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的類別分為: 資產類? 負債類? 權益類? 成本類? 損益類五大類別,損益類又包括收入和費用。其中資產,成本,費用類的,是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而負債,權益,收入類的,是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會計科目的設置把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分門別類地歸集了起來,看起來是一目了然。因此會計科目的設置要遵循五大原則:
1、全面性原則
2、合法性原則
3、相關性原則
4、清晰性原則
5、簡要實用原則
企業(yè)可以根據規(guī)模大小及業(yè)務繁簡等情況,在具體設置會計科目時,考慮自身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應努力做到科學、合理、適用。
一、關于會計科目,說法正確的是“A,會計科目的設置應該符合國家統(tǒng)一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另三個選項都是錯誤的。
二、解釋。
1、《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 各單位根據國家統(tǒng)一會計制度的要求,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會計報表指標匯總和對外統(tǒng)一會計報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選項A和C)
2、設置會計科目時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1)合法性原則: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所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于國家統(tǒng)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只有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tǒng)一的財務報表的前提下,企業(yè)才能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 ,適當自行增設、減少或合并某些會計科目。
(2)相關性原則:會計科目的設置,應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服務 ,滿足對外報告與對內管理的要求。要求充分考慮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本企業(yè)會計信息的需要設置會計科目,以提高會計核算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滿足相關各方的信息需求。
(3)實用性原則:在合法性的基礎上,企業(yè)應當根據組織形式、所處行業(yè)、經營內容、業(yè)務種類等自身特點,設置符合企業(yè)需要的會計科目。
3、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會計科目與賬戶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分類,兩者核算內容一致,性質相同。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也是設置賬戶的依據;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的結構和格式,并通過其結構反映某項經濟業(yè)務的增減變動及其余額。(選項B、D錯誤)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