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素秋 (書中蠹魚的來歷) 俞慎字謹庵,順天舊家子。
赴試入都,舍于郊郭。時見對戶一少年,美如冠玉。
心好之,漸近與語,風(fēng)雅尤絕。大悅,捉臂邀至寓所,相與款宴。
問其姓氏,則金陵俞士忱也,字恂九。公子聞與同姓,更加浹洽,訂為昆仲;少年遂減名字為忱。
明日過其家,書舍光潔;然門庭踧落,更無廝仆。引公子入內(nèi),呼妹出拜,年約十三四,肌膚瑩澈,粉玉無其白也。
少頃托茗獻客,家中似無臧獲。公子異之,數(shù)語遂出。
自后友愛如胞。恂九無日不來,或留共宿,則以弱妹無伴為辭。
公子曰:“吾弟流寓千里,曾無應(yīng)門之僮,兄妹纖弱,何以為生?計不如從我去,有斗舍可共棲止,如何?”恂九喜,約以場后。試畢,恂九邀公子去,曰:“中秋月明如晝,妹子素秋具有蔬酒,勿違其意?!?/p>
竟挽入內(nèi)。素秋出,略道溫涼,便入復(fù)室,下簾治具。
少間自出行炙。公子起曰:“妹子奔波,情何以忍!”素秋笑入。
頃之搴簾出,則一青衣婢捧壺;又一媼托柈進烹魚。公子訝曰:“此輩何來?不早從事而煩妹子?”恂九微笑曰:“妹子又弄怪矣。”
但聞簾內(nèi)吃吃作笑聲,公子不解其故。既而筵終,婢媼撤器,公子適嗽,誤咳婢衣;婢隨唾而倒,碎碗流炙。
視婢,則帛剪小人,僅四寸許。恂九大笑。
素秋笑出,拾之而去。俄而婢復(fù)出,奔走如故,公子大異之。
恂九曰:“此不過妹子幼時,卜紫姑之小技耳?!惫右騿枺骸暗苊枚家验L成,何未婚姻?”答云:“先人即世,去留尚無定所,故此遲遲?!?/p>
遂與商定行期,鬻宅,攜妹與公子俱西。既歸,除舍舍之;又遣一婢為之服役。
公子妻,韓侍郎之猶女也,尤憐愛素秋,飲食共之。公子與恂九亦然。
而恂九又最慧,目下十行,試作一藝,老宿不能及之。公子勸赴童試,恂九曰:“姑為此業(yè)者,聊與君分苦耳。
自審福薄,不堪仕進;且一入此途,遂不能不戚戚于得失,故不為也?!本尤辏佑窒碌?。
恂九大為扼腕,奮然曰:“榜上一名,何遂艱難若此!我初不欲為成敗所惑,故寧寂寂耳。今見大哥不能發(fā)舒,不覺中熱,十九歲老童當(dāng)效駒馳也。”
公子喜,試期送入場,邑、郡、道皆第一。益與公子下帷攻苦。
逾年科試,并為郡、邑冠軍。恂九名大噪,遠近爭婚之,恂九悉卻去。
公子力勸之,乃以場后為解。 無何,試畢,傾慕者爭錄其文,相與傳頌;恂九亦自覺第二人不屑居也。
及榜發(fā),兄弟皆黜。時方對飲,公子尚強作噱;恂九失色,酒盞傾墮,身仆案下。
扶置榻上,病已困殆。急呼妹至,張目謂公子曰:“吾兩人情雖如胞,實非同族。
弟自分已登鬼箓。銜恩無可相報,素秋已長成,既蒙嫂撫愛,媵之可也?!?/p>
公子作色曰:“是真吾弟之亂命也!其將謂我人頭畜鳴者耶!”恂九泣下。公子即以重金為購良材。
恂九命舁至,力疾而入,囑妹曰:“我沒后即闔棺,無令一人開視?!惫由杏醒?,而目已瞑矣。
公子哀傷,如喪手足。然竊疑其囑異,俟素秋他出,啟而視之,則棺中袍服如蛻;揭之,有蠹魚徑尺僵臥其中。
駭異間,素秋促入,慘然曰:“兄弟何所隔閡?所以然者非避兄也;但恐傳布飛揚,妾亦不能久居耳。”公子曰:“禮緣情制,情之所在,異族何殊焉?妹寧不知我心乎?即中饋當(dāng)無漏言,請勿慮。”
遂速卜吉期,厚葬之。初,公子欲以素秋論婚于世家,恂九不欲。
既歿,公子商于素秋,素秋不應(yīng)。公子曰:“妹子年已二十,長而不嫁,人其謂我何?”對曰:“若然,但惟兄命。
然自顧無福相,不愿入侯門,寒士而可?!惫釉唬骸爸Z?!?/p>
不數(shù)日,冰媒相屬,卒無所可。先是,公子妻弟韓荃來吊,得窺素秋,心愛悅之,欲購作小妻。
謀之姊,姊急戒勿言,恐公子知。韓心不釋,托媒風(fēng)示公子,許為買鄉(xiāng)場關(guān)節(jié)。
公子聞之,大怒詬罵,將致意者批逐出門,自此交往遂絕。又有故尚書孫某甲,將娶而婦卒,亦遣冰來。
其甲第人所素識,公子欲一見其人,因使媒約,使甲躬謁。及期。
垂簾于內(nèi),令素秋自相之。甲至,裘馬騶從,炫耀閭里;人又秀雅如處子。
公子大悅,而素秋殊不樂。公子竟許之,盛備裝奩。
素秋固止之;公子亦不聽,卒厚贈焉。既嫁,琴瑟甚敦。
然兄嫂系念,月輒歸寧。來時,奩中珠繡,必攜數(shù)事付嫂收貯。
嫂不解其意,亦姑聽之。 甲少孤,寡母溺愛太過,日近匪人,引誘嫖賭,家傳書畫鼎彝,皆以鬻償戲債。
韓荃與有瓜葛,日招甲飲而竊探之,愿以兩妾及五百金易素秋。甲初不肯;韓固求之,甲意搖動,恐公子不甘。
韓曰:“彼與我至戚,此又非其支系,若事已成,彼亦無如我何;萬一有他,我身任之。有家君在,何畏一俞謹庵哉!”遂盛妝兩姬出行酒,且曰:“果如所約,此即君家人矣?!?/p>
甲惑之,約期而去。至日,慮韓詐諼,夜候于途,果有輿來,啟簾驗照不虛,乃導(dǎo)去,姑置齋中。
韓仆以五百金交兌明白。甲奔入,誑素秋曰:“公子暴病相呼。”
素秋未遑理妝,草草遂出。輿既發(fā),夜迷不知何所,逴行良遠,殊不可到。
忽見二巨燭來,眾竊喜其可以問路。及至前,則巨蟒兩目如燈。
眾大駭,人馬俱竄,委輿路側(cè);將曙復(fù)集則空輿存焉。意必葬于蛇腹,歸告主人,垂首喪氣而已。
數(shù)日后,公子遣人詣妹,始知為惡人賺去,初不疑其婿之偽也。陪娶婢歸,細詰。
這是《詩經(jīng) 曹風(fēng) 蜉蝣》里的句子。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大意就是:
蜉蝣的翅膀又薄又亮,就像美麗的衣裳。我的內(nèi)心很憂傷啊,哪里才是我歸宿的地方??!
蜉蝣的翅膀又薄又亮,就像華美的衣服。我的內(nèi)心很憂傷啊,何處才是我歸息的地方??!
蜉蝣破穴穿洞出生時,真像潔白如雪的麻布衣。我的心很憂傷,哪里才是我止息的地方?
《赤壁賦》蘇軾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語出《晉書·溫嶠傳》。
“借資蓄,具器用以備京邑……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
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fēng),至鎮(zhèn)未旬而卒,時年四十二”。
溫嶠,東晉人,曾為江州刺史,都督,平南將軍,鎮(zhèn)守武昌。他曾擊敗王含,錢鳳,蘇峻等人的叛亂,拜為驃騎將軍。
公元329年溫嶠回武昌籌集物資糧草準備供應(yīng)到京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途中經(jīng)過今安徽馬鞍山的牛渚磯時,聽人說這里水下多怪物,于是便點燃犀角照看,一會兒便看到自水中出來許多怪物水族來將犀角火撲滅,有穿紫衣的,有乘馬車的,形狀怪異。當(dāng)天夜里溫嶠夢見有人問他:“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口氣很不滿生氣。
溫嶠患過牙病,到武昌后拔除了壞掉的牙齒,結(jié)果導(dǎo)致了中風(fēng),回到武昌不到十天就亡故了,死時42歲。 后人把溫嶠這次的事跡用“犀照牛渚”來形容,因為傳說犀牛角點燃可避邪,又比喻可洞察事物,明察秋毫。
爛柯人指樵夫。
晉代有個王質(zhì)砍柴的時候到了山中,看到有幾位童子有的在下棋,王質(zhì)就到近前去聽。童子把一個形狀像棗核一樣的東西給王質(zhì) ,他吞下了那東西以后,竟然不覺得饑餓了。過了一會兒,童子對他說:"你為什么還不走呢?"王質(zhì)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時,那木頭的斧柄已經(jīng)完全腐爛了。等他回到人間,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已經(jīng)去世了。
擴展資料:
其一: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說王質(zhì)去山中打柴,觀仙人對弈,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間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二:據(jù)河南長垣縣志記載,古長垣有“四致八景”的奇觀。其中一景便為“爛柯臺”。
“爛柯人”的故事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世間的滄桑巨變。相似例子還有晉干寶《搜神記》,還有南朝劉義慶《幽明錄》等記載劉晨、阮肇成仙的故事。
參考資料:
爛柯人-百度百科
烏衣巷的典故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這里曾是東吳時期的禁衛(wèi)軍駐地,由于軍士悉穿烏衣,由此得名烏衣營,后改烏衣巷。
第二種說法:東晉時期王謝兩家居住于此,而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彰顯身份尊貴,所以得名烏衣巷。這種說法在南京民間廣為流傳。
第三種說法:來自南宋時編纂的《六朝事跡編類》,稱劉禹錫詩中的“舊時王謝堂前燕”乃是誤筆,原是“舊時王榭堂前燕”。南京曾有個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為業(yè)。海船失事,他誤入烏衣國,娶妻生子。后來,王榭獨自返回故鄉(xiāng)南京,為了懷念烏衣國的時光,便將所住的巷子更名烏衣巷。
擴展資料:
烏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區(qū)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fēng)光帶核心地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當(dāng)時中國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營房所在地。
1997年,秦淮區(qū)人民政府恢復(fù)了烏衣巷,挖掘、展示烏衣巷源遠流長的歷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風(fēng)格的王謝古居紀念館。歷經(jīng)千年的滄桑,如今的烏衣巷已不復(fù)昔日的繁華,沒有豪門士族的觥籌交錯,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訪王謝華堂蹤跡。
集腋成裘的成語典故
墨子,戰(zhàn)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等學(xué)說,主張消弭戰(zhàn)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萃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里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只狐貍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貍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只只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后,便可縫制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yīng)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將人才聚集,并加以重用,國家才能強盛不衰。
后來「集腋成裘」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用集腋成裘造句
1) 生命之樹的綠意,由春的期待,夏的狂放,到秋的誠實,冬的淡泊,一葉、一葉地飄落;人生之書的頁碼,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頁、一頁地豐隆。
2) 每天改變一點點,我們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雖然看不出有明顯的變化,但是,“積土成山,集腋成裘”,量變的過程中必定會迎來質(zhì)的飛躍。
3) 我們平日里只要多觀察,時間久了,寫作的素材也就自然集腋成裘了。
4) 哦!也許是吧!反正我一刻也沒閑著,每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積銖累寸,積少成多,積年累月的如此這樣,就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了。
5) 第一次修煉霸體訣,已經(jīng)初見了成效,雖然這些光點不是很多,每一種顏色的光點只有幾十個而已,但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的道理,陸青峰還是明白的。
6)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幾秒鐘雖然不長,卻構(gòu)成永恒長河中的偉大時代。
7)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螞蟻多了也是肉。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