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xiàn)心理現(xiàn)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tǒng)、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心理現(xiàn)象產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
觀察法一般在下列情況下采用:1.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2.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xiàn);3.由于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xiàn)象進行控制。
觀察法的主要缺陷是:1.在自然條件下,事件很難按嚴格相同的方式重復出現(xiàn);2.在自然條件下,影響某種心理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3.由于對條件未加控制,觀察時可能出現(xiàn)不需要研究的現(xiàn)象,而要研究的現(xiàn)象卻沒有出現(xiàn);4.觀察的結果容易受到觀察者本人的興趣、愿望、知識經驗、和觀察技能的影響。
2.實驗法
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xiàn)象進行觀察的方法。
實驗法分兩種:實驗室實驗和自然試驗。
實驗室實驗是借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對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優(yōu)點:有助于發(fā)現(xiàn)事件的因果關系,并允許人們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反復驗證。缺點:由主試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使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人為性質。被試處在這樣的情景中,又意識到自己正在接受實驗,就有可能干擾試驗結果的客觀性質,并影響到將試驗結果應用于日常生活中。
自然實驗也叫現(xiàn)場試驗,是在人們正常學習和工作的情境中進行的。優(yōu)點:實驗的結果比較合乎實際。缺點:由于條件的控制不夠嚴格,因而難以得到精密的實驗結果。
實驗法中,包含著一系列變化的因素成為變量。其中有些變量是由實驗者控制的實驗條件,叫自變量或獨立變量;實驗者所需要測定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叫因變量或依從變量。
3.測驗法
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準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心理測驗按內容可分為智力測驗、成就測驗、態(tài)度測驗和人格測驗;按形式可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按測驗規(guī)??煞譃閭€別測驗和團體測驗等。
心理測驗要注意兩個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測驗的效度。信度是指一個測驗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有效地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
4.個案法
是由醫(yī)療實踐中的問診方法發(fā)展而來的。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fā)現(xiàn)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xiàn)象的原因。個案法限于使用少數(shù)案例,研究結果可能只適合于個別情況。個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論或假設,要進一步檢驗理論或假設,則有賴于其他方法的幫助。
心理學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它們是: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特點
一、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統(tǒng)地觀察記錄并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觀察法的優(yōu)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但是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xiàn),這是一種不高效。
二、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種。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xiàn)象,然后進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guī)律性的結果。
三、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其目的是借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四、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xiàn)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應用很廣泛。
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xiàn)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性。
心理學主要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fā)生關聯(lián)。
心理學一方面不斷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在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和神經科學、醫(y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都會影響個體的心智。事實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和心理學有關,人的心理本身就有人的生存環(huán)境息息相關。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2、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量來考查它對其他變量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3、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4、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采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郁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擴展資料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xiàn)象的動態(tài)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xiàn)象的共同性一面。
2、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3、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
4、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目的調節(jié)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tǒng)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心理學
心理學主要研究不同情景下人類的行為。通常,實驗中要求人類參與者做某些任務。自1990年以來,各種計算機軟件的應用,改變了實驗的呈現(xiàn)方式,減少了實驗誤差。實驗除了可以測量反應時、錯誤率之外,還可在實驗之前、之間、之后運用調查、觀察的方法研究。 實驗室實驗是在心理實驗室里使用儀器設備進行的有控制的觀察。它可以提供精確的實驗結果,常用于對感知、記憶、思維、動作和生理機制方面的研究。
人類的行為和意識異常復雜,要想得到正確的結果,必須選擇合適的實驗設計 。
試驗中要控制額外變量、縮小實驗者偏差、平衡實驗順序、選擇合適的樣本、確定合適的操作定義、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很重要)。 除了實驗室實驗之外,還有個案法、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自然實驗法。
心理學是一門實證性很強的科學。有關被試心理的特點和規(guī)律,只能從收集到的實際材料中分析、綜合,而不能憑研究者想當然地發(fā)揮。因此,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都要學會正確使用研究方法。心理現(xiàn)象是復雜的,運用哪一種方法,要根據研究對象、研究條件、研究目的來確定,有時要綜合好幾種方法才能收集到多方面的資料。
心理學的各種研究方法是收集感性材料的直接手段,目的是要從中分析、歸納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因此,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還必須運用唯物辯證法,對感性材料做出全面的、深刻的、相互聯(lián)系的理性分析,防止片面地、孤立地、靜止地研究心理現(xiàn)象。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tǒng)地觀察記錄并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yōu)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xiàn),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xiàn)象,然后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guī)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量:
1、自變量: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量: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量,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量:實驗變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實驗法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chuàng)設一定的條件來引起某種心理現(xiàn)象以進行研究的方法.
實驗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通常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一般較多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借助實驗室實驗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現(xiàn)在還可以在實驗室里模擬某種自然環(huán)境條件或教學環(huán)境條件來研究某些心理現(xiàn)象
自然實驗法是教育心理學最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按照研究的內容,可以主要區(qū)分為教育實驗與教學實驗.教育實驗所研究的是學生個性、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培養(yǎng)中的心理學問題.教學實驗是研究各科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它們都是在教育、教學的自然進程或準自然進程中進行的,所以都屬于自然實驗的一種.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tǒng)地觀察記錄并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yōu)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xiàn),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xiàn)象,然后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guī)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量: 1、自變量: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量: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量,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量:實驗變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問卷法和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標準化量表對個體心理特征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xiàn)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yōu)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