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作為一級科目核算。
具體如下。財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訂了《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該準則最大亮點之一是利潤表中增設“其他綜合收益”和“綜合收益總額”兩個項目。
“其他綜合收益”作為一級科目核算,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原來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現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的情況,進行了科目轉換,如此變化,主要是因為其他綜合收益是指,企業(yè)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即以后終究會歸入損益類科目核算,只是當時業(yè)務還不適合直接歸入損益核算。 就像百川歸海,需要中途轉個彎,這個中轉站就是“其他綜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幾種情況: 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減值及處置導致的其他綜合收益的增加或減少。還包括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重分類日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部分。
2。長期股權投資指,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額導致的其他綜合收益的增加或減少。
分兩種情況: (1)對合營聯營企業(yè)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確認的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導致的其他綜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資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論是在投資單位的個別報表還是合并報表,均應歸屬于其他綜合收益。
(2)對子公司投資,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綜合收益而在合并報表中按權益法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和少數股東權益的變動才是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因權益性交易導致的資本公積或留存收益的變動使得合并報表按權益法相應確認的其他資本公積和少數股東權益的變動不是其他綜合收益。 3。
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其差額記入所有者權益導致的其他綜合收益的增加,及處置時的轉出,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4。
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借與貸的會計分錄的兩個符號###借款可以有很多方式,多指私人借款,利息由個人商量來定。
有時候有借條,有時候就是口頭借。 貸款一般是從金融機構借款,利息一般由銀行來定。
合同較為法定規(guī)范,都為書面合同。###借款 是會計術語,而貸款是借款,他們沒有任務關系,如果有什么不明白`找我``我是學會計的`還行###借貸,在法律意義上,是指由貸方與借方成立一項“借貸契約”,貸方將金錢所有權移轉給借方,到期時由借方返還同額的錢。
貸款是經濟發(fā)生困難的時候,個人或者企業(yè)向銀行借錢的行為,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因此,貸款是利滾利的,借很少,還很多,銀行始終是獲利的一方,沒錢還它就拿你的資產來抵債,雖然說高利貸是搶錢,不過這種世道,人人都是惟利是圖的啊,炎涼到沒有區(qū)別。
###我覺得借款是企業(yè)或企業(yè)間及企業(yè)與個人間發(fā)生的經濟行為。而貸款就是企業(yè)與金融機構發(fā)生的借貸行為。
###借貸平衡, 記帳規(guī)則。
其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借、貸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
與具體的賬戶相結合,表示不同的意義。1、代表賬戶的兩個固定位置:左借右貸。
2、與不同賬戶結合,分別表示增加或減少:比如資產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而負債類賬戶卻相反,貸方增加,借方減少。
3、表示余額的方向。 比如:資產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貸方。
來自百度知道###會計里面的借和貸沒有實質性的意思,只是作為一個記賬符號###會計分錄是指對每筆經濟業(yè)務確定其應借記、應貸記的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其通常包含三組相關聯系的概念:一組相互聯系的賬戶名稱、一組相對應的記賬符號、一組相等的金額。
同時,編制分錄時必須按照“先借后貸、借貸錯開、借貸方各自對齊”的格式來進行編制。在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基本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稱為“借方,右方稱為“貸方”。
但究竟哪一方面登記增加的金額,哪一方面登記減少的金額,則要視賬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及其性質來決定。 賬戶一般按結構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收入利潤類等。
會計分錄題目是會計學考試的重點,關于會計分錄的借貸方關系的確認,這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記住它們之間的關系,只要記牢這幾種關系,會計學分錄題目也不是什么難事我們就會很容易找到做題的頭緒。 資產類:資產增加借方反應,資產減少貸方反應。
費用類:費用增加借方反應,費用減少貸方反應。負債類:負債增加貸方反應,負債減少借方反應。
所有者權益類:所有者權益增加貸方反應,所有者權益減少借方反應。收入類:收入增加貸方反應,收入減少借方反應。
做會計分錄的步驟,第1步:找科目,第2步:分析科目屬于那個要素,第3步:辨別發(fā)生怎樣的增減變化,第4部:用口訣體現它的借貸關系。 ###這個是根據會計分錄來的,沒有學過是看不懂的###一句話:資金流向平衡。
###會計記賬的方向,并不是字面意思借款貸款,比如資產類科目借記增加,貸記減少,而負債類科目是借記減少而貸記增加。
借錢給某人在賬務處理上即個人向企業(yè)借款,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XX個人
貸:庫存現金
報銷及還款時:
借:庫存現金
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收款--XX個人
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yè)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其他應收款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其他應收款通常包括暫付款,是指企業(yè)在商品交易業(yè)務以外發(fā)生的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擴展資料:
企業(yè)向個人借款的賬務處理:
個人把資金借給了企業(yè),企業(yè)自然需要將之確認為債務。要特別說明的是,會計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不能記作“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科目主要核算企業(yè)向金融機構的借款,企業(yè)向個人借款只能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進行核算,明細科目可設定為借款人姓名。
借款時的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XX個人
還款時的分錄為:
借:其他應付款--XX個人
貸:銀行存款
企業(yè)向借款人支付利息,要記得需要代扣代繳個稅,利息確認為“財務費用”即可。
借:財務費用--借款利息
貸:銀行存款
其他應付款--代扣XX個人個稅
借:其他應收款—xx
貸:銀行存款等
拓展資料:
1,為了保證帳戶對應關系的正確、清晰、便于了解經濟業(yè)務的內容,會計分錄必須嚴格掌握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的基本原則,不允許多借多貸。
2,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yè)務合并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yè)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3,其他應收款是指企業(yè)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