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兒童的故事
1、蔡文姬---六歲能辨弦音的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詩善文,尤好琴瑟之音。
六歲那年,文姬纏著父親要他教她彈琴,蔡邕于是先彈一曲。但由于彈奏時用力過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彈斷了,自己還沒察覺,照彈不誤。
文姬卻馬上聽出說:“父親,您彈斷了第一根弦!”蔡邕嚇了一跳,女兒從來都未學過彈琴,甚至連琴都未摸過,怎么就聽得出他彈斷了第一根弦呢?蔡邕繼續(xù)彈著,故意把第四根弦彈斷。文姬又立刻辨出:“父親,您又把第四根弦彈斷了!”蔡邕這才相信,女兒的確無師自通,掌握了音律。
蔡文姬后來在父親的指導下,琴藝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2、曹沖---驚人的智慧
在三國神童之中,名氣最大的無疑就是曹沖了。曹沖,曹操之子。曹沖從小就表現(xiàn)出驚人的天賦,理解能力很強,到5,6歲其才智便達到成人水平,留有曹沖稱象的典故,《魏書鄧哀王沖傳》還記載了一件事,說當時曹操以大軍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嚴厲,這導致經(jīng)常有冤案發(fā)生。
有一次,放在倉庫里的一副馬鞍被老鼠咬壞了,恰好那是曹操的。倉庫管理的士兵嚇壞了,認為自己一定在劫難逃,死定了。曹沖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裝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臉愁容。曹操見到以后,就問他怎么了。他回答說:“大家都說,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
曹操笑了笑說:“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會有什么幸與不幸的”。后來,那個倉庫管理的士兵還是如實地上報了老鼠咬破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沖的用意,笑了笑,便沒有再追究這件事了。
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和玩弄權術的曹丕,曹沖的智慧可以說是驚人的。其實曹沖不僅有這類“小聰明”,而且“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眾,故特見寵異?!苯?jīng)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來辦一些救人性命的大事,據(jù)史書記載:“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凡應罪戮,而為沖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后數(shù)十”。
曹沖無疑是個天才,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愛,年紀很小,就被曹操選為繼承人。可惜他僅僅活到十三歲就患急病死去了。
3、元嘉---神仙童子
北朝時有個叫元嘉的孩子,因為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多件事情,被稱為神仙童子。
元嘉曾做過這樣的表演:雙手均拿著筆,左圓右方的畫著,口中則一字不漏地背誦文章,同時也能準確無誤地數(shù)著正在吃草的羊群數(shù)目。他的腦子也沒有閑著,正構思著一首五言詩,并用腳夾著筆把這首五言詩工工整整地寫在在地面的紙上。他同時做著這六件不同的事,每一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無不驚訝萬分。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于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一樣非常懂事,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1. 周瑜16歲為大將,19歲為都督 少年英雄周公瑾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群雄紛爭的三國時期,英雄人物風起云涌。
但有一個人,瀟灑倜儻,卓絕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 周瑜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幫助孫策創(chuàng)建江東大業(yè),屢戰(zhàn)屢勝。
吳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輕有為,英俊瀟灑,都親熱地稱他為周郎。 戰(zhàn)功累累、屢戰(zhàn)屢勝 孫策臨終前囑咐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周的能力不同一般。
在征討江夏太守黃祖的戰(zhàn)斗中,周瑜屢立戰(zhàn)功,滅了這支隊伍,成為東吳最有 。 2. 晉朝時,有一個叫謝尚的人,從小就很懂事。
謝尚八歲的時候,他父親謝鯤當上了太守。太守是地位很高的地方長官,權勢很大。
因此,不少人都來奉承巴結謝尚的父親,家中的賓客來往不絕。 有一次,謝鯤領著謝尚去會見客人。
客人們見這個小孩長的很聰明可愛,就向他提出一個個問題來考他。小謝尚對答如流,誰也難不倒他,客人們不住嘴地稱贊他。
謝尚對人們的贊揚心理有數(shù)。他知道有些人是出于真心;有些人是出于應酬場面,隨聲附和;而更多人則是為了向父親討好,而過高地贊揚自己。
謝尚很看不慣庸俗地吹捧他的人,就想找個機會反駁這些人一下。 正巧,有一次,謝尚家舉行宴會,賓客滿座。
有個客人看到謝尚在座,對謝鯤獻殷勤說:“到底是有其父必其子。咱們太守有謀略,公子也年少聰明。
謝公子真是一座之中的顏回啊!” 顏回是古代有名的聰明少年,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學生。謝尚覺得自己比不上顏回,那個人的夸獎也太過分了。
于是,立即站起來反駁他說:“滿座上的人,沒有一個比的上孔夫子的,哪里來的顏回?” 言外之意是,顏回那樣賢能的人,是孔夫子教育出來的?,F(xiàn)在,你們這幫成年人中沒有一個向孔夫子那樣有學問,怎么能培養(yǎng)出向顏回那樣有學識的學生來呢? 3. 曹沖稱象、兩小兒辯日、司馬光砸缸、孔儒讓梨、文彥博樹洞取球、鑿壁借光、少年狄青 《世說新語·雅量第六》、初唐四杰、徐稚救樹、甘羅出使趙國、精衛(wèi)填海等等。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jīng)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于其下曰:“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3、曹沖稱象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碧鎼偅词┬醒?。
4、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兹谧尷娴墓适?,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香:黃香,據(jù)說他九歲就懂得孝順父母雙親,冬天臨睡以前給父母暖被窩。
“香九齡,能溫席”,
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1、曹沖稱象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興。
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
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家伙,可怎么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的秤來稱?!倍硪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p>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
可真叫人為難呀。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p>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么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p>
曹沖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
然后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里停著一只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wěn)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
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xiàn)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
他瞇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里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2、孔融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
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么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p>
守門人通報后,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
后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他,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后就不一定聰明?!笨兹诹⒓捶瘩g道:“那么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p>
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3、司馬光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4、何晏何晏七歲的時候,聰明過人,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
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自己待在里面。別人問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說:“這是何家的房子?!?/p>
曹操知道了這件事,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5、諸葛恪一次宴會上,孫權看諸葛恪年齡小,叫他依次給大家斟酒。
到了張昭面前,張昭不喝酒,說:“這樣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jié)吧?”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shù)睦碛沙鰜?,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諸葛恪端著酒杯對張昭說:“呂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zhàn)?,F(xiàn)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后方;聚會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另一次聚會,有只白頭鳥飛停在宮殿前。孫權隨口問:“這是什么鳥?”諸葛恪答:“這是白頭翁?!?/p>
張昭年齡最大,滿頭白發(fā),懷疑諸葛恪在戲弄他。說:“從來沒有聽過有鳥叫這個名字,如果有“白頭翁”,那諸葛恪能再找出一只“白頭婆”嗎?”諸葛恪答:“不是所有鳥的名字都能成雙成對,有種鳥叫“鸚母”,輔吳將軍能再找出一只“鸚父”嗎?”張昭不能回答。
1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兒捉米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結果不小心摔了下來,正好摔到大水缸中。
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兒很快就會被淹死。別的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嚇跑了。
只有一個叫司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塊大石頭狠勁兒向水缸砸去,水缸破開了,水嘩嘩的流了出來,缸中的小孩兒得救了。司馬光機智勇敢的舉動,受到了大家夸獎。
由于司馬光從小勤奮好學,又喜歡讀歷史書籍,使得他博學多聞,二十歲時考中了進士。他在朝中做官期間,努力收集歷史資料,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后編成了《資治通鑒》,后來還當過宰相。
他也成了我國宋代有名的史學家。2從前有座山,山上有一個破廟,有一天,一個小和尚他來到廟里,看見廟里的水缸沒水了,就挑來水倒?jié)M了水缸,還給觀音瓶子里加滿了水,干枯的楊枝終于恢復了生機。
他每天挑水、念經(jīng)、敲木魚,夜里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wěn)自在。 不久,來了個高和尚。
他渴極了,他一到廟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讓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 ,他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
于是兩個人抬著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時候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央,要不不在中間,兩個人就推來推去,誰都不想多出一點力氣。 后來,又來了個胖和尚。
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沒有水了。小和尚和高和尚讓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來,兩桶水被喝了個精光。
后來誰也不去挑水,從此三個和尚就沒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經(jīng),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柳枝枯萎了。
夜里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打翻燭臺,燃起了大火。
和尚們慌了神,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 ,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xié)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
3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
他向著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 鞭r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沖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大伙兒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極了,拼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說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寓言的寓意:1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它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我們應該培養(yǎng)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2. 寓言告訴大家做人應誠實,不以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更不能以說謊去愚弄他人。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著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 鞭r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狼:形狀與狗相似,面部長,耳朵直立,尾巴下垂,性情殘忍,吃兔、羊、鹿等。
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沖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大伙兒對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極了,拼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說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它即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望采納謝謝。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