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guān)塞長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2.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5.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6.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7.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8.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9.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0.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團(tuán)聚的詩句 《回鄉(xiāng)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一夜風(fēng):一夜春風(fēng)。唐 王涯《春游曲》.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描寫友情的詩句。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文學(xué)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王勃。其全文古詩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別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學(xué)家高適。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離思》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元稹。其古詩全文如下: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1.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
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①杜少府:作者的一位朋友。
少府是對縣尉的稱呼。之任:赴任。
蜀川:今四川崇慶縣。 ②城闕:城郭宮闕。
闕是宮門前兩邊的望樓。三秦:項羽曾分秦地為三,這里泛指秦地(今陜西關(guān)中一帶)。
輔:京城附近地區(qū)。這里是說長安以三秦為輔。
③五津:四川岷江上的五個渡口,是杜少府赴任去的地方。 ④宦游:在外做官。
⑤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指中國。存:有。
⑥天涯:天邊,指相距遙遠(yuǎn)。 若:如同,好像。
比鄰:近鄰。 ⑦無為:不要。
歧路:岔路。這兩句是說,不要像兒女那樣,在分別時哭泣。
[解說] 這首詩是作者在長安送朋友到遠(yuǎn)處做官時寫的。詩的前四句概括了兩地相距之遠(yuǎn),抒發(fā)了兩人離別時的共同感慨。
后四句說明了兩人友情的深重,并且相互勉勵,不要為分別而過分感傷。 作者簡介:王勃,字子安。
絳州龍門人。初唐詩人。
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fēng)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注釋〕 ①淮(huái):淮河。 ②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zhèn)江、揚州一帶的干流,古稱揚子江。
③離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 ④瀟湘(xiāo xiāng):瀟水和湘水,流經(jīng)今湖南境內(nèi)。
秦:今陜西境內(nèi)。 〔解說〕 瀟湘在南,秦在西,詩人與朋友從此分別,誰知何時再能相會?暮春的楊花,更增添了詩人的愁思。
作者簡介:鄭谷,唐代詩人,字守愚,袁州人。光啟三年擢第,官右拾遺,歷都官郎中。
幼即能詩,名盛唐末。有《云臺編》三卷,《宜陽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編詩四卷。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
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
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 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
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
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jìn)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后,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yuǎn)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yuǎn)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dá)給他們。 作者簡介:王昌齡(689-約757),字少伯,長安人。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jìn)士,官汜水尉、校書郎,后貶龍標(biāo)尉,世稱王龍標(biāo)。安史之亂后,回到故鄉(xiāng),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他與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
他善于把錯綜復(fù)雜的事件或深摯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煉和集中,使絕句體制短小的特點變成優(yōu)點:言少意多,更耐吟詠和思索。他的邊塞詩充滿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鄉(xiāng)思和送別之詩,節(jié)奏明快,而抒情風(fēng)格更以誠摯深厚見長。
現(xiàn)存詩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注釋] 1。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
使:出使。 3。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hù)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4。
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5。
朝雨:早晨下的雨。 6。
浥(yì):濕。 7。
客舍:旅店。 8。
陽關(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jì)縣)人。
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
曛:昏暗。 3。
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 ”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應(yīng)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p>
)。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diào)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fēng)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xiàn)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 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
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huán)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dān)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捳f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
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漢。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
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
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
李白《靜夜思》 8.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
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
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zhàn)國。楚。
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xì)w》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南唐。
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
1、《送別》【唐】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2、《渭城曲》【唐】王維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4、《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唐】王維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yuǎn),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dāng)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yuǎn)樹帶行客,孤城當(dāng)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渡荊門送別》【唐】李白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9、《送魏萬之京》【唐】李頎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10、《送陳章甫》【唐】李頎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別董大
朝代:唐代
作者:高適
原文: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贈汪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zhàn)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fēng)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dāng)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 同心而共濟(jì),始終如一 。
-(宋)歐陽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diào)。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 人生結(jié)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jìn)明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韓愈 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jīng)》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jī)。
-(明)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
挑別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蕩漿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嗟君此別意如何,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 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guān)。 高風(fēng)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dāng)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選一首〕 細(xì)草搖關(guān)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fēng)。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