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大力發(fā)展荔枝加工業(yè),年加工荔枝可達 3.6 萬噸,主要產品有荔枝酒、荔枝醋、荔枝飲料、荔枝果脯、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餅、荔枝茶等。此外,靈山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靈山荔枝從品種培育、種植技術、示范園創(chuàng)建、精深加工、銷售、文旅等各環(huán)節(jié)逐步形成完善的荔枝全產業(yè)鏈。
基于靈山荔枝現(xiàn)狀,該縣圍繞荔枝產業(yè),以一二三產業(yè)融合模式,構建 IP 體系,包括理念識別系統(tǒng)、視覺識別系統(tǒng)、行為識別系統(tǒng),構建現(xiàn)代鄉(xiāng)村產業(yè)體系。
通過發(fā)展農產品上行,實現(xiàn)產業(yè)經濟、生態(tài)旅游經濟發(fā)展,提升產品消費和鄉(xiāng)村旅游人次,帶動村民直接增收。
信陽靈山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鈮、重晶石、鋅、鐵等,信陽靈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城西南44公里處的靈山鎮(zhèn)。含六大景區(qū)
總面積約61平方公里,最高峰為霸山,海拔827.7米,為羅山縣境內第二高峰。。
六峰山(里面可看的天然的東西還是不少的)、靈東水庫(凝聚了爺爺奶奶那一代很多人的汗水)、三海巖(在靈山中學里面)、大蘆村(對聯(lián)、古建筑)龍武(拜佛)
1、靈山六峰山風景區(q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靈山縣境內,海拔343米。景區(qū)面積為54萬平方米,由龍頭、鳳尾、鶴立、龜背、寶障、沖霄六個主要山峰構成,區(qū)內古樹參天,綠樹成蔭,清涼爽凈,鳥語花香,亭臺樓閣,古剎生輝,佛堂寺廟,靈氣十足;主要有北帝廟、三海巖、燕子巖、觀音閣、三清宮、大佛堂、大雄寶殿、龍船巖、小橋觀魚、靈巖初地坊等旅游景點。
2、羅陽峽漂流景區(qū),位于廣西靈山縣羅陽山,是集漂流、水上樂園、沖浪、餐飲、露營等休閑娛樂項目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型景區(qū)。羅陽山作為靈山縣的最高峰,海拔869米,森林覆蓋率達96%,榮享“天然氧吧”之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羅陽峽漂流距離靈山縣城20多公里,郁郁蔥蔥的大山,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水源,可謂人杰地靈。羅陽峽漂流集大山之水,全程6.6公里,用時大約1.5小時,海拔落差210米,是廣西河道長、落差大的自然生態(tài)漂流之一。
3、江頭村和長崗嶺村古建筑群,位于廣西靈川縣西北漓江上游護龍河畔。又叫江頭洲村,有180余座明清時代的古民居,青磚灰瓦,屋檐層疊,錯落有致。村中幾乎都是周姓人家。據(jù)《靈川縣志》載,他們多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后裔。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從湖南道州遷來。村中文風深厚,清代出仕168人,有一門兩進士、三代庶吉士、四代四舉人、五代五知縣之說。
海拔1496米。
靈山地處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北部,被道家書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靈山因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位側躺著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贊譽為“睡美人”。據(jù)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饒縣志》所記,靈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鈮、重晶石、鋅、鐵等地下資源。歷代名人王安石、辛棄疾、韓元吉等對靈山多有贊美,現(xiàn)代文學家馮雪峰1941年曾作《靈山歌》抒發(fā)胸志。
靈山位于上饒市中心旅游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地貌類型多樣,是道、佛二教圣地,道教書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還可以,前天才去過。不過建議別旅游旺季去,尤其是過年期間。因為門票(60元外地人)、騎馬價格都高。而且容易堵車?,F(xiàn)在靈山寺正在搞擴建,已經失去了10多年前那種清幽、無世俗紛擾的古色古香寺廟的感覺了。
一條新修的山間公路把沿途異常美麗的景色都給抹殺了,可惜;而且進入景區(qū)要么騎馬(現(xiàn)在是40元,還是劃算,要騎上山,1個小時左右)要么搭景區(qū)大巴(20元)。
春天的一個早晨,晴空萬里,天上飄著朵朵白云。我決定和媽媽一起去郊外游玩。
我們來到郊外,只見農田里綠油油的麥苗泛起層層波浪。黃燦燦的油菜花開了,一望無邊,多美啊!那綠油油的小草也從大地中偷偷地露出了小腦袋,仿佛給大地母親穿上了一件綠衣裳。柳樹在春風中擺動著她那細長的手臂,好像在翩翩起舞呢!清澈見底的小河水歡快地流淌著,你聽,“叮咚、叮咚……”不正是春天的交響曲嗎?那青山連綿起伏,山上長著一顆顆小樹,她們在風中“嘩啦、嘩啦……”地唱著歌,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婀娜多姿、漫山遍野的野花爭芳斗艷,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黃的似金……引來了不少的蝴蝶和蜜蜂,美麗的小蝴蝶一會兒聞聞這朵花,一會兒聞聞那朵花,都快被熏醉了。小蜜蜂呢,在花叢中不停地穿梭,忙著采集花蜜……
靈山地處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北部,被道家書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靈山因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位側躺著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贊譽為“睡美人”。據(jù)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饒縣志》所記,靈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鈮、重晶石、鋅、鐵等地下資源。歷代名人王安石、辛棄疾、韓元吉等對靈山多有贊美,現(xiàn)代文學家馮雪峰1941年曾作《靈山歌》抒發(fā)胸志。靈山位于上饒市中心旅游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地貌類型多樣,是道、佛二教圣地,道教書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中國8個靈山,分別是無錫靈山、陜西靈山、河南靈山、遼寧靈山、北京靈山、山東靈山、上饒靈山、廣西靈山。其中無錫靈山是目前佛教旅游最熱的景點,它有著千年的傳承底蘊。而且它現(xiàn)在已被建成一個旅游景區(qū),對外開放,每天都有上萬的游客前來祈福。無錫靈山景區(qū)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太湖之濱,是中國5A旅游景區(qū),中國最佳佛光普照景區(qū),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最美中國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景區(qū)。景區(qū)占地面積約30公頃,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歷史知識于一體,著名小景點有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等,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qū)。
話說靈山旅游 靈山縣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具有蒙古大人種特征的“靈山人”就已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開始設縣,初名南賓;唐貞觀十年(636年),改稱靈山縣。自古以來,靈山縣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物產資源,堪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為此,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欣然題詞盛贊:“靈山秀水,水秀靈山”。 旅游概況 靈山四季如春,風光旖旎。青山秀水之間,風景名勝星羅棋布,僅縣城和城郊,就有自治區(qū)級管理的六峰山風景名勝旅游區(qū)和一同列入濱海旅游的靈東水上游樂避暑風景區(qū),以及大蘆村民俗風情旅游區(qū)、龍武鳴珂荔香生態(tài)觀光旅游區(qū);有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海巖摩崖石刻和原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鞍山“靈山人”遺址。 民俗風情 靈山的嶺頭調廣為民間流傳,有獨特的傳統(tǒng)唱本,唱調以跳燈、三師、跳大紅、四師為主,用靈山話和官話演唱,沒有樂器配襯,只是用長鼓、大鑼配襯,主要唱法是唱一次上下句過一次鑼鼓。 靈山縣煙墩鎮(zhèn)有“擊鼓迎春”的風俗。春節(jié)期間,那深厚洪亮、極具震撼力的大鼓聲如春雷陣陣——響徹云霄!煙墩鎮(zhèn)現(xiàn)存最高的大鼓,有近3米之高,擊鼓人要站在兩層板凳之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鼓鼓面直徑達1.8米,重達350多公斤,要七八條大漢才能抬得動它。最古老的是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制造;這些“鼓中之王”,擂動時發(fā)出排山倒海般巨響,將“煙墩大鼓”的獨步天下的氣勢發(fā)揮到極致。每年春節(jié)期間,煙墩鎮(zhèn)都要舉行大鼓比賽:數(shù)十乃至上百面大鼓列陣以待,一齊擂響,鼓聲轟然震天動地,勢如萬馬奔騰,極其壯觀,上萬名群眾歡呼雀躍,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中如癡如醉…… 大鼓,以及用來伴奏的銅鑼、銅鈸,是煙墩人崇敬的圣物。在過去,大鼓只有在春節(jié)期間才能打,其他時候和場合是萬萬不能隨便打的,否則被視之為大逆不道,要受嚴厲懲罰的。這代代相傳、約定俗成、神秘莫測的打鼓規(guī)矩,越發(fā)增加人們對煙墩大鼓的好奇。 煙墩大鼓及其大鼓風俗文化的又一奇特之處,就是它們僅僅存在于靈山縣煙墩鎮(zhèn)范圍內。與煙墩鎮(zhèn)相鄰的靈山、橫縣的幾個鄉(xiāng)鎮(zhèn),都沒有這一風俗。沒有人能解釋這一民俗現(xiàn)象,也沒有任何文獻記載過這一地域習俗。正因為如此,獨特威武的大鼓,賦予了家鄉(xiāng)人陽剛勇武的性格和特質,鼓聲一響,大家便精神抖擻,不分老少赤膊上陣,人換鼓不停。這也是煙墩大鼓特別引人入勝的地方之一。 古老的風俗,總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向前發(fā)展的。靈山縣十分重視發(fā)揚光大“煙墩大鼓”這一傳統(tǒng)民俗,推陳出新,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涵?,F(xiàn)在,煙墩大鼓除了用于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喜慶之外,靈山縣還將其應用到大型的文體活動及慶典中:在靈山縣舉行的欽州市“三運會”開幕式上,煙墩大鼓首次威風亮相,便轟動全場,給各地來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開幕式一大亮點。隨后,煙墩大鼓又“現(xiàn)身”中央電視臺,其英姿令人嘖嘖稱奇。在電視劇《寒秋》中,煙墩大鼓也“應邀”登場。一時間,煙墩大鼓的威名迅速傳播開來:中國北有山西“威風鑼鼓”,南有廣西“煙墩大鼓”!各地新聞文化旅游界人士聞訊蜂擁而來,慕名一睹煙墩大鼓雄風。 從此,神奇的煙墩大鼓走向了八桂,走向了全國。今后,它還將會走出國門,揚威海外,聲震天下! 旅游商品 靈山地處亞熱帶,盛產荔枝、龍眼、芒果、香蕉、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種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鮮水果上市。靈山現(xiàn)有水果面積115萬畝,其中被譽為“中華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靈山的特產,靈山荔枝品種多,生產期長,從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鮮果上市,其中優(yōu)質品種主要有三月紅、黑葉荔、靈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 旅游設施 靈山地處沿海、沿江、沿邊,交通便利,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121.84公里,18個鄉(xiāng)鎮(zhèn)、389個行政村均通汽車。209國道和20124、20221省道貫通全境,與眾多的縣道、鄉(xiāng)道組成便利的公路運輸網絡。 旅游景點 六峰山風景名勝旅游區(qū) 六峰山風景區(qū)位于靈山縣城之內,共有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脈承的花石山、鳳凰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園、環(huán)秀公園、環(huán)秀橋等。 三海巖 三海巖位于六峰山西側的靈山中學校園內,它由龜巖、錢巖、月巖三個洞組成,又取滄海桑田三變之意,故名。 靈東水上游樂避暑風景區(qū) 靈東水上游樂避暑風景區(qū)位于縣城以東14公里處,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靈東水庫蓄水而成的靈東湖為中心,有“靈湖茜苑”、“天湖島”等景點 大蘆村民俗風情旅游區(qū) 大蘆村民俗風情旅游區(qū)位于靈山縣城以東8公里處,素以其規(guī)?;趾甑墓琶窬咏ㄖ?、流傳數(shù)百年楹聯(lián)文化及其土特產“三月紅”荔枝、“大蘆”椪柑而享譽四方。 龍武鳴珂荔香生態(tài)觀光旅游區(qū) 龍武鳴珂荔香生態(tài)觀光旅游區(qū)位于靈山縣城以西10公里處,主要由龍武農場和龍武莊建筑群組成。沿鳴珂江北畔的公路往西走,沿路可領略到靈山現(xiàn)代生態(tài)農業(yè)的氣派。
1、靈山六峰山風景區(q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靈山縣境內,海拔343米。景區(qū)面積為54萬平方米,由龍頭、鳳尾、鶴立、龜背、寶障、沖霄六個主要山峰構成,區(qū)內古樹參天,綠樹成蔭,清涼爽凈,鳥語花香,亭臺樓閣,古剎生輝,佛堂寺廟,靈氣十足;主要有北帝廟、三海巖、燕子巖、觀音閣、三清宮、大佛堂、大雄寶殿、龍船巖、小橋觀魚、靈巖初地坊等旅游景點。
2、羅陽峽漂流景區(qū),位于廣西靈山縣羅陽山,是集漂流、水上樂園、沖浪、餐飲、露營等休閑娛樂項目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型景區(qū)。羅陽山作為靈山縣的最高峰,海拔869米,森林覆蓋率達96%,榮享“天然氧吧”之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羅陽峽漂流距離靈山縣城20多公里,郁郁蔥蔥的大山,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水源,可謂人杰地靈。羅陽峽漂流集大山之水,全程6.6公里,用時大約1.5小時,海拔落差210米,是廣西河道長、落差大的自然生態(tài)漂流之一。
3、江頭村和長崗嶺村古建筑群,位于廣西靈川縣西北漓江上游護龍河畔。又叫江頭洲村,有180余座明清時代的古民居,青磚灰瓦,屋檐層疊,錯落有致。村中幾乎都是周姓人家。據(jù)《靈川縣志》載,他們多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后裔。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從湖南道州遷來。村中文風深厚,清代出仕168人,有一門兩進士、三代庶吉士、四代四舉人、五代五知縣之說。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