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jīng)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jié),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yīng)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
2.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fēng)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抒發(fā)了詩人寄情山水、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表達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
3.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這首詩描寫了廬山五老峰的峭拔秀麗,既反映了詩人對五老峰風(fēng)光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的出世思想。全詩寫法多變,不乏想象和夸張的趣味,把連峰際天的五老峰,形容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動,別具一格。
4.歸裝漸理君知否? 笑指廬山古澗藤。 —— 陸游《自詠示客》
陸游在“西州落魄九年余”的五十四歲那一年,淳照五年(1178年)宋孝宗親下詔令,調(diào)他回臨安,似將重用。但不旋踵又外放福建,一年之后再調(diào)江西撫州供職,依然擔(dān)任管理茶鹽公事的七品佐僚。這首詩就是在撫州任內(nèi)所作,是為抒發(fā)壯志難酬的苦悶悲哀,展示憤世嫉俗之情。
5.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鞭r(nóng)歷三月三日為上巳節(jié),這一天按古風(fēng)要去水邊祓除修禊,驅(qū)除鬼魅,同時也是文人聚會吟詠的日子。
贊美廬山的詩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廬山詩》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阮籍推名飲,清風(fēng)坐竹林。 —— 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
若看山下云深處,直是人間路不通。 —— 杜荀鶴《題廬岳劉處士草堂》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 江為《瀑布》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歸裝漸理君知否? 笑指廬山古澗藤。 —— 陸游《自詠示客》
要新詩準(zhǔn)備,廬江山色。 —— 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 徐凝《廬山瀑布》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 蘇軾《題西林壁》
1.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出自朱元璋的《廬山詩》。
2.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蘇軾的《題西林壁》。3.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出自李白的《登廬山五老峰》。
4.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云。
出自江為的《瀑布》。5.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yīng)在此,佳句向誰傳。出自張繼的《江上送客游廬山》。
6.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擴展資料: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nèi)。
介于東經(jīng)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
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廬山。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常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
吾將此地巢云松。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fēng)信好,
并發(fā)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yīng)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yuǎn)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自己選
廬山 平生作意廬山游,往來卻貪吳越舟。
陛下許臣鞭匹馬,芒鞋因得款清幽。
是時六月蒸炎暑,六合黃塵空一雨。
上方冷翠襲衣襟,便覺笑談在天宇。
廬山吟 借得名山避世嘩,群賢畢至學(xué)仙家。
出門總是逐風(fēng)景,無日能忘餐晚霞。
漫步隨吟今古句,高談且飲云霧茶。
林中夜夜聞絲竹,彌撒堂尖北斗斜。
廬山歌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yuǎn)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二儀自高下,吳楚分西東。
洪濤巨浪拍崖下,波光上與銀河通。
吸澗玄猿弄晴影,長松舞鶴號天風(fēng)。
天風(fēng)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
弱流萬
廬山高 廬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 ,謂即敷淺原。
培 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
瀑流淙淙瀉不極,雷霆殷地聞?wù)叨@。
時有落葉于其間,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覓,石林幽黑號綠
賦廬山 地?fù)?jù)九江匯,天教五老看。
孤標(biāo)橫碧落,百里見青巒。
星斗光堪摘,煙霞秀可餐。
何時謝人事,膏秣以從盤。
贈廬山僧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臺。
樹黑云歸去,山明日上來。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
廬山桂 偃蹇月中桂,結(jié)根依青天。
天風(fēng)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干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入廬山 斷隴橫溪出酒旗,乘疲小憩晚陰時。
幽林合翠痕痕凈,遠(yuǎn)瀑飛瓊派派奇。
水迥起風(fēng)傳鸛垤,村荒入夕見雞塒。
竹間誰拂農(nóng)家壁,覓寫如今夜醉詩。
廬山石鏡 東巖采薇人,巖際朝見月。怪墮幽蘿間,非時更澄徹。
綠蘿就玉兔,再與高鳥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發(fā)。
誰傳陰陽火,鑄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虛輪帶凝雪。
早回謝公賞,今遇樵夫說。白日乘彩霞,翩翩對容發(fā)。
我圖辨鬼魅,信美留煙闕。形神乍相逢,竟夕難取別。
如其終身照,可化黃
懷廬山 屏心寒夢枕,屋角曉城鐘。
客子幾多想,廬山千萬峰。
仙源云氣疊,溪坂雨聲重。
楊柳西門外,禪人屢此逢。
廬山雪 倚天無數(shù)玉巉巖,心覺廬山是雪山。
未暇雙林尋凈侶,試招五老對蒼顏。
遠(yuǎn)游借問有何好,勝賞何曾容暫間。
卻恨此生云水腳,誤隨人去踏塵寰。
過廬山 問訊匡廬幾度經(jīng),何時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夢空頭白,山似故景眼色青。
便欲移文尋鶴帳,又還呼渡過鷗汀。
它年學(xué)得香山士,定結(jié)茅庵入翠屏。
廬山五猗 猗若人兮深衣,萬鍾不為泰兮一簞而遁肥。
溪之清兮不受淄,月離離兮風(fēng)披披。
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
駕言兮何之,羲文兮與歸。
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登廬山 五老峰巔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
泰華根同峙,嵩衡脈共聯(lián)。憑虛有仙骨,日月看推遷。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泰山: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深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fēng)信好, 并發(fā)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yīng)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yuǎn)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1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贊美廬山的詩句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3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4 風(fēng) 唐李嶠 解落三贊美廬山的詩句,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5 贊美廬山詩句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贊美廬山詩句春風(fēng)似剪刀。 6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一片哪些詩跟西湖有關(guān)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7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廬山詩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贊美廬山的詩句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9西寧去青海湖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廬山詩句馬上催。 醉臥哪些詩跟西湖有關(guān)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泰山圖片。 10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贊美廬山的詩句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11 芙蓉樓送別辛漸 馬爾代夫 英文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雅魯藏布大峽谷資料送客楚山孤。
1、《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yuǎn)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rèn)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2、《登廬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譯文:
五老峰坐落于廬山的東南,聳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花。登上峰頂可以攬取九江的秀麗景色,我將在這里巢居于云松。
3、《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代:李白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譯文:
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yuǎn),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
4、《自詠示客》
宋代:陸游
衰發(fā)蕭蕭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燈。羞將枉直分尋尺, 寧走東西就斗升。
吏進飽諳箝紙尾, 客來苦勸摸床棱。歸裝漸理君知否? 笑指廬山古澗藤。
譯文:
我已經(jīng)白發(fā)蕭蕭了卻還是一個郡丞,又一次在隆興府觀看上元節(jié)的花燈。我也不屑和那些無恥之徒爭什么長短高低,還不如東奔西走,掙二斗米糊口吃飯。
小吏操辦公文時對上司低聲下氣,有人來苦聲勸說,卻模棱兩可,含糊其事。我正準(zhǔn)備歸里賦閑的行裝,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準(zhǔn)備好了。
5、《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1、《望廬山五老峰》 唐 李白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2、《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3、《初入廬山 》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靄間. 如今不是夢,真?zhèn)€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無人識故侯. 4、《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5、《過圓通詩》 蘇軾 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 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 袖里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 何人更識嵇中散,野鶴昂藏未見仙。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