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必買清單有板栗,西鳳酒,蓼花糖,天麻,黨參
1、陜西板粟是一種大眾喜食的果品,與李、杏、桃、棗并列為五果。陜西在周朝就開始栽植粟樹。
2、西鳳酒產(chǎn)于鳳翔縣。鳳翔位于關中西部,故稱西鳳酒。據(jù)史書載,唐代西鳳酒就有“甘泉佳釀,清洌醇馥”的美名。
3、三原蓼花糖是三原縣傳統(tǒng)名貴食品。蓼花糖原名“僚(關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產(chǎn)歷史。據(jù)說清朝時,慈禧太后攜光緒來到西安,對地方奉獻給她的僚花糖大加贊賞。
4、天麻主產(chǎn)于陜西南部的秦嶺和巴山地區(qū),以漢中、安康、商洛地區(qū)產(chǎn)量為首,居全國首位。天麻,還可制作名貴佳肴。
5、陜西黨參俗稱西黨,以根條肥大、粗實、紋多、味甜而得名。
我只能把我去西安的經(jīng)驗給你說說:西安的小吃雖然豐富但是不適合南方人口味,如果喜歡吃那些羊肉泡饃之類的可以在商場買包裝好的帶回來.西安的棗子不錯,我就帶了不少,如果自己開車去的話,可以在公路邊買到,價格便宜.也可以帶加工好的袋裝棗食品回來,小吃街很多的.西安生產(chǎn)一種"稠酒",象米酒一樣的,可以帶點回來,但記得在小超市買,大超市不是一般的貴.去臨潼可以帶兵馬俑及古戰(zhàn)車的復制品回來,記得砍價.西安還有一種值得一帶的東西,但是質(zhì)量不一,價格較貴,那就是皮影,有些皮影確實做得很不錯,當然還可以帶點剪紙回去,看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愛好.大概就是這些:)
1.饸饹
饸饹大多是由蕎面制成,因此大多數(shù)也叫作蕎面饸饹,其口感爽滑,食之清香宜人,而且它的營養(yǎng)價值也非常豐富。
2.甑糕
甑糕是西安特有的漢族風味小吃,由江米、紅棗、紅豆等依次鋪在鐵甑上面蒸制而成,據(jù)說歷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3.鳳翔彩塑
鳳翔彩塑是先將粘土和泥漿攪拌成塑泥,然后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晾干,最后上白色低粉,隨后在上面涂彩、繪畫、上光。
泥塑的造型大多是憨態(tài)可掬的娃娃,十分好看。
4.千層油酥餅
千層油酥餅是陜西的特色風味小吃,它色澤金黃、層次分明,并且香酥可口,油而不膩,據(jù)傳油酥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精心改進才最終有了這只要吃了就贊不絕口的千層油酥餅。
5.黃桂稠酒
黃桂稠酒在西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唐朝“貴妃醉酒”醉的就是這黃桂稠酒。
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桂稠酒并不能算作是一種酒,而是一種口感香醇的飲料,現(xiàn)在來看的話,其實是很適合女生飲用的。
6.石子饃
石子饃是西安的另一特色,它的做法非常古老。
先將做好的餅胚放在滾燙的石子上,然后上面再鋪一層石子,采用石子烘烤的方式制成,西安的石子饃吃起來,酥脆咸香,非常好吃。
7.花生酥
老式的花生酥,算是西安的又一大特色美味小吃。它是先將花生仁經(jīng)過烘炒弄熟,再將白糖和和飴糖加熱融化,然后將熬制好的糖漿與炒熟的花生融合在一起,最后壓制成型,再經(jīng)過切割,最終稱為這種老少咸宜的美味小吃。
8.水晶餅
水晶餅里沒有水晶,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便是其中餡料的組成部分之一——冰糖了。
西安的水晶餅,以德懋恭所售的最為知名。它面餅金黃,通體雪白,餡料晶瑩剔透宛如水晶一般,于是便有了“水晶餅”這一雅稱。
9.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古稱“羊羹”。羊肉泡饃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食后回味無窮。
10.臨潼石榴
臨潼石榴素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品質(zhì)優(yōu)良等特點而著稱。名居中國五大名榴之冠。
西安賣特產(chǎn)的地方有一、大唐西市時尚生活館,二、回民街,三、騾馬市步行街等等。騾馬市步行街是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超大型的時尚、人文、休閑生活廣場,是西安年輕人的集中地,西安著名的特產(chǎn)西鳳酒,臘牛羊肉在這里都能買到。
一、大唐西市時尚生活館
唐長安西市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絲路文化為主題的國際商旅文化旅游項目,集旅游、購物、文博、休閑、娛樂、餐飲、商務、酒店、會展、演藝等功能于一體。
西安特產(chǎn)有:西安涼皮、石子餅、羊肉泡饃、臨潼石榴、德懋恭水晶餅、貴妃餅、西安臘牛肉、胡麻餅等。
西安涼皮
西安涼皮是一種特色小吃面食,其面皮選涼爽可口,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 石子餅
石子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又稱干饃或砂子饃。石子餅制作方式古老,經(jīng)久耐貯,攜帶方便。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古稱“羊羹”。羊肉泡饃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食后回味無窮。
臨潼石榴
臨潼石榴素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品質(zhì)優(yōu)良等特點而著稱。名居中國五大名榴之冠。
陜西必買清單有板栗,西鳳酒,蓼花糖,天麻,黨參
1、陜西板粟是一種大眾喜食的果品,與李、杏、桃、棗并列為五果。陜西在周朝就開始栽植粟樹。
2、西鳳酒產(chǎn)于鳳翔縣。鳳翔位于關中西部,故稱西鳳酒。據(jù)史書載,唐代西鳳酒就有“甘泉佳釀,清洌醇馥”的美名。
3、三原蓼花糖是三原縣傳統(tǒng)名貴食品。蓼花糖原名“僚(關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產(chǎn)歷史。據(jù)說清朝時,慈禧太后攜光緒來到西安,對地方奉獻給她的僚花糖大加贊賞。
4、天麻主產(chǎn)于陜西南部的秦嶺和巴山地區(qū),以漢中、安康、商洛地區(qū)產(chǎn)量為首,居全國首位。天麻,還可制作名貴佳肴。
5、陜西黨參俗稱西黨,以根條肥大、粗實、紋多、味甜而得名。
西安方便郵寄的特產(chǎn)有:方便袋裝牛羊牛泡饃、什錦酸梅粉(這個要不到帶藍色字包裝的就要普通透明包裝袋的正宗)稠酒、柿子餅、綠豆糕、陜北紅棗、坊上的龍須糖還有真空包裝的牛羊肉、回民的哦獼猴桃干、瓊鍋糖。
老孫家牛羊肉泡饃(方便包裝)、臘牛羊肉(真空包裝)、十大怪(板栗酥、綠豆酥、紅棗糕、小米酥、核桃酥、野酸棗、桃酥脆、黑米酥、瓊鍋糖、石榴糕)、德懋恭水晶餅、軍軍綠豆糕、豌豆糕、龍須酥、瓊鍋糖、酸梅粉、花生酥、花饃、三原蓼花糖、臨潼石榴、西鳳酒、西安黃桂稠酒。
陜西必買清單有板栗,西鳳酒,蓼花糖,天麻,黨參
1、陜西板粟是一種大眾喜食的果品,與李、杏、桃、棗并列為五果。陜西在周朝就開始栽植粟樹。
2、西鳳酒產(chǎn)于鳳翔縣。鳳翔位于關中西部,故稱西鳳酒。據(jù)史書載,唐代西鳳酒就有“甘泉佳釀,清洌醇馥”的美名。
3、三原蓼花糖是三原縣傳統(tǒng)名貴食品。蓼花糖原名“僚(關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產(chǎn)歷史。據(jù)說清朝時,慈禧太后攜光緒來到西安,對地方奉獻給她的僚花糖大加贊賞。
4、天麻主產(chǎn)于陜西南部的秦嶺和巴山地區(qū),以漢中、安康、商洛地區(qū)產(chǎn)量為首,居全國首位。天麻,還可制作名貴佳肴。
5、陜西黨參俗稱西黨,以根條肥大、粗實、紋多、味甜而得名。
12月西安的特產(chǎn)有很多,比如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柿子餅,等等,這些都是西安特產(chǎn)。
像臘牛羊肉也是西安風味小吃之一,選用優(yōu)質(zhì)新鮮的肉質(zhì),采用特殊的熏考技術加工而成,口感酥爛,湯鮮而不膩,用真空包裝,也可以帶走吃。
還有柿子餅,軟軟糯糯,口感香甜,各種口味的都有,豆沙,棗泥,玫瑰的,很好吃也可以選擇給家人帶點回去嘗嘗。
千年的文化積淀賦予西安獨有的地上、地下文物遺存,使她猶如一本活的歷史教科書。大家可以從秦始皇陵兵馬俑領略大秦帝國的雄風;從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唐華清宮遺址、曲江文化新區(qū)見識盛唐文化的濃墨重彩;從城墻及鐘鼓樓看到大明王朝西北重鎮(zhèn)的英姿。當然,還有陜西歷史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大清真寺等很多知名景區(qū)。這些數(shù)不盡名勝古跡和稀世文物,在默默地訴說著這座中華人文之都的輝煌與滄桑。要是在古代,大家一定早想策馬揚鞭,“一日看盡長安景”了吧。
1,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fā)現(xiàn)震驚世界。這一建在公元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tài)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筑規(guī)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跡”媲美。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之譽不脛而走,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代名詞。
2,大雁塔位于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nèi),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jīng)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nèi)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jīng)籍。這座塔初名為經(jīng)塔。后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贊嘆。
這座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志。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經(jīng)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yōu)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后人為了區(qū)別于薦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內(nèi)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jīng)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論”是唐高宗為“圣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貴資料。
3.安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區(qū),呈長方形,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了一套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御體系。
西安城墻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公元1370——1378)年間,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墻為基礎擴展形成。明城墻呈長方形,周長約13.79公里,高12米,頂寬12至14米,底寬15至18米。墻體以黃土為主,加少許石灰、細沙、麥秸節(jié),和水調(diào)和,分層夯打。城墻之上平整寬廣,每隔120米建一座凸出墻外的敵臺,臺上建敵樓,全城共有98座。墩臺之間距離相當,每2座敵臺能夠形成有利的火力夾擊點,從而在戰(zhàn)時有效地射殺攀爬城墻的敵人。城墻頂部外沿筑有2米高的垛墻,其上留有垛口,共有5984個,既能射箭、瞭望,又能有效躲避敵人箭矢。墻頂內(nèi)沿建有半人高的女兒墻,無垛口,其作用是為了防止士兵及輜重在往來城墻時跌落。城墻的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臺。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zhuǎn)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每角各修一座角樓。
城墻外有環(huán)繞城墻一圈的“護城壕”(護城河)。護城河寬30余米,深12—15米。城墻內(nèi)有6米寬的馬道和6處斜坡,方便守軍調(diào)動上城。
4.地。
看點“給我一天,還你萬年”: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西安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精華,藏品豐富精美,是展示中國古代文明和陜西歷史文化的藝術殿堂。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市小寨東路91號,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占地約7萬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陜西省是中國古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個王朝的都城,歷時達1100多年之久,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中心舞臺,因此地面、地下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早在1973年,-總理陪同外賓來西安參觀設在碑林的陜西省博物館時就指出:陜西文物很多,展室狹小,在適當時候新建一個博物館,地點可選在大雁塔附近。
1991年6月20日,按照周總理的遺愿建成并正式開館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無論在博物館的建筑、內(nèi)部設施或陳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堪稱我國博物館之最。這座由我國著名女建筑師張錦秋設計的建筑,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反映一個博大、輝煌的時代風貌,既體現(xiàn)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氣勢,又兼收并蓄傳統(tǒng)園林和民居的設計手法。主題建筑整體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調(diào),創(chuàng)造了一個莊嚴、質(zhì)樸、宏偉,具有濃郁傳統(tǒng)文化氣氛的現(xiàn)代空間環(huán)境。
這里館藏文物多達37萬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shù)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tài),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芍^琳瑯滿目、精品薈萃。除了常規(guī)陳列外,館內(nèi)還經(jīng)常不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
1:肉夾饃,不止春天一年四季都能帶,把肉和饃分開裝,吃的時候,把饃用電餅鐺或者烤箱熱一下(不要蒸,軟了不好吃),肉也熱一下再夾,那個香?。。?/p>
2:酸梅粉,回民街的不錯哦
3:羊肉泡饃,袋裝的方便攜帶
4:水晶餅,可以嘗嘗也不錯
5:瓊鍋糖,富平特產(chǎn)可以帶
6:搟面皮,涼皮,現(xiàn)在有了袋裝的方便攜帶,尤其面皮米皮開袋即食很方便,很美味
7:臘牛羊肉,回民街的臘牛羊肉很有名
8:乾縣鍋盔,陜西八大怪之一鍋盔像鍋蓋
9:石頭餅,石頭饃,有夾心的,可做美味零食
10:甑糕,很美味隨時可帶,那年花開月正圓出鏡率很高哦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