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邊貢寫了首《嫦娥》詩:“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這首詩以神話故事中的嫦娥為題,描寫清涼沉寂的月宮,實際上是秋夜望月的感興之作。三、四兩句,用語平易,但蘊藉深沉,是歷來吟詠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
嫦娥:神話傳說中的月中仙女。相傳她本是后羿的妻子,因為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里求來的不死藥,就飛入月宮。事見《準南子·覽冥訓》及高誘注。
云母屏風:以美麗的云母石制成的屏風。
燭影深:燭影暗淡,表明燭已殘,夜將盡。
長河:銀河。
漸落:漸漸西沉。
曉星:晨星。
沉:落。
應悔:定會悔恨。
偷靈藥:指偷長生不死之藥。
夜夜心:因為狐獨而夜夜悔恨。
賞析:
關于這首詩的詩意歷來解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諷刺女道士的,有人認為是悼亡,有人說是抒發(fā)“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則說是自懺之作。這些說法都不主觀臆斷之嫌,最好還是就詩篇所描寫的內容去理解。詩題是《嫦娥》,但并非詠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寫一個和嫦娥的處境、心情相仿的婦女的感受。第一句描繪深夜室內情況。精美的云母屏風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燭光暗淡,屏風上的燭影也越來越暗。這里用一“深”字,表現(xiàn)燭影,同時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獨處無眠。次句寫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長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將拂曉,耿耿銀河已逐漸西移,晨星出現(xiàn)在東方的天際中,但隨著天色將明,晨星漸漸隱沒。這句的一個“漸”字,表明時間推移,孤獨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將度過了一個徹夜不眠的長夜。這兩句的特點是渲染環(huán)境氛圍,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懷。三四兩句寫女主人公展開想象。她由銀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無侶,結合自己獨處孤室的情況,很自然地會有后悔偷藥奔月的想法。這雖是想象之詞,但又合情合理。全詩抒寫孤寂凄冷之情,當然寄托著詩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嫦娥是帝嚳的女兒,后羿的妻子,也稱姮娥。
美貌非凡。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
奸詐刁鉆、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
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
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
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tài)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xiàn)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
將往,枚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辨隙鹱兂砂]蛤蟆后,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p>
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古詩 嫦娥 作者: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2,長河漸落曉星沉3。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4。
全部注釋 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痘茨献印び[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風:嵌著云母石的屏風。
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 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
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賞析 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
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后,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xiàn)實的人應該選擇什么?作者顯然并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xiàn)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
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zhí)著更有意義。
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fā)人們去思考。
前人于此詩有自傷不遇、懷人、悼亡、諷女冠等諸說。劉、余《集解》云:"悼亡說最不可通。
……而自傷、懷人與女冠三說,雖似不相涉,實可相通?!葡腈隙鹦睦?,實已暗透作者自身處境與心境。
嫦娥竊藥奔月,遠離塵囂,高居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靜,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難排遣;此與女冠之學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與詩人之蔑棄庸俗,向往高潔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極相似,連類而及,原頗自然。故嫦娥、女冠、詩人,實三位而一體,境類而心通。
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后,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xiàn)實的人應該選擇什么?作者顯然并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xiàn)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zhí)著更有意義。
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fā)人們去思考。
1.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嘆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fā)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huán)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xiàn)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后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后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2. 譯文:
云母屏風透出殘燭幽深的光影,銀河逐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3. 原文:
常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 注釋: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風: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風。云母,一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等物。深:暗淡。
⑶長河:銀河。曉星:晨星?;蛑^指啟明星,清晨時出現(xiàn)在東方。
⑷靈藥:指長生不死藥。《淮南子·覽冥訓》載,后羿在西王母處求得不死的靈藥,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宮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碧海,形容藍天蒼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部注釋
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風:嵌著云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 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
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譯文
透過裝飾著云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宮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F(xiàn)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韻譯
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后,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xiàn)實的人應該選擇什么?作者顯然并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xiàn)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zhí)著更有意義。
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fā)人們去思考。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