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最大的名山要數(shù)“隴右名山”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F(xiàn)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史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漢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蘭州有石頭山,蘭州市西固區(qū)向南走有一個叫杏胡臺村子,過了這個村子往里走大概是4公里的路程就到了池溝,這個山是關山山脈,山上的石頭都是一層層疊在一起的,山上還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順著山勢流下山,植被茂盛,到處可見的野花,還有不知名的小鳥,小松鼠,野雞,這里人跡罕至。
蘭州及其附近的山寫回答
1、蘭州五泉山,位于蘭州市區(qū)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筑群10余處,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2、白塔山,位于甘肅省蘭州市中山橋北側白塔山公園景區(qū)內,瀕臨黃河北岸。山下有金城 、玉迭二關 3、皋蘭山,西起龍尾山,東至老狼溝,是蘭州城區(qū)的屏障。
五泉山位于蘭州市區(qū)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林木蔥郁花草香,雕梁飛閣泉瀑鳴”,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隴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筑群10余處,1,000余間,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F(xiàn)存最早的一所建筑“崇慶寺”內的“金剛殿”,系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其余建筑群均系清末陸續(xù)重修。
白塔山位于甘肅省蘭州市中山橋北側白塔山公園景區(qū)內,瀕臨黃河北岸。山下有金城、玉迭二關,均為古代軍事要沖。白塔始建于元代,后圮,現(xiàn)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間鎮(zhèn)守甘肅的內監(jiān)劉永成重建。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巡撫綽奇補舊增新。塔七級八面,上有綠頂,下筑圓基,高約17米。塔的外層通抹白灰,刷白漿,故俗稱白塔。山上一、二、三臺建筑群,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亭榭回廊連屬,四通八達。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qū),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
仁壽山公園位于甘肅省蘭州安寧區(qū)劉家堡北部的桃園之中,距市中心15公里。公園內綠樹成蔭,風景秀麗。山上亭臺樓閣,掩映于綠樹紅花之間。山坡上塑一長27米的青龍,似騰空躍起,怒目奮爪。山中建有玄武廟、凌云閣、祖師殿、仁壽亭等仿古建筑。仁壽山周圍有十里桃海,每逢桃花盛開之際,這里隆重舉辦桃花會,觀者如潮。
蘭州有五泉山,白塔山,蘭山,榆中興隆山,永登青龍山。
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2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征西,曾駐兵于此,士卒???,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涌,遂成五泉。這雖屬神話,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絕妙確為世人矚目。五泉山位于蘭州市南,皋蘭山北麓。層樓疊閣,沿山鋪陣,溪流如帶,綠樹掩映,好一派清幽山色。五泉山因山上有五眼山泉而得名。
蘭州南面的山是五泉山,北面的山是白塔山。皋蘭山位于祁連山脈東南。
皋蘭山西起龍尾山,東至老狼溝,形若蟠龍,“高厚蜿蜒,如張兩翼,東西環(huán)拱州城(蘭州城),延袤二十余里。”皋蘭山是蘭州城區(qū)的屏障,自從2000多年前匈奴人在黃河邊叫響“皋蘭”后,這座大山就成了蘭州滄桑歲月的見證。
這些洞穴肯定不是窯洞或礦洞。不僅甘肅有,陜西、河南三門峽一帶也有。這是一種自然生成的洞穴,內部埋藏著的東西經(jīng)過若干年的變遷消失了,因而形成了如此奇觀。
如果是窯洞,其門面都有裝飾,如果是殘留的礦洞,也不可能是這種結構。
永定山脈
永定山脈屬于博平嶺山脈和玳瑁山支脈。博平嶺山脈在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6座。其主峰:在南部是仙洞,海拔1530.3米;在中部是天子崠,海拔1296米。玳瑁山支脈在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其主峰:在北部是赤巖頭,海拔1547米,在西南部是王壽山,海拔1247米。
蘭州的地層主要是松散的卵石層,由于靠近黃河,地層含水量高、水壓大。
蘭州市土地面積為1399953公頃。其中,耕地210009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鹽堿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qū),位于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臺蔬菜瓜果區(qū),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qū),分布于榆中北山,皋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王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fā)展農、林、牧、副、漁5業(yè)開發(fā)潛力較大。
蘭州南面最高的山是“皋蘭山”為蘭州海拔最高的山,山下有“五泉山”為蘭州市的旅游標志!旁邊是“將軍山”(右面),北面為“白塔山”是蘭州的旅游勝地,東面是連接將軍山的“辣兒溝”一直出了蘭州,西面為河口“白家山”!
?一、祁連山
甘肅最大山脈,分布在甘青兩省之間,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又稱南山。為西北、東南走向。西起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之當金山口,東至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之馬雅雪山,長約9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緩緩降低。山系內包括土爾根達坂,海拔5439米;黨河南山,海拔5327米;大雪山,海拔5483米;陶勒南山,海拔5148米;最高峰在甘、青省界的疏勒南山上,名團結峰,海拔5808米;祁連主峰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連鄉(xiāng)、祁青山之間,海拔5564米;冷龍嶺主峰,海拔5254米;馬雅雪山海拔4446米。
山間分布許多峽谷和小盆地,水草豐茂,是良好的牧場。西部屬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中部屬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部屬天祝藏族自治縣。祁連山麓的許多山澗峽谷,是重要的交通孔道,主要有當金山口、黨河峽谷、疏勒河峽谷、梨園河谷、扁都口峽谷、西營河谷、南營河谷、黃羊河谷、古浪峽等。山中分布許多雪山,共有冰川:3066條,是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庫”。
?
二、阿爾金山
是甘肅最西部的山脈,由新疆、青海省交界處向東延展,至本省境內的當金山口。呈東西走向,長約100公里,主要分布在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一般山脊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5798米,山頂有金字塔形狀的雪峰,北距阿克塞縣城不足30公里。山谷多為干溝荒漠,無河流,植被主要是紅柳、毛柳、駱駝刺、沙蒿等旱生植物。山南的蘇干湖盆地,地表平坦,海拔2800~3000米,湖區(qū)周圍分布有草甸沼澤地,是哈薩克人民的重要牧場。
?
三、馬鬃山
位于河西走廊西北部肅北邊防地區(qū),呈東西走向,長約200公里,平均海拔不超過2000米,相對高差很少超過500米。主峰在肅北縣公婆泉東南35公里處,海拔2583米,山體破碎,嶺谷分散,山頂多為風化的殘碎石塊覆蓋。氣候異常干旱,缺少水源,山間河道長年干枯,植被稀少,只生長少量紅柳、白刺、駱駝刺、沙蒿等旱生植物。對交通形不成阻礙。
?
四、走廊北山
包括合黎山、龍首山,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北,故名。西起高臺縣西北部黑河岸邊,東至金昌市西,呈西北、東南走向,全長300公里,寬在100公里以內。山體主要由變質巖構成,南坡較陡,北坡平緩,平均海拔2000米,一般比高在100~500米之間。主峰在張掖市東北,名東大山,海拔3616米,山頂陰凹處殘留有云杉林。山區(qū)干旱缺水,植被很少。山地北部有荒漠草原。
?
五、馬銜山-興隆山
為蘭州市東南部主要山脈,西起永靖縣北,向東延伸,依次稱關山、何家鄉(xiāng)、馬家山、馬銜山、興隆山等,向東伸至定西縣境,長約120公里,寬10~30公里。大部分段落在海拔2500米左右。最高點:永靖八塄山285l米,七里河區(qū)康家梁2783米,阿干鎮(zhèn)深溝梁3251米,榆中興隆山3021米,馬銜山主峰3570米,臨洮馬銜山梁頂3616米。以興隆山為中心,保存有大面積天然森林。七道子梁、阿干河谷、小寨子溝口、站灘山口等,為交通孔道。
?
六、積石山——太子山
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間的界山,西部為積石山,東部為太子山。積石山即小積石山,西起黃河岸邊之積石關,向東南延伸,止于土門關,長約70公里;太子山起于土門關,向東南延伸,至于康樂縣境,長約1lO公里。大部分段落海拔在3000米以下,高點如下:黑大山3358米,五臺山4123米,雷積山4218米,達里加山4636米,巴塄山4086米,公太子山4162米,母太子山4332米,豬嘴山4304米,白石山3908米。積石山林木很少,山間為草場;太子山降水較多,空氣較濕潤,遍布次生林,并有豐富的藥材資源。
?
七、阿尼瑪卿山
又稱大積石山,位于瑪曲縣黃河彎曲部,呈西北――東南走向,主峰在青?!,斍h境內的山體為主脈東延部分,長140公里,寬60公里。境內山體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最高峰喬木格日峰,海拔4806米,積雪終年不化。其余部分起伏較緩,傍河地帶多為丘陵和草地;東南部海拔降至4000米以下,水草豐茂,是藏族人民的良好牧場。
?
八、西傾山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與瑪曲兩縣之間,西延部分進入青海省境。主峰東南距瑪曲縣城約15公里,海拔4454米。向東延伸部分稱郭爾莽梁,位于甘川邊界,最高處海拔4190米,附近為白龍江的發(fā)源地,山下的郎木寺與四川省若爾蓋縣為鄰。大部分山原高差不大,河谷與山下為草灘。
?
九、岷山
起自甘肅迭部縣南部,主脈沿迭部、舟曲兩縣南部邊界伸入到四川盆地西北部,余脈北入迭部、舟曲、文縣境內。分布在本省境內和省界邊緣的峰嶺,高聳入云,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陽坡為草坡和灌木叢,陰坡為森林。主要峰嶺有:馬莫山(在迭部縣南)海拔4232米;戈藏佳則峰(迭部南緣)海拔4574米;青山梁(舟曲西南省界)海拔4500米;木頭嶺(在文縣西北)海拔4032米;摩天嶺(在文縣東南部邊界)海拔2227米。
?
十、隴山
北段又稱六盤山,位于陜、甘、寧3省區(qū)交界地段。北起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地區(qū),向東南延伸,經(jīng)甘肅華亭、莊浪2縣間,繼沿甘陜邊界向南延伸,在張家川縣南進入陜西省境。本省境內寬度為20公里。山體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下,最高峰2857米。山體結構多系砂頁巖,外層多被黃土覆蓋。東坡較緩,分布有次生林;西坡較陡,部分段落有天然林和灌木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