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人生一百歲,通計三萬日。
何況百歲人,人間百無一。賢愚共零落,貴賤同埋沒。
東岱前后魂,北邙新舊骨。復聞藥誤者,為愛延年術(shù)。
又有憂死者,為貪政事筆。藥誤不得老,憂死非因疾。
誰人言最靈,知得不知失。何如會親友,飲此杯中物。
能沃煩慮銷,能陶真性出。所以劉阮輩,終年醉兀兀。
《聲聲慢·尋尋覓覓》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ㄊ刂皟?一作:守著窗兒)《示兒》年代: 宋 作者: 陸游舍東已種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
老夫一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
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瑯瑯。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yī)。愿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
1.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
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最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
4.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
5.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王士楨
6.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杜甫
7.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辛棄疾
8.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李白
9.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李白
10.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晏幾道
11.盤饗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杜甫
12.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閑征雅令窮經(jīng)史,醉聽倩吟勝管弦。
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
13.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柳永
14.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韋應物
15.別花何用伴,勸酒有殘鶯。
--白居易
16.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慷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
17.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
--歐陽修
參考資料
360百科:/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開君一壺酒,細酌對春風. 得錢既相覓,沽酒不復疑. 酒腸堆曲蘗,詩思繞乾坤。
九轉(zhuǎn)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杜茍鶴《白發(fā)吟》 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
——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酒》 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并州。
——盧殷《長安親故》 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駢《依韻奉酬李迪》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 ——《短歌行》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 清酒既載,(馬辛)牡既備。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雅·旱麓》 攜酒行 竹塢檻邊聽秋聲,援琴小吟嘆浮萍。
拔刀柳絮身邊舞,舉劍江湖攜酒行。 借月留云醒也醉,識曲解韻色與空。
西樓頂上依斜陽,幾縷清風幾寸情。 關于酒的古詩詞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chǎn)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 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jù)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 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其后,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
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
張養(yǎng)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滟滟”。 ?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據(jù)《詩經(jīng)。大雅·江漢》記載,“?鬯一卣”。
[傳]: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
「箋」:?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 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據(jù)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中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
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于千里。
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
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
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jù)《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傳】:春酒,凍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經(jīng)》寫道,“抱甕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甕速成而味薄”。
杜牧在《寄內(nèi)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道,“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后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白居易在《將至東都寄令孤留守》詩中寫道,“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壺中而得名。
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據(jù)《文選·左思》記載,“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張載在《酃酒賦》中寫道,“中山冬啟,醇酎秋發(fā)”。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后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
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問、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jù)《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赍我思成”。 [傳」:酤,酒。
醑:本意為濾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稱。李白在《送別》詩中寫道,“借別傾壺醑,臨分贈鞭”。
楊萬里在《小蓬萊酌酒》詩中寫道,”餐菊為糧露為醑”。 醍醐:特指美酒。
白居易在《將歸一絕》詩中寫道,“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迎我歸”。 黃封:這是指皇帝所賜的酒,也叫宮酒。
蘇軾在《與歐育等六人飲酒》詩中寫道,“苦戰(zhàn)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又據(jù)《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清酌:古代稱祭祀用的酒。據(jù)《禮·曲禮》記載,“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昔酒:這是指久釀的酒。據(jù)《周禮·天宮酒正》記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賈公彥注釋說:“昔酒者,久釀乃孰,故以昔酒為名,酌無事之人飲之”。 縹酒:這是指綠色微白的酒。
曹植在《七啟》中寫道,“乃有。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開君一壺酒,細酌對春風. 得錢既相覓,沽酒不復疑. 酒腸堆曲蘗,詩思繞乾坤。
九轉(zhuǎn)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杜茍鶴《白發(fā)吟》 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
——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酒》 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并州。
——盧殷《長安親故》 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駢《依韻奉酬李迪》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 ——《短歌行》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 清酒既載,(馬辛)牡既備。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雅·旱麓》 攜酒行 竹塢檻邊聽秋聲,援琴小吟嘆浮萍。
拔刀柳絮身邊舞,舉劍江湖攜酒行。 借月留云醒也醉,識曲解韻色與空。
西樓頂上依斜陽,幾縷清風幾寸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一》(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行路難三》(李白)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
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 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當年意氣不肯平, 白發(fā)如絲嘆何益。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其一》(李白)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笑春風,舞羅衣。
君今不醉將安歸。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其二》(李白) 關于酒的古詩詞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chǎn)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jù)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其后,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
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
張養(yǎng)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滟滟”。 ?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據(jù)《詩經(jīng)。大雅·江漢》記載,“?鬯一卣”。
[傳]: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
「箋」:?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據(jù)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中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
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 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于千里。
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
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
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jù)《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傳】:春酒,凍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經(jīng)》寫道,“抱甕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甕速成而味薄”。
杜牧在《寄內(nèi)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維《渭城曲 》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孟浩然《過故人莊》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復》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唐)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余,淚滿衣裳。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云,隨手卷起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jié)伴春光同回故鄉(xiāng)。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2、《寄黃幾復》
作者:黃庭堅 (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譯文: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墻,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醫(yī),我卻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fā)奮讀書,如今頭發(fā)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3、《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4、《客中行 / 客中作》
作者:李白 (唐)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譯文: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xiāng)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xiāng)?
5、《問劉十九》
作者:白居易 (唐)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意譯: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制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
將進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短歌行》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今朝有酒今朝醉。
曾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醉里挑燈看劍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但愿長醉不愿醒。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酒》
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并州。
——盧殷《長安親故》
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駢《依韻奉酬李迪》
九轉(zhuǎn)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杜茍鶴《白發(fā)吟》
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
——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梁園吟》
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
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唬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客中作》
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
(段成式《哭李群玉》)
范仲淹>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碧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