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檢測方法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
所謂體液免疫,即以B細胞產(chǎn)生抗體來達到保護目的的免疫機制。負責體液免疫的細胞是B細胞。體液免疫的抗原多為相對分子質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質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顆粒和細菌表面都帶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體液免疫。
臨床上一個反復發(fā)作的化膿感染,常使醫(yī)生想到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病,一般原發(fā)免疫缺陷發(fā)病年齡很小,而繼發(fā)免疫缺陷病人多在30歲以上。絕大多數(shù)免疫缺陷病人多表現(xiàn)為體液和細胞免疫同時受損,所以應全面檢查這兩方面的功能。遺憾的是,目前應用的檢測方法的局限性,其結果常難以得出明確結論。
細胞免疫:
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轉化為致敏T細胞(也叫效應T細胞),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機體的細胞中時,致敏T細胞(效應T細胞)對抗原的直接殺傷作用及致敏T細胞所釋放的細胞因子的協(xié)同殺傷作用,統(tǒng)稱為細胞免疫。
在抗感染免疫中,細胞免疫主要參與對胞內(nèi)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應答及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參與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參與移植排斥反應及對體液免疫的調節(jié)。也可以說,在抗感染免疫中,細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參與免疫防護;又是導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免疫學技術:1.免疫熒光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是利用熒光素標記的抗體(或抗原)檢測組織、細胞或血清 中的相應抗原(或抗體)的方法.由于熒光抗體具有安全、靈敏的特點,因此已 廣泛應用在免疫熒光檢測和流式細胞計數(shù)領域.根據(jù)熒光素標記的方式不同,可 分為直標熒光抗體和間標熒光抗體.間標熒光抗體中一抗并不直接連接熒光素,而是先將一抗結合到蛋白,然后帶有熒光素的二抗再結合至一抗.通過二抗的結 合,能將信號進行放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檢測的靈敏度,但是隨之帶來 的高背景也降低了檢測的特異性.近年來,隨著熒光素和熒光檢測技術的不斷進 步,熒光檢測的靈敏度已經(jīng)接近同位素檢測的水平,直接標記的熒光抗體逐漸取 代間接標記抗體.這些標記了熒光素的抗體直接結合至抗原,大大提高了檢測的 特異性,使檢測的結果更加準確可靠.熒光檢測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免疫熒光技術 在傳染病診斷上有廣泛的用途,如在細菌、病毒、螺旋體感染的疾病,檢查IgM 抗體,做為近期接觸抗原的標志.利用單克隆熒光直接標記抗體鑒定淋巴細胞的 亞類.通過流式細胞儀,針對細胞表面不同抗原,可以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熒光 抗體,對同一細胞進行多標記染色.2.放射免疫檢測 放射免疫檢測技術是目前靈敏度最高的檢測技術,利用放射性同素標記抗 原(或抗體),與相應抗體(或抗原)結合后,通過測定抗原抗體結合物的放射 性檢測結果.放射性同位素具有pg 級的靈敏度,且利用反復曝光的方法可對痕 量物質進行定量檢測.但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體的損傷也限制了該方法的使用.3.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酶聯(lián)免疫檢測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免疫檢測方法.該方法是將二抗標記上 酶,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與酶催化底物的作用結合起來,根據(jù)酶作用底物后的 顯色顏色變化來判斷試驗結果,其敏感度可達ng 水平.常見用于標記的酶有辣 根過氧化物酶(HRP)、堿性磷酸酶(AP)等.由于酶聯(lián)免疫法無需特殊的儀器,檢測簡單,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疾病檢測.常用的方法有間接法、夾心法以及BAS -ELISA.間接法是先將待測的蛋白抱被在孔板內(nèi),然后依次加入一抗、標記了 酶的二抗和底物顯色,通過儀器(例如酶標儀)定量檢測抗原.這種方法操作簡 單但由于高背景而特異性較差.目前已逐漸被夾心法取代.夾心法利用二種一抗 對目標抗原進行捕獲和固定,在確保靈敏度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反應的特異性.近 年來,抗原的定量檢測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在夾心法ELISA 的基礎上,開發(fā)了多抗原檢測試劑盒,能同時檢測微量液相樣本中多個抗原含量.這項技術 的應用大大縮短了診斷的時間,提高診斷的可靠性和及時性.4.免疫金膠體技術 膠體金技術經(jīng)過30 多年的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日趨成熟,該方法是將二抗標記上 膠體金顆粒,利用抗原抗體間的特異性反應,最終將膠體金標記的二抗吸附于滲 濾膜上,此方法簡單,快速,廣泛應用于臨床篩查.。
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法、跨學科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等。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制成表式,分發(fā)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統(tǒng)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jù)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茖W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tǒng)性和可重復性。
3、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jù)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于各種學科研究中。
4、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茖W發(fā)展運動的規(guī)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據(jù)有關專家統(tǒng)計,現(xiàn)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lián)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tǒng)一化的趨勢。
5、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研究方法
應用免疫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診斷各種疾病和測定免疫狀態(tài)。
在醫(yī)學上,它是確定疾病的病因和病變部位,或是確定機體免疫狀態(tài)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此外,還應用于法醫(yī)學的血跡鑒定、生物化學的血清成分鑒定和物種進化關系的研究等。
可在體內(nèi)和體外進行。從免疫學的角度免疫診斷可應用于:(1)檢查免疫器官和功能發(fā)生改變的疾?。喝缑庖呷毕莶?、自身免疫病。
(2)由免疫機制引起的疾?。喝巛斞磻⒁浦才懦夥磻?。(3)一些內(nèi)分泌性的疾?。簭呐R床學的角度來說,免疫診斷可應用于檢查傳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腫瘤和其他臨床各科疾病。
就所檢測的反應物免疫診斷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1)免疫血清學診斷:檢測病人血清或組織內(nèi)有無特異性抗體或特異性抗原。(2)免疫細胞學診斷:測定病人細胞免疫力的有無和強弱。
免疫診斷須體現(xiàn)3項要求:(1)特異性強,盡量不出現(xiàn)交叉反應,不出現(xiàn)假陽性,以保證診斷的準確性。(2)靈敏度高,能測出微量反應物質和輕微的異常變化,有利于早期診斷和排除可疑病例。
(3)簡便、快速、安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