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門操瑟 是一個典故,說齊國君王愛聽人吹竽,有個人想要在齊國做官,他不會吹竽,只會彈瑟,他的瑟彈得實在是好,每當他鼓瑟之時,連鬼神都為之歡呼舞蹈。
但是,齊王根本不理睬他。三年過去了,這個人還不醒悟,窮困潦倒的他還在宮殿前彈著瑟,希望能得到齊王的眷顧。
有個人罵他說:"君王喜歡的是竽,而你彈的是瑟,你的瑟彈得再好,君王不喜歡,你把他有辦法嗎?" 我們還知道一個濫竽充數(shù)的故事。齊王愛聽竽,有一個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混進了吹竽者的行列,跟著別人鼓動腮幫子,假裝吹竽,結(jié)果也能騙一騙人,照樣拿薪水,拿獎金。
相比南郭先生,這個齊門操瑟者實在是太"愚蠢"了。 齊門瑟的意思是不是沒有本事,只是本事并不被別人欣賞,明知不會被用還枉費精神。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世說新語·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劉孝標注引《鄭玄別傳》:“袁紹辟玄,及去,餞之城東。
欲玄必醉,會者三百馀人,皆離席奉觴,自旦及莫,度玄飲三百馀杯,而溫克之容,終日無怠?!瘪R融和他的學生鄭玄都是漢末大儒,但馬融氣量小。
鄭玄被袁紹征召時,馬融怕學生的成就超過自己,請殺手在半路殺鄭玄。送別鄭玄時,叫學生們每人敬酒三杯,想把鄭玄灌醉,方便刺客下手。
不料鄭玄酒量很大,從早到晚,一共喝了三百杯酒都沒醉。后謂痛飲為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內(nèi)容多寫宴飲游樂。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
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shù)成就。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xiàn)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shù)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nèi)容更為深沉,藝術(shù)表現(xiàn)更為成熟。
《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diào),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云。
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
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抒。 詩篇發(fā)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
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
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fù)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保┧鶝]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tài)宛如畫出。
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
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
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詩情漸趨狂放。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yīng)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
“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
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zhì)內(nèi)容來。
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為什么不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
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
多痛快的筵宴,又是。
“暖玉生煙”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錦瑟》,此典故源自南北朝干寶《搜神記》。楊伯雍因心善救了一個勞累過度的老人(太白金星),后太白金星送了一斗可種出玉石的碎石,楊伯雍在藍田的無終山一斗玉石,用用玉石做了5雙白璧做聘禮,娶了一位善良賢慧的徐姑娘的典故。
后來玉石被官匪掠走,太白金星托夢給楊伯雍,給予了詩句的提醒“晴天日出入南山,輕煙飄處藏玉顏?!币馑际乔缣烊粘龅臅r候再進入南山,到有煙霧輕繞的地方可以找到藍田玉的蹤跡。也就成就了“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詩句了。
擴展資料: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chuàng)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jié),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賞析:
詩運用象征、隱喻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比興”方法?!板\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毕胂笠幌拢豪L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詩人也一邊在感慨快到五十歲了,一弦一柱都喚起了他對逝水流年的喜悅追憶,暗示自己才華出眾而年華流逝。
詩的首聯(lián)以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借助對形象的聯(lián)想來顯現(xiàn)詩人內(nèi)心深處難于直抒的千般情懷以及詩人滄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萬種體驗,點明“思華年”的主旨,這是對傳統(tǒng)比興手法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薄跺\瑟》詩中間兩聯(lián),最能體現(xiàn)李商隱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持點。李商隱以“莊生夢蝶”的典故人詩,又巧妙地設(shè)計了兩個字:“曉”與“迷”,深層喜悅譬喻溢于言表。
“曉”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則是青年時代?!皶詨簟保呵啻好缐?,年輕時立下的宏偉大志,色彩斑斕的喜悅理想。“迷”迷戀,沉溺也不放棄,不可割舍,不懈地追求喜悅。詩人設(shè)字絕妙精巧,賦予典故以新的喜悅哲理,讓讀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
使詩句產(chǎn)生了影視效應(yīng),再現(xiàn)了詩人為不可割舍的理想進行了不懈追求,無奈卻掙扎于權(quán)勢爭奪之中,左右為難受盡欺凌終不得志,到頭來只是一場悲苦的夢幻而已。
頸聯(lián)前一句把幾個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
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一筆而能有如此豐富的內(nèi)涵、奇麗的聯(lián)想的,實不多見。
后一句的藍田滄海,也并非空穴來風。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痹娭写司?,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
對于詩人 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fù)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此聯(lián)和上聯(lián)共用了四個典故,呈現(xiàn)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莊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zhí)著;滄海鮫淚,具有一種闊大的寂寥;藍田日暖,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
詩人從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樣的神奇、空靈,他的心靈向讀者緩緩開啟,華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觸等皆融于其中,卻只可意會不可言說。
詩的尾聯(lián),采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jié)束全詩?!按饲椤笨倲埶阒椋骸俺勺窇洝眲t與“思華年”呼應(yīng)?!翱纱奔础柏M待”,說明這令人惆悵傷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難遣,此時當更令人難以承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錦瑟
舉案齊眉--是贊美夫妻美滿婚姻的專用詞。
漢時梁鴻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當丈夫梁鴻回家時,妻子孟光就托著放有飯菜的盤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
為了表示對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視丈夫的臉,總是把盤子托的跟眉毛齊平,丈夫也總是彬彬有禮地用雙手接過盤子。琴瑟失調(diào)--琴瑟:古樂器名,比喻夫婦。
琴瑟演奏的不諧調(diào)。比喻政令不當,失去調(diào)節(jié)。
也比喻夫婦不和。成語出處:《漢書·董仲書傳》:“竊譬之琴瑟不調(diào),甚者必解而更張之?!?/p>
相敬如賓--同舉案齊眉說的是春秋時一個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飯送到田頭,恭恭敬敬地雙手把飯捧給丈夫,丈夫莊重地接過來,畢恭畢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飯。妻子在丈夫用飯時,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著他吃完,收拾餐具辭別丈夫而去。
這件事被當時晉國的一個大夫看見了。左傳記載了這段故事。
琴瑟之好--琴瑟:古樂器名,比喻夫婦。比喻夫妻間感情和諧。
同琴瑟靜好、琴瑟和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琴瑟和同、琴瑟和調(diào)。出處《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p>
《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琴瑟靜好、琴瑟和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琴瑟和同、琴瑟和調(diào)】。
琴瑟和鳴,成語解釋:比喻夫婦情篤和好。司馬相如用琴聲勾女成功,(鳳求凰,細節(jié)自己百度吧)婚后琴瑟相合。
卿卿我我(這個是百度來的)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fù)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p>
解釋:王戎的老婆常稱他為“卿”,王戎說:“婦道人家稱自己的丈夫為‘卿’,在禮數(shù)上是不敬的。以后不能這樣叫?!蓖跗薮鸬溃骸拔矣H近你愛戀你,所以才叫你‘卿’。我不叫你‘卿’,誰該叫你‘卿’?!蓖踔坏萌嗡@樣稱呼下去。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