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檢索方法包括: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是利用書目、文摘、索引等檢索工具進行文獻資料查找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熟悉各種檢索工具的性質、特點和查找過程,從不同角度查找。普通法又可分為順檢法和倒檢法。
2、追溯法是利用已有文獻所附的參考文獻不斷追蹤查找的方法,在沒有檢索工具或檢索工具不全時,此法可獲得針對性很強的資料,查準率較高,查全率較差。
3、分段法是追溯法和普通法的綜合,它將兩種方法分期、分段交替使用,直至查到所需資料為止。
擴展資料
檢索原因
信息檢索是獲取知識的捷徑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一個年輕大學生名叫約瀚·菲利普,在圖書館里借閱有關公開資料,僅用四個月時間,就畫出一張制造原子彈的設計圖。
他設計的原子彈,體積小(棒球大?。⒅亓枯p(7.5公斤)、威力大(相當廣島原子彈3/4的威力),造價低(當時僅需兩千美元),致使一些國家(法國、巴基斯坦等)紛紛致函美國大使館,爭相購買他的設計拷貝。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核專家泰勒收到一份題為《制造核彈的方法》的報告,他被報告精湛的技術設計所吸引,驚嘆地說:“至今我看到的報告中,它是最詳細、最全面的一份?!?/p>
但使他更為驚異的是,這份報告竟出于哈佛大學經濟專業(yè)的青年學生之手,而這個四百多頁的技術報告的全部信息來源又都是從圖書館那些極為平常的、完全公開的圖書資料中所獲得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信息檢索
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是: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利用書目、文摘、索引等檢索工具進行文獻資料查找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熟悉各種檢索工具的性質、特點和查找過程,從不同角度查找。普通法又可分為順檢法和倒檢法。
2、追溯法:利用已有文獻所附的參考文獻不斷追蹤查找的方法,在沒有檢索工具或檢索工具不全時,此法可獲得針對性很強的資料,查準率較高,查全率較差。
3、分段法:追溯法和普通法的綜合,它將兩種方法分期、分段交替使用,直至查到所需資料為止。
擴展資料
信息檢索起源于圖書館的參考咨詢和文摘索引工作,從19世紀下半葉首先開始發(fā)展,至20世紀40年代,索引和檢索成已為圖書館獨立的工具和用戶服務項目。隨著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計算機技術逐步走進信息檢索領域,并與信息檢索理論緊密結合起來。
信息檢索的目標,或者說基本的任務,就是從一大堆信息中找到我們需要的某部分信息。進一步使之更加具體:信息檢索的目標是在一大堆文檔等非結構化信息中根據我們的需求挑選出我們需要的部分文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信息檢索
網絡信息檢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1、漫游法2、直接查找法3、搜索引擎法4、網絡資源指南法。
1.漫游法
(1)偶然發(fā)現(xiàn)。這是在因特網上發(fā)現(xiàn)、檢索信息的原始方法。即在日常的網絡閱讀、漫游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一些有用信息。這種方式的目的性不是很強,具不可預見性和偶然性。
(2)順“鏈”而行。指用戶在閱讀超文本文檔時,利用文檔中的鏈接從一網頁轉向另一相關網頁。此方法類似于傳統(tǒng)手工檢索中的“追溯檢索”,即根據文獻后所附的參考文獻追溯查找相關的文獻,從而不斷擴大檢索范圍。這種方法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檢出大量相關信息,也可能偏離檢索目標而一無所獲。
2.直接查找法
直接查找法是已經知道要查找的信息可能存在的地址,而直接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其網址進行瀏覽查找的方法。此方法適合于經常上網漫游的用戶。其優(yōu)點是節(jié)省時間、目的性強、節(jié)省費用,缺點是信息量少。
3.搜索引穆檢索法
此方法是最為常規(guī)、普遍的網絡信息檢索方法。搜索引擎是提供給用戶進行關鍵詞、詞組或自然語言檢索的工具。用戶提出檢索要求,搜索引擎代替用戶在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并將檢索結果提供給用戶。它一般支持布爾檢索、詞組檢索、截詞檢索、字段檢索等功能。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的優(yōu)點是:省時省力,簡單方便,檢索速度快、范圍廣,能及時獲取新增信息。
其缺點是:由于采用計算機軟件自動進行信息的加工、處理,且檢索軟件的智能性不很高,造成檢索的準確性不是很理想,與人們的檢索需求及對檢索效率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4.網絡資源指南檢索法
此方法是利用網絡資源指南進行查找相關信息的方法。網絡資源指南類似于傳統(tǒng)的文獻檢索工具————書目之書目(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es),或專題書目,國外有人稱之為web of webs,webliographies,其目的是可實現(xiàn)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智能性查找。它們通常由專業(yè)人員在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鑒別、選擇、評價、組織的基礎上編制而成,對于有目的的網絡信息檢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其局限性在于:由于其管理、維護跟不上網絡信息的增長速度,使得其收錄范圍不夠全面,新穎性、及時性不夠強,且用戶還要受標引者分類思想的限制。
文獻檢索的方法:直接法、順查法、倒查法、抽查法、追溯法、循環(huán)法。
1、直接法
又稱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檢索系統(tǒng)(工具)檢索文獻信息的方法。它又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順查法
順查法是指按照時間的順序,由遠及近地利用檢索系統(tǒng)進行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這種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課題的系統(tǒng)文獻,它適用于較大課題的文獻檢索。例如,已知某課題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發(fā)展的全過程,就可以用順查法從最初的年代開始查找。
3、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遠,從新到舊,逆著時間的順序利用檢索工具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最快地獲得最新資料。
4、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針對項目的特點,選擇有關該項目的文獻信息最可能出現(xiàn)或最多出現(xiàn)的時間段,利用檢索工具進行重點檢索的方法。
5、追溯法
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檢索系統(tǒng),而是利用文獻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獻),然后再從這些原文后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逐一擴大文獻信息范圍,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6、循環(huán)法
又稱分段法或綜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長補短,相互配合,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擴展資料
一、文獻檢索系統(tǒng)功能
1、報道文獻信息
檢索系統(tǒng)具有對文獻信息予以揭示、反映、報道的功能。信息用戶只有通過利用文獻檢索系統(tǒng),才能對大量產生并隨時更新的各種信息進行及時了解和系統(tǒng)的掌握。
2、存儲文獻信息
通過對大量分散而無序的原始文獻進行了有目的的存儲,并按照一定特征及規(guī)則組織,形成了包容各個年代、各種載體、各個學科門類的文獻檢索系統(tǒng)。
3、檢索文獻信息
通過對信息的報道和存儲,把大量信息按外表特征與內容特征集中排序,實現(xiàn)方便、高效的信息檢索,它是文獻檢索系統(tǒng)的最突出的功能。
二、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tǒng)
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tǒng)主要由計算機硬件及軟件系統(tǒng)、數據庫、數據通訊等設施組成。根據其內容的不同,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tǒng)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計算機光盤檢索系統(tǒng)
光盤檢索系統(tǒng)是以大容量的光盤存儲器為數據庫的存儲介質,利用計算機和光盤驅動器進行讀取和檢索光盤上的數據信息。它只能滿足較小范圍的特定用戶的信息檢索需求。
②計算機聯(lián)機檢索系統(tǒng)
計算機聯(lián)機檢索系統(tǒng)是由大型計算機聯(lián)網系統(tǒng)、數據庫、檢索終端及通訊設備組成的信息檢索系統(tǒng)。它能滿足較大范圍的特定用戶的信息檢索需求。
③計算機網絡檢索系統(tǒng)
計算機網絡信息檢索系統(tǒng)包括局域網絡信息檢索系統(tǒng)(如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和廣域網絡Internet信息檢索系統(tǒng)。尤其是后者,可以支持因特網用戶的信息檢索需求。
2、按揭示信息內容的程度劃分其可為書目、題錄、文摘、全文數據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獻檢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獻檢索系統(tǒng)
分類(瀏覽)檢索
分類(瀏覽)檢索(Browse)一般按照人為設定固定類目收錄相關信息,檢索時只需按照類目層層遞進,遂層深入即可得到相關信息。一般有按主題或字順的方式組織分類。其優(yōu)點是簡單明了,無需任何檢索基礎知識都能檢索到相關信息,缺點是人為的分類無法做到足夠的細致,手工加工使用信息發(fā)布時間有所延遲。關鍵詞檢索
關鍵詞檢索(Search)一般有簡單檢索(Simple Search/Quick Search)、高級檢索(Advance Search)和專家檢索(Expert Search)之分。簡單檢索
簡單檢索一般提供一個檢索詞輸入框,用于輸入在缺省字段中出現(xiàn)的檢索詞,有的系統(tǒng)也可直接輸入專家檢索的檢索式,如Google首頁的檢索方式。高級檢索
高級檢索一般可有多個輸入框,并可選擇檢索字段及各輸入框之間的邏輯關系。還可有各種限制條件的設置。專家檢索
專家檢索可用于輸入檢索式檢索。用于有過專門檢索技巧學習的用戶使用,需要了解檢索系統(tǒng)的邏輯組配檢索、截詞檢索和字段檢索等各種檢索技巧。
信息檢索: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將用戶的提問特征與數據源所采用的特征標志進行對比,然后將二者相一致或比較一致的信息提取出來供用戶使用的過程。
信息檢索的類型:文獻檢索、數據檢索、事實檢索、手工信息檢索、脫機信息檢索、聯(lián)機信息檢索、光盤信息檢索、網絡信息檢索
檢索方式分:
外部特征:題名、著者姓名/單位名稱、出版事項、代碼/序號等。
內部特征:分類語言和主題語言,主題語言又可分為關鍵詞語言、單元詞語言、標題詞語言和敘詞語言等。
1. 布爾邏輯檢索
利用布爾邏輯算符進行檢索詞或代碼的邏輯組配,是現(xiàn)代信息檢索系統(tǒng)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術。常用的布爾邏輯算符有三種,分別是邏輯或“OR”、邏輯與“AND”、邏輯非“NOT”。
2. 截詞檢索
截詞檢索是計算機檢索系統(tǒng)中應用非常普遍的一種技術。由于西文的構詞特性,在檢索中經常會遇到名詞的單復數形式不一致;同一個意思的詞,英美拼法不一致;詞干加上不同性質的前綴和后綴就可以派生出許多意義相近的詞等等。這是就要用到截詞檢索
3. 位置檢索
位置檢索也叫全文檢索、鄰近檢索。所謂全文檢索,就是利用記錄中的自然語言進行檢索,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用位置算符組配,對檢索詞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限制。這是一種可以不依賴主題詞表而直接使用自由詞進行檢索的技術方法。
4. 字段限定檢索
字段限定檢索是指限定檢索詞在數據庫記錄中的一個或幾個字段范圍內查找的一種檢索方法。在檢索系統(tǒng)中,數據庫設置的可供檢索的字段通常有兩種:表達文獻主題內容特征的基本字段和表達文獻外部特征的輔助字段。
5. 加權檢索
加權檢索是某些檢索系統(tǒng)中提供的一種定量檢索技術。加權檢索同布爾檢索、截詞檢索等一樣,也是文獻檢索的一個基本檢索手段,但與它們不同的是,加權檢索的側重點不在于判定檢索詞或字符串是不是在數據庫中存在、與別的檢索詞或字符串是什么關系,而是在于判定檢索詞或字符串在滿足檢索邏輯后對文獻命中與否的影響程度。
6. 聚類檢索
聚類是把沒有分類的事物,在不知道應分幾類的情況下,根據事物彼此不同的內在屬性,將屬性相似的信息劃分到同一類下面。
文獻檢索方式:
1、直接法:又稱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檢索系統(tǒng)(工具)檢索文獻信息的方法。它又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順查法:順查法是指按照時間的順序,由遠及近地利用檢索系統(tǒng)進行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這種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課題的系統(tǒng)文獻,它適用于較大課題的文獻檢索。例如,已知某課題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發(fā)展的全過程,就可以用順查法從最初的年代開始查找。
3、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遠,從新到舊,逆著時間的順序利用檢索工具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最快地獲得最新資料。
4、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針對項目的特點,選擇有關該項目的文獻信息最可能出現(xiàn)或最多出現(xiàn)的時間段,利用檢索工具進行重點檢索的方法。
5、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檢索系統(tǒng),而是利用文獻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獻),然后再從這些原文后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逐一擴大文獻信息范圍,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6、循環(huán)法:又稱分段法或綜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長補短,相互配合,獲得更好的檢索結果。
擴展資料:
文獻檢索作用:
1、報道文獻信息
檢索系統(tǒng)具有對文獻信息予以揭示、反映、報道的功能。信息用戶只有通過利用文獻檢索系統(tǒng),才能對大量產生并隨時更新的各種信息進行及時了解和系統(tǒng)的掌握。
2、存儲文獻信息
通過對大量分散而無序的原始文獻進行了有目的的存儲,并按照一定特征及規(guī)則組織,形成了包容各個年代、各種載體、各個學科門類的文獻檢索系統(tǒng)。
3、檢索文獻信息
通過對信息的報道和存儲,把大量信息按外表特征與內容特征集中排序,實現(xiàn)方便、高效的信息檢索,它是文獻檢索系統(tǒng)的最突出的功能。
計算機檢索:
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通過光盤和聯(lián)機等現(xiàn)代檢索方式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與手工檢索一樣,計算機信息檢索應作為未來科技人員的一項基本功,這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對科技人員適應未來社會和跨世紀科研都極其重要。
一個善于從電子信息系統(tǒng)中獲取文獻的科研人員,必定比不具備這一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機會,美國報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也將交互網絡檢索專家作為未來十大熱門職業(yè)之一,這些情況都說明了計算機文獻檢索越來越重要,故值得大家對這一技術予以重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文獻檢索
文獻檢索的方法 確定檢索途徑后,為了迅速、準確地找到所需的文獻資料,必須掌握一定的檢索方法。
1. 常用法:是利用文摘或題錄等各種文獻檢索工具查找文獻的方法。按時間順序查找,可順查、倒查和抽查。
(1) 順查法。這是一種以課題起始年代為起點從遠到近按時間順序的查法。
查找前要摸清該課題提出的背景和大致時間,從問題發(fā)生的年代查起,這樣一卷卷或一年年地查找,直到認為文獻夠用為止。這種逐年順查的方法是有利于查全,不遺漏;缺點是比較費時間,檢索效率低。
(2) 倒查法。與順查法相反,就是由近而遠地按時間逆序查找。
這種方法適用于一些新的課題或有新內容的老課題。查找時效率高,省時省力,但容易遺漏有用的文獻。
(3) 抽查法。這是一種針對學科發(fā)展特點,抓著該學科發(fā)展迅速、文獻發(fā)表較多的年代,抽出一段時間,逐年檢索。
2. 引文法:也叫追溯法或擴展法。這是一種傳統(tǒng)的獲取文獻的方法。
即利用已知的有關文獻后所附的“引用參考文獻”進行追溯查找。這是檢索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擴大文獻的檢索范圍,節(jié)省查找書目、索引等檢索工具的時間,由遠及近將一批有關文獻查出來。
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最好選擇述評和專著這類高質量的文獻,它們所附的參考文獻多而全,準而精,相當一個專題索引,從這里選擇切題的資料進行追溯,會提高檢索效果。 綜合法:也稱“循環(huán)法”或“分段法”,就是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即先通過選定的檢索工具查找出一批文獻,然后再利用文獻所附的參考文獻來追溯查找,如此交替地往前推移。
這種方法兼有常用法和引文法的優(yōu)點,可以查得全而準,檢索效率高。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