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一望無際,所以叫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云夢澤”,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缦娑鮾墒?,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綺麗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鷗鷺翔飛。春秋四時之景不同,一日之中變化萬千。古人描述的“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現(xiàn)在東洞庭湖的寫照。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里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游覽群山需要用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暢游洞庭湖,真是一舉兩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君山是一座長形的小島,由72座大小山峰組成。君山雖小,名勝古跡、神話故事卻美不勝收。
相傳在遠古時代,洞庭湖中并沒有島。每當狂大作、白浪滔天時,來往船只無處???,常被惡浪吞沒,當?shù)厝嗣窨嗖豢把浴_@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們?nèi)掏疵撓律砩系穆輾?,結(jié)成一個個小島,后來連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變成的。
又相傳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女英隨后趕來,船被風浪阻于洞庭山。忽聞禹帝已死于蒼梧(今廣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絕,扶竹南望,涕淚縱橫,點點淚珠灑于竹上,呈現(xiàn)斑斑點點,因此便成了現(xiàn)在君山北邊生長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慟過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東麓有二妃墓。民間有詩曰:“禹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云水間。當時垂淚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倍诙骨?,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堅石柱,上刻麒、麟、獅、象浮雕。墓前一對石柱,上刻楹聯(lián)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二妃稱為君妃、湘妃,為了紀念她們,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也叫湘山。據(jù)說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稱的由來。
有趣的是,君山在歷史上還有過負罪的傳說。據(jù)傳,秦始皇當年巡狩天下,船過君山時,忽然風浪大作,始皇大怒,說:“我真命天子行舟,本應風平浪靜,是誰如此大膽,竟敢興風作浪?”接著,他便問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說是君山。始皇一聽愈加惱怒,說:“普天之下,唯我為‘君’,怎么山也稱起‘君’來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樹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臨湖石壁上仍可見一石印,長1米,寬0.8米,字跡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稱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繹唐人李朝威所寫《柳毅傳》的故事開鑿的。柳毅是個落第書生,路遇一個滿面淚痕的牧羊女。她自稱是洞庭龍王的女兒,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請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給龍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龍宮。柳毅來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龍宮,完成傳書之托。龍女得救后,和柳毅結(jié)為夫妻?,F(xiàn)存“柳毅井”,在君山龍舌山之尾,建筑別致。井口直徑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寶劍的巡海神浮雕,傳為柳毅的引路者。離井5米處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兩側(cè)有蝦兵蟹將浮雕,傳為迎柳毅下湖的兵將。
君山上還有一個群山懷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紹興元年鐘相、楊么率農(nóng)民起義軍安營扎寨之處。當年不堪官府壓迫的貧苦漁民,在此揭竿而起,設水寨,造戰(zhàn)船,出沒于八百里洞庭?,F(xiàn)在君山上還留有軍師洞、點將臺、萬人鍋等古跡。
此外,洞庭山上還有軒轅臺,傳說為黃帝鑄鼎之處;有射蛟臺,傳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傳說盛產(chǎn)酒香藤,能釀長壽酒,漢代東方朔曾在此偷飲;朗吟亭則因呂洞賓在此吟詩而得名。
君山
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后來兩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F(xiàn)有古跡二妃墓 、湘妃廟、柳毅井、飛來鐘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方竹、實心竹、紫竹、毛竹等。這里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jié)、荷花節(jié)和水上運動。
龍涎井
在飛來鐘下面有有一口龍涎井。異說到龍涎井,其由來已久。因為君山地形酷似烏龍臥水,龍涎井前方為龍口,張口向南,兩邊鉗形山嘴,巖壁拱護,為龍的上、下腭,中間的小山為龍舌頭,山勢平舒,形態(tài)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龍舌山下有一口井,相傳這里的井水清澈純凈,四時不涸,是龍舌頭上面一點點滴下的涎水,故稱“龍涎井”。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雅名,對君山的地形作了形神畢現(xiàn)的生動概括。據(jù)傳,當年湘妃尋夫至君山,口渴異常。她們對愛情的忠貞感動了洞庭湖中的烏龍。烏龍化著一座小山,張開雙腭,伸出舌頭,讓龍涎滴出,滴在山角下,化成一口古井。湘妃見到古井,飽喝了一頓井中仙甜的龍涎。頓覺精神振著。后來,湘妃投湖,烏龍悲傷過度,化為一座小山,如今,龍涎井就坐落在這座山下。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 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 吹人舞袖回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范仲淹《岳陽樓記》。。。
洞庭湖在湖南省的北部。所謂“湖南”就是洞庭湖之南的意思。它北面通向長江,南面接通湘江、資江、沅江、澧江四條大河,面積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號稱“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上最古老的故事,是帝舜和他的兩個妃子娥皇與女英的故事。相傳在四千多年以前,帝堯看中了大舜的治國能力,就把他的兩個娥皇和女英嫁給了大舜,后來又把皇位傳給了他。娥皇、女英和大舜成婚以后,非常恩愛,而且還以自己的智慧幫助大舜度過了許多難關。大舜的父親瞽叟和他的小兒子象好幾次要謀害大舜,都被娥皇、女英所敗。有一次,他們先讓大舜上屋頂去修補糧倉,然后取走梯子,讓他下不來,接著放火焚燒倉庫。但是娥皇、女英事先給大舜穿上了帶有飛鳥翅膀的衣服,使他在危急之時,能從屋頂上飛下來。又有一次,瞽叟和象又叫大舜去淘井,趁機舜在井下時,把井口的通道堵塞,娥皇和女英事先給大舜穿上龍形的衣服,可以潛出井底,免于這次災難。大舜即位之后,非常忙碌,每天在四方巡視,難得回家。有一次,娥皇、女英太想念丈夫,就到南方來尋找,乘船經(jīng)過洞庭湖,被大風阻隔在湖中小島君山之上。她們忽然聽到大舜已經(jīng)去世的消息,頓時淚如雨下,這些淚珠滴在君山的竹子上,就形成了一點一點淚斑,形成斑竹。這就是“湘妃竹”的來歷。直到現(xiàn)在,娥皇、女英的墳墓還在君山上,君山上也還盛產(chǎn)著這種“湘妃竹”,有人拿它來做折扇的扇骨。
在洞庭湖上的君山上,還有一個更動人的故事,就是柳毅傳書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唐朝文人李朝威記載下來,就是《唐人小說》中的《柳毅傳》。
說是唐朝儀鳳年間,有個書生叫柳毅到京城長安去趕考,但是沒有考取,落魄歸來,路過陜西經(jīng)陽,看見有個牧羊姑娘正在痛哭流涕。柳毅問她為什么悲傷,她說自己是洞庭湖龍王的女兒,遠嫁到洛陽,受到夫家的種種虐待,命她在此牧羊。龍女委托柳毅帶一封信回洞庭湖娘家,柳嫁答應了。他步行千里,來到洞庭湖中的君山,找到龍女所說的那株橘樹,解下自己的衣帶,在樹上敲了三下,果然有龍宮的武將出來,帶他分開水面,進入龍宮。龍王看到女兒的信,勃然大怒,她十分悲傷。龍王的弟弟錢塘君的性格十分暴烈,馬上化作百丈赤龍,飛到?jīng)荜?,化為一場暴雨,滅掉了涇陽君一族,然后救出龍女,返回洞庭湖。龍王為了報答柳毅傳書的恩德,就提出要把龍女嫁給他。但柳毅說自己是為了救人,并不是出于私心,而且家中還有妻子,就婉言拒絕了。柳毅回到家里之后,妻子不久病死。龍女就化名姓盧,請人作謀,嫁給柳毅。柳毅在新婚的洞房里,一看,原來就是自己搭救過的龍女,于是夫妻恩愛,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君山上還有一座小山峰,叫酒香山。據(jù)說,從前有一群大鵬鳥,從山東蓬萊仙島飛來,帶來幾千顆珍珠似的種子,不久就長出滿山的酒香藤、散發(fā)出一股濃烈的酒香。山上一個老頭子用它為原料,釀制出一壇壇好酒,邀請幾位好友來共飲,想不到這些人喝了這酒,都返老還童了。這消息傳到長安城,漢武帝正想長生不老,就命人到君山去釀酒,釀成兩壇,送到皇宮。漢武帝正欲舉杯飲酒,不料被他身邊的文學侍臣東方朔奪過去,先飲了下去。漢武帝大怒,要殺掉東方朔。東方朔從容鎮(zhèn)靜地對皇帝說:“假使你把我殺死了,就證明這酒是假的;如果這酒是真的,你就殺也殺不死我?!睗h武帝被他說得無可奈何,只好把他放了。
【詩歌原文】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詩歌譯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與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詩歌賞析】
張丞相即張九齡,也是著名的詩人,官至中書令,為人正直。孟浩然想進入政界,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給予引薦。他在入京應試之前寫這首詩給張九齡,就含有這層意思。
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后四句是借此抒發(fā)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
開頭兩句交代了時間,寫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渾然一體,景象是闊大的?!昂?,有包含的意思?!疤摗?,指高空。高空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渾太清”即水天相接。這兩句是寫站在湖邊,遠眺湖面的景色。三四兩句繼續(xù)寫湖的廣闊,但目光又由遠而近,從湖面寫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籠罩在湖上的水氣蒸騰,吞沒了云、夢二澤,“云、夢”是古代兩個湖澤的名稱,據(jù)說云澤在江北,夢澤在江南,后來大部分都淤成陸地。“撼”,搖動?!霸狸柍恰?,在洞庭湖東北岸,即今湖南岳陽市。西南風起時,波濤奔騰,涌向東北岸,好像要搖動岳陽城似的?!皻庹粼茐魸桑ê吃狸柍恰保ㄓ械陌姹咀鳌皻馔淘茐魸伞保?,讀到這里很自然地會聯(lián)想起王維的詩句:“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整個城市都飄浮在水面上,微風吹起層層波瀾,遙遠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動。它們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橫渡,可是沒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時世,應當貢獻出自已的力量,但沒有人推薦,也只好在家閑居,這實在有愧于這樣的好時代。言外之意希望對方予以引薦?!皾保傻囊馑??!伴?,船上的槳,這里也是借指船?!岸司印?,閑居;“圣明”,圣明之時,這里指太平時代。最后兩句,說自己坐在湖邊觀看那些垂竿釣魚的人,卻白白地產(chǎn)生羨慕之情。古代俗語說,“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痹娙私枇诉@句諺語來暗喻自己有出來作一番事業(yè)的愿望,只怕沒有人引薦,所以這里說“徒有”。希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
這是一首干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
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塊。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汪洋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實寫湖。“氣蒸”句寫出湖的豐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湖的滋養(yǎng)哺育,才顯得那樣草木繁茂,郁郁蒼蒼。而“波撼”兩字放在“岳陽城”上,襯托湖的澎湃動蕩,也極為有力。人們眼中的這一座湖濱城,好像瑟縮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腳下,變得異常渺小了。這兩句被稱為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但兩句仍有區(qū)別:上句用寬廣的平面襯托湖的浩闊,下句用窄小的立體來反映湖的聲勢。詩人筆下的洞庭湖不僅廣大,而且還充滿活力。
下面四句,轉(zhuǎn)入抒情?!坝麧鸁o舟楫”,是從眼前景物觸發(fā)出來的,詩人面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只一樣。“端居恥圣明”,是說在這個“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閑居無事,要出來做一番事業(yè)。這兩句是正式向張丞相表白心事,說明自己目前雖然是個隱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還是心焉向往的,不過還找不到門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進一步,向張丞相發(fā)出呼吁?!按贯炚摺卑抵府敵瘓?zhí)政的人物,其實是專就張丞相而言。這最后兩句,意思是說:執(zhí)政的張大人啊,您能出來主持國政,我是十分欽佩的,不過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這幾句話,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難體味的。
作為干謁詩,最重要的是要寫得得體,稱頌對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辭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這首詩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