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zhàn)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zhàn)斗,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zhàn)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筑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筑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fā)兵出戰(zhàn)。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軍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zhàn)栗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后,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于他。
兵力對比沒有非常詳細的資料。最懸殊的說法是2萬對30萬,比較接近的說法是10萬對20萬。以少勝多是肯定的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釜: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
《孫子兵法》所說的“焚舟破釜”雖然也表示誓死決戰(zhàn)的意義,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談的典故故事。 歷史背景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的時候,在吳中(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項梁、項羽起而響應。
項梁的父親,也就是項羽的祖父,是楚國名將項燕。項羽從小死了父親,是在叔叔項梁的照顧下長大的。
他小小年紀便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叔父教他書法,他不用功;讓他去學習劍術,他也不肯努力。項梁很生氣就罵他沒有出息。
但項羽卻說:“念書寫字,頂多記記姓名罷了;劍術學 巨鹿之戰(zhàn) 好了也只能和幾個人對打,我要學那種一人敵萬人的本領。”項梁聽項羽這么一說,認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項羽學習兵法。
項梁本人因善于結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么大事,他都趕去幫忙,當?shù)氐陌傩斩己芟矚g他,他也就成了吳中豪杰的領袖,連地方官也要敬他幾分。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時,經(jīng)過吳中,許多人前來觀看。
站在兩旁的百姓,一見這威風凜凜(lǐn)、豪華壯麗的皇帝車駕奔馳而來,都呆呆地站著,大氣也不敢喘(chuǎn)。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別人高出一頭的項羽,瞪著濃眉下一雙有神的大眼,脫口說道:“這有什么了不起,誰都可以取代他!”項梁嚇得趕快捂住項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這兒胡說八道,讓別人告發(fā)了可是要滅九族的呀?!?/p>
回到家里,項羽埋怨叔父說:“平日您總是讓我練習武藝,學習兵法,讓我念念不忘家國之恨,今天您怎么這樣膽小怕事呢?”項梁說:“我們是要干一番大事業(yè),不能心急氣躁。要想報仇,就必須學會等待時機?!?/p>
破釜沉舟 就在這一年,秦始皇在回咸陽的路上病死。第二年,二世繼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
消息傳來以后,項梁和項羽萬分高興和激奮,他們感到為楚國報仇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了,就殺掉了當?shù)氐目な兀偌?000子弟兵,起兵反秦。 過了不久,有消息傳來,陳勝被秦將章邯打敗,項梁趕快率領江東8000子弟兵,渡過長江,向西面前線挺進。
一些零散的反秦隊伍,如陳嬰、英布、呂臣等率領的武裝,都紛紛投奔到項梁的隊伍中來,使這支部隊一下子增長到六七萬人。但是這時陳王已經(jīng)被叛徒莊賈殺死,張楚政權已經(jīng)四分五裂。
在這個緊要關頭,項梁在薛縣(今山東省滕州市南)召開各路起義軍首領會議,商量要公推一個起義軍的首領。這時候,有個叫范增的70多歲的老頭子趕來獻計,他對項梁說:“秦滅六國,楚最不幸。
楚懷王被騙到秦國,死在秦國,楚國人至今懷念著他。您從江東起兵,有很多人前來投奔您,這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大將,人們希望您恢復楚國。
您如果擁立楚懷王的后代為王,就一定能夠號召更多的老百姓。” 項梁覺得范增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人四處尋訪楚懷王的后代。
沒過多久,大家找到一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這時他才13歲,正替人家當放羊娃。于是項梁帶領大家把熊心立為楚王,為了順應楚人懷念故國的心情,仍稱他做“楚懷王”。
這個消息傳開以后,果然又有很多人趕來參加項梁的隊伍。 項梁把楚懷王安置在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自己帶兵繼續(xù)西進。
他在東阿(今山東省陽谷縣東北)打敗章邯,又在濮陽(今河南省滑縣東北)東面大破秦軍,接著又攻下了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南)。這時候,原先齊、趙、燕、魏等國的舊貴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復了自己國家的名稱,秦朝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
項梁命令項羽和不久前來投奔他的劉邦帶兵急速西進。項羽和劉邦殺死了秦朝的大將李由。
章邯見形勢危急,趕快請秦朝政府派援軍,乘著項梁得勝后驕傲自滿,沒有防備的機會,偷襲定陶,殺死了項梁。項梁一死,起義軍的隊伍受到很大損失,項羽、劉邦、呂臣等只好撤退到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一帶,采取守勢。
再說秦將章邯擊破了項梁率領的楚軍主力之后,認為楚軍元氣大傷,用不著擔心了,于是把項羽他們撇開不管,帶領大軍北渡黃河,攻打當時自稱趙王的趙歇。趙王和他的謀臣張耳、陳余沒有防備秦軍的進攻,一戰(zhàn)就敗,只好退到巨鹿(今河北省邢臺市)固守。
章邯派大將王離和涉間把巨鹿城圍困得如鐵桶一般,秦軍在城外布成了鐵墻般的防線,章邯自己則率領主力運輸糧草,供應王離的圍城大軍。 趙軍被圍困得頂不住了,趕緊派人四處求救,燕齊兩國援趙大軍早就趕到了,但一見秦軍勢力強大,誰也不肯充當那碰石頭的雞蛋,都縮頭縮腦地遠離秦軍駐扎。
再說楚懷王接到趙王求援的書信,趕緊準備援軍,派宋義為上將軍,叫他帶著次將項羽、末將范增北上救趙。 宋義率領大軍由彭城出發(fā),將士們休整了幾個月,聽說要去和秦軍的主力拼殺,一個個摩拳擦掌,斗志很旺。
但是宋義卻是一個膽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用甜言蜜語取得懷王的信任,騙取了兵權,但他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軍拼命。當他走到安陽(今山東省曹縣東)的時候,便號令全軍原地休息,這一住就是40多天,他自己每天在大帳中飲酒作樂,從不提出兵援趙的事。
破釜沉舟 項羽實在忍耐不住,便來見宋義:“救兵如救火,現(xiàn)在趙王危險,我們。
章邯擊敗了項梁軍隊以后,就以為楚國的兵力不足以憂慮,于是引兵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兵。
這時,趙歇作趙王,陳余為大將,張耳任相國,都逃進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閑包圍巨鹿,章邯自己駐軍在巨鹿南面,修筑通道,給駐軍運送糧食。
陳余為大將,率軍幾萬人駐扎在巨鹿北面,這就是所謂河北之軍。 楚兵在攻破定陶之后,懷王很恐懼,從吁胎來到彭城,合并項羽、呂臣二支軍隊,親自擔任統(tǒng)帥。
以呂臣為司徒,以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守,封為武安侯,統(tǒng)率碭郡的軍隊。
當初,宋義所遇到的齊國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軍中,見了楚王說:“宋義斷定武信君兵必敗,過了幾天,果然失敗了。軍隊還沒有出戰(zhàn),就看到了兵敗的征兆,這真可以說是懂得用兵。”
楚王召見宋義,與他議事,非常喜歡他。因此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
其他將領都為宋義部屬,號為卿子冠軍。行軍到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進。
項羽對宋義說:“我聽說秦軍在巨鹿圍住趙王,我們應該盡快帶兵渡過黃河,楚軍攻打他們的外圍,趙軍在里面響應,必定可以擊破秦軍?!彼瘟x說:“不對。
拍擊牛身上的虻蟲,不可以消滅毛里藏的蟣虱?,F(xiàn)在秦國進攻趙國,打勝了,軍隊一定疲憊,我們可以趁他們的疲憊之機;打不勝,我們就率領大軍,擂鼓長驅(qū)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讓秦趙相斗。
披甲胃,執(zhí)兵器,宋義我不如你,但坐下來運用策略,你不如我宋義?!庇谑墙o軍中下達命令說:“勢如猛虎,違逆如羊,性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一律斬首?!?/p>
于是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去輔助齊王,親自送到無鹽,大宴賓客。當時天寒大雨,士兵凍餓交加。
項羽說:“正當合力攻秦,我們卻久留而不前進。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窮困,士卒只能吃芋頭、豆子,軍中無存糧,他卻大宴賓客,不肯引兵渡黃河從趙國取糧食,與趙國合力攻打秦國,卻說‘趁著他們疲憊。
’憑秦朝的強盛,攻打新建立的趙國,勢必破趙。趙國破滅,秦更強大,還有什么秦兵疲憊的機會可乘?況且我們楚兵新近失敗,楚王坐不安席,把全國兵力集中起來交給上將軍。
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現(xiàn)在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去鉆營私利,不是安定社稷的臣子?!?/p>
項羽早晨去見上將軍宋義,就在帳中斬下了宋義的頭,在軍中發(fā)布命令說:“宋義與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掉他!”這時,諸將都畏服,不敢有異議。大家都說:“首先擁立楚王的,是將軍家,現(xiàn)在又是將軍誅殺了亂臣賊子?!?/p>
于是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派人追宋義的兒子,追到齊國,殺了他。
又派桓楚去向楚懷王報告。懷王于是傳令讓項羽擔任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項羽屬下。
項羽殺死卿子冠軍以后,威名傳遍楚國,并在諸侯中傳頌。就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兩萬兵渡過黃河去救巨鹿。
戰(zhàn)斗取得了一些勝利,陳余又請兵出戰(zhàn)。項羽就引兵全部渡過黃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飯的鍋,燒了住處,只帶三天的干糧,用以表示一定戰(zhàn)死,不準備再回來(的決心)。
在這時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相遇,打了九次戰(zhàn)斗,斷絕了他們的通道,打敗了他們,殺死蘇角,活捉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楚軍,自己燒死了。
這時,楚兵為諸侯軍中最強大的。在城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諸侯軍,沒有莫放縱自己的軍隊的。
到楚軍進攻秦軍時,諸將都在城上觀看。楚軍戰(zhàn)士沒有一個不是以一當十的,楚兵呼聲震動天地,諸侯軍沒有那個不恐懼。
在這時就攻破了秦軍,項羽召見諸侯軍的將領,他們進入轅門,沒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開始為諸侯中的上將軍,諸侯都聽從他了。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shù)日,軍果敗。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p>
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nèi),破秦軍必矣?!?/p>
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鰦不可以破蟣虱。
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
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
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nèi)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表椨鸪砍蠈④娝瘟x,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
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
今將軍誅亂?!蹦讼嗯c共立羽為假上將軍。
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于懷王。
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
破山禪師(1597年一1666年),俗姓蹇,順慶府大竹縣人。
出身于豪門世家,是明代蹇忠定公后裔。十九歲時,有感于世事滄桑,毅然厭棄塵凡出家,為行腳僧,孤身出蜀,到湖北的破頭山閉關修禪,立誓要以七日為限,刻期取證。
在閉關到最后一天,他發(fā)誓:“悟不悟,性命在今日矣!”竟于中午時候,信步舉足,墜于萬丈懸?guī)r之下,將左腳跌傷而豁然開悟。他自此出山南行,遍參諸方,末后至金粟,拜在密云圓悟禪師座下,受到印可,并于崇禎二年付以法流。
次年秋天,他又住持了原由曹洞宗主持的嘉禾東塔寺,實際上成為身祧臨濟、曹洞兩宗的一代宗匠。
破釜沉舟 視頻:破釜沉舟 典 故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
趙軍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并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于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
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后,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進軍決戰(zhàn),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zhàn)后待秦軍力竭之后才進攻。
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并聲稱他叛國反楚。于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隨后,他率所有軍隊悉數(shù)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
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zhàn),沒有一點后退的打算。 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巨鹿外圍,并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lián)的通道。
楚軍戰(zhàn)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jīng)過九次的激戰(zhàn),楚軍最終大破秦軍。
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zhàn)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
以至戰(zhàn)勝后,項羽于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后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戰(zhàn),決心很大。
題 名: 破釜沉舟 所屬朝代: 秦代 拼 音: pò fǔ chén zhōu 出 處 《史記·卷七》:“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解 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相關例句 只要我們有~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相關人物: 司馬遷 章邯。
破鏡重圓一詞出自宋代李致遠寫的一首詞《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涉及的歷史典故是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兩夫婦的愛情故事。
出處
宋代詞人李致遠,寫過一首詞《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庇脕肀扔魇⒍嗄甑姆蚱拗貧w團聚,或者感情破裂的夫妻重歸于好。
這的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俗話說,久別勝新歡,分開多年,重新遇見或者感情破裂后,能夠重拾剛遇見的美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典故
根據(jù)唐代孟棨寫的《本事詩·情感》一文中記載:南朝滅亡之際,一個叫徐德言的和樂昌公主害怕因為國家破裂兩個人走散,于是將一面鏡子打破,兩個人各拿一半,約定第二年正月十五日這一天,在都市中賣鏡,到那時候兩個人就可以相見。
后來南朝滅亡,陳后主被當了俘虜,公主借宿越國公楊素家。到了約定的那一天,徐德言到達了集市上,見到有賣半邊鏡子的,以為公主已經(jīng)離世,不禁暗自傷感“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后來這首詩傳到了公主那里,公主痛哭無比,越國公楊素于是召見徐德言,將其妻子歸還于他。后來,兩個人回到了南方相守一生。
一件美的緣分,需要珍惜,就像元稹詩中寫的那樣:“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唯有相守相知,才能白頭到老。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