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出自:北宋詩人林逋《山園小梅》。譯文:梅花疏疏落落,斜橫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黃昏后的梅花散發(fā)的清幽香味在飄動。2、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
出自:唐朝王建《寄舊山僧》。譯文:獵人拿箭獵大雁,漁家直接用竿釣鮮魚。
擴展資料:人們?yōu)榱税蔡沟厣?,會儲糧存錢;企業(yè)為了順利開展生產,會儲存資金和資源;人類為了維護生態(tài)安全,則要儲存“綠色資本”。 因為綠色既是生命與健康的象征,也是文明與環(huán)保的標志,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基色。
如果沒有了綠色,就會威脅到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地球也將面臨物種滅絕。所以,攜手共存“綠色資本”,已成為世界各國應對生態(tài)危機的共識和責任。
儲存“綠色資本”,就是植樹護綠,擴展綠化。要儲存更多的“綠色資本”,最有效的直接方法就是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不僅能美化生活環(huán)境,預防水土流失,而且還能更有效地減少地球臭氧層的二氧化碳,為人類提供清潔、新鮮的空氣,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調節(jié)氣候。人類已意識到了儲存“綠色資本“的重要性。
世界上很多國家為此設立了植樹節(jié),通過植樹護綠等活動,增強人們的環(huán)保和綠化意識,促進人們植樹護綠的激情,以此達到儲存“綠色資本”、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目的。
描寫綠的現(xiàn)代詩1:綠
山林中,一塊黑褐的石頭心存執(zhí)念
常常與路人認真對視
源于對形狀的定義
從一開始,就懷疑世俗的判斷
被繁茂的枝葉擠碎的光影
看不見的空氣
長滿青苔,半臥在草叢的枯木
一再受人贊嘆
林中老態(tài)緩行的涓流
奉為千年清泉
綠茵上突兀的幾朵小紫花
引人駐足不前
目光的纖繩
總想拉走綠色的羈絆
牽出天空的一片藍
綠色,不止謙讓于花朵
還謙讓于,除自身以外的顏色
在制造的景觀中,埋沒了自己的角色
甚至,為留白讓道
或許,荒漠才能辨認綠的顏色
雪域的群山,以更高的姿態(tài)
映襯綠色的鮮艷
像一把標尺
用綠,神圣地刻注生命的存在
推薦于 2020-04-14
查看全部18個回答
終于知道冰種翡翠綠白綠_"套路"_你還被蒙在鼓里嗎?
根據文中提到的詩歌為您推薦
冰種翡翠綠白綠_千萬不能隨意, 行家20年的經驗告訴你高端翡翠原石應該怎么挑!冰種翡翠綠白綠, 記住這幾點受益一生, 教你玩翡翠原石不再虧!
jszbbd.top廣告
古詩中說春風送暖入屠蘇
根據文中提到的詩詞為您推薦
古詩?立即下載拼多多APP,迅速了解古詩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lp.pinduoduo.com廣告
關于綠的現(xiàn)代詩有哪些?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yè)答主
極速提問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詢一個情感問題
31條評論
熱心網友45
一點點不好,根本沒有作者,我要投訴你們。
查看全部31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氣質現(xiàn)代詩篇衣櫥好搭款,甄選面料,魅力十足,上淘寶選購!
買現(xiàn)代詩篇選擇淘寶網-裁剪利落大氣,做工細致,體感舒適,有層次的細節(jié),讓你無懈可擊!
廣告2021-03-20
有哪些關于綠的現(xiàn)代詩?
1,秋的味道 2,那里下雪了嗎? 3.夢 4,是誰偷走我的時光 5,酒 6,愧
1贊·84瀏覽2020-04-17
描寫綠的現(xiàn)代詩有哪些?
柳枝抽出新綠把季節(jié)涂成墨綠在綠色的詩行里展讀青春的笑靨他把錢鐘書的《窗》送給我那勵志的言語清晰可見一個有作為的讀書人要愛窗內的寧靜,窗外的絢麗我把汪國真的《熱愛生命》送給他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釋讀著這些情懷維系著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情意日子隨綠一樣瘋長在青春的起跑線上我們都有了自己的方向他去了西部,我去了東部分別的時候他送我只綠色的蜻蜓上面寫著“綠色承諾”他帶走了那一抹綠歧路共沾巾的哀婉使路途
季節(jié)是春季。
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
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jié)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xiàn)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huán)境。
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tài)。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
“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這類古詩并非少見,不便一一例舉,只能推薦少數幾首。
例一 :
觀刈麥
作者:白居易(唐)
田家少閑月,
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
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
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
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
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
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
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
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
盡日不能忘。
------------
例二 :
農家
作者:顏仁郁(唐)
半夜呼兒趁曉耕,
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
將謂田中谷自生。
-------------
例三 :
憫 農
作 者:李紳(唐)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
例四:
鋤 禾
作者 :李紳(唐)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映春臺。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fā),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嗨?。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里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fā),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fā)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
全詩共有八個小節(jié),分三個部分來寫:
第一小節(jié)為第一部分,主要講“我們”踏著春風向荒山野嶺進軍。
第二至七小節(jié)為第二部分,主要寫了“我們”用雙手為荒山披上綠裝,使動物有了家園,讓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麗。
第八小節(jié)為第三部分,主要寫了“我們”踏著春風向荒山野嶺進軍,顯示出了“我們”要綠化祖國山山嶺嶺的決心和情懷。
輕輕地讀著這些詩句,邊讀邊跟著詩句想象,我們仿佛來到了植樹的現(xiàn)場,聽到了掀鎬丁丁當當的歌謠,清水嘩嘩作響的樂曲,看到了少先隊員們有的挽起袖管,用力的揮動著鐵鎬,有的抱著小樹苗來回穿梭,還有的拎著水桶忙著給樹苗澆水……一派歡快的景象。
轉眼間,光禿禿的山嶺,成了綠色的海洋,山巖也躲進了綠蔭,再也不被烈日暴曬,群山到處郁郁蔥蔥。一陣風吹過,群山起伏,猶如陣陣海濤,那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小鳥起來了,又是搭窩又是筑巢;松鼠、小兔、小猴更是在綠色的大傘下,茂密的樹叢中快樂地玩耍。山下的河水也不再渾濁了,碧綠碧綠的……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園散發(fā)出陣陣清香,一派豐收的景象。
全詩就是先抓住植樹時所發(fā)出的聲響,來折射出勞動的場景,寫出人們歡快的心情,簡潔而傳神。然后抓住荒山的變化、小動物的高興,河水的變清等來寫,雖然只抓住了幾點變化,但卻生動地展現(xiàn)出了植樹給荒山野嶺所帶來的巨變。
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內蒙古土默特旗一帶. ②陰山――即陰山山脈,今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qióng)廬――游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即蒙古包. ④野――應讀為yě,也可讀作yǎ. ⑤見――同“現(xiàn)”,應讀 xiàn,呈現(xiàn).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個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1、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春日
朱熹 〔宋代〕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3、春夜喜雨
杜甫 〔唐代〕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候。
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4、詠柳
賀知章 〔唐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5、江南春
杜牧 〔唐代〕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朧煙雨之中。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鄭板橋《題蘭》
釋義:蘭花生長在山巖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巖石和巖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云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愿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么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出處:鄭板橋的《題畫蘭》
賞析:詩人借詠蘭花表達高人隱士的情操——孤芳自賞而不為世俗紛擾打動。詩文通過贊美蘭花在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里依舊有卓爾獨立的品行,歌詠了蘭花淡泊的心態(tài),借此表白自己堅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個性自由的情懷。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