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當車
螳臂為螳螂的前腿.《莊子·人世間》:“汝不知夫螳鱗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意思是螳辮舉起臂膀抵擋車輪,不知道它力不勝任啊.后來就用“螳臂當車”比喻不自量力.
螳螂屬螳螂目.世界已知有1500余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qū),我國已知約100種.為陸生不完全變態(tài)類捕食性昆蟲.由于螳螂的前足構造特殊,故有不少有關的描述.因常舉前足,形成擋道之勢,故有當郎、當輪等名.又因步行時以中、后足著地,昂首慢行,與馬相似,遂有“天馬”之稱.李時珍曰:“螳螂驤首奮臂,修頸大腹,二手四足,善緣而捷,以須代鼻,喜食人發(fā)”.又因其舉起前足狀如祈禱,因而有人迷信螳螂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有人說它這樣舉足昂首像是在“乞討”食物.螳臂雖不能當車,但它那粗壯并帶有利齒的前臂和靈敏的動炸,不但能捕住蟬,就是能飛善蹦的大蝗蟲也難逃它的攻擊.
斷肢自救
這是比喻為了逃避敵人的危害,可斷其肢體而救得性命.這種現(xiàn)象在雙翅目大蚊科昆蟲中比較普遍.大紋的腿又細又長,非常醒目,抓住或碰到后很容易脫落,而蟲體本身并不會受到傷害,卻可借機逃走.
大蚊屬雙翅目,大蚊科,與吸血傳病的蚊蟲,只能算是遠房姐妹.
大蚊的幼期一般生活在潮濕的泥土中,通常取食土壤中的腐爛物質,有些種類也危害植物的根,成為水稻的一害.因此,在稻叢中常見到大蚊的成蟲用前足抓住葉片,后面的兩對足伸得直直的垂吊著,搖搖晃晃的身體象是在蕩秋千.如果不去觸動它,又好象一具干枯的蟲尸,原來它是以裝死迷惑敵人.
一個晶瑩剔透的琥珀里有兩只正在掙扎的小昆蟲,看起來非常生動可愛。但你知道嗎,它們的拼命掙扎發(fā)生在大約一萬多年以前。
一萬多年以前,森林里的一只蜘蛛正想獵取一只小蒼蠅,誰曾想,眼看著就要享受一頓美餐的蜘蛛?yún)s遭到了滅頂之災,一滴松脂從老松樹上“吧嗒”一聲掉下來,正好滴在這兩只小昆蟲的身上,一下子就將它們淹沒了。它們還在掙扎,當然要掙扎,要想逃出松脂的包圍,但又是一滴松脂掉下來,接著,第三滴也掉下來了,可憐這兩只小昆蟲就這樣被活活淹死在老松樹昏黃的眼淚里,淹死在松脂的海洋里了。后來,地殼運動,發(fā)生了多少滄海桑田的故事,于是,這顆松脂球變成了化石,這兩只被困在松脂球里的小昆蟲就一直呆在里面,見證了歲月的悠長和滄桑。
這就是《琥珀》,兩只小昆蟲的傳奇故事 !
兩只小蟲子的故事
兩只蟲子在一棵樹下相遇了。他們發(fā)現(xiàn)對方和自己長得很相似,非常高興。他們一交談,發(fā)現(xiàn)他們有很多想法也很相似,于是他們喜歡上了對方,盡管他們一個個頭大,一個個頭小。
兩只蟲子都已經(jīng)長成熟,即將脫繭化成為蝴蝶。他們約定一起爬樹,等他們爬上樹頂時,就可以展翅飛舞了。其實他們根本不需要爬樹,但他們鍛煉得更強勁,要變得更美麗,他們決定選擇跋涉。
他們開始了蛻變的旅程。他們緊緊吸附著枝干,身體蠕動著。大蟲子走得快,小蟲子走得慢,大蟲子總是放慢腳步,耐心地帶著小蟲子。他們的腳步是那樣的協(xié)調。他們選擇了自己的節(jié)奏。
這時,飛過來一群小鳥,他們看見了這對蟲子??粗x子成熟肥嫩的身體,鳥動心了。其中的一只一個剪子俯沖下來。蟲子看勢不妙,就趕忙擠進旁邊的樹縫里,小鳥幾次努力,幾乎夾住了絨毛,但仍無法收獲,只好悻悻作罷。
這驚險的一刻都被躲在樹葉下鳴叫的知了看到了。等鳥兒一走,知了從樹葉下伸出頭來,朝他們喊道:“喂,你們這對傻瓜,干嗎要這么折磨自己呀。以其這么累,還不如躺在樹葉下休息呢!你們爬不到樹上,也就沒命了?!眱芍幌x子看了看知了,什么也沒有說。這時,大蟲子用觸須輕輕撫慰了小蟲子的臉一下,小蟲子明白了,也輕輕觸摸了大蟲子一下,他們繼續(xù)爬著。知了看他們竟然不理會自己,非常生氣,就尖著嗓子嚷起來:“看你們一大一小,走在一起難看死了,根本就不配?!庇謱π∠x子說:“你化蝶后,肯定是一只非常非常漂亮的蝴蝶,看他笨拙的樣,他怎么配跟你在一起,不如和我一塊在樹下做游戲吧。這樣自由自在,多快樂啊?!钡瞬]有得到響應,兩只蟲子依然不停的爬著。
這時,風卷了過來。他是樹的老對頭,一見樹,他的傲氣和蠻橫就來了。他肆虐地卷著樹。他看到了那對蟲子。他很奇怪。但他也沒多想,既然你在樹上,那就一起受罪吧。風使勁地鼓動著蟲子的衣襟。兩只蟲子搖搖欲墜。他們一看不妙,就互相依偎糾纏在一起,同時用力地吸緊樹枝。他們抬頭望了望樹頂,距離起飛的高度似乎并不遙遠。他們互相安慰著,堅持著。風看到這種情景,非常惱恨,更變本加厲了。兩只蟲子看起來象兩片干枯的樹葉。
終于,小蟲子力量不夠了,她喊了半截,就隨著風,不知去向。大蟲子想喊,但嗓子卻被風狠狠地嗆了一下。大蟲子強移動自己的身體,擠進一個樹杈里,才勉強定住身體。他向茫茫沙塵中望去,卻什么也看不見。他喊著自己的小蟲子,不斷地喊啊,喊啊~~
風過后,一切都靜了。樹周圍的花也開了?;ㄖ杏幸恢缓诘教庯w著。他似乎在尋找著。他想小蝴蝶也一定在不知名的花叢中尋覓著。
這幾篇都是轉載別人的,我也不知道什么。
一個晶瑩剔透的琥珀里有兩只正在掙扎的小昆蟲,看起來非常生動可愛。
但你知道嗎,它們的拼命掙扎發(fā)生在大約一萬多年以前。 一萬多年以前,森林里的一只蜘蛛正想獵取一只小蒼蠅,誰曾想,眼看著就要享受一頓美餐的蜘蛛?yún)s遭到了滅頂之災,一滴松脂從老松樹上“吧嗒”一聲掉下來,正好滴在這兩只小昆蟲的身上,一下子就將它們淹沒了。
它們還在掙扎,當然要掙扎,要想逃出松脂的包圍,但又是一滴松脂掉下來,接著,第三滴也掉下來了,可憐這兩只小昆蟲就這樣被活活淹死在老松樹昏黃的眼淚里,淹死在松脂的海洋里了。后來,地殼運動,發(fā)生了多少滄海桑田的故事,于是,這顆松脂球變成了化石,這兩只被困在松脂球里的小昆蟲就一直呆在里面,見證了歲月的悠長和滄桑。
這就是《琥珀》,兩只小昆蟲的傳奇故事 。
昆蟲王國要舉行一次長跑比賽,蟋蟀、螞蟻和蝸牛家族都選派了各自的代表。
觀眾們對蟋蟀最為看重,它既能跑又能跳,肯定拿冠軍。其次看好螞蟻,認為螞蟻獲得亞軍沒問題。
說到蝸牛,大家都忍不住笑了,但為了不傷蝸牛的自尊心,都安慰它說:“貴在參與,你能參賽,精神可嘉!” 比賽開始了。一只黑色和一只金黃色的蟋蟀遙遙領先,幾只螞蟻緊隨其后,那只蝸牛被遠遠地甩在后面。
眼看快到終點了,兩只蟋蟀為爭奪冠軍,突然相互擠撞起來,繼而就咬在一起,因嚴重犯規(guī),它們被裁判罰出賽場。 [ ] “螞蟻,加油!螞蟻,加油!”觀眾們對好斗的蟋蟀感到很失望,就把希望寄托在幾只螞蟻身上。
可是,在奔跑途中,幾只螞蟻不約而同地看到一粒大米,便紛紛圍上去爭奪起來,亂成一團……最終,一步一步堅持的蝸牛獲得這次長跑比賽的冠軍。 看來,為利益之爭,是新的失敗的根源。
這是小學教材上頭的,貌似很生動,不知對樓主有用否? 法布爾出生在法國南部山區(qū)的一個小村莊里。
村前小溪流水,村外山野樹林,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 法布爾小時候,別說圖書了,就連識字畫片也沒有。
他和小伙伴們只能打土仗,捉“俘虜”,做占山為王的游戲。他們幾乎成了一群一身泥土的“野”孩子。
小小的法布爾有一點與其他孩子不同,他對大自然里發(fā)生的事情特別感興趣,特別好奇。不論是水里的游魚、空中的飛鳥、花叢中的蝴蝶……他總喜歡給自己提出一連串的問題:“魚兒睡不睡覺?”“鳥兒長不長牙齒?”“蝴蝶為什么這樣漂亮?”……這些問題,大人們也常?;卮鸩怀鰜怼?/p>
于是他時常留心觀察飛禽和昆蟲,自己尋找答案。 一個深秋的夜晚,睡在祖母身邊的法布爾,突然聽見房屋背后,荒草灘里響起一陣“唧——唧唧唧”的蟲鳴聲,聲音清脆好聽。
是蟋蟀?比蟋蟀的聲音小多了。是山雀?山雀不會連續(xù)叫個不停,更何況在漆黑的夜晚呢。
“奶奶,奶奶,這是什么在叫呀?”法布爾問。祖母開始打瞌睡了,迷迷糊糊地答道:“睡吧,也許……是狼。”
法布爾不愿推醒奶奶,又擋不住蟲鳴的誘惑,他悄悄地穿上鞋,開了門,摸黑到草叢中去,想看個究竟。野草劃破了他的手,也沒有把那只小蟲找到。
法布爾7歲那年,家里送他到鄰村的一座小學讀書。這是一所設備非常簡陋的學校,全校只有一間茅草屋,一名教師。
這位老師是一位動物愛好者,飼養(yǎng)了豬、雞、羊、鴿子、黃鶯、蜜蜂,還有一只招人喜愛的小刺猬。法布爾在這兒除了功課,還學到了不少小動物方面的知識。
小法布爾對動物特別是昆蟲的興趣越來越濃。一天,父親趕集回來,給他買了一張“動物掛圖”和一本寓言集。
寓言集里有許多禽獸、小蟲的精美插圖,法布爾愛不釋手,他逐漸癡迷上了對昆蟲的研究。 有一回,他在大路邊,發(fā)現(xiàn)一群螞蟻在搬運一只死蒼蠅。
螞蟻們像在緊張地從事一項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調兵遣將,有的傳遞信息……多繁忙的勞動場面哪!法布爾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邊,掏出放大鏡,一動不動地觀察螞蟻們的行動。下地勞動的人們從他身邊走過,看見他趴在那兒;他們結束勞動回家時,他還趴在那兒。
他們無法理解小法布爾的行為,說:“這孩子大概‘中了邪(xié)’!”法布爾為了捕捉一只小蟲,常常喘著氣跟著蟲子奔跑。有時候,為了不損傷蟲子的腿或翅膀,他寧愿自己絆一跤。
一年冬天,他生病躺在床上。當他看到幾只凍僵了的昆蟲時,便把它們放進自己的懷里。
昆蟲慢慢地蘇醒了,法布爾特別高興。法布爾研究昆蟲,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1858年,法布爾獲得博士學位后,一直從事生物學和昆蟲行為學研究,成果卓著。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可以始于興趣,但不能止于興趣。
法布爾抱著對“科學真理的摯愛”精神,去探索昆蟲世界,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注:本文作者桑榆,選用時有改動。
另附:生命中最美的觸動 《昆蟲世界》譯者——譚常軻序文 法布爾(Jean-Henri Fabre,一八二三~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法國南方一個叫圣雷昂的村子里。由于父母都是農(nóng)民,法布爾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貧困和艱難中度過的。
他的學習過程非??炭?,但由于中學時拉丁文和希臘文都學得相當好,為他以后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謀生,年僅十四歲的法布爾就外出工作,曾在鐵路上做苦工,做過市集上賣檸檬的小販,經(jīng)常在露天過夜。
然而,雖身處困境,法布爾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從未中斷過自學。終于,在十九歲時考進了亞威農(nóng)師范學校,并獲得了獎學金。
在師范學校里,法布爾對自然界動植物的興趣比對「扼殺人性的語法」大得多。 從學校畢業(yè)后,法布爾當了小學教師。
他一面工作,一面自學,先后拿到了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的學士學位。他認為「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悟性和恒心。
」之后,他亦先后在科西嘉、亞威農(nóng)等地的中學里任職。當了中學教師后,法布爾對昆蟲的興趣更為濃厚,他還經(jīng)常帶領、指導學生去觀察與研究昆蟲。
這本《昆蟲世界》的原文為「昆蟲學研究的追憶」,副標題為「對昆蟲本能及其習俗的研究」,就是法布爾數(shù)十年如一日,頭頂烈日,冒著寒風,起早熬夜,放大鏡和筆記本不離手,觀察、研究昆蟲的結晶。 法布爾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深受文藝復興時代作家,尤其是拉伯雷的影響。
可以說,法國浪漫主義詩人夏多布里昂開創(chuàng)了文學領域中,描述海洋、山巒、森林等巨型景物的先河,而法布爾則用樸實、清新的筆調,栩栩如生地記錄了昆蟲世界中,各種各樣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敵、蛻變、繁殖…… 法布爾對昆蟲的描述,既充滿童心又富有詩意和幽默感。在他的筆下,松樹金龜子是「暑天暮色中的點綴,是鑲在夏至天幕上的漂亮首飾」;螢火蟲是「從明亮的圓月上游離出來的光點」;他描述步甲「打仗這一職業(yè)不利于發(fā)展技巧和才能……,它除了殺戮外,沒有其它特長」;犀糞蜣在他眼里是「忘我勞動……,堅持在地下勞作,為了家庭的未來而鞠躬盡瘁」。
難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稱贊法布爾為「昆蟲世界的荷馬」。 法布爾的這本名著已被譯成十。
一個晶瑩剔透的琥珀里有兩只正在掙扎的小昆蟲,看起來非常生動可愛。但你知道嗎,它們的拼命掙扎發(fā)生在大約一萬多年以前。
一萬多年以前,森林里的一只蜘蛛正想獵取一只小蒼蠅,誰曾想,眼看著就要享受一頓美餐的蜘蛛?yún)s遭到了滅頂之災,一滴松脂從老松樹上“吧嗒”一聲掉下來,正好滴在這兩只小昆蟲的身上,一下子就將它們淹沒了。它們還在掙扎,當然要掙扎,要想逃出松脂的包圍,但又是一滴松脂掉下來,接著,第三滴也掉下來了,可憐這兩只小昆蟲就這樣被活活淹死在老松樹昏黃的眼淚里,淹死在松脂的海洋里了。后來,地殼運動,發(fā)生了多少滄海桑田的故事,于是,這顆松脂球變成了化石,這兩只被困在松脂球里的小昆蟲就一直呆在里面,見證了歲月的悠長和滄桑。
這就是《琥珀》,兩只小昆蟲的傳奇故事 !
這篇不足千字的小文章,讀起來非常優(yōu)美。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氣讀完后,覺得美不勝收,就像在炎夏喝了一杯冰鎮(zhèn)的飲料,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于是又讀了一遍,還是非常美!令人回味悠長!看來短文章也能寫得這么精彩,一篇幾百字的小文章,濃縮了這么多的故事經(jīng)歷,壓縮了這么寬廣的想象空間!這至少糾正了我對短文章的偏見。真是不得不嘆服?。?/p>
首先是想象力!文學的一大魅力大概就是對讀者想象力的開發(fā),沒有想象力的文字是死的文字!我特別喜歡這篇文章的想象力,那是一種驚人的想象力,讀著文字,思緒便飛揚起來,猶如一只大鳥忽閃著羽翼飛上天空,跟著作者的描述見證一個傳奇故事。一萬多年以前的森林、海洋、花草、太陽、松樹、昆蟲,那樣的逼真,就像電影里的畫面,但作者往往是粗線條的勾勒,寥寥幾筆,就有畫面感,真是不凡的文字功力!
其次,是生動、逼真、鮮活的描述,極富形象性和可感性。這種精彩描述的魅力,讓你感到這些就像自己眼前正在發(fā)生的故事,你不能不相信,不能不震撼,不能不發(fā)生情感的變化。
還有,就是遣詞造句,用詞的準確和精煉,也是一種功力,作者就好像一個戲水弄潮的好手,在文字的海洋里,能慧眼識珠,一眼就能選出自己最需要的詞語,也是最合適的詞語。
關于這一點,我經(jīng)常想起兩個人來,一個是福樓拜,一個是莎翁。前者曾經(jīng)給自己的弟子莫泊桑說,你所寫的每一句話里,總是只有一個動詞能最恰當?shù)孛枋鲞@個人的動作,只有一個形容詞能最恰當?shù)孛枋鲞@個人的情感,作家的功力就是要在文字的海洋里找出這個動詞、找出這個形容詞,這大概說的是用詞的準確和對文字的高度敏感,能區(qū)別開兩個詞最細微的差別。至于后者莎翁,他的功力是掌握的詞匯量的驚人!據(jù)說他的作品里,不重復的詞匯達到兩萬多個,這是其他許多作家望塵莫及的!一般人常用的詞匯量大概也就幾千而已。想一想,在你掌握的區(qū)區(qū)幾千的詞匯范圍里能達到什么用詞準確?能準確到什么程度?
綠色蟈蟈 現(xiàn)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慶祝國慶。
當孩子們圍著歡樂的篝火跳跳蹦蹦,當鼓聲隨著每支煙花的升空而響起時,我獨自一人,在陰暗的角落里,傾聽著田野的節(jié)日音樂會,田野里的節(jié)目要比此時在村莊廣場上上演的節(jié)目更加莊嚴。 夜已晚了,夜晚9點的天氣比較涼爽,蟬已不再鳴叫了。
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來臨,也該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擾亂。在梧桐樹濃密的枝葉里,突然發(fā)出哀鳴似的短促而尖銳的叫聲。
這是蟬在安靜的休息中,被夜間狂熱的狩獵者綠色蟈蟈捉住而發(fā)出的絕望哀號。 讓我們遠離喧囂去傾聽,去沉思吧。
當被捉住的蟬還在掙扎的時候,梧桐樹梢上的節(jié)目還在進行著,但合唱隊已經(jīng)換了人。現(xiàn)在輪到夜晚的藝術家上場了。
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
在這喑啞而連續(xù)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fā)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其余的則是伴唱。盡管歌聲的低音得到了加強,這個音樂會不管怎么說還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雖然在我的耳邊,就有十來個蟈蟈在演唱,可它們的聲音不強,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這微弱的聲音。然而當四野蛙聲和其他蟲鳴暫時沉寂時,我所能聽到的一點點歌聲則是非常柔和的,與夜色蒼茫中的靜謐氣氛再適合不過了。
綠色的蟈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響亮一點兒,那你就是比蟬更勝一籌的歌手了。在我國北方,人們卻讓蟬篡奪了你的名聲! 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蟈蟈關在我的金屬網(wǎng)罩里。
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關于食物,我遇到了喂養(yǎng)螽斯時同樣的麻煩。
我給它們萵苣葉,它們吃了一點兒,但不喜歡。我必須另找食物,它們大概是要鮮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門前散步,突然旁邊的梧桐樹上落下了什么東西,同時還有刺耳的吱吱聲,我跑了過去,那是一只蟈蟈正在啄著處于絕境的蟬的肚子。
我明白了,這場戰(zhàn)斗發(fā)生在樹上,發(fā)生在一大早蟬還在休息的時候。不幸的蟬被活活咬傷,猛地一跳,進攻者和被進攻者一道從樹上掉了下來。
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樣。
但是這種以劫掠為生的鳥比昆蟲低劣,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而這種身材大小懸殊的肉搏,其結果是毫無疑問的。蟈蟈有著有力的大顎、銳利的鉗子,不能把它的俘虜開膛破肚的情況極少出現(xiàn),因為蟬沒有武器,只能哀鳴踢蹬。
我籠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蟬來喂養(yǎng)它們。它們對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兩三個星期間,這個籠子里到處都是蟬肉被吃光后剩下的頭骨和胸骨,扯下來的羽翼和斷肢殘腿。
肚子全被吃掉了,這是好部位,雖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別鮮美。因為在這個部位,在嗉囊里,堆積著蟬用喙從嫩樹枝里吮取的糖漿甜汁。
是不是由于這種甜食,蟬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歡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為了變換食物的花樣,我還給蟈蟈吃很甜的水果:幾片梨子,幾顆葡萄,幾塊西瓜。
這些它們都很喜歡吃。就像英國人酷愛吃用果醬作作料的帶血的牛排一樣,綠色蟈蟈酷愛甜食。
也許這就是它抓到蟬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蟬肉的,因此別的東西也得吃。
對于金龜子一類的昆蟲,它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頭和爪。 這一切都說明蟈蟈喜歡吃昆蟲,尤其是沒有過于堅硬的盔甲保護的昆蟲。
它十分喜歡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樣只吃肉。蟈蟈這蟬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漿,有時沒有好吃的,甚至還吃一點兒青草。
蟈蟈也存在著同類相食的現(xiàn)象。誠然,在我的籠子里,我從來沒見過像螳螂那樣捕殺姊妹、吞吃丈夫的殘暴行徑,但是如果一只蟈蟈死了,活著的一定不會放過品嘗其尸體的機會的,就像吃普通的獵物一樣。
這并不是因為食物缺乏,而是因為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撇開這一點不談,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頂多面對食物有點兒敵對行為而已。
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蟈蟈立即占住它。誰要是來咬這塊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對方趕走。
自私心是到處都存在的。吃飽了,它便讓位給另一只蟈蟈,這時它變得寬容了。
這樣一個接著一個,所有的蟈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嗉囊裝滿后,它用喙尖抓抓腳底,用沾著唾液的爪擦擦臉和眼睛,然后閉著雙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它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天氣炎熱時尤其如此。 蟬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環(huán)境可以研究蟬的習慣,因為我是與它同住的。
七月初,它就占據(jù)了靠我屋子門前的那棵樹。我是屋里的主人,門外就它是最高的統(tǒng)治者,不過它的統(tǒng)治無論怎樣總是不會讓人覺得舒服。
蟬初次被發(fā)現(xiàn)是在夏至。在行人很多,有太陽光照著的道路上,有好些圓孔,與地面相平,大小約如人的手指。
在這些圓孔中,蟬的蠐螬從地底爬出來,在。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