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10以內加減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展示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較熟練地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能夠熟練進行計算。
3.通過情境展示,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4.讓學生在親自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并能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初步理解加、減法含義的基礎上,較熟練地運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多媒體課件、學具準備 紙制小紅旗、紅蘋果,紅心,每個同桌一套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首先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復習一下10以內的加減法。 (1)要求:讀算式,說得數。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請大家看算式,想得數,拍手表示。
教學內容
10以內加減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展示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較熟練地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能夠熟練進行計算。
3.通過情境展示,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4.讓學生在親自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并能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初步理解加、減法含義的基礎上,較熟練地運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紙制小紅旗、紅蘋果,紅心,每個同桌一套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首先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復習一下10以內的加減法。
(1)要求:讀算式,說得數。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請大家看算式,想得數,拍手表示。
2.教師導語:你們對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得很好,那么,大家用我們學會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領怎么樣呢?這節(jié)課咱們就賽一賽。
二、新授
教師板書課題“10以內的加減”。(1).出示多媒體課件
1.觀察多媒體圖片,寫出相關算式。
2.寫一寫。
1 4 9 7 3 8 5 2 6 10,在圓圈里填上大于5的數和小于5的數。
3.把相等的算式連一連。
4.在○填上“>”“
5.填數
6.測測你的口算能力。
4+6=1 9-1=8 5+3=8 6-4=2 6+3=9
10-5=5 2+8=10 10-9=1 5 + 2=7 7-1= 6
10+0=10 8-0=8 10-3=7 1 + 9= 10 10-0=10 2 + 6= 8
7.奪紅旗
8.巧填蘋果數。
三、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能夠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意義!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先從1數到10熟練以后,再從10數到20,10個10個數,一直數到一百。關鍵就是不能急,小孩愿意數的時候就教他,不愿意數不要強迫他,慢慢來。
2
然后,等到小孩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家里的蘋果、糖果、家里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3
小孩會數數是一個階段,更重要的還有就是倒數,從10數到1,從20數到10,慢慢遞增。不要認為倒數不重要,只有學會了倒數,才真正對數字敏感起來。
4
下面就到加法了,可以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 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他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他用手指來算。
5
一定要先用實物讓他算,再教他用手指。不然他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先易后難
算術是比較復雜的,而對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將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例如去超市買蘋果,讓孩子自己挑選,并數出數量,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洗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吃掉后,問孩子還有多少個蘋果。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接觸數學并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運用分解技巧
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每次分開后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3
大數記心里,小數上下加減
加法:大數記心里,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里,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后得出結果4+2=6
減法:大數記在心里,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里,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后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幼兒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yǎng)成習慣不好改,培養(yǎng)心算能力。
4
需要幼兒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
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于10幾,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這樣記住了以后,進行20以外的加減法運算,對孩子來說,就不會很難學;
5
鞏固成果
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提問,而且問的時候語速要快,要給孩子一種緊迫感,這樣可以鍛煉孩子思維的效率,而且多次練習能夠讓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從而提高算術能力。如果家長在問的時候孩子能夠快速的答出來,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表揚,例如“真棒!”,“真厲害!”這些話語,會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對數學算術產生興趣,認為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6
輔導技巧
要想提高幼兒數學加減法能力,一定要讓孩子對十以內的加減法熟練,最好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心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這樣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對于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需要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十以內加減法之上才行,家長可以找一個橫格的本子,在十頁紙上隨機為孩子出題,將20以內的數字的任何一個組合都顧及到,幫助孩子更深刻記憶。
通過幼兒數學加減法的學習,能夠鍛煉孩子的感知和思維,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初步基礎,家長可以參考以上講解的三個方面,增強孩子學算術的興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并讓他們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后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后數,從
11往前數,往后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后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后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后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里,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么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么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么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于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活動設計背景:在學前班數學的教學中,十以內加減法的學習個別孩子掌握的還不是很好,有的能熟練的算式,卻很難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有的理解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復習和鞏固時,我主要想找一些好玩的游戲與10以內加減結合起來,讓他們很快樂的溫習。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1、在活動過程中,復習10以內的加減,感知面積的大小。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將兩個骰子的數相加減。
教學難點:比大小。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1、知識經驗準備:學生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物質材料準備:籃子兩人一個,自己做的骰子一組2個,六個面上分別寫上1-6,7-12,格子紙一張,2支不同色的油畫棒,剪刀若干。老師準備2個大骰子,大格子紙。
活動過程
1、用籃子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
2、給孩子們簡單的說說游戲的玩法,讓孩子們自己制定游戲的規(guī)則,老師引導。
如:兩個骰子的數擲出來各不一樣時怎么操作?誰先擲骰子?骰子掉地上了怎么算……
我們可以設定:兩人石頭剪刀布,勝利的先擲骰子,然后將骰子兩個面上的數字相加或相減(得數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數在方格子紙上涂?;顒釉O計背景:在學前班數學的教學中,十以內加減法的學習個別孩子掌握的還不是很好,有的能熟練的算式,卻很難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有的理解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復習和鞏固時,我主要想找一些好玩的游戲與10以內加減結合起來,讓他們很快樂的溫習。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1、在活動過程中,復習10以內的加減,感知面積的大小。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將兩個骰子的數相加減。
教學難點:比大小。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1、知識經驗準備:學生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物質材料準備:籃子兩人一個,自己做的骰子一組2個,六個面上分別寫上1-6,7-12,格子紙一張,2支不同色的油畫棒,剪刀若干。老師準備2個大骰子,大格子紙。
活動過程
1、用籃子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
2、給孩子們簡單的說說游戲的玩法,讓孩子們自己制定游戲的規(guī)則,老師引導。
如:兩個骰子的數擲出來各不一樣時怎么操作?誰先擲骰子?骰子掉地上了怎么算……
我們可以設定:兩人石頭剪刀布,勝利的先擲骰子,然后將骰子兩個面上的數字相加或相減(得數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數在方格子紙上涂相應的格子數表示自己造的彩磚數,另一個人接著擲骰子,涂格子,兩人輪流,直至將所有格子涂滿。
3、分組比賽。
在活動中遵守共同制定出得玩法與規(guī)則,擲完骰子后必須先念出自己所列算式和得數才能進行涂色,兩人互相監(jiān)督糾正。教師巡視,可介入指導。
4
、比比誰造的彩磚面積大。
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比。如數格子、或者剪下來拼等。有個別孩子還會有更多好辦法,教師鼓勵,可提示。
摘自幼兒教育網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