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古人升官的途徑很多,比如經(jīng)過科舉考試、舉孝廉、戰(zhàn)場上被臨時提拔,等等。但在歷史上,也有很多人靠斗雞、耍猴一類的伎倆升官,甚至還有人因為被蝎子蜇了幾下而升高官。
唐玄宗、唐文宗和唐僖宗都是斗雞活動的癡迷者,一些人因為擅長斗雞而取得了官位。唐代陳鴻所撰寫的《東城老父傳》中記載,唐玄宗設有一處“雞坊”,里面有千余只健碩的公雞,并選五百人專門喂養(yǎng)和訓練。有一個叫賈昌的年輕人因為馴雞有方而被召到宮中,擔任這五百人的首領(lǐng)。賈昌真是不負眾望,他在指揮斗雞時,所有的雞都奮勇向前,神采飛揚。斗雞結(jié)束后,賈昌讓群雞整齊列隊,接受唐玄宗檢閱,然后有序地回到雞坊之中。賈昌憑借其斗雞的本領(lǐng)在宮中取得了官位,名聲大噪。
宋代畢仲詢《幕府燕閑錄》中記載,唐昭宗逃難時,隨行的藝人中有一個耍猴的,他把猴子馴養(yǎng)得非常聽話,居然能與皇帝同時入朝聽政。唐昭宗很高興,就賜給耍猴人以緋袍(當時四品以上官員穿緋色官袍),并稱其為“孫供奉”。
因為被蝎子蜇了而升官,也堪稱奇事。清代錢泳《履園叢話》中有一則小故事:一個同知(知府的助手)在進京朝見雍正時,官帽中不經(jīng)意間爬進了一只蝎子,蜇得他又痛又癢,但又不敢動,眼淚和鼻涕止不住地往下流。雍正皇帝見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涕淚橫流的樣子,就問他這是怎么了。這個同知趁機摘下官帽叩頭說:“臣兩世受皇恩,在此感念康熙皇帝的深厚仁德,因此情不自禁地流淚。 ”雍正皇帝認為他懂得感恩,知道皇恩浩蕩,所以就把他提拔為知府。
民間的吉利話啦。棺材和官、財諧音。
咱們中國人不信宗教,但是最講究吉利,而且多吉祥如意的話,都是來自諧音。
比如:耄耋是長壽的意思,所以看到 貓和蝴蝶 就代表長壽
蝙蝠代表幸福、福氣
白菜象征“財”
棗栗子,諧音 早立子,表示多子多福
數(shù)字8表示發(fā)財,數(shù)字9表示長久
這不能算迷信,因為實際上誰都不信,只是人生活的一點小的調(diào)劑,小的心理暗示,小的慰藉而已。
這些東西看似毫無道理,但實際上,因為中國人缺乏宗教的終極關(guān)懷,所以需要這類東西來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píng bù qīng yún]
平步青云
(成語解釋)
編輯
成語,出自《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指人一下子輕易登上很高的官位。
解釋
平:平穩(wěn),穩(wěn)當;步:登上,行步;青云:青天。指人一下子輕易登上很高的官位。
成語典故
編輯
語出自《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p>
宋·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張邦昌納為婿。當徽宗時自謂平步青云。
表提升官職的詞語.
1. 升:升官.如:升(魯)臺都事
2.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為后將軍.
3. 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拔三十余人.
4. 遷: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5. 陟:進用.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6. 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進爵”
7. 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quán).如: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
8. 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古代升官有以下多種說法。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例子——《晉書·謝安傳》: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2、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例子(1)——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冼馬。
例子(2)——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3、察:考察后予以推薦、選舉。
例子——《三國志·吳主傳》:郡察孝廉,州舉茂才。
4、薦: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5、舉: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例子(1)《文選·陳情表》: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例子(2)《后漢書·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6、授:授予官職。
7、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例子——《史記·李將軍列傳》:李陵既壯,選為建章監(jiān),監(jiān)諸騎。
8、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9、復:恢復原職務。
10、征:由朝廷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征召,特指君招臣。
例子——梁啟超《譚嗣同傳》: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被征。
11、仕:做官。
例子——《論語·子張》:學而優(yōu)則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職。
例子——《孔雀東南飛》: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
13、仕進:進身為官。
例子——《晉書·許邁傳》:邁少恬靜,不慕仕進。
14、任:擔負、擔任。
例子——《史記·蒙恬傳》:恬任外事。
【釋義】
1、過新年,新是指新年的意思。
2、履新在現(xiàn)代社會一般用來指職務上發(fā)生變動,大多用來描述某人升職。
【典故】
《新唐書·禮樂志九》:“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明 唐寅《正旦大明殿早朝》詩:“履新萬國朝元日, 堯德無名祝華封。”
《文明小史》第六回:“新委的是 傅祝登 傅大人 ,不日就來履新?!?葉圣陶《城中·前途》:“私念新任警察廳長 田君,與吾兄為總角交,履新伊始,廳中職員當有更動。”
【相關(guān)示例】
某市公開選拔了一批黨政領(lǐng)導干部。從年齡結(jié)構(gòu)上看,履新的這批干部普遍年輕;從履歷上看,他們的教育背景普遍較好;至于他們是否具有履職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