻覺。
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隱約 可見。 【韻義】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 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疬流行之處, 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里, 因?yàn)槟阒牢页0涯阌洃洝?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 路途遙遠(yuǎn)生與死實(shí)難估計(jì)。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 靈魂返回是由關(guān)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梁, 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里。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還。
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后的次序敘寫。
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xiàn)對老 友吉兇生死的關(guān)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xiàn)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fā)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韻義】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nèi)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評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
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 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 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jīng)過詩人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 造,就構(gòu)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xiāng)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 勝。
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后,議論頗多。其實(shí)寒山寺夜半鳴鐘 卻是事實(shí),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 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
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 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
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 指“烏鴉啼叫?!薄俺蠲摺蹦撕剿乱阅系摹俺蠲呱健?,非指“憂愁難眠”。
殊不知 “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 “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釋】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yùn)租船中涌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贊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義】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lán)湛藍(lán)沒有一絲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yuǎn)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析】 望月懷古,抒發(fā)不遇知音之傷感。
首聯(lián)開門見山點(diǎn)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 聯(lián)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lǐng)略到對于文學(xué)的愛好和對才 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guān)的。
頸聯(lián)是由懷古回到現(xiàn)實(shí),發(fā)出感慨,抒發(fā)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聯(lián)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yuǎn)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涼寂寞。
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dá)而不忸怩作態(tài)。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
有人認(rèn)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 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yuǎn)不可測。
魂來?xiàng)髁智?,魂返關(guān)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注釋】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3、關(guān)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后的幻覺。
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隱約 可見。 【韻義】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 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疬流行之處, 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里, 因?yàn)槟阒牢页0涯阌洃洝?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 路途遙遠(yuǎn)生與死實(shí)難估計(jì)。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 靈魂返回是由關(guān)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梁, 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里。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還。
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后的次序敘寫。
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xiàn)對老 友吉兇生死的關(guān)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八畈ɡ碎煟瑹o使蛟龍得”。
“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xiàn)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fā)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韻義】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nèi)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評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
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 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 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jīng)過詩人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 造,就構(gòu)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xiāng)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 勝。
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后,議論頗多。其實(shí)寒山寺夜半鳴鐘 卻是事實(shí),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 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p>
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 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
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 指“烏鴉啼叫?!薄俺蠲摺蹦撕剿乱阅系摹俺蠲呱健?,非指“憂愁難眠”。
殊不知 “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 “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杜牧《山行》里有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山行 杜牧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閭廟 戴叔倫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無題 李商隱寒夜孤單誰相伴, 雨意綿綿情難斷。楓醉未到清醒時, 情落人間恨無緣。
早秋宿田舍 曹鄴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南村犢子夜聲急,應(yīng)是欄邊新有霜。
長相思 李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江陵愁望寄子安 魚玄機(jī)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漁父 張志和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愛秋香 唐寅我畫藍(lán)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裊裊繞經(jīng)樓。
蜀國弦 李賀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 高適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白帝城邊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湘妃 李賀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送張四 王昌齡楓林已愁暮,楚水復(fù)堪悲。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國輔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xiāng)。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調(diào)元方翼圣,軒蓋忽言東。道以中樞密,心將外理同。
白頭生遠(yuǎn)浪,丹葉下高楓。江上蕭疏雨,何人對謝公。
柳楊送客 李益青楓江畔白蘋洲,楚客傷離不待秋。君見隋朝更何事,柳楊南渡水悠悠。
送人歸岳陽 李益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guī)啼。春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巴江夜猿 馬戴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秋聲巫峽斷,夜影楚云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贈別江客 馬戴湘中有岑穴,君去掛帆過。露細(xì)蒹葭廣,潮回島嶼多。
汀洲延夕照,楓葉墜寒波。應(yīng)使同漁者,生涯許釣歌。
懷黃頗 馬戴有客南浮去,平生與我同。炎州結(jié)遙思,芳杜采應(yīng)空。
秦雁歸侵月,湘猿戲裊楓。期君翼明代,未可戀山中。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