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關詩句: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2、原文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注釋
⑴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⑵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⑶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
⑷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⑸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譯文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越來越少。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4、簡析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回路轉,別有境界。后兩句的妙處在于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xiàn);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
何時倚虛幌,月是故鄉(xiāng)明,況乃未收兵,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來日綺窗前。
杜甫《月夜》
今夜郛州月,寒梅著花未,未解憶長安,無家問死生?
舉頭望明月,家書抵萬金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烽火連三月。
露從今夜白。
有弟皆分散,清輝玉臂寒,雙照淚痕干月夜憶舍弟
作者。
寄書長不達,煙波江上使人愁
舉頭望明月:杜甫
戍鼓斷人行。
香霧云環(huán)濕, 低頭思故鄉(xiāng)
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邊秋一雁聲。
遙憐小兒女,閨中只獨看
○家園,世界的樂園(德國)
○鳥自愛巢人愛家(英國)
○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任何一只害鳥不會弄臟自己的窩巢(英國)
○對于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shù)暮笠岫?,家是他們的天堂(伏泰?
○我的房屋對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無法將我從那里趕出去---(威·斯湯福德)
★ 唐詩中的“家”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龍龜涌圣泉。(蔡孚《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戰(zhàn)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xiāng)遠。(王建《雜曲歌辭·遼東行》)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xiāng)關塞白云深。(陳子良《于塞北春日思歸》)
○黃裳元吉,邦家以寧。(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儲宮第六》)
○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盧照鄰《春晚山莊率題二首》)
○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張九齡《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宋之問《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漁家,相與邀我船。(儲光羲《采菱詞》)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
○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劉長卿《贈元容州》)
○東家西舍同時發(fā),北去南來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回答者:乖寶寶_瑤瑤 - 秀才 三級 9-9 21:10
★ 唐詩中的“家”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龍龜涌圣泉。(蔡孚《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戰(zhàn)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xiāng)遠。(王建《雜曲歌辭·遼東行》)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xiāng)關塞白云深。(陳子良《于塞北春日思歸》)
○黃裳元吉,邦家以寧。(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儲宮第六》)
○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盧照鄰《春晚山莊率題二首》)
○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張九齡《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宋之問《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漁家,相與邀我船。(儲光羲《采菱詞》)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
○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劉長卿《贈元容州》)
○東家西舍同時發(fā),北去南來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靜夜思 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少小離家老大歸 親戚 ●朝庭還有三門子窮親呢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姑表親,代代親,兩姨親,路旁人 ●親戚越走越親 ●一表三千里,表到哪里算哪里 ●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七大姑八大姨 ●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 ●三姑六婆 ●親嫡派 ●是親的割不掉,是假的安不牢 ●是親三分向 ●是一親,擔一心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一人有福,拖帶滿屋 ●六親合一運 ●家里親戚少也是一樁幸事(米南德) ●甚至偉人也有窮親戚,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事實(狄更斯) ●走親走親,不走不親 ●血濃于水 ●親人幫親人,無親來幫愁煞人(英國) 父母子女 ●母親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創(chuàng)造者(歐洲) ●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國)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xiāng),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yǎng)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兒行千里母擔憂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猶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母愛最高尚(德國) ●母愛之愛,春天常在(法國)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死账梗? ●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女是娘的羅裙帶 ●娘掛閨女,記在心里,閨女掛娘,急斷肝腸 ●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個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國) ●要想贏得女兒的歡心,必須先從她母親著手(英國) ●母勤女懶(日本) ●喧騷之母,必養(yǎng)成懶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父親是大自然規(guī)定的銀行家(歐洲) ●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圣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伯·羅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親是多么嚴厲的法官?。。ㄟ伤梗? ●沒有幾個父親對子女是關心備至的,至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對金錢更加關心(切斯特菲爾德) ●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米南德) ●在批評父輩狹隘的時候,我們切不可忘記他們的深沉----(福爾克斯) ●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歐洲) ●對做父親的人來說,失去父親不一定就是不幸;對做兒子的人來說,沒有兒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爾德) ●一個父親能管好一百個兒子,而一百個兒子卻難管一個父親----(歐洲) ●每一代人總是反抗自己的父輩,卻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親的名聲有時無助于兒子,卻反而會淹沒他:他們彼此站得太近,陰影扼殺了成長(本·瓊森) ●只要父親在世,你總是年輕 ●父子無隔宿之仇 ●雛鳳清于老鳳聲 ●彎竹子生直筍子 ●養(yǎng)兒強于父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爺娘惜兒女,好比長江水 ●茄子花朵朵結果實,父母話句句是真話(日本)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心在兒女,兒女的心在外頭 ●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 ●千枝連根,十指連心 ●十個指頭個個痛 ●手板是肉,手背是筋,兩面一樣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們?yōu)楹⒆拥拿利惡托腋8械綐O大的歡樂,這歡樂使我們的心靈博大到軀殼難以容納的程度(愛默生) ●子女是父母的至寶(英國) ●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養(yǎng)兒方知娘辛苦,養(yǎng)女方知謝娘恩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不記當初娘養(yǎng)我,但看今朝自養(yǎng)兒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報母恩 ●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lián))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兒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英國) ●你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么樣的人交往(英國) ●養(yǎng)女容易嫁女難(英國) ●一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英國) ●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一個豬娃不吃糠,兩上豬娃吃得香 ●生的親,養(yǎng)不親 ●皮里生的皮里熱,皮里不生冷似鐵 ●兒要親生,田要冬耕 ●十個叔叔抵不過一個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襖子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親的嬸子不如娘 ●狗養(yǎng)狗疼,貓養(yǎng)貓?zhí)? ●一畦蘿卜一畦菜,各人養(yǎng)的各人愛 ●貓養(yǎng)的狗不親 ●晚娘的拳頭,六月里的日頭 ●誰身上的肉誰疼 ●虎毒不食子 ●龍生龍,鳳竹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將門出虎子 ●怎樣的模,印出怎樣的糕 ●壞谷無好種。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