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施工
相當于生產企業(yè)的“生產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項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設置“合同成本”和“毛利”兩個二級明細科目。
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核算工程合同成本,在合同成本下,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1)人工費(項目/部門核算)
(2)材料費(項目/部門核算)
(3)機械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其他直接費(項目/部門核算)
(5)分包成本(項目/部門核算)
(6)間接費用
間接費用下設下列明細科目:
管理人員工資(項目/部門核算)
職工福利費(項目/部門核算)
固定資產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低值易耗品攤銷(項目/部門核算)
辦公費(項目/部門核算)
差旅費(項目/部門核算)
財產保險費(項目/部門核算)
工程保修費(項目/部門核算)
排污費(項目/部門核算)
勞動保護費(項目/部門核算)
檢驗試驗費(項目/部門核算)
外單位管理費(項目/部門核算)
材料整理及零星運費(項目/部門核算)
材料物資盤虧及毀損(項目/部門核算)
取暖費(項目/部門核算)
其他費用(項目/部門核算)
2、工程施工——毛利
核算工程毛利,具體的設置根據企業(yè)需要選擇,不一定非要設置這些會計科目。特別是間接費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設置。
(二)機械作業(yè)
該科目主要是針對建筑企業(yè)有單獨的設備管理部門為各項目提供設備發(fā)生的費用及內部結算的臺班的核算。相當于制造待業(yè)的“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針對本公司的設備設置單機核算,準確核算每臺大型或者主要設備每個臺班的耗用成本。
通常情況下,應當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工資及附加(部門/設備核算)
燃料及動力(部門/設備核算)
折舊費(部門/設備核算)
配件及修理費(部門/設備核算)
間接費用(部門/設備核算)
(三)應收賬款
1、應收工程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根據工程進度報表或者結算的應收賬款
2、應收銷貨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施工企業(yè)應收產品銷售貨款
3、應收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根據合同及結算業(yè)主暫扣的工程質保金,最好設置有到期日。
(四)應付賬款
1、應付購貨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購貨款、設備款等。
2、應付分包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分包工程款
3、暫估應付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暫估入賬的款項(包括材料暫估入賬及分包工程款的暫估入賬)。
4、應付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分包單位的質保金,最好設置有到期日。
(五)工程結算(往來單位/項目核算)
核算根據業(yè)主進度報表簽證資料或者工程結算的款項。
(六)主營業(yè)務收入(手工賬可不用以下明細科目,只需按項目設置明細科目即可)
1、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下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1)人工費(項目/部門核算)
(2)材料費(項目/部門核算)
(3)機械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其他直接費(項目/部門核算)
(5)間接費用(項目/部門核算)
2、稅金(項目/部門核算)
3、勞動保護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公司管理費(項目/部門核算)
5、公司利潤(項目/部門核算)
其他會計科目的設置基本與其他行業(yè)的科目設置相差不大。
沒有這個說法,你調過來就行了.
即多個會計科目同時核算同一個核算項目即可達到目的.
比如應收賬款---客戶(核算項目)--A客戶(核算項目內容)
其他應收款-----客戶(核算項目)--A客戶(核算項目內容)
應收票據---客戶(核算項目)--A客戶(核算項目內容)
制造費用--工資--部門--財務部
營業(yè)費用--工資--部門--財務部
管理費用--工資--部門--財務部
明白不?
通過設置會計科目,可以分類反映不同的經濟業(yè)務,可以將復雜的經濟信息變成有規(guī)律、易識別的經濟信息,并為其轉換為會計信息準備條件。
在設置會計科目時,需對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并按每一類別內容特征設定范圍、定義、名稱。例如,工業(yè)企業(yè)擁有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物質條件,機器設備、廠房,具有共性,即均屬于勞動資料,則將之歸為一類,稱之為“固定資產”;企業(yè)為生產經營購入的各種各樣的材料,具有共性,均屬于勞動對象,則將之歸為一類,稱之“原材料”。
又如,企業(yè)的貨幣資金由于保管地點和收付方式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個類別:銀行存款和現金,相應也設置兩個會計科目,其中“銀行存款”科目用來核算企業(yè)存放在銀行的存款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而“現金”科、目用來核算企業(yè)庫存現金的收付與結存情況??梢姡瑫嬁颇渴窃O置賬戶、進行處理賬務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和依據,是一種基本的會計核算方法。
2.1.2設置會計科目的原則 任何一個作為會計主體的單位都必須設置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會計科目體系。無論國家有關部門統(tǒng)一制定會計科目,還是企業(yè)單位自行設計會計科目,均應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
設置會計科目時應該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設置會計科目必須適應會計對象的特點 適應會計對象的特點,是指必須根據各行業(yè)會計對象的特點,本著全面核算其經濟業(yè)務的全過程及結果的目的來確定應設置的會計科目。例如,工業(yè)企業(yè)是從事生產制造的企業(yè),根據這一特點,工業(yè)企業(yè)必須設置反映生產過程的會計科目如“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科目;而商品流通企業(yè),它不生產產品,而是以商品買賣作為主要經營業(yè)務,故其會計設置應反映商品的買賣過程,如“庫存商品”、“營業(yè)費用”、“主營業(yè)務收入”等科目。
2.設置會計科目必須符合經濟管理的特點 設置科目,既要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又要符合企業(yè)自身經濟管理要求,還要符合包括投資者在內的有關方面了解企業(yè)生產經營情況的要求。例如,企業(yè)單位為進行經濟核算,就必須設置“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科目,為正確地進行各期成本計算,就必須設置“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科目。
3.設置會計科目必須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統(tǒng)一性就是在設置會計科目時,要根據《企業(yè)會計制度》中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使用統(tǒng)一的會計核算指標、口徑。
而靈活性是指會計科目的設置不但要服從統(tǒng)一的核算指標,而且也可根據本企業(yè)自己的經營特點和規(guī)模、增減變化情況及投資者的要求,對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作必要增補或兼并。如在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收發(fā)的企業(yè),可以不設置“材料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而增設“在途材料”科目。
但各個單位在貫徹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原則時,應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防止會計科目過于簡單化,造成經濟管理的困難;二是要防止會計科目的過于繁瑣,增加會計核算的工作工作量。 4.設置會計科目的名稱要含義明確、字義相符、通俗易懂,并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
含義明確是指設置會計科目時要盡可能明確簡潔地反映經濟業(yè)務特點;字義相符是指按照中文習慣,能夠望文生義,不致產生誤解;通俗易懂是指要避免使用晦澀難懂、歧義的文字,便于大多數人正確理解,從而避免了誤解和混亂。同時,為了便于不同時期的會計資料進行對比分析,會計科目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以便在一定范圍內綜合匯總和在不同時期對比分析其所提供的核算指標。
2.1.3會計科目的分類 為了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應按一定的標準對會計科目進行分類。會計科目的分類方法通常有下列幾種: 1.按其核算的經濟內容分類 每個會計科目核算的經濟內容是不同的,會計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可以分為五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五類。
每一大類會計科目可按一定的標準再分為各小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有“現金”、“原材料”、“庫存商品”、“應收賬款”等科目;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有“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有“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金”等科目;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有“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科目。 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反映資本的科目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科目;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有“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等科目。 4)成本類科目,主要反映企業(yè)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發(fā)生的成本的科目,如“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及“勞務成本”科目。
5)損益類科目:反映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收入和發(fā)生的各項費用的科目。收入類科目,如“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費用類科目,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yè)費用”、“所得稅”等科目。
這不是一句兩句能明白的喲。我有個朋友做過甲方,這是他們用過的科目,不知能幫到你不?
要是建筑業(yè)的會計朋友,加我QQ459899337
1 1001 現金 2 1002 銀行存款 3 1009 其他貨幣資金 100901 銀行本票 100902 銀行匯票 4 1111 應收票據 5 1113 應收賬款 6 1114 其他應收款 7 1115 壞賬準備(基本建設期間不計提壞帳準備,發(fā)生時 按實列入相關投資) 8 1120 預付備料款 9 1121 預付工程款 10 1225 原材料 11 1226 低值易耗品 122601 辦公用具 122602 生產工具 122603 低值易耗品攤銷 12 1230 器材采購 120101 設備采購 120102 材料采購 120103 工具 13 1231 采購保管費 123101 設備 123102 材料 工具用具 14 1232 庫存設備 15 1233 庫存材料 16 1234 材料成本差異(實物資產均采用實際價格核算,不用此科目) 17 1301 待攤費用(不用此科目) 18 1501 固定資產 19 1502 累計折舊 20 1505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基建時期不用此科目,應為固定資產清理) 21 1601 建筑安裝工程投資 160101 建筑工程投資 160102 安裝工程投資 22 1602 設備投資 160101 不需要安裝設備 160102 在安裝設備 160103 工器具 23 1603 待攤投資 160301 工程建設管理費 16030101 工資及獎金 16030102 福利費 16030103 辦公費 16030104 差旅費 16030105 通訊費 16030106 業(yè)務招待費 16030107 勞務費 16030108 折舊及大修(應為固定資產使用費,含折舊,大修及日常維修) 16030109 無形資產(攤銷) 16030110 低值易耗品攤銷 16030111 教育經費 16030112 其他 160302 土地征用費 160303 勘察設計費 160304 研究實驗費 160305 臨時設施費 160306 負荷聯動試車費 160307 壞賬損失 160308 財務費用 160309 固定資產損失(含設備盤虧及毀損) 160310 設備盤虧及毀損(不用此項) 160311 器材處理虧損(應為流動資產損失) 160312 合同公證費 160313 工程質量監(jiān)測費 160314 其他 24 1604 其他投資 25 1701 固定資產清理(不用此項) 26 1801 無形資產 27 1805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不用此項) 38 1901 長期待攤費用(發(fā)生費用直接進入"待攤投資") 39 1911 待處理財產損益 191101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191102 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 30 2101 短期借款 流動資金借款(按借款銀行列子目) 31 2102 基建投資借款(按借款銀行列子目) 32 2111 應付票據(按單位或個人列明細帳) 33 2121 應付賬款(按單位或個人列明細帳) 34 2122 應付器材款(按單位或個人列明細帳) 35 2123 應付工程款(按單位或個人列明細帳) 36 2131 預收賬款(按單位或個人列明細帳) 37 2151 應付工資 38 2153 應付福利費 39 2171 應交稅金 217101 應交增值稅 21710101 進項稅額 21710102 已交稅金 21710103 轉出未交增值稅 21710104 減免稅款 21710105 銷項稅額 21710106 進項稅額轉出 21710107 轉出多交增值稅 21710108 未交增值稅 217102 應交營業(yè)稅 217105 應交所得稅 217106 應交土地增值稅 217107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217109 應交土地使用稅 217110 應交車船使用稅 217111 應交個人所得稅 40 2176 其他應交款(按教育費附加及交通重點建設附加設明細) 41 2181 其他應付款 42 2191 預提費用 43 2211 預計負債 44 2301 長期借款 45 2321 長期應付款 46 3101 實收資本 47 3111 資本公積 48 3121 盈余公積
如果行政單位采用計算機軟件記賬,可以在“項目支出”二級科目底下按照“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中的大類設置三級明細科目,如“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設為三級科目,三級科目下面按照“支出經濟分類科目”的款級科目設置四級明細科目,如“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社會保障繳費”、“辦公費”、“水費”、“電費”、“離休費”、“退休費”等;同時對“項目支出”科目進行輔助核算,將具體的項目名稱設置成輔助核算科目,以便按照具體項目進行分類核算和查詢。如果是手工記賬,可以將項目名稱設置為“項目支出”二級科目下面的三級明細,其下再依次按照“支出經濟分類科目”的類款級科目分別設置四五級明細。
財政部2006年4月16日印發(fā)的《關于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后行政單位會計核算問題的通知》(財庫[2006]26號)規(guī)定:
一、“401撥入經費”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二級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科目”的“項”級科目設置明細賬。
二、“404預算外資金收入”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二級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科目”的“項”級科目設置明細賬。
三、“501經費支出”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二級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經濟分類科目”的“款”級科目設置明細賬。
會計科目我只說一級,資產類的主要有: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它應收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物資采購(如果要買材料就通過個科目);負債類:應付賬款、其它應付款、應交稅費;成本類:勞務成本(在這可以設二級科目如材料和人工) 權益類:本年利潤(下面設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損益類: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yè)費用、主營業(yè)務收入、其它業(yè)務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其它業(yè)務成本、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主要就這些了,如果你們是用軟件,那你只要在這些科目下按你們的實際情況增加些二級或三級科目就行了。###你出門腦袋瓜子叫門卡了吧。
你一定在施工企業(yè)吧!我想談談
實行項目成本核算,也就是對每個工程進行核算。
1、設置一級科目 工程施工
2、設置二級科目 各工程 (如:王府井大廈 東方明珠 悉尼歌據院等等)
3、設置三級科目 人工費 材料費 機械費 其他直接費 間接費
具體核算
1、工資分配
借:工程施工-王府井- 人工費 500000
工程施工-東方明珠- 人工費 500000
工程施工-悉尼歌據院-人工費 500000
貸:應付工資 1500000
2、材料和其他費用都一樣處理,材料就計入材料費
機械就計入機械費,是哪個工程發(fā)生的費用就進入哪個工程,這樣成本就可以在歸集起來。
如何計算成本是否虧損呢,這要根據完成的施工產值分析各項費用,進行比較。致于如何分析,好象你沒問,再說在這里說有點困難,QQ93314618
怎么樣說得是不是比較詳細。是不是考慮賞點分
~~~~~~~~一個10年施工成本核算的會計
一個單位如果有多個基建項目,建帳核算方法:
應當分別按照不同的項目設置獨立核算的相關科目進行分別歸集支出和成本,最終做出決算時,也應分別按照不同的項目進行決算和驗收。
基建會計核算常用實務 如下:
一、收到財政等基建撥款時(“基建撥款”科目應根據核算需要設置“以前年度撥款、本年預算撥款、本年基建基金撥款、本年自籌資金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等明細科目)
借:銀行存款
貸:基建撥款—本年預算撥款等明細科目
二、用撥款購買設備時
借:設備投資
貸:銀行存款
三、向施工企業(yè)預付工程款時
借:預付工程款—工程項目—施工單位
貸:銀行存款
四、向施工企業(yè)預付備料款或自行購買材料時
借:預付備料款—工程項目—施工單位(預付備料款時)
貸:銀行存款
五、向施工企業(yè)結算支付工程款時
借:建筑安裝工程投資
貸:應付工程款
預付工程款
銀行存款
六、發(fā)生除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和設備投資以外的并能單獨形成交付使用資產價值的各種其他投資時(如購置房屋和辦公家具等)
借:其他投資
貸:銀行存款
七、發(fā)生江河清障、綠化、項目報廢等特殊支出時
借:待核銷基建支出
貸:銀行存款
發(fā)生的待核銷基建支出,應在下年初報經批準后沖銷有關資金來源
借:基建撥款—以前年度撥款等
貸:待核銷基建支出
八、發(fā)生建設單位管理費、土地征用及遷移補償費和監(jiān)理費等待攤投資時
借:待攤投資—明細項目
貸:銀行存款
待攤投資有直接分攤和間接分攤,間接分攤一般采用概算比例法和實際比例法兩種。應在竣工驗收和辦理結算手續(xù)后,結轉交付使用資產的實際成本,一并結轉應分攤的待攤投資
借:交付使用資產
貸:建筑安裝工程投資
待攤投資
九、建設項目自用固定資產報廢、毀損時
借:待攤投資
貸:固定資產
十、資金來源方的各種本年撥款項目,在年度決算批復后,下年初建立新賬時,即轉入“以前年度撥款”項目。
借:基建撥款—本年預算撥款等明細科目
貸:基建撥款—以前年度撥款
十一、交付使用資產項目的年末數,在年度財務決算批復后,第二年年初與相應的資金來源對沖
借:基建撥款—以前年度撥款
貸:交付使用資產
同時,在單位經費賬上記錄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1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