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個當官的叫王篆,他出生在湖北夷陵(今湖北宜昌),人們叫他王天官。
他為了說明自己有才,就在夷陵河邊,豎了一塊牌坊,上書“唯楚有才”四個字。路過夷陵的外鄉(xiāng)人中,也有許多文人,看到牌坊上的字都不服氣,要難倒王天官,拆掉牌坊。
一天,一位趕考的讀書人看見這個牌坊很生氣,對王天官說:“倘若我在你們楚地找到?jīng)]有才的人,就要砸掉你這‘唯楚有才’的牌坊?!蓖跆旃僬f:“那當然可以。”
讀書人來到一個荷塘池邊,見一小孩放牛,就喊道:“喂,小孩,我出一上聯(lián)你能對嗎?”小孩見這外鄉(xiāng)人很有趣,便點了點頭。讀書人出上聯(lián)道:“荷花蓮蓬藕?!?/p>
小孩本沒有讀過書,聽到這句話,只搖搖頭咕噥道:“說的么之兒話?(湖北方言)”讀書人竟聽成了“筲(shāo)箕(jī)麥子瓜”,心想,雖然粗俗些,總算對著了。 他又來到一個寶塔邊,見一挑糞老漢,便指著寶塔說:“靈塔隱隱六角四方八面”,那老漢不懂什么之乎者也,也不想同他羅嗦,只一擺手扭頭便走。
讀書人見狀,回身趕到夷陵河邊,要雇人砸牌坊。王天官問明經(jīng)過,對讀書人哈哈大笑說:“哎呀,你差遠了,你豈知我們楚地,小孩多是明對,老人都是啞對。
剛才那老漢把手一擺,是對的:“孤掌搖搖五指二短三長”。說得讀書人無言以對,溜之大吉。
又有一天,王天官打聽到河邊停靠一只官船,也是為牌坊而來。便化裝成一個賣豆腐的老頭,挑著擔(dān)子來到江邊,喊道:“賣豆腐喲!”船艙里走出一位貴人說道:“賣豆腐的老頭,我出個對子你能對嗎?”王天官說:“對得不好請不要見笑?!?/p>
只聽貴人說道:“磨大眼小齒楞楞吞粗出細。”王天官笑道:“這是說我的買賣呀”,他對的是“秤直鉤彎星朗朗知輕識重”。
貴人大驚:“賣豆腐的也有這么好的才學(xué),果然是‘楚地有才’呀!” 據(jù)說這塊牌坊一直還留在湖北宜昌呢。
《冷月驛》
峽口落下的一線月光冰涼
這是春天
這是冷月驛的夜晚
我身邊遠去的馬嘶
滅失的竹笛
今夜,我耳邊更多的是風(fēng)聲
月照梨木雪花開
孤冢猶向望夫臺
這個夜晚,月光比雪冷
多年前的春天冷月驛梨木花開
你在如雪的花落中說
年年在此候我歸來
但今夜以后不用了
我已歸來。一人一冢一梨花
臥成冷月驛的詩句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是唐代曹松《己亥歲》中的詩句。全詩如下: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描寫安史之亂后的戰(zhàn)爭戰(zhàn)亂殃及江漢流域,兵荒馬亂、生靈涂炭的現(xiàn)實。只可惜這種原本無樂可言的艱辛樵蘇之“樂”,如今也不可復(fù)得?!?一”與“萬”、將軍榮與“萬骨枯”強烈對比,令人觸目驚心。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zhàn)功。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都無不體現(xiàn)著一將功成靠的都是無數(shù)鮮血與生命所鑄成的。
風(fēng)漸起,吹皺秋水,也吹翻著歷史的畫冊,一頁又一頁地往前翻,白骨蔽野,血流成河,有又多少功成名就的將軍的成就不是踩著千萬百姓的尸體建立起來的?
歷史已成過去,然而,戰(zhàn)爭卻并未結(jié)束。有硝煙的是戰(zhàn)場,沒有硝煙的是官場與商場;殺人于槍林彈雨之中的是戰(zhàn)場,殺人不著血跡于無形中的是官場與商場。
真的很難理解,總有那么多的政府官員熱衷于形象工程,置萬千百姓的利益而不顧;總有那么多在開放后的富豪的發(fā)家資本,是靠著血腥的原始積累。置多少百姓的利益而不顧,就有多少百姓時常呼天不應(yīng)、叫地不靈;沾滿了多少的血腥,就有多少的人為這血腥在付出慘重的代價。
馬克思的一段“名言”來形容資本家追逐利潤的貪婪:“一有適當?shù)睦麧?,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本來總是以為這是馬克思在形容西方資本家用詞,真的很難想像也適應(yīng)我們的國情。而許多的官員為了所謂的政績、膨脹的私欲,不惜一切代價為那些貪婪的人營造著環(huán)境,讓他們滋生,讓他們殺人于無形。
本來修來的一條道路是讓大眾走的,可偏偏滋生那么多的攔路虎;本來一條道路可以走上數(shù)幾十年的,可偏偏過了春天到不了冬天路便塌陷了;本來種花植樹是希望能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可偏偏剛發(fā)芽扎根便要更換新的品類;本來建設(shè)一座大樓是可以堅固上百年的,可偏偏住不到數(shù)十載便成了危房。
有硝煙的戰(zhàn)場是可怕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更可怕。
許都:中國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許昌縣東部15公里張番鄉(xiāng)古城村。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于此。
漢許都故城分內(nèi)外兩城。內(nèi)城系皇城,外城蜿蜒起伏,狀若小丘,環(huán)抱內(nèi)城。經(jīng)過1700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斷垣殘壁的城址尚可略見昔日城廓之貌?;食俏髂嫌缬胸剐闩_,高15米,廣200米,是漢獻帝祭天地之壇。臺西2.5公里有漢獻帝墓,南有張、潘二妃墓。城北6公里的許冢巍然聳立,是伏皇后五姊妹墓,俗稱五女冢。城西北里許有張飛廟,廟在隆起的高地上,廟中有風(fēng)雨石,氣候陰晴變化,石上干濕分明。城北約15公里的田村,是曹操練兵的射鹿臺,清人的石刻尚在。
古都歷史
曹操迎獻帝到許都后,為開創(chuàng)統(tǒng)一大業(yè),在此周圍推行屯田,號令軍民開荒播種,以適應(yīng)戰(zhàn)爭的需要。同時下令廣泛招納人才,紛紛聚集到曹營賬下的主要謀士有荀彧、郭嘉、陳群、杜襲等,出謀獻計,立下了卓著的功勛。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在“受禪臺”舉行受禪登基大典,寄希望曹魏的皇家基業(yè)從此繁榮昌盛,遂改許縣為許昌。
好漢見面提及許都,我個人的看法是,在三國戰(zhàn)爭的年代中,有才有識的好漢要追尋一位明主,而曹操也算是一位愛惜人才的人,許都也是眾多好漢心中向往的地方,憧憬許都也就不意外了。
講述的是春秋時期,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聽說楚王“招賢納士”,他就冒著嚴寒風(fēng)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家,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當夜,兩人抵足而眠,共談胸中學(xué)問,談得十分投機。
第二天,他們就結(jié)為兄弟,并決定結(jié)伴一同前往楚國求功名。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后風(fēng)雪又來攔路,他們盤纏用盡,身上衣服單薄,所帶干糧又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左伯桃想,如果兩個人都去楚國,那就都去不成,一個人單獨去,那還有希望。
于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脫給羊角哀,逼他獨自走。羊角哀堅決不肯,也要脫下衣服給左伯桃,讓左伯桃獨自去楚。兩人爭執(zhí)不下,左伯桃以自殺來勸,最后羊角哀懷著無限悲痛,取了衣糧,悲傷哭泣著離去。
在楚國得官之后,羊角哀立刻回到左伯桃凍死之處,埋葬了左伯桃的尸體。左伯桃的陵墓臨近荊軻墓,夜夜受其侵擾。感于左伯桃的勢單力孤,想到“脫衣共糧”的真情往事,羊角哀決定自刎而死,葬于左伯桃的墓旁,并幫助他解除了荊軻陰魂的襲擾。
這就是人們所稱道的“羊左之交”,也稱“舍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
擴展資料
中國的“八拜之交”
1、知音之交——俞伯牙與鐘子期
說的是俞伯牙認定鐘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鐘子期死后為鐘子期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絕弦,再也不彈琴了。
2、刎頸之交──廉頗與藺相如
秦王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并設(shè)巧計使趙王免受屈辱,安全回到趙國。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廉頗很是不服氣,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
廉頗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并得意的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因此給不服氣的門客講解說,他連秦王都不怕,只是不想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廉頗聽說后,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3、舍命之交──角哀與伯桃
4、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合作關(guān)系,開始的時候管仲并不得志,無論是做買賣還是做事,鮑叔牙始終相信他,并給了他竭盡所能的照顧。而且在小白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時,鮑叔牙卻極力推薦管仲,到最后管仲封侯拜相,管仲對周圍的人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這才是我的好朋友??!
5、膠膝之交──陳重與雷義
陳重和雷義兩兄弟,是東漢年間豫章郡遠近聞名的兩位謙謙君子。很快得到了太守張云的賞識,舉薦陳重為孝廉,推薦他做官,但陳重認為雷義更適合當官,于是再三請求把功名讓給雷義。太守沒有應(yīng)允,但沒過多久,雷義也憑借自己的能力成功進入到了仕途,兩人一起到郡府就職。
恰逢奸臣當?shù)?,民不聊生,雷義因代屬下受罪而被免官。陳重于是棄官不做,來到京城為雷義擊鼓鳴冤。雷義回鄉(xiāng)后居然又被舉薦,多次推辭,想把功名讓給陳重,又不被同意。這次東漢三府強行征召二人為官。陳重被征召為侍御史,雷義被征召為灌謁太守。
后人把他們的形影不離和深厚友誼用膠漆來比喻。如膠似漆起初并不僅僅代表愛情,更是形容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6、雞黍之交——元伯與巨卿
范式少時與元伯為友,二人讀書后,同歸鄉(xiāng)里。范式對元伯說,他兩年后回來拜訪,兩人約定了拜見的日期。日期將至之時,元伯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
母親不相信他們約定的具體日期,元伯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钡搅思s定的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飲,盡歡才散。
7、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guān)羽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打天下,義字為先——這就是著名的“桃園結(jié)義”。劉備、張飛和關(guān)羽三人在桃園結(jié)為生死之交。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說的是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兩個不同代人之間的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舍命之交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