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最好玩的都在羅布泊里面,樓蘭遺址啥的,不過不申請是看不到的,還貴
若羌最好玩的都在羅布泊里面,樓蘭遺址啥的,不過不申請是看不到的,還貴
在若羌河附近就行。另外,從若羌到依吞布拉克的路上米蘭附近也有,到了依吞布拉克向南邊山里走,有座小山就是玉的。我只去過若羌這些地方,當(dāng)?shù)剡€有一些玉礦,我沒去,找找說不定更有發(fā)現(xiàn)
若羌最好玩的都在羅布泊里面,樓蘭遺址啥的,不過不申請是看不到的,還貴
若羌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qū)級保護單位6處,分布著樓蘭古城遺址、米蘭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羅布泊;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動植物王國――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全國唯一的阿爾金山――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qū)。若羌縣有中外罕見的高山陰陽湖泊――鯨魚湖,三泉一線的高原沙子泉,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最高的庫木庫里沙漠等著名景點。樓蘭古城樓蘭古城位于新疆若羌縣羅布泊的西岸,素有沙漠中的“龐貝”之稱。城內(nèi)最高的建筑物是位于城東部的一座高10.4米的佛塔;最特殊的建筑遺跡是中部的三間房遺址;城的周圍還有一些佛寺和烽燧等遺跡和古墓。羅布泊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湖,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千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于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jīng)注羅布泊,至上世紀(jì)50年代,湖水面積又達到2000多平方千米。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失去水源補給,1972年全部干涸。
若羌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qū)級保護單位6處,分布著樓蘭古城遺址、米蘭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羅布泊;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動植物王國――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全國唯一的阿爾金山――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qū)。若羌縣有中外罕見的高山陰陽湖泊――鯨魚湖,三泉一線的高原沙子泉,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最高的庫木庫里沙漠等著名景點。樓蘭古城樓蘭古城位于新疆若羌縣羅布泊的西岸,素有沙漠中的“龐貝”之稱。城內(nèi)最高的建筑物是位于城東部的一座高10.4米的佛塔;最特殊的建筑遺跡是中部的三間房遺址;城的周圍還有一些佛寺和烽燧等遺跡和古墓。羅布泊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湖,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千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于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jīng)注羅布泊,至上世紀(jì)50年代,湖水面積又達到2000多平方千米。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失去水源補給,1972年全部干涸。
若羌縣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768~6900米。南部為山區(qū),屬羌塘高厡東北部,海拔1500~4500米,國家以此圈劃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是縣內(nèi)的主要牧業(yè)基地;中部沖積為沖積扇綠洲平原,海拔880~1500米,為農(nóng)業(yè)種植區(qū)和主要人口居住區(qū)。
若羌縣自古以來就是內(nèi)地通往中亞和新疆通往內(nèi)地的第二條戰(zhàn)略通道,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要道。全縣轄兩個管委會、四鎮(zhèn)、四鄉(xiāng)、一團場???cè)丝?.2萬人(2013年),有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回族、東鄉(xiāng)族等15個民族,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數(shù)占40%。
擴展資料:
若羌縣的地理環(huán)境:
1、地理位置
若羌縣位于北緯36°05′~41°23′,東經(jīng)86°45′~93°45′,東與甘肅、青海兩省相連,南與西藏自治區(qū)接壤,西與且末縣毗鄰,北與尉犁縣和吐魯番、哈密兩地區(qū)交界,隸屬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h境東西寬570千米,南北長580千米,面積20.23萬平方千米。
2、水文
若羌縣的主要河流有:若羌河、瓦石峽河、塔什薩依河、米蘭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車爾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玉蘇普阿勒克河、阿提阿特坎河、依協(xié)克帕提河、色斯克亞河、阿其克庫勒河、喀夏克勒克河,均屬于內(nèi)陸型河流。
3、氣候
若羌縣城屬暖溫帶大陸性荒漠干旱氣候,若羌縣年平均溫度11.8℃,極端最高溫度43.6℃,1月平均氣溫﹣9.4℃,7月平均氣溫27.4℃,極端最低溫度-27.2℃;年平均相對濕度39℃,無霜期189~193天;年平均降水量28.5毫米,年極端最大降水量118.0毫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9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