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有三島、四洲、九曲之勝;又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據(jù)說因形狀像一個耳朵而取名為洱海。洱海水質(zhì)優(yōu)良,水產(chǎn)資源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有著迤邐風光的風景區(qū)。
洱海發(fā)源于洱源縣茈碧湖,源頭出自黑谷山,唯一出水口在下關(guān)鎮(zhèn)附近,經(jīng)西洱河流出。
洱海地處瀾滄江、金沙江、元江三大江分水嶺地帶,西有點蒼山,東有玉案山,屬于典型內(nèi)陸斷陷盆地,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呈現(xiàn)一個不規(guī)則的狹長帶。
洱海形成約在更新世早期,初為淺水湖泊,中晚更新世時,盆地深陷,湖面擴大,與北部古鄧川湖和南部古風儀湖成串狀連通。全新世以后,又經(jīng)歷地殼下陷與沉積充填,而后,由于入湖三角洲發(fā)育,風儀湖消失,鄧川湖分離,遂形成今天的湖形。
洱海主要水源來自降水,入湖河流大小共有117條。北有芘碧湖、西湖、海西海、經(jīng)洱源盆地、鄧川盆地分別由彌苴河、羅時江、水安江匯入;西部有蒼山十八溪;南部有波羅江;東部有海潮河、鳳尾箐、玉龍河等匯入。洱海唯一的天然出水口是西洱河,流入黑惠江后到漾濞縣平坡與漾濞江匯合,再匯入瀾滄江。
楊麗萍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人。楊麗萍:1958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中國舞蹈藝術(shù)家,第十屆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之后調(diào)入中央民族歌舞團,并以“孔雀舞”聞名。1994年,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jīng)典作品金獎。2009年,憑借《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響聲》獲得成功,并成為中國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
洱海地處大理州大理市(縣級)。。以前是有部分屬于洱源縣。。但是從新劃分行政區(qū)域以后就橫貫大理市。。洱海的水多數(shù)是從洱源縣流出來的。。
下山口溫泉山口是洱源壩子三條河(彌苴河、鳳羽河、海尾河)的總出水口,也是洱源和鄧川兩個壩子的主要通道和關(guān)口。西邊的山屬于天馬山,東邊的山是靈應(yīng)山余脈,兩山之間的峽谷叫普陀崆,峽谷又稱龍馬澗。洱源東湖東湖位于洱源縣右所鄉(xiāng)的東部,湖面積6~10平方公里,與西湖相掩映。東湖龍?zhí)稄臇|山腳下滾滾涌出,水面達1500多平方米,旁有廟宇亭閣,四周蒼松翠柏遮蓋了近一平方公里的山坳。形成了東湖獨具特色的“湖中湖”景觀。東川壩子白族人民的最大本主廟地就在這里。每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東川壩子及各地的善男信女,蓮池會都來到龍?zhí)侗局鲝R,進行祭祀祈禱活動。
大理必去4個景點有洱海、大理古城、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石鐘山石窟。
1、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農(nóng)歷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仿佛剛從洱海中浴出。看著,看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
2、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大理古城為方形城池,每邊約1.5公里,城區(qū)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古城四周有城墻,城墻內(nèi)層為夯土,外披石塊、大磚各一層,城設(shè)四門及四門樓。自明代建城以來歷600多年,古城的規(guī)模、布局基本無大的改變。
城內(nèi)街道縱橫、交錯有致,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城內(nèi)保存有大量的清、民國時期的民居及武廟、杜文秀帥府、西云書院、考試院、城隍廟、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堂等古建筑。大理古城現(xiàn)已成為大理旅游發(fā)展的核心景點。
3、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于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蒼洱景區(qū)的中心和風光秀麗的大理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山麗片區(qū)。大理省級旅游度假區(qū)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
整個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qū)組成:第一局部為大理國,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宮、鎮(zhèn)南王府;第二部分是遼國,包括遼城門和大小遼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宮和女真部落,宋代特點,參照《清明上河園》影視拍攝與旅游風光相結(jié)合的原則,大理又一個較大規(guī)模的旅游景點。
4、石鐘山石窟
石鐘山古時候稱為中山,因有形如巨鐘的紫紅丹霞巖,故稱為石鐘山。位于劍川縣南部 ,石窟分石鐘寺、獅子關(guān)和沙登箐三個片區(qū),共計16窟139尊造像,是我國最南方的一個石窟群,有“南天瑰寶”之稱。石鐘山石窟在內(nèi)容上可分為南詔王室造像、佛教造像、外國人造像及原始崇拜造像幾類, 石鐘山石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
有鳳羽八景:清源洞、鳥吊山、二疊飛泉、天鏡池、道人石、帝釋山古建筑群、鶴林海眼、十分水。萊垍頭條
鳳羽古鎮(zhèn)位于云南省洱源縣西南部,風景秀麗,氣候適宜,適合旅游。2000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榮譽稱號。萊垍頭條
下山口溫泉
山口是洱源壩子三條河(彌苴河、鳳羽河、海尾河)的總出水口,也是洱源和鄧川兩個壩子的主要通道和關(guān)口。西邊的山屬于天馬山,東邊的山是靈應(yīng)山余脈,兩山之間的峽谷叫普陀崆,峽谷又稱龍馬澗。
洱源東湖
東湖位于洱源縣右所鄉(xiāng)的東部,湖面積6~10平方公里,與西湖相掩映。東湖龍?zhí)稄臇|山腳下滾滾涌出,水面達1500多平方米,旁有廟宇亭閣,四周蒼松翠柏遮蓋了近一平方公里的山坳。形成了東湖獨具特色的“湖中湖”景觀。
東川壩子白族人民的最大本主廟地就在這里。每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東川壩子及各地的善男信女,蓮池會都來到龍?zhí)侗局鲝R,進行祭祀祈禱活動。
茈碧湖
位于云南省大理洱源縣東北部,距洱源縣城約3公里,距大理以北73公里,距離劍川石寶山風景區(qū)以南58公里。東、北靠山,西南連田,南北狹長,是高原斷陷溶蝕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是洱海上游的主要湖泊之一,也是洱海的源頭了,鄧川壩子的灌溉水源主要靠它。
西湖
又名洱源西湖、大理西湖,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鄧川壩子西部的蒼山第一峰云弄峰山麓,鑲嵌在右所鎮(zhèn)西部的佛鐘山下。西湖距大理古城40多公里,處在從大理去麗江的途中。
洱源是高原明珠洱海的發(fā)源地,故得名“洱源”因自然資源豐富,被人們贊譽為“魚米之鄉(xiāng)”、“梅子之鄉(xiāng)”、“乳牛之鄉(xiāng)”、“溫泉之鄉(xiāng)”、“蘭花之鄉(xiāng)”“高原水鄉(xiāng)”“嗩吶之鄉(xiāng)”。
西湖是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AAA景區(qū)、云南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洱源西湖濕地公園是繼元陽哈尼梯田后云南省第二個國家濕地公園,還是云南省第一個天然的國家濕地公園。
九氣臺
高原明珠洱海源頭的洱源縣,山川秀美,溫泉星羅棋布,因而有“熱水城”的美稱。在“十里一湯、五里一泉”的眾多溫泉中,規(guī)模最大的莫過于城東郊九氣臺溫泉了。
洱源縣是大理州所管轄的11個縣之一,洱源縣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很適合慢悠悠地去旅行游玩。洱源即是洱海的源頭,有西湖、東湖、茈碧湖、鳳羽鎮(zhèn)、“鳥吊山”、“地熱國”等地方,都是比較好玩的旅行之地。
洱源縣內(nèi)古跡也有很多,不過古鎮(zhèn)的話,也就只有鳳羽鎮(zhèn)這么一個算得上。當年這里曾是徐霞客筆下的“桃花源”!
在洱源縣城的西南部,距離縣城有15公里。鳳羽古鎮(zhèn)素有“文墨之鄉(xiāng)”、“世外桃源”和“百鳥朝鳳”的美譽,曾經(jīng)是歷史上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中轉(zhuǎn)站。鳳羽鎮(zhèn)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如鳳羽鎮(zhèn)所在的鳳翔古村落、鳳羽鎮(zhèn)壩子東邊的佛堂村等。
據(jù)了解,佛堂村和傳統(tǒng)白族村落相同而又不同。除了網(wǎng)紅“空中稻田劇場”、退步堂、天馬草堂等建筑地標外,還有鄉(xiāng)村咖啡館、鄉(xiāng)村美術(shù)館、生態(tài)種植區(qū)、房車露營地等一系列配套設(shè)施,將文化、藝術(shù)和時尚等融于自然鄉(xiāng)土之中。
云南大理十大旅游的景點,具體如下:
1.大理古城AAAA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F(xiàn)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chǔ)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wèi)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
2.崇圣寺三塔AAAAA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離下關(guān)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yīng)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tài),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永鎮(zhèn)山川”……
3.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湖岸線長117公里,面積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七位。洱海南有彌……
4.喜洲古鎮(zhèn)
喜洲東臨洱海,西枕蒼山,保存著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皆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梁畫棟、斗拱重疊,門樓、照壁、山墻的彩畫裝飾藝術(shù)絢麗多姿。喜洲比較著名的有楊品相宅、嚴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傳統(tǒng)民居特點,又結(jié)合了中……
5.南詔風情島AAAA
大理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于蒼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黃金地段---洱源縣東南端的雙廊鄉(xiāng)境內(nèi)。該島四面環(huán)水,東靠著名佛教圣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蒼山洱海,因占據(jù)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故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大理南詔風情島……
6.大理地熱國景區(qū)AAAA
大理地熱國景區(qū)是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城“214”國道旁,景區(qū)距大理市56公里、麗江120公里、昆明400公里。大理地熱國景區(qū)把大理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不可復制的多民族文化與神奇的溫泉療養(yǎng)文化融為一體;以藍天、白云為帳,四面青山為鄰,以國家級景區(qū)“茈碧湖……
7.雙廊藝術(shù)小鎮(zhèn)文化旅游區(qū)AAAA
雙廊地處洱海東岸的“蓮花曲”和“蘿時曲”之上,距下關(guān)35千米,古稱“栓廊”。放眼望去,秀麗的玉幾島、小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浮在碧綠的洱海之中,兩島位于兩廊之間的麗玲峰下,清咸豐年間,人們認為“二島”、“二曲”皆為“雙”,所以將“拴廊”改為“雙廊”。雙廊風光以背……
8.大理蒼山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連綿50多公里,由19座山峰組成,巍峨聳立,直插云霄,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左右,峰頂上終年積雪。這十九峰從南至北分別是:斜陽峰、馬耳峰、佛頂峰、圣應(yīng)峰、馬龍峰、玉局峰、龍泉峰、三陽峰、中和峰、圣觀間峰、應(yīng)樂……
9.巍山古城AAAA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蒙化志稿·城池志》載:“(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筆樓為印柄?!睆奈墓P樓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條主街道。由于種種原因,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古樓已毀,而今只有北門古樓和城中的……
10.新華民族村AAAA
新華民族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北部,境內(nèi)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漢等民族,有著各種豐富多彩的民族節(jié)日和集市,是特有的民族風俗“大觀園”。 走進新華民族村中,隨處可見正在加工手工藝品的村民,丁丁冬冬的錘打聲不絕于耳。據(jù)介紹,該村生產(chǎn)的金、銀、銅等手工藝品享譽國……
大理必去4個景點有洱海、大理古城、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石鐘山石窟。
1、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農(nóng)歷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仿佛剛從洱海中浴出??粗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
2、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大理古城為方形城池,每邊約1.5公里,城區(qū)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古城四周有城墻,城墻內(nèi)層為夯土,外披石塊、大磚各一層,城設(shè)四門及四門樓。自明代建城以來歷600多年,古城的規(guī)模、布局基本無大的改變。
城內(nèi)街道縱橫、交錯有致,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城內(nèi)保存有大量的清、民國時期的民居及武廟、杜文秀帥府、西云書院、考試院、城隍廟、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堂等古建筑。大理古城現(xiàn)已成為大理旅游發(fā)展的核心景點。
3、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于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蒼洱景區(qū)的中心和風光秀麗的大理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山麗片區(qū)。大理省級旅游度假區(qū)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
整個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qū)組成:第一局部為大理國,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宮、鎮(zhèn)南王府;第二部分是遼國,包括遼城門和大小遼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宮和女真部落,宋代特點,參照《清明上河園》影視拍攝與旅游風光相結(jié)合的原則,大理又一個較大規(guī)模的旅游景點。
4、石鐘山石窟
石鐘山古時候稱為中山,因有形如巨鐘的紫紅丹霞巖,故稱為石鐘山。位于劍川縣南部 ,石窟分石鐘寺、獅子關(guān)和沙登箐三個片區(qū),共計16窟139尊造像,是我國最南方的一個石窟群,有“南天瑰寶”之稱。石鐘山石窟在內(nèi)容上可分為南詔王室造像、佛教造像、外國人造像及原始崇拜造像幾類, 石鐘山石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
1、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F(xiàn)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chǔ)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wèi)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
2、崇圣寺三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離下關(guān)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yīng)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tài),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
崇圣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永鎮(zhèn)山川。
3、大理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湖岸線長117公里,面積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4、喜洲古鎮(zhèn)
喜洲東臨洱海,西枕蒼山,保存著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皆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梁畫棟、斗拱重疊,門樓、照壁、山墻的彩畫裝飾藝術(shù)絢麗多姿。喜洲比較著名的有楊品相宅、嚴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傳統(tǒng)民居特點,又結(jié)合了中西建筑手法。
5、大理南詔風情島
大理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于蒼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黃金地段---洱源縣東南端的雙廊鄉(xiāng)境內(nèi)。該島四面環(huán)水,東靠著名佛教圣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蒼山洱海,因占據(jù)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故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
6、大理地熱國
大理地熱國景區(qū)是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城“214”國道旁,景區(qū)距大理市56公里、麗江120公里、昆明400公里。大理地熱國景區(qū)把大理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不可復制的多民族文化與神奇的溫泉療養(yǎng)文化融為一體;以藍天、白云為帳,四面青山為鄰,以國家級景區(qū)“茈碧湖”為伴,景區(qū)內(nèi)小橋流水環(huán)繞,魚在水中游人在岸上走、以及迷人的田園風光猶如人間仙景;同時還能讓游客感受到:“你在蘆中行我在泉中浴、你看“五朵金花”我看百鳥歸巢、你同情侶漫步我看晨光夜景;你到此旅游觀光我來此休閑度假,你路過此地我到此養(yǎng)生”的不同人生品位。
大理地熱國景區(qū)將“以人為本”的經(jīng)營理念對景區(qū)進行了精心打造,為云南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中國溫泉療養(yǎng)文化書寫了新的篇章、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溫泉養(yǎng)生、商務(wù)會議的最佳場所!地熱國是將神奇的溫泉養(yǎng)生文化、云南的白民族文化融合在獨特的自然風光之中,整個景區(qū)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旅游環(huán)境,為此,被評為“中國最佳溫泉度假勝地”。是云南旅游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明珠。
7、雙廊古鎮(zhèn)
雙廊地處洱海東岸的“蓮花曲”和“蘿時曲”之上,距下關(guān)35千米,古稱“栓廊”。放眼望去,秀麗的玉幾島、小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浮在碧綠的洱海之中,兩島位于兩廊之間的麗玲峰下,清咸豐年間,人們認為“二島”、“二曲”皆為“雙”,所以將“拴廊”改為“雙廊”。
8、蒼山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連綿50多公里,由19座山峰組成,巍峨聳立,直插云霄,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左右,峰頂上終年積雪。
這十九峰從南至北分別是:斜陽峰、馬耳峰、佛頂峰、圣應(yīng)峰、馬龍峰、玉局峰、龍泉峰、三陽峰、中和峰、圣觀間峰、應(yīng)樂峰、雪人峰、蘭峰、三陽峰、鶴云峰、白云峰、連花峰、五臺峰、蒼浪峰、云弄峰。十九峰中,馬龍峰最高,海拔4122米。
9、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睹苫靖濉こ浅刂尽份d:“(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筆樓為印柄?!睆奈墓P樓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條主街道。由于種種原因,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古樓已毀,而今只有北門古樓和城中的文筆樓幸存下來。古城池形如棋盤,24條街和18條巷星羅棋布,縱橫交錯,是典型的明清風格“棋盤式”城池布局。
10、新華民族村
新華民族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北部,境內(nèi)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漢等民族,有著各種豐富多彩的民族節(jié)日和集市,是特有的民族風俗“大觀園”。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