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方縣彝族火把節(jié)將于2022年7月22日—2022年8月1日在貴州宣慰府、西城門景區(qū)舉行,
????“祭火”是彝族的文化傳統(tǒng),是彝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彝族人民心中,火可以退卻一切厄運,好運是火神賜予的,熊熊烈火燃燒,以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禱全家人平平安安,諸事順遂。
?
——7月22日
一、彝學文化研討會
時?間:9:00--11:30? ? ?地 點:慕俄格酒店
二、開城門迎賓儀式
時 間:14:00--14:50? ? ? ?地 點:西城門
三、彝族取火
時?間:15:30--16:30? ??地 點:宣慰府
四、第九殿彝族歌舞演
時 間:16:50--17:20? ? ? ?地 點:宣慰府第九殿
五、火把節(jié)開幕式暨文藝演出
時?間:19:00--20:30? ? ?地 點:葫蘆廣場
六、祭火儀式
時?間:20:40--21:30? ? ?地 點:葫蘆廣場
七、火把節(jié)篝火晚會
時?間:21:30--22:00? ??地 點:葫蘆廣場
?
——7月23日
黔西北廣場舞大賽海選
時 間:10:00——12:00 ???13:30——18:00
地?點:西城門廣場
——7月24日
一、黔西北廣場舞大賽半決賽
時 間:10:00--12:00 ?13:30——15:00
地 點:西城門廣場
二、歌舞專場展演
時間:19:00--21:00? ?地點:葫蘆廣場
主要拍攝地:貴州大方縣
前期拍攝地點:水西王府——貴州宣慰府
后期部分拍攝地點:浙江橫店影視城
外景: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九洞天
百里杜鵑大草原——索瑪(方家坪)大草原
超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大天生橋——大方縣羊場鎮(zhèn)清虛洞天生橋
貴F不是區(qū)號,而是貴州省畢節(jié)市的車牌代碼
中文名:畢節(jié)市
面積:26853平方千米
外文名:Bijie City
人口數量:戶籍人口937.76萬人(2019年)
別名:畢城
行政區(qū)類別:地級市
地區(qū)生產總值:1901.36億元(2019年)
國家/地區(qū):中國貴州省
人均生產總值:28378元(2019年)
下轄地區(qū):1市轄區(qū)、7縣、1管委會、1新區(qū)
政府駐地:七星關區(qū)
主要民族:漢族
電話區(qū)號:0857
郵政編碼:551700
著名景點:百里杜鵑、織金洞、草海、韭菜坪、冷水河、貴州宣慰府等
地理位置:貴州省西北部
機場:畢節(jié)飛雄機場
氣候類型: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火車站:畢節(jié)站、織金北站、草海站、大方站、納雍站、黔西站
方言:貴州話
車牌代碼:貴F
最高峰海拔:2900.6米
高等院校: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本科)
行政代碼:520500
慕俄格古城位于貴州省大方縣城北郊,始建于蜀漢時期,是古羅甸王國首府、明朝“貴州宣慰府”駐地、中國彝族歷史文化古城、中國古彝文化交換和研究基地、中國獨具特點影視拍攝基地和旅游休閑避暑目的地、大型電視連續(xù)劇《奢香夫人》拍攝基地...
主要拍攝地:貴州大方縣
前期拍攝地點:水西王府——貴州宣慰府
后期部分拍攝地點:浙江橫店影視城
外景: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九洞天
百里杜鵑大草原——索瑪(方家坪)大草原
超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大天生橋——大方縣羊場鎮(zhèn)清虛洞天生橋
應該是宣慰司。
宣慰司 宣慰司是介于省與州之間的一種偏重于軍事的監(jiān)司機構,一般掌管軍民之事。它是中央機構。宣慰司長官官稱"宣慰使",是負有承上啟下的一個地方區(qū)劃的軍政最高長官。 宣慰司這一機構最早見于金朝,元朝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設立。到明清時則只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設立,宣慰司數量比前朝要少。 元世祖忽必烈時將每個行中書省劃分為六十個宣慰司,每個宣慰司下轄大約180個路(州)。宣慰司起著上行下達的作用,據元史記載:“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郡縣有請則為達于省?!? 宣慰司置宣慰使3員(從二品),宣慰司同知1員(從三品),副使1員(正四品)和經歷.都事等官。如播州宣慰司,播州既是地名,又是一級行政區(qū)劃,宣慰司是播州區(qū)劃內的最高官府,宣慰使是播州區(qū)劃內的最高軍政長官。
貴州宣慰府(即今貴陽市)是貴州宣慰使靄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處理政務的官府。明代初期水西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將貴州宣慰府作為執(zhí)政官邸,勵耕織、修九驛、納漢儒、興漢學,顧大局、建和諧、安邊陲,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和水西地區(qū)繁榮穩(wěn)定立下了不朽功勛。
大方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奢香墓和奢香博物館,著名景區(qū)水西湖、貴州宣慰府、百里杜鵑、九洞天景區(qū)、油杉河等。此外,還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千歲衢摩崖石刻及古驛道、水西慕俄格城堡遺址、九層衙遺址、閣鴉驛道、大渡河橋等。有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國工農紅軍將軍山、黃家壩、貓場戰(zhàn)場遺跡等一批紅色旅游景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高度綜合構成了黔西北獨具特色的大方風景旅游區(qū)。
貴州宣慰府
貴州宣慰府距大方縣城2.5公里。是貴州歷代宣慰使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處理政務的官府,是央視套播出的電視連續(xù)劇《奢香夫人》的拍攝基地。建于蜀漢時期,原坐落于大方縣北郊螺螄塘畔,時稱羅甸王府,到明代史始稱貴州宣慰府,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因戰(zhàn)爭毀于一旦。貴州宣慰府已恢復重建,工程占地137畝,總建筑面積7969.8平方米,再現了水西古彝歷史民族文化。總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現國家AAAA級景區(qū)。
百里杜鵑
大方縣境內有世界品牌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景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共有23個杜鵑品種,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素有“杜鵑王國”、“世界天然大花園”的美譽。 被譽為“地球彩帶、世界花園、養(yǎng)生福地、避暑天堂”。
1、貴州民族文化宮
貴州民族文化宮主樓汲取了貴州侗寨鼓樓輪廓曲線的神韻,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機襯托毛主席塑像,大樓六個面的每一面形狀都構成“山”字形,建筑造型著力強調貴州、民族、文化三個內涵,頗具貴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2、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苗族吊腳樓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欄式建筑,是中華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2005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棟棟的吊腳樓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棟吊腳樓相連成片,形成一個整體的環(huán)形,形成了單個吊腳樓所不具備的視覺效果。在建房時,對發(fā)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講究和禁忌,特別是上梁的祝辭和立房歌,具有濃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腳樓不但具有較好的美學和建筑學價值,而且還是苗族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承載者。
3、從江增沖鼓樓
增沖鼓樓是侗鄉(xiāng)最有名的鼓樓之一,也是貴州省歷史最悠久、形體結構最大的鼓樓,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鼓樓是侗鄉(xiāng)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筑物,是侗族建筑技藝的集中體現。增沖鼓樓侗寨的特征建筑之一是鼓樓,鼓樓為木結構,增沖鼓樓位于貴州省從江縣增沖鄉(xiāng)增沖村,四周四根大木柱沖天而起,旁邊配以多根小立柱,往上的飛檐和斗拱,形如寶塔,最上層放置一面大皮鼓。
4、黎平肇興侗寨五大團鼓樓
2001年,肇興侗寨及鼓樓群列入大世界基尼斯記錄。肇興侗寨寨子雖為一體,但按侗家一個族姓一座鼓樓的規(guī)矩,肇興大寨五個大團都有自己的鼓樓即“仁、義、禮、智、信”五座鼓樓。被稱為“肇興鼓樓群”,是侗鄉(xiāng)鼓黎平肇興侗寨樓之最,蔚為壯觀。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肇興以鼓樓群最為著名,被譽為"鼓樓之鄉(xiāng)"。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臺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蔚為大觀。一九九三年,貴州省文化廳命名肇興為鼓樓文化藝術之。
5、黎平地坪風雨橋
地坪風雨橋位于貴州省黎平縣地坪鄉(xiāng),俗稱花橋。杉木大梁上平鋪杉木橋板,二十多排圓柱,用枋木交織,壓排穿榫連接成一體,形成長廊,橋廊兩側設1米高的梳齒欄桿。橋上建三座橋樓,中樓形似鼓樓,五重檐四角攢尖頂,兩端橋樓為三重檐四角歇山頂,橋廊屋脊上泥塑熬魚、雙龍搶寶、雙鳳朝陽,中樓四柱繪青龍和鳳凰,栩栩如生,壁板穿枋上繪有民族風情、歷史人物故事彩畫和卷草花紋、楹聯等。建筑造型優(yōu)美,結構嚴謹,工藝精湛,雄偉壯觀,造型結構居全國之首,展示了侗族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為侗族人民的智慧結晶。
6、貴州宣慰府
貴州宣慰府是貴州宣慰使 靄翠和奢香夫人 及其后裔,即歷代貴州宣慰使處理政務的官府。整座建筑,依據史書記載和實地勘測互證,可分為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兩個部份。主體建筑,即為“一場八院九層”。采用中軸對稱的布局,“九層八院”分級躍上,梯級遞進。廣場是根據彝族的講究和用地的限制巧妙設計成一個葫蘆形,源于彝族葫蘆崇拜。兩圓相扣,圓心圖案也是彝族特有的太陽歷和蘇蒂子圖案。
7、鎮(zhèn)寧布依族石板房
?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關鎮(zhèn),絕大多數房屋都是石頭建造,三四層的石樓就有幾十棟。以石條或石塊砌墻,墻可壘至五六米高;以石板蓋頂,鋪成整齊的菱形或隨料鋪成鱗紋,石頭民居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
8、三都怎雷古建筑群
?怎雷村位于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zhèn),有200余棟民居建筑,多是從“桿欄式”木構建筑衍化而來的吊腳樓,保留了“桿欄”建筑的特殊營造印記,成為研究水族獨特建筑風格的重要場所。其中百年以上“桿欄”民居有14棟,另有“桿欄式”建筑和禾倉111棟。怎雷水族古建筑群是水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是研究水族及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實物,被國內眾多研究專家譽為“中國民族建筑活化石”。
9、松桃苗王城
苗王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已有600多年歷史。苗王城分為東城和西城。原有城墻2000余米,頂寬四尺,底寬六尺,高九尺。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歪門邪道”的建筑風格等等不僅具有一定的戰(zhàn)爭防御能力,而且體現了較高的建筑水平。
10、布依族馬頭寨古建筑群
2006年,馬頭寨古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坐落于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xiāng)
“貴州宣慰府”是貴州宣慰使靄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即歷代貴州宣慰使處理政務的官府。整座貴州宣慰府的建筑,依據史載和實地勘測互證,可分為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兩個部份,總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主體建筑,即為“一場八院九層”。2011年11月10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檔播放的30集電視劇《奢香夫人》在貴州省大方縣貴州宣慰府拍攝的。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