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只是記賬符號 沒有其他含義
借貸記帳法是以借貸兩個字為記帳符號,對每一項經濟業(yè)務以借貸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帳戶上反映的一種復式記帳方法。
“借”“貸”二字的最初含義是指債主和貸主而言,用來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后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經濟活動內容日益復雜,記帳的范圍日益擴大到實物、收入、費用等方面,借貸二字不僅要記錄債權、債務,也要記錄各項財產和收入、費用的變動。這樣,借貸二字就逐漸失去了原來的含義,成為一種純粹的記帳符號,成為會計核算中用來指引記帳方向的會計專業(yè)術語了。
1.會計科目的類別有哪些------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共同類,成本類,損益類
2.會計科目借貸方分別表示什么
資產: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負債: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所益: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成本:材料采購時,借方表示超支差;貸方表示節(jié)約差;發(fā)出材料時,貸方表示超支差,貸方紅字表示節(jié)約
損益: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3.你還要搞清楚復式記賬(借貸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
(一)賬戶結構(T字型)
分左右兩方,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
資產、費用如有余額一般在借方,借記增加,貸記減少。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如有余額一般在貸方,借記減少,貸記增加。
(二)記賬規(guī)則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三)會計分錄 先借后貸,借貸錯開。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楠雨宸雨怎樣理解會計的借貸?要理解會計的借貸,以下幾點是首要記住的:(1)會計的“借”與“貸”已經脫離其漢語本身的意義,就好像人的姓名一樣,并不因為某人名字中含有“偉”、“輝”,他就偉大光輝,亦即“借”與“貸”僅僅是一符號而已。
這中間隱含的一個要求就是,在讀寫會計分錄的時候,不要在自己弄不懂一個會計分錄的時候,強行將其往借或貸漢語意思方面想,例如有的人想當然的認為“借就是表示進,貸表示出”,在有的地方抱有這種理念也許可能還會解決理解上的燃眉之急,但這只會是飲鴆止渴,而加大自己以后理解許多其他會計分錄上的難度??傊痪湓挘敖琛?、“貸”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符號,雖然在其起源早期可能的確存在某種意義,但現在這種意義早已消然褪盡。
(2)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到底怎樣理解“借”或“貸”呢?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要區(qū)分幾大類科目,再次要弄清楚這這幾大類科目記在借方以及記在貸方分別表示什么意義,當然這種意義主要是體現在其具體科目記在借方以及記在貸方是表示增加還是表示減少。首先看幾大類科目。
一般說來,在會計中有六大類科目,即資產類、負債類及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費用類及利潤類。這六大類科目分為兩組,并且可以用兩個等式連接其間的關系,即:資產也許又會問,為什么做這樣六大類的區(qū)分呢?答案是,這樣區(qū)分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因為通過這樣的分類可以從不同角度用會計分錄記錄經濟主體所發(fā)生的活動,以記錄在案。
答:
借貸記賬法是以 “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
即“借方”表示左方,“貸方”表示右方。
其要點是:第一,以“借”“ 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
第二、它把賬戶分為資產(費用)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收入)兩大類;
第三、資產(費用)類賬戶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有著相反結構,即資產(費用)類賬戶增加數在借方,減少數在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增加數在貸方,減少數在借方。
第四、記賬規(guī)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理解會計中的借貸的含義及借貸記賬的具體要求。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記錄經濟業(yè)務的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通常又全稱為借貸復式記賬法。借貸記帳法起源于13~14世紀的意大利。
最初,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借貸資本家”從貸主處借入款項,并計入貸主名下的貸方,歸還記借方;將款項貸出時,計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記貸方。貸主名下所記內容表示的是“借貸資本家”債務的增減變動,借主名下所記內容表示的是“借貸資本家”債權的增減變動。
這時,“借”和“貸”分別表示借貸資本家與債權人、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在以后的幾百年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借貸記賬法又經過了熱那亞階段和威尼斯階段,借貸記帳法也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借”、“貸”兩字逐漸失去其本來含義,變成了純粹的記帳符號。
記錄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貨幣資金的借貸業(yè)務,而是逐步擴展到財產物資、經營損益和經營資本的增減變化,并廣泛應用于許多行業(yè)。隨后,借貸記賬法傳遍歐洲、美洲等地,成為世界通用的記賬方法。
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 帕喬利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問世,標志著借貸記帳法正式成為大家公認的復式記帳法,同時,也標志著近代會計的開始。盧卡 · 帕喬利被稱為“近代會計之父”。
[1] 賬戶結構 由于“借”、“貸”記賬符號對會計等式兩方的會計要素規(guī)定了增減相反的含義,因此,可以設置既有資產性質的賬戶,又有負債性質的具有雙重性質的賬戶。比如,“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可以合并為一個賬戶,“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也可以合并為一個賬戶。
雙重性質賬戶的性質不是固定的,應根據明細賬戶余額的方向來判斷。如果余額在借方就是資產類賬戶,如果余額在貸方就可確認為負債類賬戶。
如“應收賬款”賬戶為資產類賬戶,“預收賬款”賬戶為負債類賬戶,如果企業(yè)預收賬款業(yè)務不多,可將其合并在“應收賬款”賬戶中反映,這時“應收賬款”賬戶則是一雙重性質的賬戶。雙重性賬戶的總賬余額沒有經濟意義,即它既不表示資產數,又不表示負債數,反映資產和負債實有數額的資料,只能從雙重性賬戶的各明細分類賬戶中分析獲得。
賬戶設置 在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設置基本上可分為資產(包括費用)類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包括收入)類兩大類別。資產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一般為借方余額(賬戶余額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公式為: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十本期借方發(fā)生額一本期貸方發(fā)生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貸方登記增加額,借方登記減少額,一般為貸方余額。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公式為: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一本期借方發(fā)生額。
其優(yōu)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 有利于分析經濟業(yè)務,加強經濟管理;(2) 有利于防止和減少記賬差錯;(3) 在賬戶設置上較為靈活;(4) 有利于會計電算化。會計的基礎課程始于借方和貸方。
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在這里,要牢記一條不變的定律:“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其原則如下:(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
(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債減少時,記入左側。(3)所有者權益增加時,計入右側;所有者權益減少時,計入左側。
(4)成本增加時,計入左側;成本減少時,計入右側。(5)收入增加時,計入右側;收入減少時,計入左側。
(6)費用增加時,計入左側;費用減少時,計入右側。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利潤分配之前為:資產+費用=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可以看出,借和貸兩個符號規(guī)定了相反的含義:借對于會計等式左邊的賬戶是表示資產費用類賬戶的增加,對于會計等式右邊的賬戶表示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的減少。
貸正好相反。因此有了上述的記賬規(guī)則。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的賬戶基本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稱之為借方,右方稱之為貸方。
一般在賬戶借方記錄的經濟業(yè)務稱之為“借記某賬戶”;在賬戶的貸方記錄的經濟業(yè)務稱之為“貸記某賬戶”。至于借方和貸方究竟哪一方用來記錄金額的增加,哪一方用來記錄金額的減少,則要根據賬戶的性質來決定,不同性質的賬戶,其結構是不同的。
借貸記賬法是會計基礎的重點和難點,理解透徹才能為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可以概括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筆經濟業(yè)務都必須同時分別記錄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去;第二,所記錄的賬戶可以是同類賬戶,也可以是不同類賬戶,但必須是兩個記賬方向,既不能都記入借方,也不能都記入貸方;第三,記入借方的金額必須等于記入貸方的金額。借貸記賬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
它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為理論依據,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guī)則的一種科學復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并不是“純粹的”、“抽象的”記賬符號,而。
、借貸記賬法是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原理,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來反映經濟業(yè)務增減變化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
2、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下面分別說明各類賬戶的結構。
資產類賬戶的結構: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額,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額。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
負債類賬戶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結構:貸方記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增加額;借方記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額,期末余額一般應在貸方。成本費用類賬戶的結構:借方記錄費用成本的增加額,賬戶的貸方記錄費用成本轉入抵銷收益類賬戶(減少)的數額,由于借方記錄的費用成本的增加額一般都要通過貸方轉出,所以賬戶通常沒有余額。
收益類賬戶的結構:收入的增加額記入賬戶的貸方,收入轉出(減少額)則應記入賬戶的借方,由于貸方記錄的收入增加額一般要通過借方轉出,所以賬戶通常也沒有期末余額。如果有余額,同樣也表現為貸方余額。
借貸是記賬的符號,沒有什么意思,要知道的是有些會計科目借方是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有些借方是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這要根據會計科目的性質來決定的。
資產類、成本類還有損益類的費用科目借方都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損益類的收入科目借方是減少,貸方是增加。
記住這些你就會做分錄了。
現在最新修改的會計準則中會計科目還有一類科目是共同類的,這是新增的,它要根據科目的特點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還有一點就是樓上所說的會計分錄就是做記賬憑證。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記錄經濟業(yè)務的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通常又全稱為借貸復式記賬法。它是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為理論依據,以“借”和“貸”為記賬符號,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guī)則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帳法起源于13~14世紀的意大利。借貸記帳法“借”、“貸”兩字,最初是以其本來含義記帳的,反映的是“債權”和“債務”的關系。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借貸記帳法也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借”、“貸”兩字逐漸失去其本來含義,變成了純粹的記帳符號。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 · 帕喬利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問世,標志著借貸記帳法正式成為大家公認的復式記帳法,同時,也標志著近代會計的開始。
盧卡 · 帕喬利被稱為“近代會計之父”。答:其優(yōu)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 有利于分析經濟業(yè)務,加強經濟管理;(2) 有利于防止和減少記賬差錯;(3) 在賬戶設置上較為靈活;(4) 有利于會計電算化。
會計的基礎課程始于借方和貸方。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
在這里,要牢記一條不變的定律:“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其原則如下:(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責減少時,記入左側。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的賬戶基本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稱之為借方,右方稱之為貸方。
一般在賬戶借方記錄的經濟業(yè)務稱之為“借記某賬戶”;在賬戶的貸方記錄的經濟業(yè)務稱之為“貸記某賬戶”。至于借方和貸方究竟哪一方用來記錄金額的增加,哪一方用來記錄金額的減少,則要根據賬戶的性質來決定,不同性質的賬戶,其結構是不同的。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可以概括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第一,任何一筆經濟業(yè)務都必須同時分別記錄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去;第二,所記錄的賬戶可以是同類賬戶,也可以是不同類賬戶,但必須是兩個記賬方向,既不能都記入借方,也不能都記入貸方;第三,記入借方的金額必須等于記入貸方的金額。
借貸記賬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它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為理論依據,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guī)則的一種科學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并不是“純粹的”、“抽象的”記賬符號,而是具有深刻經濟內涵的科學的記賬符號。從字面涵義上看,“借”、“貸”二宇的確是歷史的產物,其最初的涵義同債權和債務有關。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借貸記賬法得到廣泛的運用,記賬對象不再局限于債權、債務關系,而是擴大到要記錄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和計算經營損益。原來僅限于記錄債權、債務關系的“借”、“貸”二字已不能概括經濟活動的全部內容。
它表示的內容應該包括全部經濟活動資金運動變化的來龍去脈,它們逐漸失去了原來字面上的涵義,并在原來涵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獲得了新的經濟涵義:第一,代表賬戶中兩個固定的部位。一切賬戶,均需設置兩個部位記錄某一具體經濟事項數量上的增減變化(來龍去脈),賬戶的左方一律稱為借方,賬戶的右方一律稱為貸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確切的深刻的經濟涵義?!百J”字表示資金運動的“起點”(出發(fā)點),即表示會計主體所擁有的資金(某一具體財產物資的貨幣表現)的“來龍”(資金從哪里來);“借”字表示資金運動的“駐點”(即短暫停留點,因資金運動在理論上沒有終點),即表示會計主體所擁有的資金的“去脈”(資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態(tài))。
這是由資金運動的內在本質決定的。會計既然要全面反映與揭示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在記賬方法上就必須體現資金運動的本質要求。
例如:發(fā)生壞賬——借:壞賬準備;貸:應收賬款收到票據——借:應收票據;貸:主營業(yè)收入,應交稅金運用借貸記賬法加以處理如下:1.資金流入企業(yè)的業(yè)務。即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
資產增加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增加記入有關賬戶的"貸方"。2.資金在企業(yè)內部流動的業(yè)務。
即資產、收入和費用之間或資產要素內部的增減。資產和費用的增加以及收入減少記入相關賬戶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資產和費用的減少記入相關賬戶的"貸方"。
3.權益轉化的業(yè)務。即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三者之間或一個要素內部有增有減。
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增加記入相關賬戶的"貸方",減少則記入相關賬戶的"借方"。4.資金退出企業(yè)的業(yè)務。
即資產和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資產減少記入有關賬戶的"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減少則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
由此可以看出,每類業(yè)務都要同時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和另一些賬戶的貸方,且記入雙方的金額相等。
會計基礎-借貸的理解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左邊的科目增加寫在“借方”,減少寫在“貸方”
右邊科目的增加寫在“貸方” ,減少寫在“借方
“借”、“貸”為記賬符號。其中“借”表示賬戶的左邊;“貸”表示賬戶的右邊。借和貸與不同的賬戶相結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義:
第一:代表賬戶的兩個固定的部位。如前所述,一切賬戶均需設兩個部位記錄數量上的增減變化,其中,左方一律稱作借方,右方一律稱作貸方;
第二:與不同類型的賬戶相結合,分別表示增加和減少。借和貸本身不等于增和減,只有與具體的賬戶相結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減,如對資產類賬戶來說,借表示增加,貸表示減少;對負債類賬戶正好相反,貸表示增加,借表示減少;
第三:表示余額的方向。通常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期末都有余額,其中,資產類賬戶的余額在借方,負債與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余額在貸方。
記賬規(guī)則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具體表現在:
第一:任何一筆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都必然同時導致至少兩個賬戶發(fā)生變化?;蛘哒f,經濟業(yè)務發(fā)生后,同時至少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相互進行聯系地記錄;
第二:在記入有關賬戶時,有的記入一個或幾個賬戶的借方,同時有的記入另一個或幾個賬戶的貸方。不能全部記入借方或全部記入貸方,即有借必有貸;
第三:記入借方賬戶的金額與記入貸方賬戶的金額必須相等,即借貸必相等。
經濟業(yè)務類型各類賬應記方向記入金額記賬規(guī)則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1)資產、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借 貸等量增加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2)資產、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貸 借等量減少(3)資產、負債同時增加借貸 等量增加(4)資產、負債同時減少貸借 等量減少(5)資產內一項增加、另一項減少借、貸 一增一減(6)所有者權益內一項增加、另一項減少 借、貸一增一減(7)負債內一項增加、另一項減少 借、貸 一增一減(8)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一項負債減少 借貸一增一減(9)一項負債增加、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貸借一增一減
在實際運用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記錄一項經濟業(yè)務時,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1.分析所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根據經濟業(yè)務的內容,確定它所涉及的賬戶及賬戶的性質(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和成本費用支出類賬戶)。
2.分析所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對所涉及的賬戶的影響情況,即引起的是有關賬戶金額的增加或減少。
3.根據賬戶的結構特點,確定哪個賬戶記借方,哪個賬戶記貸方。
例如:向新宜公司出售A產品100件,每臺不含增值稅的售價1060元,計貨款106000元,增值稅為18020元,產品已出發(fā),貨款尚未收到。
解:
借:應收賬款——新宜公司 12402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0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8020
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基本結構
資產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數,貸方登記減少數,余額一般在借方。
借貸記賬法是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原理,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來反映經濟業(yè)務增減變化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
任何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都會引起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會計要素發(fā)生相應變動。但無論發(fā)生任何經濟業(yè)務,它們對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的影響不外乎是以下的幾種類型。即:
(1)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資金總額增加。對這類經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貸方。
(2)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資金總額減少。對這類經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借方。
(3)發(fā)生經營收入,一般會導致資產和收入同時增加,資金總額增加。對這類經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入資產類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收入賬戶的貸方。
(4)發(fā)生經營費用,一般會導致資產減少與費用增加,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費用賬戶的借方。
(5)資產內部項目互相轉化,即兩個項目一增一減,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某一資產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另一資產賬戶的貸方。
(6)負債或所有者權益一增一減,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某一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另一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賬戶的借方。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