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于彈琴,據(jù)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 會抬頭傾聽。而當(dāng)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于鐘子期。
伯牙用琴表現(xiàn)高山情懷,鐘子期 聽后說:“善哉,峨嵋兮若泰山?!庇们俾暠憩F(xiàn)流水的情調(diào)時他聽后說:“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p>
后來,鐘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的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fā)誓終生不再 彈琴?!浪で僦x知音。
2,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jié) 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jié)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
40年 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 學(xué)社會主義經(jīng)典著作。
即使分居兩地,也通信聯(lián)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 結(jié)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上的佳話。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于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 。從此后他們?yōu)橥苿痈锩幕\動而并肩戰(zhàn)斗,結(jié)下深厚友誼。在白色恐怖中,
瞿秋白避難 于魯迅家中,后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fā)表雜文。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 瞿秋白擬寫的對聯(lián)“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
在瞿秋白就義后 ,他仍堅持抱病為之友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深切的悼念。
4,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后鮑叔牙侍 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
在管仲的輔 佐下,齊國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 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p>
5,范仲淹與王質(zhì)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dāng)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
有個叫王質(zhì)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zhì)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
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解釋: 形容朋友交誼深厚。
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時代的人,兩人互相照顧,親如手足。 鮑叔牙與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錢,賺了錢卻只要三分之一。
鮑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滿,叔牙卻說:“管仲家里窮嘛!” 后來,管仲當(dāng)了大官,帶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敗仗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逃走。人們譏笑管仲膽小如鼠,是個沒有勇氣的人。
這時,叔牙卻出來說:“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親需要他奉養(yǎng),其實,他并不是個怕死的人?!?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人。
齊王有兩個(轉(zhuǎn)載自第一范文網(wǎng) ,請保留此標(biāo)記。)兒子,糾和小白。
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后來兩個公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公子糾被殺,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齊王小白推薦管仲,說:“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請大王聘請他做宰相。”
齊王說:“你是我的老師,我愿拜你為相?!滨U叔牙語氣堅定地說:“多謝大王的信任。
以前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難得他對公子糾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p>
齊王終于采納了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相。管仲整頓內(nèi)政、開發(fā)資源、發(fā)展農(nóng)業(yè),很快就使齊國強盛起來,當(dāng)上了盟主。
您可以訪問第一范文網(wǎng)()查看更多與本文《管鮑之交的故事》相關(guān)的文章。
啥身喂虎源于佛教故事:
久遠劫以前,有一位婆羅門,住在深山峻嶺中用功,精進修道,不犯諸惡,心中慈仁護念一切。有一天,婆羅門在尋找食物時發(fā)現(xiàn)一只剛剛生產(chǎn)完的老虎,瘦骨如柴,既沒有力氣去覓食;也沒有辦法產(chǎn)生乳汁來喂育幼虎,只好吃它剛生下的一只幼虎充饑,才能哺育其它幼虎。
婆羅門看到這種情形,感到非常哀傷,思忖道:「眾生的苦,無量無邊,母子相互吞食,這種痛苦,難以形容?!贡懔髦蹨I,想尋找食物來喂母虎,以保全幼虎的性命。婆羅門心想:「我精進修道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除眾生的煩惱,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我以后也會老、會死,身體也會爛壞,不如現(xiàn)在布施給這只老虎,救護老虎母子?!顾剂恳讯ǎ銓⒆约旱念^靠近老虎的嘴邊,把自己布施給老虎食用,因為這樣,老虎母子都得以生存下來。
這是釋迦如來過去在因地中修行時,舍身命腦髓布施一切救護眾生的故事。因為這樣無畏的布施,圓滿了布施波羅蜜的功德,以此功德超越了九劫的時間,最后終于在娑婆世界成佛,為天人師,廣度眾生。
省思布施的心,來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量,觀眾生如子,觀眾生苦如己苦,故能竭盡所能行布施,解眾生苦而無怨悔,是慈悲也是精進;是禪定也是智能。
黔驢技窮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應(yīng)應(yīng)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xí)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玻嬛唬骸凹贾勾硕?!”因跳踉大喊,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出自歷史典故的成語:1、聲名狼藉 釋義:聲名:名譽。
狼藉:雜亂不堪。 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該成語出自《史記·蒙恬列傳》。典故故事:秦始皇在世時,十分信任大將蒙恬、蒙毅兄弟。
朝中有一個大臣,名叫趙高,此人身體強壯,并對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為中車府令,并命他當(dāng)自己的小兒子胡亥的老師。
有一次,趙高因為受賄舞弊,犯了大罪,剛好蒙毅受理這個案件,蒙毅對趙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處趙高死刑??墒?,秦始皇卻念趙高是個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還為他恢復(fù)了官職。
趙高因此對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將軍恨之入骨。后來秦始皇出宮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死。
此時本應(yīng)由公子扶蘇即位,可趙高卻乘機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為秦二世,并用陰謀手段將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害死。趙高掌握了朝廷大權(quán)后,對胡亥說:“先帝在世時本打算立你為太子,蒙毅不贊成。
于是立了扶蘇,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則會有后患?!焙ヂ犃?,就把蒙毅抓起來,逼蒙毅自殺。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過劫難,便大罵了趙高一通,說道:“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因殺了良臣,他們的名聲在諸侯各國間非常壞。希望皇上要引以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p>
說完,蒙毅自殺而亡。2、撥云見日 釋義:撥開烏云見到太陽。
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撥云見日”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該成語出自《晉書·樂廣傳》。典故故事:晉代的樂廣為太尉賈充所賞識,被薦舉為河南尹。
樂廣不愿意出任外官,請好朋友、大文學(xué)家潘岳替自己寫一份辭呈。潘岳說:“你先將辭官的意思告訴我,方好動筆?!?/p>
樂廣簡短地用一兩百個詞語表達意思,潘岳據(jù)之寫成洋洋灑灑的一篇名揚當(dāng)時的《呈太尉辭河南尹表》。大家都說:“樂廣不依靠潘岳的手筆,潘岳不依靠樂廣的設(shè)意,那么就不會有這篇驚世之作?!?/p>
名士王衍,自視甚高,只佩服樂廣,他說:“我跟別人交談,總覺得對方話多,最近接觸樂廣,交談之后,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也多。真正言簡意賅的,天下只有樂廣一人?!?/p>
太子洗馬衛(wèi)玠做了一個怪夢,日思夜想,得了心疾,茶飯無心,形憔神悴。樂廣去探病,問清底細,告訴衛(wèi)玠說:“眼未見怪,怪從心生,心中無怪,病由何生?”衛(wèi)玠頓時醒悟,病就好了。
衛(wèi)玠說:“樂廣胸中澄沏如水,疾病是上不了他的身的?!?衛(wèi)玠的父親對樂廣的評價更高。
他說:“樂廣是人中的水鏡,見到他,感到一片清明光潔,如同撥云見天?!?后人將“撥云見天”改為“撥云見日”。
3、厲兵秣馬 釋義:磨好兵器,喂飽戰(zhàn)馬。形容準(zhǔn)備戰(zhàn)斗,也比喻事前做好準(zhǔn)備工作。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典故故事: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從鄭國派人來告訴秦穆公說:“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軍隊來,保管成功。”
大臣蹇叔對秦穆公說:“調(diào)動大軍偷襲這么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準(zhǔn)備,不會有什么作為的。而且行軍路線上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穆公不聽,派大軍東行。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遇到鄭國人弦高趕著十二頭牛要到周朝集市去賣。弦高趕快讓人回國報信,自己將牛獻給秦軍作犒勞,說:“我們大王聽說你們要從這里路過,派我來犒勞你們,請不要嫌棄禮物輕薄?!?/p>
鄭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見杞子一伙正在整頓盔甲、磨兵器、喂馬,便對他們說:“你們留在我們鄭國時間也長了,我們國小物乏,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杞子就逃了。秦軍只好退了。
4、望洋興嘆 釋義:字面意思是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F(xiàn)多比喻做事時因力量不夠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自《莊子秋水》典故故事: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為神河。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涌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
于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
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里,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p>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里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廣大的呢?”5、出人頭地 釋義: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出自《宋史?蘇軾傳》典故故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
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xué)家,被人們合稱為“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于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
在一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lián),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lián)文是:讀盡人。
1、高山流水 鐘子期和俞伯牙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叫俞伯牙,這人琴彈得特別好。
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彈琴的時候,來了一個打柴人叫鐘子期。俞伯牙一彈琴,鐘子期就說了:“峨峨兮若泰山?!?/p>
俞伯牙心里很驚訝,因為他心里正想表現(xiàn)高山呢,就被聽出來了。俞伯牙心想:我換一個主題,我表現(xiàn)流水,看你還能不能聽出來。
誰知,鐘子期一聽,又說:“洋洋兮若江河?!辈还苡岵缽検裁?,鐘子期都能聽出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于是乎兩個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沒多久鐘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傷心到極點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琴給摔了,發(fā)誓永遠不再彈琴。
這個故事后來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語,形成了“知音”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 生死之交 詩人鄭少谷與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謀面,卻彼此傾慕,忽悠贈答。
鄭少谷曾有詩贊王子衡:“海內(nèi)談詩王子衡,春風(fēng)坐遍魯諸生?!币馑际牵寒?dāng)王子衡講評詩歌時,就是魯國孔子的弟子聽了,也會如春風(fēng)。
后來鄭少谷死了,王子衡驚聞噩耗,哀傷至極,他不顧千里奔波,特地趕到福建,為他辦理喪事,寬慰親屬。 2、魯肅 周瑜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
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shù)。其后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
魯肅當(dāng)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dāng)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后來向?qū)O權(quán)推薦了魯肅。
魯肅見了孫權(quán),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quán)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
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zhàn)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zhàn),并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quán)看到了劉備聯(lián)吳抗曹的決心。
赤壁之戰(zhàn)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zhàn),總領(lǐng)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zhàn)后,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
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qū)O權(quán)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后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于是魯肅開始和關(guān)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
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quán)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guān)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guān)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
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關(guān)羽,而是魯肅。
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
孫權(quán)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歷史上的魯肅,作戰(zhàn)時手不釋卷,是一代儒將。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功勞了,完全成了諸葛亮的陪襯,對這位文武全才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和歷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魯肅了。 3、管仲和鮑叔牙 “管鮑”指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步牙兩個人。
管仲年輕時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之后,鮑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貧困,總是多分給管仲一些,絕不認為管仲貪心;管仲幫助鮑叔牙做事時,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觀條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鮑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時機和運氣問題……管仲深情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后來推薦管仲做了齊國之卿,幫助齊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齊國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F(xiàn)在,人們常以“管鮑之交”形容友誼篤厚。
4、范仲淹與王質(zhì)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dāng)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
有個叫王質(zhì)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zhì)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5、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愿望并付諸行動,因而他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
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馬克思長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康洚?dāng),有時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他仍然頑強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寧愿經(jīng)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yè),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給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yè)上,他們更是互相關(guān)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他們同住倫敦時,每天下午,恩格斯總到馬克思家里去,一連幾個鐘頭,討論各種問題;分開后,幾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們之間的關(guān)懷還表現(xiàn)在時時刻刻設(shè)法給予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yè)上的成就感到驕傲。
馬克思答應(yīng)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偉大的友誼,共同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馬。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3.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墒牵軈柾躏w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fēng)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么志向,宗愨回答道:“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yè)。宗愨經(jīng)過勤學(xué)苦練,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
后來,人們就用“乘風(fēng)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1、知音之交
知音也成為知己是指非常了解、能賞識自己的知心朋友。最初知音之交形容歷史上的俞伯牙和鐘子期。相傳俞伯牙是著名的音樂家,而鐘子期只是一介樵夫。有天,俞伯牙在一個山下,突然琴興大發(fā)。專心致志的彈起琴來,一首又一首,突然他發(fā)現(xiàn)有個人一直在停著關(guān)注他,俞伯牙心想,一介樵夫,能聽懂嗎?那個人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先生志在高山啊?!庇岵婪浅s@訝,認為唯一能聽懂的就是鐘子期了。后來就和鐘子期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后來鐘子期去世后,俞伯牙非常傷心的摔壞了琴,說“子期一死,我彈琴給何人聽”后來,就用知音之交形容俞伯牙和鐘子期的關(guān)系。
2、刎頸之交:
重藺相如完璧歸趙后,趙王任命藺相如為上相,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將軍知道后很不開心,認為一介文官竟然在他之上非常不可思議。發(fā)誓以后見到藺相如一定要殺死他,藺相如知道后,每次躲避著廉頗,以免和廉頗發(fā)生沖突。藺相如的門人見藺相如如此非常失望。認為藺相如無力相托而準(zhǔn)備棄相府而去。藺相如知情后向門人解釋:“諸位以為廉將軍與秦王誰更可怕?”門人異口同聲地說:“應(yīng)該怕的是秦王?”藺相如接著說:“秦王我都不怕,難道怕廉頗嗎?我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你們想,秦國為什么不敢圍攻我們國家,是因為我們國家武有廉頗將軍,文有我,一文一武,秦王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我跟廉頗將軍出現(xiàn)矛盾,豈不是最后是我們國家受到損失,我受一點委屈沒有關(guān)系,都是為了國家大計。廉頗知道了藺相如的真心后非常慚愧,連夜肉袒負荊至相府請罪。將相二人相擁而泣。許久,廉頗提議:“如果相國不棄,我愿與相國結(jié)為生死之交,雖刎頸不變!”言罷廉頗率先下拜,藺相如亦答拜,于是擺下酒筵,二人盡歡而散。后世稱此將、相之交為刎頸之交。
3、膠漆之交
東漢時代的讀書人陳重、雷義,兩人志趣相投,彼此相交,情如兄弟。后來相約結(jié)伴進京趕考,結(jié)果陳重名落孫山,只有雷義考上了。但是,他覺得陳重的學(xué)問比自己好,因此就去見主考官,希望把自己的功名讓給陳重。主考官當(dāng)然沒有答應(yīng),雷義也毅然放棄機會,不肯獨自做官。幾年后,雷義和陳重相約一同參加考試,結(jié)果兩人同時被錄取,而且巧合的是兩個人安排到一起當(dāng)官,從此友誼更為密切,因此時人就流傳著一句話: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后來的人也以膠漆相投,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
一諾千金 源于《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季布是秦朝末楚國的義士,他生性耿直,樂善好施,特別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困難再大,他都一定要設(shè)法辦好,所以深受當(dāng)時人們的贊譽。季布在項羽手下時,曾多次打敗劉邦,項羽兵敗自殺,劉邦懸賞捉拿季布。
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終捉拿不到他。后經(jīng)汝陰侯滕公的說情,劉邦才撤銷通緝令,并封季布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xùn)|太守。
當(dāng)時有一個人叫曹邱生,專門喜歡結(jié)交有權(quán)有勢的官員,他聽說季布一夜之間由階下囚變?yōu)樘熳拥闹爻迹氐刈屓私榻B去見季布。季布一見曹邱生,臉上便露出厭惡之情。
而曹邱生不識相地彎腰作揖,驚喜地對季布說:“我聽楚人說過:得到百斤黃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諾言?!苯又芮裾饔终f:“你的名聲如此之大,難道與我到處宣揚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嗎?”季布聽了曹邱生的話后非常高興,認為他的名聲之所以這么大,原來與曹邱生的宣傳有關(guān)。
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一諾千金”,用來比喻重視諾言,說話算數(shù)。 一言九鼎 戰(zhàn)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
平原打算帶領(lǐng)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jié)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fā),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lián)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yīng)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保ň哦Υ髤危虹娒c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立木為信 春秋戰(zhàn)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
當(dāng)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dāng)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jié)果沒人肯出手一試。
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
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 曾子殺豬 是講古時一個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騙孩子說在媽媽集市回來后殺豬給兒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將豬殺了。
故事告訴我們?yōu)槿艘\信,答應(yīng)的事一定要做到。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
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dān)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
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p>
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彼来丝碳词瓜旅钜蟛筷牸涌焖俣纫矡o濟于事。
腦筋一轉(zhuǎn),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這就是成語“望梅止渴”的由來,用來比喻某種愿望無法實現(xiàn),只能用幻想或大話來自我安慰。
2.完壁歸趙 戰(zhàn)國時代,趙王無意間得到了一塊寶玉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后非常想要據(jù)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趙國,對趙王說秦國愿意以十五個城與趙國交換這塊玉。趙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為趙國國勢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興,就派兵攻打趙國。
為了這件事,趙王傷透了腦筋。 大臣藺相如知道這件事以后,就自告奮勇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他心里知道秦王雖然喜歡這塊玉,事實上根本不想用十五個城來交換。
到了秦國后,藺相如就抱著和氏璧、大聲對秦王說:「如果大王您不顧信用,想要搶我手上這塊寶玉,我就一頭撞上皇宮里的柱子,相信寶玉一定會粉碎!」秦王聽了雖然很生氣,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壞寶玉,因此一點都不敢輕舉妄動。后來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時候,派人連夜把和氏璧送回去。
秦王雖然惱怒,但是因為知道自己行事不夠光明正大,怕傳出去成為笑柄,只好把藺相如放了。 人們用“完壁歸趙”比喻把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原主。
3.紙上談兵 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年輕的時候,就讀過不少兵書,常常在人們面前談?wù)撟鲬?zhàn)用兵的事情,即使父親趙奢也難不住他。很多人認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親卻認為他夸夸其談,不能承擔(dān)重任。
有一次,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大將廉頗采用了修筑壁壘堅守的方法。
后來,趙王聽信了秦國散布的流言,以為廉頗年老懦弱,不能低檔敵軍,就改派趙括代替廉頗。趙括到了前線,死搬兵書上的教條,完全改變了廉頗持久抗戰(zhàn)的計劃。
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便用計先截斷了趙軍的運糧后路,然后把趙軍團團包圍。趙軍糧絕,趙括企圖突圍,被秦軍一箭射死,四十多萬趙軍一下子盡被殲滅。
“紙上談兵”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在紙上談?wù)撚帽?,即指在文字上談用兵的策略。后比喻與實際情況不切實際的空談。
4.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沙写蟪加卸嗌偃四苈犓麛[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
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zhǔn)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p>
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里是馬,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只鹿,你怎么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鼻囟烙挚戳丝茨侵宦梗瑢⑿艑⒁傻卣f:“馬的頭上怎么會長角呢?”趙高一轉(zhuǎn)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這個趙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dāng)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后被趙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后,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5.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宋代理學(xué)大家。
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xué)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一日,他和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肯離去。
等程頤睜開眼睛時,門外的雪已經(jīng)積了一尺多厚了,兩個人仍然站在那里。 “程門立雪”的原意是說:冒著大雪在程頤門前站著。
用來形容尊敬老師,虔誠。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