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瑩閃亮的紅豆,產(chǎn)于嶺南;春天來了,該長得葉茂枝繁。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飾佩帶;這玩藝兒,最能把情思包涵!
原文: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評析:“南國”(南方)即是紅豆產(chǎn)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來發(fā)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shè)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fā)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皝砣站_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對于梅樹的記憶,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鄉(xiāng)情。同樣,這里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如漢代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即著例?!霸妇嗖蓴X”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一切吧?!卑凳具h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里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于言外。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宋人編《萬首唐人絕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相思轉(zhuǎn)怕相思,當(dāng)然也是某種境況下的人情狀態(tài)。用“多”字則表現(xiàn)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調(diào)。此詩情高意真而不傷纖巧,與“多”字關(guān)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點題,“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yīng),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guān)合相思之情,有雙關(guān)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說: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這是補充解釋何以“愿君多采擷”的理由。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guān)語中的含蘊。 全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話兒不離紅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zé)o華,自然入妙。王維很善于提煉這種素樸而典型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詩語淺情深,當(dāng)時就成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于樹下。淚水流干后,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fā)芽,長成大樹,結(jié)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fù)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此物最相思--------紅豆本為血凝而成,于是說為最相思。
《相思》的意思如下:
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集,小小紅豆引人相思。
1. 原文:
《相思》
唐代: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 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shè)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guān),既切中題意,又關(guān)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diào)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zé)o華,韻律和諧柔美。唐代絕句名篇經(jīng)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shù)甚多。王維《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jù)說天寶之亂后,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jīng)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
3. 背景:
此詩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據(jù)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詩,可證此詩為天寶年間所作。
4. 作者: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遍_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1、長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譯文
汴水長流,泗水長流,流到長江古老的渡口,遙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點頭,頻頻含羞,凝聚著無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兒是盡頭,伊人呀,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dāng)空照,讓我倆緊緊偎傍,倚樓望月。
2、卜算子·答施
宋代:樂婉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jié)、來生愿。
譯文
離別之后痛苦的相思如滄海一樣深而無際,讓自己備受煎熬,美好的往事就像天上的云一樣,遠不可即。想把握住這將別的時刻,流盡了千千萬萬行的眼淚,也留不住遠行的戀人,讓我愁腸寸斷。
我想與戀人相見卻又無法相見,想要結(jié)束這段愛情卻終究舍棄不了。你我如果是前生沒有緣分,那么就等待來生,再結(jié)為夫妻。
3、采桑子·九日
清代: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xiāng)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fēng)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譯文
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fā)出蕭蕭的聲響。返鄉(xiāng)之路千里迢迢。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jié),故園風(fēng)光正好,離愁倍增。不愿登高遠望。
只覺心中悲傷不已。當(dāng)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凄涼。
4、如意娘
唐代:武則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譯文
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思念后果,身體憔悴,精神恍惚。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5、大德歌·春
元代:關(guān)漢卿
子規(guī)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斗銜泥。
譯文
春天的杜鵑叫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你走的時候說是春天就回來,而今春已到,卻不見你的蹤影。近日才幾天面色已顯得枯槁瘦弱,憔悴多了。
等了整整一個春天,九十個日夜啊,卻一點消息也沒等到;而舊時檐前燕子早已歸來,忙忙碌碌地營巢筑窩干得多歡!
王維《相思》,全詩的意思是: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詞句注釋
⑴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⑵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⑶“春來”句:一作“秋來發(fā)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2] [3]
譯文: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賞析此詩以世稱想思子的紅豆為起興,先說“紅豆生南國”,已使人感到相思之情隨紅豆而生,生生不已。繼問“春來發(fā)幾枝”,問而不答;然而南國溫暖多雨,春風(fēng)又動,則紅豆之發(fā),豈止幾枝,而相思之情,亦隨之浩浩無涯。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楊柳,春風(fēng)千萬條”,或從此化出。
前兩句只寫紅豆而未說相思,后兩句則合紅豆、想思為一物而“勸君多采 擷”。“君”者,抒情主人公“我”想思對象也。說“我”如何思“君”,容易流于平直、淺露。詩人的高明之處,正在于不說“我”思“君”,卻勸“君”多采“最相思”之“紅豆”,則“我”對“君”之無限深情以及對彼此相思之情的無限珍惜,已從空際傳出。
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卻難于表達。此詩的妙處,全在于托紅豆,寄相思,象征比擬,言近旨遠,風(fēng)神搖曳,情思纏綿。故能引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具有永恒的藝術(shù)魅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