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別名袁州、宜春侯國,隸屬江西省,有“月亮之都”“亞洲鋰都”之稱。介紹下宜春市十大旅游景點,看看江西宜春有什么好玩必去的地方旅游景點。
1、宜春市明月山旅游區(qū)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旅游區(qū),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自然遺產(chǎn)、全國自駕游示范基地。景區(qū)位于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公里處,是以"奇峰險壑、溫泉飛瀑、珍稀動植物和禪宗文化"為主要特色,集"生態(tài)游覽、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游"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qū)。還是佛教發(fā)源地之一,中國佛教禪宗的五大宗派之一溈仰宗就發(fā)源于此。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溫湯鎮(zhèn)潭下村
?
2、靖安中部夢幻生態(tài)旅游區(qū)
靖安中部夢幻城是靖安縣新引進的旅游項目。該項目宗旨是“回歸自然,放飛心情”,以夢幻般旅游文化元素為特色,打造省內(nèi)休閑度假區(qū)。項目擬占地面積4100畝,總投資20個億,分三期投入。夢幻城八個項目完工,完成一期工程,在中部夢幻城看到,珍稀植物館安裝好,八仙廣場、恐龍世界、豪華轉(zhuǎn)馬、荷蘭風情園、夢幻山谷瀑布、漢白玉九曲橋已建成等八個項目。項目按功能分為少兒夢幻天地區(qū),大眾休閑度假區(qū),森林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山地風華頤養(yǎng)區(qū)、度假會所區(qū)、遠期發(fā)展預留區(qū)和游客接待服務(wù)中心。地址: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
3、宜春市宜春禪都文化博覽園
宜春禪都文化博覽園,簡稱禪博園,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宜陽大道62號,是集文化觀光與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也是全國以佛禪文化為主題的博覽園。禪博園占地面積約3200畝。禪博園是一個禪宗文化匯聚融合的天堂,園內(nèi)建筑呈中軸式仿唐建筑,呈現(xiàn)出古樸、深沉、大氣、恢弘的氣勢。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宜陽大道62號
?
4、宜春天沐明月山溫泉度假村
明月山天沐溫泉度假村位居江西省宜春市,距離南昌2.5小時車程。坐落在宜春明月山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宜春溫湯鎮(zhèn))。主要以溫泉為主導產(chǎn)品,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溫湯地熱溫泉,水質(zhì)優(yōu)良,水溫常年保持在68℃-72℃,無色無味,具有低礦化度、低鈉、富硒、偏硅酸含量高等特點,為國內(nèi)外罕見富硒溫泉,經(jīng)國家鑒定檢測和中國醫(yī)防科學院試驗分析,該泉出水量大、屬高溫度優(yōu)質(zhì)礦泉,口感純正,可飲可浴,修身強體。溫泉還含有近20種對人體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顯著的防癌抑瘤保健作用。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溫湯鎮(zhèn)江源北路7號
5、尖尾峽森林漂流
尖尾峽森林
艾溪湖濕地公園景區(qū),瑤湖郊野森林公園景區(qū),寰宇萬象濕地公園景區(qū),八大山人梅湖景區(qū),風景秀麗的湘湖景區(qū),八一廣場景區(qū),八一公園景區(qū),贛江市民公園景區(qū),魚尾洲濕地公園景區(qū),環(huán)球公園景區(qū),撫河公園景區(qū),陽明公園景區(qū),青山湖公園景區(qū)
南昌是座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的古城,景點數(shù)不勝數(shù),處處都蘊含著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那么南昌旅游不得不去的地方有哪些呢?南昌最值得去的十大景點,其中包括梅嶺─滕王閣風景名勝區(qū)、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獅子峰景區(qū)、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秋水廣場、八一廣場、八大山人紀念館、江西省博物館、繩金塔、南昌之星、安義古村等等
1、廬山風景名勝區(qū)
2、滕王閣
3、南昌融創(chuàng)樂園
4、明月山天沐溫泉度假村
5、萍鄉(xiāng)武功山風景區(qū)
6、明月山
7、龍虎山風景區(qū)
8、井岡山
龜峰顧名思義,就是這里的山體、巖石多以形似烏龜而得名。因長期受到自然風化的印象,這里的丹霞地貌似被上帝賦予了生命。
千年的巖洞寺廟,奇石雄峰、懸空吊塔,層巒疊嶂間,一座大覺者峰似大徹大悟的釋迦牟尼,從容自然,似參悟這大自然的奧義。這就是大覺山。其實這里源于佛教中的佛陀,指的是有覺悟的修行之人。整個景區(qū)分為東區(qū):30畝的原始森林旅游區(qū);西區(qū):宗教文化、峽谷漂流等綜合旅游景區(qū)。
12月份來南昌旅游可以到屬于南昌后花園的灣里去旅游,俊秀的梅嶺山脈,古樸的梅嶺古鎮(zhèn),還有梅嶺竹海明珠景區(qū),原名梅嶺主峰,位于梅嶺風景名勝區(qū)腹地,素有西山梅嶺“竹海明珠”之美譽。梅嶺竹海明珠景區(qū)面積6.2平方公里,內(nèi)有花老脊、試劍峰、金雞峰、五老峰、陽峰等十幾處山峰,主峰花老脊海拔800多米。景區(qū)中經(jīng)大自然神力雕塑而成的神龜石、象王石、金雞石、仙人座等奇石散布于松竹林海之中,還有七彩疊泉、魚形廊橋等景觀,加上竹山滑車等游客爭相游玩娛樂項目,還有洪崖丹井、太陽谷等等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歡迎大家來旅游,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實的感受南昌的美麗。
滕王閣、尋夢滕王閣、摩天輪、動物園(全年僅限進入6次)、南昌融創(chuàng)樂園、天香園、鳳凰溝、厚田沙漠、紫清山、神龍?zhí)?、洪崖丹井、獅子峰、竹海明珠、明清博覽園、南昌艦、西湖李家、鳳凰山莊、溪霞怪石嶺、汪山土庫、安義古村、童樂王國、童樂小鎮(zhèn)、梅嶺月亮灣玻璃棧道景區(qū)
2白鹿洞書院、觀音橋、廬山秀峰、武陵奇峽、陽光照耀29度假區(qū)、廬山三疊泉、廬山碧龍?zhí)?、廬山桃花源
4、上饒地區(qū)(4家):婺源理坑、婺源源頭古村、婺源洪村、婺源清風仙境
5、贛州地區(qū)(4家):瑞金共和國搖籃(葉坪、紅井)景區(qū)、石城通天寨、瑞金羅漢巖、贛州通天巖
6、景德鎮(zhèn)地區(qū)(2家):樂平怪石林、樂平水簾洞
7、撫州地區(qū)(2家):三翁花園—擬峴臺、尋夢牡丹亭
撫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人文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宜人,名勝古跡眾多,革命勝跡遍布,藝術(shù)遺產(chǎn)獨特,地方物產(chǎn)豐富,形成獨特的旅游資源。
自然景觀 市內(nèi)有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南城麻姑山,麻姑山自古屬天下名山,素負洞天福地盛名;有比泰山還高200多米的南豐軍峰山,山上古木參天,怪石奇峰,龍?zhí)讹w瀑,并有九公里的原始石階曲折上山;有號稱“百島洞”特大型水庫—洪門水庫,百里庫區(qū)碧波蕩漾,山重水復;有湖光山色、風景優(yōu)美的南豐潭湖水庫;有風景壯觀的撫河源頭風光;有省級自然保護區(qū)3處,其中資溪馬頭山,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有原始森林和奇珍動物,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已多批外籍專家來此考察。還有臨川溫泉、資溪法水溫泉。近幾年,廣昌和南豐還推出蓮鄉(xiāng)、桔鄉(xiāng)觀光項目。這些自然景觀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
人文景觀 撫州素有“才子之鄉(xiāng)”美譽,自古名人輩出,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市內(nèi)有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文化藝術(shù)中心、湯顯祖紀念館、湯顯祖墓、曾鞏讀書巖、曾鞏紀念館、譚綸墓、陸象山墓、樂史墓、吳澄墓,舒同書畫博物館,還有數(shù)條以撫州名人命名的街道。歷代到撫州為官或周游的文人墨客如顏真卿、王羲之、白居易、陸游、謝靈運等,為市內(nèi)留下了大量詩詞、文賦、字畫、雕塑、摩巖石刻及許多美好的歷史傳說。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撫州有六個縣為全紅區(qū),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在撫州活動過,至今遺存的革命遺址有:第四次反“圍剿”東、黃陂戰(zhàn)役舊址、第五次反“圍剿”高虎腦戰(zhàn)場舊址、康都會議及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舊居。人文景觀是具有撫州特色的旅游資源。
宗教寺廟 市內(nèi)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門派,宗教活動場所遍布全市各地。佛教主要有臨川的金山寺、正覺寺、崇壽寺,金溪的疏山寺,宜黃的曹山寺、石鞏寺,廣昌的龍鳳巖寺,南豐的地藏寺、壽昌寺,南城的寶方寺、碧濤庵,黎川的妙法寺、壽昌寺,資溪的大覺巖寺等;天主教有臨川的圣若瑟大教堂、南城的天主堂;道教有南城的麻姑山仙都觀,樂安的大華山、黎川的會仙峰、仙桂峰,金溪、臨川交界處的靈谷峰等。其中臨川圣若瑟大教堂規(guī)模名列全國第三,為全國重點教堂之一。宜黃曹山寺為我國佛教曹洞宗祖庭之一,在海內(nèi)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本至今有信徒上千萬人,目前曹山寺正加緊修復工作。疏山寺為千年古剎,至今保存完好。金山寺香火較旺,游客眾多。
文物古跡 市內(nèi)文物古跡星羅棋布,全市屬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200余處。古建筑群有樂安流坑村,黎川、南城的船形屋,廣昌驛前古建筑群,宜黃棠陰古建筑群,金溪滸灣書鋪街等,其中樂安流坑村被譽為“千古一村”,參觀考察人員絡(luò)繹不絕;古橋有臨川的文昌橋,南城的萬年橋、太平橋,宜黃的占公橋、永興橋、附東橋,崇仁的黃洲橋,其中文昌橋建于南宋嘉泰年中(公元1202-1203年),萬年橋建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珍貴遺產(chǎn)。古塔臨川有萬魁塔,宜黃有三元塔、迎恩塔,南城有聚星塔,南豐有寶巖塔,崇仁有相山石塔、湯溪石塔、資溪有高云塔、實心石塔,東鄉(xiāng)有永鎮(zhèn)塔。此外,還有磨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商代文化遺址、白滸古瓷窯遺址、白舍古瓷窯遺址、岳口益王墓葬區(qū)、洪門益王墓葬區(qū)、?;张f居、撫州會館等。
全市現(xiàn)有市、縣兩級旅游局12個,旅行社13家,星級賓館近20家。南豐蜜桔、廣昌白蓮、茶薪菇、黎川的日用陶瓷、崇仁麻雞、金溪的蜜梨、東鄉(xiāng)的綠殼神蛋、南城的麻姑茶、麻姑米等特色產(chǎn)品在國內(nèi)外久負盛名,地方小吃獨具風味。撫州旅游已形成了一個能夠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需要的旅游接待服務(wù)體系。
南昌到北京如果自駕游的話,沿途可去的地方太多了,就說大的地方,中途肯定要路過河南,河南作為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景也非常好,我認為整個河南都值得。旅游10天半個月。洛陽開封,安陽是著名的古城,少林寺聞名世界。垍頭條萊
然后進入河北也有很多的名勝古跡,另外還路過。革命圣地西柏坡。最后到達北京。萊垍頭條
■如詩如畫–廬山瀑布
廬山瀑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久負盛名的景區(qū),而且這里還有幸被稱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 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廬山的地理位置大概位于江西省的九江市。而且瀑布大多都是在懸崖峭壁之上飛流直下,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開先,王家坡雙鋪和玉簾泉相組成的瀑布群,這里的最佳旅游時間是在夏季,而夏季也是這里的旅游高峰期,各地的游客會特別多。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長江中下游平原。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一天左右萊垍頭條
■高大雄偉–東林大佛
東林大佛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東林寺,廬山東林寺,大概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悠久的寺院之一。而且東林大佛建造時期大概用了48000克黃金為其鍍金,而且東林大佛的佛身也比較高大雄偉,身高大概在48米左右,因為東林大佛吸引了大量的國內(nèi)外游客來此參觀。因為有著極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所以周邊景點也非常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好當天穿平底鞋走登山臺階。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8:00–17:00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九江市廬山市溫泉鎮(zhèn)105國道附近。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萊垍頭條
■風景秀麗–三疊泉萊垍頭條
3D去是典型的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qū),大概距離九江市市區(qū)26km左右,這個險峰怪石極其多,但是飛流瀑布也相當?shù)膬?yōu)美,因為是懸崖式的瀑布,所以最好的觀賞點應(yīng)該在遠離山腳的地方,有趣的是,三疊泉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歷史悠久,很多文人墨客來遲飲食作樂,并且從南宋時期古樹就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這里的風景與華山極為相似,奇松怪石,峽谷幽深。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7:00-18:00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九江市廬山區(qū)025鄉(xiāng)道。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一天左右條萊垍頭
■古韻猶存–白鹿河萊垍頭條
白鹿和大致上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白露河的歷史非常悠久,并且這里有非常豐富的宗教人文資源,由于1860年,法國傳教士來到白鹿鎮(zhèn),修建了白鹿和尚第一座修高級修道院。如今也成為了國家文物保護遺產(chǎn)。嗯,不僅人文景觀非常優(yōu)美,而且自然風景也很宜人,因為極高的森林覆蓋率,所以白露河也被稱為了天然氧吧。白鹿鎮(zhèn)歷史發(fā)展歷程非常復雜,所以造就了現(xiàn)在的白鹿鎮(zhèn)。條萊垍頭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成都平原西北部。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萊垍頭條
■學風淳樸–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頭條萊垍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位于千年古都景德鎮(zhèn),久負盛名的景德鎮(zhèn)聞名遠揚,但是好多人好像對于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以及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并不怎么了解,其實它是一個多科性本科高等學校。這里的藝術(shù)氣息非常濃厚,而且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非常的強。但是,最出名的還是本學校的陶瓷專業(yè)。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的占地面積也非常廣,自然風景的布局非常適宜學生居住,景色很不錯。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陶陽路。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條萊垍頭
■風景如畫–滕王閣頭條萊垍
因為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位于贛江旁邊的滕王閣也聞名遐邇。因為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所以,有很多來自各地的游客來此參觀,來這里觀賞一定要登樓望遠,滕王閣一共有九層,但是第五層的觀景點有著觀賞的最佳視野,而且第五層也是整個唐王閣的精華,墻上也有蘇軾親筆提名的《滕王閣序》。如果穿著古裝來這里拍照的就十分的驚艷了,而且會特別的出境。條萊垍頭
開放時間:8:00-18:30條萊垍頭
詳細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仿古街58號。條萊垍頭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萊垍頭條
■購物天堂–八一廣場垍頭條萊
八一廣場大致上應(yīng)該有七層,一到六層里面有很多餐飲店和服飾精品店,七樓還有電影院,很有意思,里面所有的東西應(yīng)有盡有,女孩子最喜歡的精品店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簡直萌化了整個少女心,因為八一廣場地理位置非常不錯,所以人流量和客流量都非常的大。八一廣場分為四個功能區(qū),其中一個是,以紀念他為標志的紀念區(qū),另外還有八塊浮雕的懷念區(qū)。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南昌市東湖區(qū)八一大道。頭條萊垍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條萊垍頭
■歷史悠久–江西省博物館條萊垍頭
江西省博物館大致占地面積為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大概在3.5萬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的前言部分其實是中國歷史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在八一廣場南端。山西省博物館分為三個主題。第一個主體是第十關(guān),第二個主體是革命管,第三個主體是自然館。一共擁有將近十個基本陳列,從這里可以了解到,燦爛的贛文化,和悠久的中華文化。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頭條萊垍
詳細地址:南昌市東湖區(qū)八一大道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1-2小時萊垍頭條
■地大物博–婺源篁嶺垍頭條萊
春天來到這里真的能夠看到很多秀麗的自然風景,而且晚上可以入住這里的民宿,非常的極具異域風格,因為山體的原因,這里的房屋也錯落有致,拍出來的照片非常的有風格。穿暖花開的時候,這里郁郁蔥蔥的山體就可以開始踏春了。而且這里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拍照的話,效果是非常的不錯,另外,自駕游來的時候,沿途的風景也是相當?shù)牟诲e,這里的人也很熱情好客。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江西省上繞市婺源縣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1-2天萊垍頭條
■豐富多彩–李坑景區(qū)萊垍頭條
李坑景區(qū),是一個以李姓為主的古村落,而且現(xiàn)在被譽為了國家級的4A景區(qū),去到這里以后,才覺得這里真的名副其實,風景非常的秀麗清新。經(jīng)典的小橋流水人家,古樸的青石板路和古建筑風格的房屋非常之多。我個人覺得這里的早晨有那種唯美的朦朧感,讓人覺得置身仙境的夢幻感。還有就是這里的生活狀態(tài)真的超級慢,遠離城市的喧囂,反而覺得這里更美。萊垍頭條
開放時間:7:00-18:00萊垍頭條
詳細地址: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李坑景區(qū)內(nèi)東南方向62米萊垍頭條
建議游玩時間:1-2天萊垍頭條
南昌的這些景點完成了所有我對江南水鄉(xiāng)的幻想,這樣美麗的風景令我流連忘返,還想重新再來一次!垍頭條萊
1、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別名“瓷都”,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與安徽省安慶市,池州市為鄰,處于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位于長江之南,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zhèn)并稱全國四大名鎮(zhèn)。
2、南昌:南昌市風景名勝眾多,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余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南昌東城區(qū)有京東、瑤湖水上娛樂區(qū),南城區(qū)有青云譜“八大山人”紀念館文化游覽區(qū),西城區(qū)有梅嶺、夢山度假、宗教旅游區(qū),北城區(qū)有鄱陽湖、南磯山、象山候鳥觀賞區(qū)。
3、贛州:贛州是江西三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魅力城市之一,有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紅色故都、世界橙鄉(xiāng)、世界鎢都、稀土王國、風水發(fā)源地等美譽。
大勝塔】 在江西九江市能仁寺大雄寶殿東南側(cè)。始建于東晉,后毀。 唐大歷年間白云端禪師重建,殿、塔并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雖經(jīng)兵禍,殿堂遭毀,但塔存完好。清咸豐年間,遭兵火破壞,塔毀三級。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關(guān)督白景福勸募修復。塔為磚石結(jié)構(gòu),通體呈六角錐狀,共七層,高42.26米,底層對角直徑長8.9米,門朝西南。左側(cè)底層鑲嵌石碑一塊,系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勝寶塔碑記》。 【天花宮】 又名娘娘廟。在江西九江市南門湖與甘棠湖之間的長堤南端。據(jù)《德化縣志》記載,宮系清同治九年(1870年)所建。為磚木結(jié)構(gòu)。宮內(nèi)有娘娘殿、娘娘亭、左右禪房等建筑。占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該宮東臨南門湖,西濱甘棠湖,南傍甘棠公園,北與煙水亭相望,風景佳勝。尤以娘娘亭最著,通體木質(zhì)結(jié)構(gòu),高12米,六角三層,飛槽畫棟,亭內(nèi)有梯可上,六面均有窗欄,可憑欄遠眺湖光山色。 【甘棠湖】 在江西九江市中心。面積約270畝。由廬山泉水注入而成。 清風徐來,碧波漣漪,景色優(yōu)美。湖中筑有長堤,長50米,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賢橋。湖中煙水亭為唐代建筑。是九江市著名風景名勝。 【煙水亭】 原名浸月亭。在九江市甘棠湖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相傳為三國時東吳部督周瑜點將臺舊址。唐詩人白居易貶為江州(治今九江市)司馬時,建亭于其上。后人因其《琵琶行》詩中有“別時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為浸月亭。北宋熙寧年間理學家周敦頤來九江講學,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樓筑亭,取“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而名煙水亭。兩亭俱在明嘉靖前廢毀,明末于浸月亭廢址重建,將已廢煙水亭之名移此,稱以至今。明清多次復修增建,咸豐三年(1853年)又毀,清末重修。亭前有石劍匣兩座,亭內(nèi)有船廳、純陽殿、翠照軒、五賢閣、亦亭、宴會廳、境波樓等。1972年全面修復,并建曲橋一座,自湖釁蜿蜒接于亭上,以便游人參觀。 【浪井】 又名灌嬰井、瑞井。在江西九江市北部長江邊。為西漢名將灌嬰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帶兵駐扎九江時所鑿,人稱灌嬰井。后堙塞。東漢建安年間,孫權(quán)常住此城,立標命人挖井,適得故處,發(fā)現(xiàn)井壁有銘云:“漢高祖六年穎陰侯開此井”。權(quán)見銘欣悅,以為祥兆,故名瑞井。因井緊靠長江邊,每當大風吹起,江濤洶涌,井中有浪,故又名浪井。唐詩人李白曾在《下潯陽泛彭蠡寄王判官》詩中寫道:“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贝司诖蠛抵?,江水下落,井水不枯。 【能仁寺】 舊名承天院。在江西九江市東部。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間,后廢。唐大歷年間由白云端禪師重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又建,弘治二年(1489年)改名能仁寺,后多次擴建。現(xiàn)存建筑多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復建。系九江三大叢林之一(另二為龍池寺、舍利寺,已廢)。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nèi)有單層重檐、周體回廊、氣勢雄偉的大雄寶殿及金剛殿,鐵佛殿、左右禪房、藏經(jīng)樓等古建筑。寺內(nèi)還有大勝塔、雙陽橋、飛來石船、雨穿石,冰山、雪洞、誨爾泉等七景,是九江市現(xiàn)有最大的古建筑群。 【鎖江樓寶塔】 在江西九江市東北,長江邊一小山坡上。據(jù)同治《德化縣志》記載,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在縣城東北三里處建樓三層,塔一座,并鑄鐵牛四頭。后地震,江水沖起數(shù)丈,岸磯崩潰,樓廢,鐵牛沉入江中,僅存寶塔。塔為磚石結(jié)構(gòu),通體為六畫錐狀。共七層,高約35米。塔內(nèi)底層東面墻上嵌有明代碑記一塊。距今近四百年,雖經(jīng)風雨剝蝕,地震搖撼,特別是1938年遭日軍兵船炮擊,中彈三處,但仍屹立長江邊。舟船上下,數(shù)十里可見塔影。在美術(shù)設(shè)計中,往往以此塔為九江的象征。 【岳飛母姚氏墓】 在江西九江縣株嶺山東北端。面朝西北,長9.1米,寬3.2米,高1.7米,外殼為圓形拱頂,石灰石結(jié)構(gòu)。墓碑直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另有石雕馬兩具,高與長各約1.5米,重約一噸,一具完好,一具斷首。還有秦檜夫婦跪勢石俑一殘塊。據(jù)墓側(cè)重修碑刻記載,岳母原籍河南湯陰,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始由飛迎來江州(今九江),隨軍奉養(yǎng)。六年春(1136年)病逝鄂州(今湖北武昌),四月由飛扶柩歸葬株嶺,并在墓山建疊翠亭。明正德間又建祠,后毀于兵,其子孫又建茅屋三間奉祀。現(xiàn)墓保存完好。 【岳飛夫人李氏墓】 在江西九江縣株嶺西端太陽山。坐北朝南,長3.75米,寬1.5米,高1.7米。外殼為圓形拱頂石灰石結(jié)構(gòu)。墓碑上刻“宋岳忠武王夫人李氏之墓”。墓前有狀如壇壝拜臺,兩側(cè)分立“聲敘”、“封禁”二碑,已殘缺。墓旁原有岳王祠,現(xiàn)不存。 【獅子洞】 在江西九江縣獅子山山中,系巖溶洞穴。約有4萬平方米,分七個景廳四十多個景點,有洞府鑰匙、紫竹林、南海神柱,蓬臺觀音等。廳廳貫通,景景相連,洞內(nèi)鐘乳石晶瑩玉潤,步移景換。有的若珍珠瑪瑙,璀燦奪目;有的如瓊樹銀花,爭妍斗麗;有的似珍禽異獸,栩栩如生;有的如寶塔高臺,氣派非凡:有的如游仙神女,神形兼?zhèn)洌焊鞣N景物,千姿百態(tài),交相輝映,維妙維肖,美不勝收。 【涌泉洞】 在江西省九江縣廬山西麓涌泉鄉(xiāng),距縣城20公里。為大型石灰?guī)r溶洞。因一股清澈的泉水流經(jīng)整個洞窟而得名,全洞游程1.5公里,面積約一萬三千多平方米。洞中有仙女迎賓、女蝸補天、清泉映月、群仙聚會等三十二個景點。 【陶淵明祠】 又名陶靖節(jié)祠。原在江西九江縣馬回嶺,面陽山,1982年遷建于縣城沙河街東北隅之蔡家洼。坐西北向東南,為一進兩幢磚木結(jié)構(gòu)古祠建筑,面積246.9平方米。明嘉靖年間重修。祠內(nèi)上堂檐首及中堂原有匾額兩塊,各書“羲皇上人”、“望古遙集”,大門首直書匾“陶靖節(jié)祠”,耳門首橫刻匾”菊圃”、“柳巷”。祠外柳樹成行,風景優(yōu)美。現(xiàn)存歷史文物,對于研究陶淵明生平事跡頗有參考價值。 【陶淵明墓】 在江西九江縣馬回嶺面陽山,坐北朝南。長7.9米,寬4.1米,高1.62米。外殼為長形拱頂磚石結(jié)構(gòu)。墓碑首橫刻“清風高節(jié)”,中直刻“晉徵士陶公靖節(jié)先生之墓”,左為墓志,右為《歸去來辭》。墓碑左右,各列碑刻一塊,左為《五柳先生傳》,右為修墓人姓氏、年月。墓前有“凵”形石欄。四周蒼松環(huán)繞,層林迭翠,自山下至墓,有石階沿山坡而上。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縣)人,晉代杰出詩人,早年曾做過參軍、縣令一類小官,四十一歲時退隱歸田,安居潯陽柴桑(今九江馬回嶺境內(nèi))。該墓重修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仲秋,現(xiàn)原貌基本保持完好。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