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在教學中嘗試著采用做游戲、對話、看圖畫、唱歌等形式教幼兒學習兒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游戲式:幼兒的學習應當是游戲式的。讓幼兒在玩中體會和理解兒歌的內容,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汽車,我拿出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車讓小朋友你開過來,我開過去,一邊開一邊就給小朋友朗誦:“小汽車呀真漂亮,嘟嘟嘟嘟喇叭響。你開過來,我開過去,我們都是小司機。”
小朋友一邊玩,歲邊也自然地跟著念起來,幾遍以后.他們已能大致背誦出這首兒歌來了。 二、對話式:兒歌教學采用對話形式,可以減輕幼兒的思想壓力,并能引導他們去積極思維。
如學《我的好媽媽》這首兒歌時,我問小朋友:“你們上幼兒園以后,媽媽到哪去了?”小朋友立即回答:“媽媽去上班了?!蔽屹澰S地點點頭,又問:‘’媽媽上班辛苦嗎?媽媽回到家里以后,你們應該做些什么呢?”小朋友們紛紛回答‘’讓媽媽先坐一會兒”、“讓媽媽喝喝茶”、“親親媽媽”·~…”對!”我接著小朋友的話題,順口就念起了兒歌:“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我的好媽媽。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以往的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一般只能在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采用有聲有色的朗讀,把語言信息傳遞給幼兒,或借助圖片、錄音進行教學,而這些方法不能表現(xiàn)作品的全部內容,影響了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因此,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主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到質疑,而代之以幼兒為中心,主動學習為中心的開放式現(xiàn)代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正是適合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產生的。它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具有形象生動、信息刺激性強、時空寬廣、操作靈活簡便等特點。
通過這種多媒體手段,可以產生出生動逼真的動感形象。色彩鮮艷的畫面、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清晰標準的發(fā)音,豐富多彩的內容,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的交互式語言環(huán)境,既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又能烘托文學作品表達的情景氣氛,對優(yōu)化幼兒園語言教學手段,提高語言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動畫激趣 ,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欲的向導,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基礎與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
多媒體技術具有集圖像、聲音、動畫,為幼兒提供多種刺激,引起幼兒注意,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中班詩歌教學《小雨點》,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富于生動的屏幕畫面中——花兒在雨中開放,魚兒在水中嬉戲,苗兒在雨中長大,再配以優(yōu)美的音響效果,渲染活動氣氛,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種色彩鮮艷的動畫效果,讓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的情境與教師互動,產生學習詩歌的內驅力。
統(tǒng)計結果:有80%的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95%的幼兒一直處于積極的學習 狀態(tài),60%的幼兒能積極發(fā)言。運用傳統(tǒng)的圖片進行教學,幼兒只能保持短暫的注意力。
因為圖片雖然色彩也鮮艷,動態(tài)也形象,但畢竟是靜止的,教師呈現(xiàn)不出豐富的事物形象,幼兒注意的集中性不強,這種方式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因而在教學活動中的最初階段幼兒還感興趣,但10分鐘以后,幼兒就開始分散注意力了。有的自己玩東西,有的表情漠然,有的開始動手動腳了,發(fā)言、朗讀詩歌的幼兒總是極少數(shù)幾個活躍分子。
教師邊管紀律邊教幼兒念兒歌,其結果是教師教得累,幼兒學得煩。由此可見,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富有情趣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有助于幼兒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這種學習情緒帶來的有意注意的穩(wěn)定性更加增加了幼兒學習的投入度,使幼兒視、聽、腦得到充分調動,幼兒愛聽、想說、樂思,有效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二、形象生動,激活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 思維發(fā)展能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兒童時期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較多地表現(xiàn)出情境性、興趣性。
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存在著某些局限性,如:教學資源的單調性,教學形式的封閉性,教學過程的呆滯性,教師只能帶幼兒逐字逐句朗讀詩歌,看圖片提問總是會自己急得說出答案,提出一個發(fā)散性的問題總是得不到多個答案,幼兒被動地接受,機械地學說,盲目地想象。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創(chuàng)造出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指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認識事物、描述事物,鼓勵幼兒去構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xiàn)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幼兒的想象如奔馳的駿馬,在思維的天地里往來馳聘,極大地激活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如故事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開始部分,出示小蝌蚪課件引入教學后,教師提出問題: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將幼兒帶入一個童話的情境中。有的說“小蝌蚪會碰到大鯊魚?!?/p>
有的說“小蝌蚪會碰到大鯉魚?!庇械恼f“小鴨子會帶它們去找媽媽的?!?/p>
幼兒思維活躍,能想出多種答案,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 詩歌教學活動《家》,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了有關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的動感課件——小鳥喜歡在樹林中飛來飛去,小羊喜歡在草地上吃青草,蝴蝶喜歡在花叢中飛舞……以此來擴充教材內容,加大幼兒信息量的獲取,開拓了幼兒學習的視野,為幼兒學習詩歌做了很好的鋪墊。
教師利用多媒體以聲音、圖像等多種表達形式,根據(jù)教學需要,適時定格,設置疑問,如:月亮、太陽、星星的家在哪里?蜻蛙的家在哪里?小馬的家在哪里?幼兒在信息技術提供的情境資源中發(fā)散想象,激活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擴大了幼兒創(chuàng)造的空間,幼兒創(chuàng)作仿編的詩歌非常有趣。詩歌《家》只有六句,講述了白云、小朋友和四個動物的家,而幼兒仿編的詩歌內容豐富多彩,如“金色的沙灘是貝殼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長長的火車是旅客的家,美麗的樟樹是我們的家”等。
下面是我們課后對幼兒仿編詩歌《家》的調查統(tǒng)計。
【論文提要】:詩歌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有效手段,有效開展詩歌教學,要從教材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著手。
有效教學策略包括:教學內容應具有教育性、教學目標應具有適宜性、教學方法的最佳效果性;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達到有效教學目的。有效教學不僅是教師有效地教、還包括學生有效地學習,教學中應體現(xiàn)《綱要》精神,幼兒是學習主體,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針對教學現(xiàn)狀我進行了反思,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幼兒園、有效教學、詩歌教學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 一、有效教學的含義 1.有效教學 是指教師通過一定時間的教學以后,受教育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
2.受教育者有無進步和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準。二、幼兒園詩歌包括哪些內容?如何開展幼兒園有效詩歌教學? 幼兒詩歌是以幼兒為欣賞對象的,它主題單純、內容淺顯、凝煉,節(jié)奏明快、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朗誦、記憶和表達情感。
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包括兒歌、古詩、謎語、繞口令、散文詩等 怎樣開展幼兒園詩歌的有效教學,這要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入手,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最終達到提高幼兒學習效率目的。
三、有效開展詩歌教學的策略(一)選擇有教育價值的內容 這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所選的教材,應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符合和諧社會的理念;內容上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詩歌語言要淺顯、易懂,表現(xiàn)的形象要鮮明、生動,語句要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對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起推動作用,對幼兒良好的行為品質的形成具有好的導向作用。
如:詩歌《家》(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中班)通過“藍天、白云、小河、魚兒、泥土、種子、我們、祖國”,這一連串的意像,培養(yǎng)幼兒從小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欣賞詩歌對稱工整語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感,豐富幼兒的詞匯,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二)適當?shù)哪繕?1.找準最近發(fā)展區(qū) 合理目標的確立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學目標的確立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到地區(qū)特點,不要盲目設立。找準最近發(fā)展區(qū),要通過教學活動,有效完成合理的目標。
目標定位過高,不利于幼兒學習掌握;目標過低,對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2.與各科教學和諧一致的發(fā)展的目標取向 遵照幼兒園綜合課程計劃,詩歌教學應與其他學科教學相互配合,具有協(xié)調一致的總目標,形成教學合力。
如語言活動:學習詩歌《新年(《幼兒園中班綜合活動課程》)時,社會活動:《新年真快樂》,美工活動《做賀卡》這樣各科教學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思想品德、情感教育方面的目標取向 一首好的詩歌應具有積極的思想性與教育意義,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發(fā)展幼兒積極的情感。
如:詩歌《別說我小》(《幼兒園中班綜合活動課程》)“媽媽你別說小,我會穿衣和洗腳;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花把水澆;今天我呀長大了,會做的事真不少?!痹姼杩洫劻艘粋€不甘年齡小,主動幫家長分擔家務的孩子。
在思想上鼓勵幼兒熱愛勞動、樂于做力做所能及小事。這在當今獨生子女,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鄙視勞動的不良社會風氣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4.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目標 學習2-3個新詞匯,理解詞義、掌握運用;在欣賞詩歌過程中,感受詩歌優(yōu)美、對稱的語句,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豐富幼兒詞匯,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四)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有效教學 詩歌教學的方法很多,有時為了達到教學目標,需多種方法靈活運用。
這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 1.情境講述法 我將詩歌內容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繪聲繪色給幼兒講述,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了解詩歌內容,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義、學習掌握詩歌。
一般可用在引入活動時。 如:兒歌欣賞《賀年片片》(《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班)“小雪花,六個瓣兒。
飄到這兒,飄到那兒。飄到我們的畫紙上,變成張張賀年片兒。
..”我把小雪花擬人化,進行講述“從前有個美麗的小雪花,它有六個花瓣,飄啊飄,飄到小朋友的畫紙上,你猜變成了什么?變成一張賀年片片”,這種方法也很吸引幼兒,將幼兒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詩歌學習中,從而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掌握詩歌。 2.表演法 就是根據(jù)詩歌內容分角色進行表演,將繁雜的描述轉化成形象、生動的表演,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有效學習詩歌。
表演活動《請進來》(《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班):篤篤篤,“誰敲門?。俊?“是我,小白兔”?!澳阋媸切“淄茫妥屛覀兛纯茨愕拈L耳朵。”
;篤篤篤,“誰敲門呀?” “是我,梅花鹿?!?“你要真是梅花鹿,就讓我們看看你頭上的角”。
我選用動物頭飾,請幼兒戴上后,扮演各種小動物進行表演。
幼兒一下子就被生動的表演吸引了,很快的掌握了詩歌內容、記住了詩歌里很長的對話。這種方法用。
古詩文,記載著歷史,并傳遞著中國文化。在古詩文中,有很多精髓的東西。比方說,《論語》,《弟子規(guī)》等,都會讓我們在誦讀中,學到一些道理。
就像我自己,小時候沒發(fā)掘古詩文的文字的美妙之處,只覺得背誦古詩文是一種應付考試的行為。但長大之后,再拿起這些古詩文誦讀一下,會覺得這些文字真的很美,韻感也特強。這讓我在想一個問題:如何讓兒子學得輕松,而不會從內心中對這些古詩文產生反感厭學情緒那?我想,根本教學思路就是--不能用強逼的方式讓孩子學古詩文。讓孩子自己想學古詩文,讓孩子自己發(fā)掘古詩文語句的優(yōu)美。讓孩子,在玩中學,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古詩文。
當然了,兒子的老師是不大贊同孩子在這么小學古詩文的。當孩子還在孕育時,我用胎教的方式給孩子傳遞古詩文,傳遞論語篇章。不過,孩子老師不大贊同胎教中給孩子灌輸這些古詩文。老師的話,他不想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是之乎者也的。所以,胎教灌輸古詩文只進行了一天。自大那時起,我沒有給兒子讀誦過什么古詩文。
當兒子進入2歲時,兒子的姥爺向我們傳遞他的想法---兒子是不是該學學古詩,背誦背誦了?畢竟在國內,向兒子這么大的孩子,早都開始學背古詩,甚至把這么小的孩子能夠背誦幾首古詩當作孩子是否聰明的標準。當然了,我們不認為小時候能夠背幾首古詩就是孩子很聰明的象征。畢竟身邊也有些孩子,小時候能背古詩,大人們看到孩子這么厲害,當時也覺得很驕傲。但是,孩子不用古詩文,時間久了,這些曾經會背的古詩文已經全部還給作者了。這種情況,到底是說孩子聰明還是不聰明?
既然小孩要學古詩了,那么就讓他學的輕松些。老師給怎么給孩子教古詩?例如: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老師用手畫了一個大太陽)
黃河入海流 (用手擺出黃河水的樣子)
欲窮千里目 (擺出望遠的手勢)
更上一層樓 (用雙手交替蹬樓)
一首古詩文,在老師的動作演繹下,變得生動起來。于是,從那時候起,兒子開始學他人生中的第一首古詩文了。每當兒子學故事詩,我們跟著他一起做動作。慢慢的,兒子也能順著我們溜出一兩句詩詞了。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興趣的學古詩文,我們惟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先喜歡學,才能繼續(xù)進行下去。不能為了讓孩子學,而逼他學,這樣做只能讓他對中文產生反感情緒。帶著反感情緒學習,是學不好中文的,也是作為家與老師長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古詩教起來真的是很難,如果利用情景進行學習,幼兒就會產生學習興趣.幼兒學古詩,由于幼兒思維、記憶力都處于具體形象階段,一般的情緒下學古詩,并不感到有多少興趣,如果在青青的草地上,教幼兒一首離離原上草,春天雨后花落時教一首春曉,幼兒就會興趣盎然
◇福建省龍巖市東新小學 吳小燕 詩歌作為幼兒文學作品的一種,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fā)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下面淺談我們在幼兒園開展詩歌教學的一些做法。一、選擇適合的詩歌教學內容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內部驅動力,是學習者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心理部分。
因此,在詩歌內容的選擇上,首先,應該是幼兒感興趣,比如大班詩歌《孫悟空打妖怪》,詩歌的主角“孫悟空”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能充分吸引幼兒,這樣的詩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歡迎,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高。其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兒童的視野越來越廣,給幼兒提供的詩歌就不應只限于幼兒園語言教材上的內容,而應選擇一些具有時代特點、接近幼兒生活、題材廣泛的,以及反映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水平、啟發(fā)幼兒思維和想象、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內容。
如小班在選材上要注意以語言淺顯、重復讀來朗朗上口、動作體驗強的兒歌為主。中大班在選材上除了要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外,還要注意詩歌蘊涵的意境美,詩歌中滲。
◇福建省龍巖市東新小學 吳小燕 詩歌作為幼兒文學作品的一種,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fā)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下面淺談我們在幼兒園開展詩歌教學的一些做法。
一、選擇適合的詩歌教學內容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內部驅動力,是學習者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心理部分。因此,在詩歌內容的選擇上,首先,應該是幼兒感興趣,比如大班詩歌《孫悟空打妖怪》,詩歌的主角“孫悟空”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能充分吸引幼兒,這樣的詩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歡迎,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高。
其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兒童的視野越來越廣,給幼兒提供的詩歌就不應只限于幼兒園語言教材上的內容,而應選擇一些具有時代特點、接近幼兒生活、題材廣泛的,以及反映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水平、啟發(fā)幼兒思維和想象、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內容。如小班在選材上要注意以語言淺顯、重復讀來朗朗上口、動作體驗強的兒歌為主。
中大班在選材上除了要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外,還要注意詩歌蘊涵的意境美,詩歌中滲透的情感美和詩歌中語句的優(yōu)美等。如《搖籃》詩歌中蘊涵的意境美。
二、制定確切的詩歌教學目標教師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懂得根據(jù)幼兒教育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制定具體明確的詩歌教學目標,如道德目標、培養(yǎng)審美情趣、情感的體驗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分析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從知識、情感、能力綜合考慮制定目標。
比如詩歌《落葉》的教學目標,既有理解詩歌內容的要求,又有培養(yǎng)遷移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主動學習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標的確定具體而明確。三、運用靈活的詩歌教學方法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運用啟發(fā)式的方法,把幼兒從機械的朗讀背誦活動中解放出來,充分利用詩歌的特點,啟發(fā)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一)導入部分1.“導”要精彩。教師是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直接創(chuàng)設者,教師“導”入的語言、方法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知識的欲望,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計盡可能快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投人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詩歌《搖籃》,教師在導入部分可以引導幼兒對自己所見到的搖籃進行簡單的討論,加深對搖籃的感性認識,然后引出詩歌,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又為學習詩歌內容作了很好的鋪墊。2.“導”要適度。
任何事情都有個“度”的問題,導入也要講究個“度”。幼兒注意的持久性較差,如果導入部分過分冗長或者花哨,反而會分散幼兒的注意。
(二)基本部分1.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幼兒積極動腦思考。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讓每個幼兒都面臨的非常真實的問題情境,使幼兒對其中的問題表現(xiàn)出好奇,注意力和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
教師激起的疑問,能激發(fā)幼兒猜測答案和結論,能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使幼兒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狀態(tài)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從而有效地把幼兒耳、目、腦、口充分運用起來,進行積極思考。(1)會聽。
詩歌教學不僅要讓幼兒會講,還要讓幼兒學會聽,聽老師講,聽他人講。如在學習詩歌《家》時,教師可以提問“聽一聽詩歌里說了什么?”“你聽到的和別人聽到的一樣嗎?”這樣可以集中幼兒注意力,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2)會看。有些詩歌內容,幼兒通過自己看圖片可以理解的,教師可以少講,甚至不講,只要提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幼兒帶著自己觀察、思考,作出判斷。
比如詩歌《小熊過橋》,教師在導入活動之后,不直接讓幼兒欣賞詩歌,而是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找出詩歌的地點、人物,并想象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
、童詩的欣賞——欣賞開路 激發(fā)興趣 讀出門道
(1)欣賞入手 激發(fā)興趣
杜甫曾經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優(yōu)秀的兒童詩作,多讓他們接觸、朗讀、感悟。收集一些有趣優(yōu)秀的兒童詩作,每天抄一首在黑板邊上,讓學生能在早自修、語文課前讀一讀,學一學,學生也可以在休息時自由地欣賞。
在童詩課中先讓學生進行童詩欣賞,可以在一節(jié)課中收集同一題材的詩讓孩子們聽、讀、理解、感悟和比較等。同時利用課前兩分鐘的時間,請學生來談談他今天讀到的詩,說說他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
在這樣的欣賞中,使他們不知不覺地接受了詩的熏陶、詩的洗禮,漸漸地詩的種子在他們的心中播種、發(fā)芽、生長。
(2)積累感悟 讀出門道
讀是寫的前提,也是最直接簡單又是最有效的方法。讀詩是一種語言的凝集,古人也就是在不斷地讀、背中理解其含義并為我所用,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精華之作的。我們就引導學生多讀優(yōu)秀的兒童詩作,來積累自己的語言,讓詩的情感、詩的語言、詩的藝術一點一點地深入到他們的心中。因此,開展課題的起始就沿用我們祖先最古老的方法——讀。
讀詩不是單純地把詩讀一下,而是需要品味,細細地咀嚼,慢慢地體會,才能嘗到詩的滋味。然而學生一般不太懂得如何去品詩,因此我們給予一定的指導,講究一些方法。
在課堂上,我們以讀為重點,以讀為方法,以讀為基礎。在讀的過程中,使學生自然而然體會出詩的一些共性:詩句形式簡短,然而意義豐富 ;詩要分行;詩的韻律感、節(jié)奏感較強;詩需要發(fā)揮很多的想象等等。
幼兒的古詩教學中重難點主要是:使學生真正了解詩意,在頭腦中影像出如詩的畫面,來感受詩人的情懷,從而喜歡古詩,并且掌握學習古詩的一些基本方法。最近班級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與幼兒一同探索出幾種學習古詩的趣味教學法,使幼兒置身于美麗的心靈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古詩。
一、聽音樂想古詩
古詩的語言相當精練,有些詩具有很強的跳躍性,省去某些過程與聯(lián)系,而兒童語言的特點則與此有一定差異,這樣對理解詩意就造成了一條鴻溝。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置一定的情景。例如在學習文學作品《桃樹下的小白兔》的春天的主題時,我和孩子們一同學習了《春曉》。根據(jù)這首古詩中所描寫的一幅幅春天的景色的特點,我為孩子們設置了音樂情景。先請孩子們輕輕的閉上眼睛,伴隨著《清晨》(班得瑞)的鳥叫聲,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個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早晨,空氣特別的清新,當太陽慢慢的升起來的時候,花兒開了、小溪水在唱歌、大叔伯伯也隨著春風在做早操——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麗!詩人叔叔這時也伸著懶腰醒來了,哎!他聽到窗外那么多的小鳥在“嘰嘰喳喳——”好像是在唱歌,又好像是在說話——在說什么呢?哦!想起來了,昨天晚上下了一場好大、好大的雨,大大的雨滴把樹上美麗的花都給澆落了,像花瓣雨一樣,一片一片的落到了地上,也不知道這一地的花兒究竟掉了又多少。故事講完了,請幼兒慢慢的睜開眼睛說一說:你剛才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再如古詩《江南》為漢朝民歌,詩面比較簡單、直白,幼兒完全可以直接理解,正好有兒童古詩歌曲《江南》,同樣可以請幼兒閉上眼睛聆聽歌曲,之后在問孩子們聽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這樣一句句的詩面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幼兒一定會生動的理解其詩意。
但是,這里需要教師注意幾點:
1、選擇適當?shù)囊魳?。音樂曲式清晰、動聽,適合古詩的情景,可以給幼兒無盡的想象空間。如需要講故事最好選擇無歌詞的輕音樂(班得瑞),詩面淺顯易懂的古詩可以找古詩歌曲。
2、請幼兒輕輕的閉上眼睛。閉上眼睛之后可以使幼兒用心去聆聽,可以給他一個無盡的想象空間。最初幼兒可能會比較頑皮的偷看,需要老師告訴他:知道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沒有看到美麗的圖畫嗎?一定是他偷偷的睜眼睛了——。慢慢的幼兒就會養(yǎng)成閉眼睛欣賞音樂想象畫面的習慣。
3、適宜的引導。教師在最初問孩子: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時,有可能幼兒出現(xiàn)什么都說不出來的現(xiàn)象,那可以請他們再聽1~2遍。如果幼兒仍然說不出來,教師可以先分享一下自己看到了什么之后再去啟發(fā)幼兒說出更多更豐富的畫面。
二、跳古詩
幼兒通過聽音樂想古詩等方式把詩面變?yōu)楫嬅嬷?,就可以一同來跳古詩了,也就是再變畫面為肢體語言——舞蹈。
跳古詩時教師可以通過幾種方法:
1、教師創(chuàng)編古詩舞蹈。在最開始使用的過程中或者對于中小班的幼兒,他們的舞蹈語匯還不是很豐富,教師可以進行示范性的創(chuàng)編古詩舞蹈,使幼兒逐漸掌握創(chuàng)編的方法。
2、集體創(chuàng)編。教師與幼兒一同來進行創(chuàng)編,大家一同創(chuàng)編動作,誰的動作最漂亮、最適合就采用誰的動作。
3、小組創(chuàng)編。主要針對中大班的幼兒,在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語匯和創(chuàng)編的方法之后,可以進行幼兒的自主的小組創(chuàng)編。
三、畫古詩
異曲同工,幼兒通過聽音樂想古詩等方式把詩面變?yōu)楫嬅嬷?,也可以一同來畫古詩,也就是再用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這里提示大家,畫古詩的材料可以借鑒方老師教授的制作的繪本圖書,正好一句古詩一幅圖畫,幼兒學習的古詩主要為四言絕句或七言絕句,這樣幾副圖畫就變成了一本本的繪本圖書。
除了以上介紹的方法之外,教師還可以用字寶寶拼古詩(幼兒識字的訓練)古詩填空、古詩表演。(中華國學網(wǎng))
小班的孩子,語言發(fā)展還不夠完善,詞匯量也不夠多,選擇比較難學的兒歌孩子很難理解,學起來也比較慢,選擇短一點的兒歌,雖然孩子容易記住,但過不了多久就忘記了。
如何讓幼兒學的快記的牢又不會忘記呢!
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探究,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在教幼兒“兒歌”時有以下體會,我本人覺得蠻適用的。
首先,模仿為主。我在教兒歌之前,首先根據(jù)兒歌的內容來自己遍動作。因為小班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在教兒歌時就編一些有趣的動作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如我在教兒歌“小小手”時,我是這樣教的。拉拉手(兩只小手勾在一起有節(jié)奏的拉三下),拍拍手(雙手有節(jié)奏的拍三下),我們都有一雙手(雙手舉過頭頂有節(jié)奏的翻轉),穿衣服扣紐扣(做穿衣服扣扣子狀),這樣一邊念兒歌一邊有節(jié)奏的做動作,幼兒就不覺得枯燥,而且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互動。
第二,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動起來。以前教兒歌都是老師念一句孩子跟一句,而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是這樣做的。如“我的小手變魔術”我很神秘的把雙手藏起來,又很神秘的跳著念著,孩子自然而然的被我吸引過來了,也學著我的樣子做了起來。就這樣孩子在玩中學會了本領。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點小反思,所以記錄下來了。
語言是富有音樂性的,古詩尤其講究韻律。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一些簡單易懂、形象性較強的古詩,教幼兒學習,不僅可以使幼兒學到知識,受到品德和美感教育,還能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而且對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fā)也很有好處。
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對古詩的教學方法作了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我在教學中也嘗試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介紹如下,與同行共享。
一、看圖學詩
人們常說詩情畫意,詩情與畫意有相同之處,借助畫面讓幼兒理解詩意,幼兒是易于接受的。因此,在教幼兒學古詩時,只要善于引導幼兒觀察、觀賞畫面,展開想象,有條不紊地介紹、解釋詩句,效果也是很好的。所用圖畫,教師可自行設計繪圖,也可放大復制兒童古詩讀物中的插圖。
二、畫圖學詩
此法與看圖學詩法相同,可使詩情畫意交融滲入于幼兒語言、繪畫教育中,來鞏固、加深幼兒對已學古詩的理解。如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詩:籬落疏疏一徑深(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幽深的小路),樹頭花落未成陰(路邊樹上的花已經凋謝了,樹葉還沒長大沒有樹蔭可以蔽日)。兒童急走追黃蝶(孩子們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蝴蝶飛進了黃色的菜花中找不到了)。教師在教給幼兒這首詩后,讓幼兒自由想像畫出圖景來。當幼兒這樣地來作畫后,他們對這首詩也就會有更多的領會和喜愛了。
三、觀賞自然景物學詩
這可說是直觀的一種教學方法了,在學習這些古詩時,讓幼兒去親自體驗,不但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在老師的啟發(fā)講解下掌握詩意,學起來也就快了。
如我在教賀知章的《詠柳》時,帶幼兒去春游,我們先從遠處觀看。春天柳樹變成了什么顏色,以及柳條在微風中飄蕩的情景。問:那高高的柳樹,好像被什么東西打扮得這樣美?從而授以一、二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再帶幼兒來到樹下,就近觀賞,啟發(fā)、詢問:柳樹細細長長的葉子多么整齊!多么漂亮呀!授以三、四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為加深幼兒對最后一句的理解,可引申地問:二月春風還裁出了哪些美麗的景物?讓幼兒觀察周圍景物回答。這樣,不僅使他們學了古詩,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四、講故事學詩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古詩內容,把古詩的內容變成故事講給幼兒聽來啟發(fā)幼兒想象與思考,也是教幼兒學古詩的一種方法。如可將孟浩然的《春曉》變成這樣一個小故事:
古代有一個詩人,他在一個春天的晚上寫詩寫累了,就睡覺了。春天不冷不熱,睡覺最舒服了,所以他半夜里聽到外面有刮風下雨的聲音,也沒有去管它。他不知不覺就睡到了天明。當他醒來的時候,聽到外面處處傳來唧唧喳喳小鳥的叫聲。他就趕忙起床,想到外面去看看。他走出門一看,呀!夜來的風雨可不小啊,花園里許多花被打落了,滿地的花瓣真不知道有多少!這位詩人看到這個情景,覺得春天的小鳥很可愛,春天的花朵叫人疼,于是他就拿起筆,寫了一首題為《春曉》的詩,(曉是明的意思,春曉是春天的早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幼兒聽完故事,理解了古詩的內容,再學這首詩也就感覺到容易了。
五、情景表演學詩
教師結合詩歌內容,通過相應的動作演示和形象的講解讓幼兒理解,進而再通過角色表演或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讓幼兒掌握。這種方法更富有游戲性很受幼兒歡迎。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梢哉垉蓚€幼兒一個扮大人,一個扮童子。指定室內吊扇之類為松,窗外樹木為山。開始后,童子在松下游戲,大人緩步走向童子。大人旁白松下問童子后問:喂,請問小師傅,你的師傅呢?童子旁白言師采藥去后答:我?guī)煾挡伤幦チ?。大人說:那你師傅到哪里采藥去了?童子旁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后答:我?guī)煾稻驮谶@座大山中(伸手指外面的樹)。山上到處都是云霧,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接下去可請幼兒自由發(fā)揮地表演。
教幼兒學古詩,比學習現(xiàn)代詩歌難,但只要針對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以真摯飽滿的感情、生動形象的語言,結合恰當?shù)慕谭ǎ涂梢允褂變簩旁姰a生興趣,并達到教學目的。
草
活動目標:
1.學習字詞“草”“枯” “火”,并理解古詩內容。
2.能根據(jù)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律吟誦詩歌。
3.根據(jù)詩中描寫的景象,感受小草堅韌不拔的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讀本、學具(字圖卡)、電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1.提問:小朋友,還記得《清明》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
2.教師:春天來了,你們有發(fā)現(xiàn)春天帶來的變化,有哪些變化?(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古詩,它說的是春天的一種植物,我們先來聽一聽。
二.播放課件,幼兒欣賞古詩。
1.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草。)
2.教師:你們在哪兒見到過草?(路旁、校園、公園、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樣鮮艷多彩,它是極為平凡的,甚至我們平時都不會去注意它,但詩人寫了關于小草的什么呢?(幼兒自由表述。)
三、教師念古詩,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意義。
1.教師完整的念古詩,幼兒注意傾聽。
提問:古詩中描寫的是什么地方的草?(草原。)你從哪句詩中知道的?(離離原上草。)這里的“原”是平原。
2.教師念“離離原上草”,引導幼兒講述這一句的意思。
(1)提問:草原上的草一般會長得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茂盛”一詞。)“離離”就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2)教師:誰能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草原上的草長得非常茂盛。)
3.教師念“一歲一枯榮”,引導幼兒理解本句的意義。
(1)教師:“一歲一枯榮”,誰能試試用“歲”說一句話。(引導幼兒說出:我今年六歲了。)
(2)教師:“六歲”,也就是從出生到現(xiàn)在已六年了。一歲就是一年。
(3)提問:一年當中,草會有哪些變化呢?(引導幼兒說出:春天,小草發(fā)芽了。夏天,小草長得很茂盛。秋天,小草變黃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4)教師:誰能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請兩三位幼兒說,通過比較確認誰說得好。(一年當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4.教師念“野火燒不盡”,引導幼兒理解本句的意義。
(1)教師:“盡”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燒,就把草燒得干干凈凈,但是這里為什么說燒不盡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可引導幼兒了解是因為地下的草根沒燒著。)
(2)教師:請幼兒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火是不能把草完全燒掉的。因為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燒不到的。)
5.教師念“春風吹又生”,引導幼兒理解這一句的意思。
(1)提問:“生”是什么意思?(生長。)
(2)教師:誰能來試說這一句的意思?(春風一吹,新的草又會長出來。)
6.教師再次完整的念古詩,請幼兒完整講述古詩的意義。
7.教師小結:從古詩中我們看到了,兇猛的野火把小草燒得干干凈凈,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長滿草原。你覺得小草有怎樣的品質?(引導幼兒說出小草生命力頑強。)
8.教師:那么,今天我們就用贊美的語氣來朗誦這首詩。
四、帶領幼兒學習、記憶古詩內容。
1.帶領幼兒再次觀看課件,引導幼兒一邊看課件,一邊朗誦古詩。
2.教師念上句,幼兒念下句,朗誦古詩一遍。
3.看幼兒讀本,并自己指讀古詩。(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正確指讀。)
4.幼兒分組,朗誦古詩。
識字時間
1.識字教學
(1)出示學具(字圖卡),引導幼兒認讀。
(2)幼兒閱讀幼兒讀本,找出學具(字圖卡)在故事中的位置。
2.游戲“沙包擊字”
(1)教師將“草”“枯”“火”的學具(字圖卡)貼在塑料墊子中央,教師念出一個字詞時,就請一名幼兒用沙包擲向相應的字圖卡。
(2)游戲開始時教師念的速度要慢,之后可逐漸加快,也可多名幼兒同時參加。
活動建議:
帶領幼兒去戶外的草地上感受小草,了解小草。
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