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曹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二、
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里看書,看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他抬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這幾十年,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约好看胃熬┶s考,出門前白發(fā)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前忙后,為自己準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兒,才結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發(fā),孟郊的心里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么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么溫暖。
孟郊想到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蕩。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由于堅持主張抗金,陸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擊。公元1166年,四十二歲的陸游被免了官。報國無路,帶著滿腔的悲憤,陸游回到了家鄉(xiāng)山陰(今浙江紹興)。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里讀書,常常伴著青燈,獨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農村里到處打鼓吹蕭,準備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歡樂的氣氛。陸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著手杖出發(fā)了。走著走著,山路漸漸盤旋起來。又走了一個多時辰,人煙漸漸稀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復,路斷人絕,好像無法再前進了。陸游興致正濃,不肯回頭,沿著山坡又走出幾十步,轉過山角,突然前面不遠處,出現了一片空曠的谷地,一個小村莊掩映在綠柳紅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傳說中的桃花源。陸游很高興,走進這個小村莊,衣著簡單、性情純真的村民用自己釀的臘酒款待了這位客人。
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和感受,陸游重新振作起來了。寫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1、《題都城南莊》 作者:唐朝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去年今天,有同有異,有續(xù)有斷。
同者、續(xù)者,桃花依舊;異者斷者,人面不見,人去樓空。此時彼時,這就產生了愈見其同,愈感其異,愈覺其續(xù),愈傷其斷。
正是這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心情,越發(fā)加劇了眼前的惆悵與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憶在心頭。 2、《白頭吟》 作者:唐朝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人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白頭吟》是古樂府“相和歌辭”中的楚調曲,又寫作《代白頭吟》、《代悲白頭吟》,古辭一般寫女子毅然決然地與負心男子決裂,劉希夷的《白頭吟》在此基礎上做了豐富與發(fā)展。上句“年年歲歲花相似”與下句“歲歲年年人不同”運用了顛倒重復的手法,不僅蕩氣回腸、音韻優(yōu)美,而且突出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造化弄人的感慨這一主題。
同時,以花喻人,比喻精當,令人警醒,突出了鮮花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從中我們可以讀到詩人那種自哀自傷的惆悵之情。
3、《登黃鶴樓》 作者:唐朝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前寫景,后抒情,一氣貫注,渾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贊嘆,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止筆為好。為此,李白還遺憾得嘆氣說:“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4、《臨江仙》 作者:明代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滾滾長江,洶涌東逝,不可拒,不可留。
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yè),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云滅,不見蹤影。
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5、《武陵春·春晚》 作者:宋代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
當年她是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于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xiāng),無依無靠,所以詞情極其悲苦。
1、題都城南莊
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
去年春天,在這戶人家里,我看見那美麗的臉龐和桃花互相襯托,顯得分外紅潤。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2、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淚濕 :一作:滿)
譯文:
去年元宵節(jié)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的如同白晝。
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后、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淚沾濕了春衫的衣袖。
3、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宋代:呂本中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譯文:
記得去年的今夜,我們在月明花嬌的萬樹叢中舉杯歡飲,一同進入醉鄉(xiāng)。而今年今夜,只有我一個停立江邊,心情無比惆帳。月色朦朧,長堤昏昏暗暗,岸上垂柳搖曳的陰影遮住了??拷叺男〈?。
遠游的故人你現在何處?請江月把我的離愁帶往江外我那好友居住的地方。預想來年百花吐艷的時節(jié),我還會像今年這樣,更加深情地追憶去年呢!
4、江樓舊感 / 江樓感舊
唐代: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譯文:
我獨自一人來到這江邊的高樓,我思緒紛然好像有滿腹的憂愁。
我看見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5、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宋代:蘇軾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游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墒峭戮秃孟翊禾斓囊粓龃髩粢粯樱B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里的民風淳樸,鄉(xiāng)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lián)膾炷盍恕?/p>
去年今歲此時中,紅面桃花相映紅。
紅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1、物是人非空斷腸,夢入芳洲路。
2、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4、閑潭云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濫外長江空自流。
5、重過閭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6、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7、人生幾回傷往事,臺隍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瀟瀟蘆荻秋。
8、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9、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10、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 11、物是人非,山長水闊,觸處思量遍。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4、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5、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6、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17、空懷鄉(xiāng)音聞笛子斧,到鄉(xiāng)翻是爛柯人。
18、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19、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1.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未钪畠x《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意思是:我住在長江源頭,君住在長江之尾。天天想念你卻總是見不到你,卻共同飲著長江之水。這條江水何時不再這般流動?這份離恨什么時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相思意。
2.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獌蓾h孫武《別妻書》
意思是:和你結發(fā)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么美好的時光呀!可是明天我就要為國遠行,不得不起來看看天亮沒亮是什么時候了。當星辰隱沒在天邊時,我就不得不與你辭別了,因為要到戰(zhàn)場上這一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與你團聚。
與你依依不舍長時間的握著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為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我倍加珍惜現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遠也不會忘了和你相愛,這么幸福歡樂的時光。如果我有幸能活著,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你。
3.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未赜^《鵲橋仙·纖云弄巧》
意思是: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4.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未翖壖病肚嘤癜浮ぴΑ?/p>
意思是: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了她。
5.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春秋無名氏《國風·鄭風·風雨》
意思是:風雨交加冷凄凄,雞兒尋伴鳴嘰嘰。終于看見君子歸,煩亂心緒怎不息?風狂雨驟聲瀟瀟,雞兒尋伴聲膠膠。終于看見君子歸,相思之病怎不消?風雨連連天昏濛,雞兒報曉鳴不停。終于看見君子歸,心里怎能不高興?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宋·范仲淹《江上漁者》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宋·曾幾《三衢道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歌子》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唐·蘇軾《惠崇》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描寫詩人內心的閑靜。
更突出了人與自然的融合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體現的是漁父與自然的另一種和諧 陶淵明 飲酒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墩撜Z》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
后發(fā)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xié)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fā)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渡袝?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 譯:遇。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年代】:唐
【作者】:張籍
【作品】: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