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錄是指根據(jù)經(jīng)濟業(yè)務的內容指明應借、應貸賬戶的方向、賬戶名稱及其金額的一種會計分錄。
簡稱分錄。 會計分錄是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
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記錄經(jīng)濟業(yè)務的復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通常又全稱為借貸復式記賬法。
它是以“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益”為理論依據(jù),以“借”和“貸”為記賬符號,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guī)則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并不是“純粹的”、“抽象的”記賬符號,而是具有深刻經(jīng)濟內涵的科學的記賬符號。
一、記賬符號記賬符號反映的是各種經(jīng)濟業(yè)務數(shù)量的增加和減少。 (一)“借”和“貸”是抽象的記賬符號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用以指明記賬的增減方向、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賬戶余額的性質等。
而與這兩個文字的字義及其在會計史上的最初含義無關,不可望文生義。“借”和“貸”是會計的專門術語,并已經(jīng)成為通用的國際商業(yè)語言。
(二)“借”和“貸”所表示的增減含義 “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都具有增加和減少的雙重含義?!敖琛焙汀百J”何時為增加、何時為減少,必須結合賬戶的具體性質才能準確說明。
資產(chǎn)類,費用類是“借”增“貸”減,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是“借”減“貸”增。根據(jù)會計等式“資產(chǎn)+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可知,“借”和“貸”這兩個記賬符號對會計等式兩方的會計要素規(guī)定了增減相反的含義。
記帳規(guī)則: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注意會計科目分類: 資產(chǎn)、成本、費用類的借方表增加,貸方表減少。 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利潤類的借方表減少,貸方表增加。
報表方面和試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 “資產(chǎn)+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1.會計科目不能簡單地分為哪些屬于借方,哪些屬于貸方。
一般來說: 資產(chǎn)類和成本類,借方登記增加數(shù),貸方登記減少數(shù),余額在借方。 負債類和權益類,貸方登記增加數(shù),借方登記減少數(shù),余額在貸方。
損益類具體可分為收入類和費用類。收入類登記賬簿的方法同負債類;費用類登記賬簿的方法同資產(chǎn)類; 另外,還有一類“備抵科目”,通常是資產(chǎn)類才有備抵科目。
常用的有累計折舊、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所謂備抵科目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準備抵消的科目,是所對應科目的減項。
所以這類科目雖然屬于資產(chǎn)類,卻具有負債類科目的屬性。即貸方登記增加數(shù),借方登記減少數(shù),余額在貸方 2. 行政單位在業(yè)務活動中與其他單位及個人發(fā)生的待結算款項,屬于負債的一項包括臨時性暫存和應付未付款項。
為了核算行政單位發(fā)生的臨時性暫存、應付等待結算款項,設置“暫存款”科目。 該科目的貸方登記發(fā)生的暫存及應付款項;沖轉或結算暫存、應付款項時,記入借方;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結算的暫存款數(shù)額。
當行政單位收到暫存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現(xiàn)金”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xiàn)金”等科目。暫存款按實際發(fā)生額記賬。
暫存款涵概的內容豐富,既包括行政單位與其他單位、所屬單位發(fā)生的應付、暫收款項,又包括與本單位職工發(fā)生的臨時性待結算款面;既包括行政單位在業(yè)務活動中發(fā)生的應付、暫收款項,又包括非業(yè)務活動的應付、暫收款項。 暫付款的核算方法簡化。
暫付款的轉銷特殊。行政單位的暫收款可以結算退還,結算退還時,其對應科目為“現(xiàn)金”或“銀行存款”;也可以沖轉,沖轉時,其對應科目為“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等科目。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