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三幅圖測定方向的方法看出,A圖是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來定向,B圖是利用指南針定向,C圖是利用北極星定向;
(2)在測定方向的三種方法中,指南針屬于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
(3)在實際生活中,測定方向的方法還有:在北半球特別是中高緯度地區(qū)房屋門窗的朝向一般是南方;樹木年輪稀疏的方向是南方,較密的方向是北方;樹木枝繁葉茂的方向是南方.
故答案為:(1)太陽的東升西落;指南針;北極星;(2)指南針;(3)在北半球特別是中高緯度地區(qū)房屋門窗的朝向一般是南方;樹木年輪稀疏的方向是南方,較密的方向是北方;樹木枝繁葉茂的方向是南方.
1、觀察樹木的枝葉:茂密的一邊就是南邊,因為光照總是在南邊,所以南側的枝葉更加茂密。時間久了,樹木會偏向南邊生長。
2、看太陽的方位:白天12點的時候太陽都是在正南邊的。在早晨6點到12點太陽都是在東南方向的左右的,在下午就到了西南的方向。根據這個規(guī)律我們可以大致的判斷方向。
3、向日葵等向陽花朵:很多花朵都是朝向陽光的方向生長的,一般在草原上,我們看野花的花朵的朝向就能判斷南邊是南。向日葵是有名的朝向陽光生長的花,這也是為什么它叫這個名字。
4、自制指南針:如果你手邊有磁性的物質,比如磁鐵,你的問題就好解決了,你只需要用一根線捆住磁鐵,讓此貼懸空,磁鐵的南極就會指向南邊。
5、觀察地面上的植被分布: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街邊的小草,而草地上經常有樹木,你自己觀察就知道,在樹的周圍,小草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樹南邊的小草更加的茂盛,而北邊的小草更加的弱小。同時,因為人們都喜歡在樹的北邊乘涼,所以,樹的北邊一般會會有草被踩踏的樣子。
擴展資料:
1、地理學上所講的方向和平時所說的方向不完全一樣,它主要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東是與地球自轉一致的方向,西是與地球自轉相反的方向,東西向也是緯圈的方向。東西方向地球上的方向是沒有盡頭的,如果我們沿著緯線方向自某地出發(fā),一直朝東方走去,永遠不可能走到東方的盡頭,而只是繞著緯圈一直轉圈圈。
2、當我們拿到一張沒有方位標記的地圖時,首先看一下地圖有否標有經緯線,緯線方向表示東西方向,經線方向表示南北方向。如地圖的邊上標有方位記號,那么,方位針箭頭所指的就是北方。
3、地球上方向的確定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從北向南看,人們把地球自轉的方向,叫做自西向東。在地球上,順地球自轉的方向為東,逆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西,與東西方向相垂直的地平方向,則稱為南北方向。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方向
利用太陽 在晴朗的白晝,根據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東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斷方,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計,較準確的測定有下列幾種方法:1、手表測向“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之間可以很快地辨別出方向,用時間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對向太陽,12時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時間,其一半為7:20,把時針對向太陽,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時刻度平分線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將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轉動手表,使小棍的影子與時針重合,時針與12時刻度之間的平分線即是北方。
必須注意:(1)判定方向時,手表應平置;(2)在南、北緯20°30′之間地區(qū)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標準時的經線為準,每向東15°加1小時,向西15°減1小時。2、日影測向為晴天,在地上豎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連線是一條直線,該直線的垂直線為南北方向。
在一張50*50cm的繪圖紙上繪制一系列同心圓,同心圓的半徑以1cm遞增,釘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將一根12-15cm長的細鋼針或針狀物垂直插在圓心上。當太陽位置變化時,影子的端點總會與同心圓相交,標繪出這些點,然后把同一個圓上的兩點直線相連,把這些直線的中點與圓心相連,這條連線就是南北方向線,圓弧頂的方向為北方。
另外也可以根據房屋來確定方位,一般房屋的陽臺都是朝南的,你可以找到一個住宅小區(qū),就可以確定南北了。 還有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問人。
利用太陽 在晴朗的白晝,根據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東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斷方,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計,較準確的測定有下列幾種方法:1、手表測向“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之間可以很快地辨別出方向,用時間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對向太陽,12時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時間,其一半為7:20,把時針對向太陽,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時刻度平分線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將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轉動手表,使小棍的影子與時針重合,時針與12時刻度之間的平分線即是北方。
必須注意:(1)判定方向時,手表應平置;(2)在南、北緯20°30′之間地區(qū)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標準時的經線為準,每向東15°加1小時,向西15°減1小時。2、日影測向為晴天,在地上豎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連線是一條直線,該直線的垂直線為南北方向。
在一張50*50cm的繪圖紙上繪制一系列同心圓,同心圓的半徑以1cm遞增,釘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將一根12-15cm長的細鋼針或針狀物垂直插在圓心上。當太陽位置變化時,影子的端點總會與同心圓相交,標繪出這些點,然后把同一個圓上的兩點直線相連,把這些直線的中點與圓心相連,這條連線就是南北方向線,圓弧頂的方向為北方。
另外也可以根據房屋來確定方位,一般房屋的陽臺都是朝南的,你可以找到一個住宅小區(qū),就可以確定南北了。 還有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問人。
用手表確定方向的方法很簡單,將你所處的時間除以2,再在表盤上找出商數的相應位置,然后將這個數字對準太陽,表盤上“12”點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如上午10點、除以2,商為5。將表盤上的“5”對準太陽,“12”的方向即為北方。
但要記住,如果在下午則應該按24小時計時法計算,如下午4點,就要按16點計算。 北方一旦確定,其它方向就一目了然了,用這種方法不亞于指南針的準確度。
利用太陽定方位 ·在北半球地區(qū),一般當地時間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小時左右太陽在天頂靠南方,18時左右太陽在西方。 在南北球地區(qū),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時左右太陽在天頂靠北方,18時左右太陽在西方。
這也可以大約地判明方位。 利用木棍陰影定方位 如須在原地逗留一些時間,白天還可在地上豎起一根木棍或竹竿,以木棍在平地上的影子隨太陽轉動而移動的原理來測量方位。
方法是: ·每隔1小時左右,在木棍頂端陰影處做一個記號(如插根小棍子),把記號連成一直線。 ·正午時影子距離最短,在北緯23.4°以北地區(qū),此時影子正指北方;在南緯23.4°以南地區(qū),此時影子正指南方。
·也可作木棍頂端陰影連線的垂直線,此垂直線也正指南北方向。 利用自然物體特征定方位 白天如云層厚密,看不到太陽,這時還可利用自然物體的特征來辨別方位。
·在曠野中,獨立的大樹朝南一邊的樹葉茂密,朝北的一邊則比較稀疏。 ·從鋸斷后大樹的樹墩上可以看出,樹的年輪是朝南一邊稀疏,朝北一邊則稠密。
·樹干或巖石上的苔蘚通常長在背光處,在北半球,朝北或東北那面苔蘚較多;在南半球,則朝南或東南那面苔蘚較多。這一方法不是很準確的。
·北方地區(qū),北坡雪多、樹木多,而南坡少雪,樹木也少。 ·秋天雁南飛,而春天雁北飛也可用來辨識方位。
利用夜晚的星星定方位 ·在北方的夜空(北半球),很容易找到人們所熟知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其形狀像把勺子。小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形狀也像把勺子,勺柄上的北極星位于正北方。
這顆明亮的北極星,在大熊星座“勺底”兩顆星之間長度延長約5倍處。 如果我們在繁星密布的星空中找到北極星,那么面對著北極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邊是西,右邊是東,立刻就可以定出方向來。
·在南北球,包括我國南方,那里地理緯度較低,北斗七星有時會沒入地平線以下,或者由于它離地平線近而被樹木、村莊、山峰等所遮擋。 由于看不到北極星,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來定方位。
南十字星座由4顆亮星組成,如將對角的兩星相連,即成“十”字形。其中最亮的兩顆星連線的延長線即指向南方。
如需更精確一些,可利用南十字星座旁邊的半人馬星座,將其中兩顆亮星作一假想連線,在連線中間作一垂直線與南十字星座的指南線相交,交點離真正的南極只偏差1度。 ·在黑夜的天幕上,無論在南半球或北半球,都可利用獵戶星座來定方位。
獵戶座由4顆明亮的星座組成,腰帶是3顆并排的小星,通過小星作一假想的橫線即為天球赤道,再經小星作一條垂直于天球赤道的線即為南北方向線,獵戶座頭部那端指向正北,腳部那端則指向正南。 。
1、通過融雪辨別方向:
一個雪堆,南邊的雪更容易融化。即便是在陰天,看不到太陽,仍然是南邊的雪先融化,所以如果在多雪的地方迷路了,可以看雪堆融化的情況來判斷哪里是南。如果在山里迷失了,可以看看山頂的雪哪邊比較多。
2、通過習俗辨別方向:
一般的房子都是坐南朝北,朝向南面的的房子窗戶比較多。還有一些特殊的豐富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比如竹子是一種對風水很重要的植物,一般種在家里的西墻邊上。
3、通過自制指南針辨別方向:用一根線捆住磁鐵,讓此貼懸空,磁鐵的南極就會指向南邊。不過如果磁鐵上沒有了南極或者北極的標志,那么就很難判斷南北,所以只能將東西和南北分開。
4、通過向日葵等向陽花朵辨別方向:很多花朵都是朝向陽光的方向生長的,一般在草原上,看野花的花朵的朝向就能判斷南邊是南。向日葵是有名的朝向陽光生長的花。
擴展資料:
1、人的方向感由位置細胞引導:
在地球上的動物中,人的方向感沒什么優(yōu)勢,只屬于二維動物。我們在陸地上尋找方向尚可,到了空中、海洋、沙漠和森林,就需要地面導航、雷達導航和記憶導航的幫助。
而在空中和海洋生活的動物,如鳥類、魚類,都是三維動物。它們可以憑借自己大腦中的導航系統,根據前后左右上下的立體坐標找到方向,或瞄準目標捕食,或返回故鄉(xiāng)孕育后代。
2、“路盲”因大腦網格細胞未激活:
僅有位置細胞不足以防止“路盲”,還必須有運動和空間位置(三維)導航才能讓人有正確的方向感。其實,人的大腦中同時存在著二維和三維的導航工具,前者是位置細胞,后者是網格細胞。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為什么有的人總“找不著北”?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