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zhàn)。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
又一陣號角吹響,戰(zhàn)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只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p>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yīng)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欲望驅(qū)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
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只斷箭,箭囊里裝著一只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jié)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于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托在一只寶箭上,多么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么危險!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fā)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里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只只手舉了起來。
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彼f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腳,并且用腳碾它。爾后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xiàn)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jīng)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
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shù)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
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fā)生什么,或?qū)⒁l(fā)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
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jié)交的人物,而是取決于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3、昂起頭來真美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jié),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jié)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于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
她想一定是蝴蝶結(jié)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jié),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溫馨提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4、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fā)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里,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币晃焕袭嫾业弥?,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溫馨提示: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
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5、飛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發(fā)現(xiàn),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兩檐之間結(jié)了一張很大的網(wǎng)。
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檐頭到那個檐頭,中間有一丈余寬,第一根線是怎么拉過去的?后來,我發(fā)現(xiàn)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檐頭起,打結(jié),順墻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后也是如此。 溫馨提示:蜘蛛不會飛翔,但它能夠把網(wǎng)凌結(jié)在半空中。
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wǎng)制得精巧而規(guī)矩,八卦形地張開,仿佛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記住了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wǎng)結(jié)。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yī)生。
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 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 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zhì)。
小男孩與蝎子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 便著兩手去捕捉他。
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 蜢也會統(tǒng)統(tǒng)失掉?!?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qū)別對待他們。
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 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 暗喜,馬上鎮(zhèn)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 下來,與他痛飲。
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 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 方法。
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 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 跳,跳出了井口。
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
狐貍回過頭 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 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yīng)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jié)果,然后才去做。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yǎng)著一只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 蛋。
于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jié)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jié)果連現(xiàn)有的都失掉了。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 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
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 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 一齊來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 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
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 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借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 就會原形畢露。
站在屋頂?shù)男∩窖蚺c狼 小山羊站在屋頂上,看見狼從底下走過,便謾罵他,嘲笑他。狼說道:“啊,伙計,罵 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處的地勢。”
這故事說明,地利與天機常常給人勇氣去與強者抗爭。 山 震 有一次,一座大山發(fā)生了大震動,震動發(fā)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
許多人云集 在山下觀看,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擔心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時,僅 看見從山里跑出一只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善 與 惡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
善于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 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
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 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老 獵 狗 一條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從未向森林中任何野獸屈服過,年老后,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 頭野豬,他勇敢地撲上去咬住野豬的耳朵。
由于他的牙齒老化無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豬 逃跑了。主人跑過來后大失所望,痛罵他一頓。
年老的獵狗抬起頭來說:“主人啊!這不能 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輕時是一樣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規(guī)律。
從前我的行為受到了 你的稱贊,現(xiàn)在也不應(yīng)受到你的責備?!?這是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
田忌本來打算帶領(lǐng)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zhàn),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nèi)空虛,主張采取避禱饜櫚牧榛鈁絞酰蛭汗墓即罅海ń窈幽峽猓┙斐殺儷竅攏缶咕持啤L錛剎贍閃慫鐙韉募頗保示ノ汗? 龐涓得知消息,非常著急,丟掉糧草輜重,星夜從趙國撤軍回國。
孫臏預(yù)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jīng)之地掛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shè)下埋伏,當龐誤用率領(lǐng)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jīng)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zhàn)役又稱為“桂陵之戰(zhàn)”。
在戰(zhàn)史上,把這種作戰(zhàn)方法叫做“圍魏救趙”。從此,孫臏名揚天下一步,世間爭相傳誦他的兵法。
舌 存 齒 亡:李耳小的時候很少說話,但他善于思考,凡事非要想出個道道才行。 一天,李耳和幾個小伙伴在村外玩。
這里有一棵大槐樹,幾個人合抱也摟不住。他們覺得這樹太強大了,遮住好大一片蔭,幾個人爬上去搖晃也搖晃不動。
在樹的下面長著一片細長的小草,由于常年曬不上太陽,又黃又瘦,隨著微風搖來搖去,非常細弱。 突然,狂風大作,小草被吹得貼伏在地面上,大樹在狂風中悠悠地晃動身軀,似乎在說:“我是多么強大呀!什么也不怕?!?/p>
不一會兒,隨著一道刺眼的閃電,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大槐樹斷了,露出白白的斷茬。躲在一邊的孩子們嚇得張口結(jié)舌說不出話來。
雷雨過后,李耳他們來到大槐樹倒下的地方,看見那些小草迎著陽光,頂著露珠挺立著,似乎更加神氣了。 李耳陷入了沉思。
李耳回到家里,將看到的情景給老師商容敘說了一遍。年邁的商容張開嘴問道:“我的牙齒還在嗎?”李耳搖了搖頭。
商容又問:“我的舌頭還在嗎?”李耳點了點頭。“牙齒是剛強的,舌頭是柔弱的,為什么到老的時候,舌存而齒亡呢?”李耳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大聲回答:“舌正因為柔軟才長期存在,齒正因為剛強而先落,老師,是這樣的嗎?”商容笑了。
“你算是悟出這個道理了。不僅舌齒是如此,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如此,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是我把最根本的東西交給了你,再也沒有什么可告訴你了。”
李耳聽著老師的教誨,聯(lián)想到屋檐下又硬又滑的青石板卻被水滴鑿出了一個個洞;想到許多爭強好勝的人家破人亡,而謙卑有禮的人則得以保存;一些本來體魄強健的人,因忽視了調(diào)養(yǎng),反而早逝了。他又想到人死后變得四肢僵硬,人們給他穿壽衣都比較困難。
然而新生的嬰兒,那手臂和小腿看上去多么柔軟,多么弱小,但是卻一天天長大起來。 李耳后來把這個道理總結(jié)為這么幾句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p>
東床快婿:王羲之出身名門望族,少年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兄長撫育成人的。相傳他七歲時學習書法,這是當時士族子弟的必修課之一。
他的父親王曠長年在外為官,曾任丹陽太守、準南內(nèi)史等職,又早早離去,少年王羲之不善言辭,平日里大家都不怎么看重他。可是他十三歲時所發(fā)生的一件事,立即引起了眾人的刮目相看。
有次,他隨眾人一起去見史部尚書周凱,周凱一見之下,問答之間便對這位清雋少年大加贊嘗,認為非同一般,故在同坐的幾位客人中對他另眼看待。當時的風俗,以”牛心炙”為待客食物中的上品。
當下人奉上”牛心炙”,別人都還未動,周凱先親手割下一塊來給王羲之品嘗,這是格外的禮遇。在高官家中的客坐上所得的寵遇,使這位一直默默無聞不為人重的少年立刻知名。
他的族伯、重權(quán)在握的顯赫人物王敦也對他說:”你是我們王家子弟中的佼佼者,將來聲望不會在名士阮裕之下。”阮裕也把羲之看作是”王氏三少”,即王家最優(yōu)秀的三個子弟之一。
兩晉時期,名門之間的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相互聯(lián)姻是一個重要的聯(lián)結(jié)方式,瑯琊王氏與宗室司馬氏也有聯(lián)姻關(guān)系。一次,太尉郗鑒派人向王導要求在王氏諸少中挑選一個做女婿,王導自度族中的少年子侄個個眉目清秀,體態(tài)風流,舉止瀟灑,都是不錯的人選,便命他們集中到東廂讓來人自已去物色。
說親的人看后回報郗鑒說:”王家的各位少爺都是雋秀的人物,衣著華美,舉止大方,但知道有人去提親,總不免有點故作姿態(tài)。只有一位全然不顧,象沒有這回事一樣,獨自躺在東床之上坦腹而食。”
不料,郗太尉聽后立即決斷:”就是這個人。他就是我選中的好女婿!”再細細查問,這位東床坦腹的正是王羲之。
羲之因此便娶了郗氏夫人,成了太尉家的嬌客。這個故事《晉書》王羲之傳和《世說新語.雅量》都有詳細記載,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以至后來,”東床”成了女婿的代詞。
郗夫人的名容,字子房,也是一位善于書法的才女,夫妻有同好,對子女的書法教育也是十分盡心。郗夫人生有七子一女,先羲之而卒。
羲之七子中”知名者五人”。獻之最出名,玄之、凝之、操之都精通草書。
他們的少子獻之,后來也成了大書法家,與父親并稱”二王”,父子二人同享盛譽。 。
唇亡齒寒
晉獻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jīng)過虞國,但是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yīng)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chǎn)的名貴玉石與屈產(chǎn)(地名,均屬晉國領(lǐng)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后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yīng)的?!?
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zhèn)鞯膶氊?,屈產(chǎn)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么辦?”
荀息于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于這兩件寶貝,您有些舍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里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nèi)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chǎn)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nèi)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
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于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后,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qū)m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我國恰似一種唇齒相依的親密關(guān)系,如果嘴唇?jīng)]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并不是什么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zhàn)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么危險的事啊?!?
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jīng)之路。
晉國憑借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
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結(jié)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zāi)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施氏與孟氏
——管理都是有“背景”的
魯國一戶姓施的人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好學儒家仁義之術(shù);另一個兒子愛好軍事。好學儒術(shù)的那個兒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說齊王:齊王采納了他的意見,叫他做了兒子們的老師。愛好軍事的那個兒子到了楚國,用他的法家主張去游說楚王。楚王很高興,叫他擔任軍事長官。他們賺的錢,使家庭很快富裕起來了,他們顯赫的爵位,使親屬們也覺得榮耀異常。
施家的鄰居姓孟,也有兩個兒子,他們所學的也和施氏兄弟相同,卻總為貧窮所困擾;孟家很羨慕十分富裕的施家,因而向施家請教取得地位和富貴的方法:施家的兩個兒子把經(jīng)過如實地告訴了他們。
于是,孟家好學儒術(shù)的那個兒子跑到秦國,用儒術(shù)游說秦王。秦王說:“現(xiàn)在各國諸侯都靠實力進行斗爭,所追求的無非是兵力、糧食而已。如果用仁義來治理我的國家,這是走向滅亡的道路。”于是,閹割了他,再把他趕走。
孟家的另一個兒子到了衛(wèi)國,用權(quán)術(shù)去游說衛(wèi)王。衛(wèi)王說:“我們衛(wèi)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對于大國我們恭敬地侍奉它,對于小國我們好好地安撫它,這才是求得安全的好辦法。如果依靠兵力和權(quán)謀,那我們的國家很快就要滅亡了。但我如果好生生地送你回去,你一定再跑到別的國家去宣傳你的主張,給我們帶來很重的禍患!”于是,便砍斷了他的腳,再把他押送回魯國。
做什么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順勢者昌盛,逆勢者敗亡。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時,要務(wù)必弄清:別人當時為什么要這么做,前因后果是什么,絕不能割斷歷史與環(huán)境。
在一次宴會上,唐太宗對王琺說:“你善于鑒別人才,尤其善于評論。你不妨從房玄齡等人開始,都一一做些評論,評一下他們的優(yōu)缺點,同時和他們互相比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們優(yōu)秀?”
王琺回答說:“孜孜不倦地辦公,一心為國操勞,凡所知道的事沒有不盡心盡力去做,在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齡。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議,認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堯舜很丟面子,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帶兵打仗做將軍,又可以進入朝廷搞管理擔任宰相,在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報告國家公務(wù),詳細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轉(zhuǎn)達下屬官員的匯報,能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在這方面我不如溫彥博。處理繁重的事務(wù),解決難題,辦事井井有條,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評貪官污吏,表揚清正廉署,疾惡如仇,好善喜樂,這方面比起其他幾位能人來說,我也有一日之長。”唐太宗非常贊同他的話,而大臣們也認為王琺完全道出了他們的心聲,都說這些評論是正確的。
從王琺的評論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團隊中,每個人各有所長;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將這些人依其專長運用到最適當?shù)穆毼唬蛊淠軌虬l(fā)揮自己所長,進而讓整個國家繁榮強盛。
【企業(yè)管理啟示】:企業(yè)的發(fā)展是不可能只依靠一種固定組織的形態(tài)而運作,必須視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團隊。所以,每一個領(lǐng)導者必須學會如何組織團隊,如何掌握及管理團隊。企業(yè)組織領(lǐng)導應(yīng)以每個員工的專長為思考點,安排適當?shù)奈恢?,并依照員工的優(yōu)缺點,做機動性調(diào)整,讓團隊發(fā)揮最大的效能。經(jīng)理人員的任務(wù)在于知人善任,提供企業(yè)一個平衡、密合的工作組織。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說楚莊王養(yǎng)精蓄銳,厚積薄發(fā),一鳴而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典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說明楚人的信念與豪氣
楚國寓言故事 晏子使楚
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國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國的消息傳出后,楚王對身旁的謀士們說:“晏嬰在齊國是有名的能言善辯之人?,F(xiàn)在要來楚國,我想當眾羞辱他一番,你們看有什么好辦法呢?”于是他們商議出了一個壞主意。 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設(shè)宴款待。當酒興正濃時,忽見兩個差役押著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假裝不知地問道:“這人犯了什么罪?”差役趕緊回答:“他是齊國人,到我們楚國來偷東西?!背跤谑腔剡^頭去看著晏嬰,故作驚訝地說:“你們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戲,這時便站了起來,極其鄭重而嚴肅地對楚王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jié)橘,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jié)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zhi)了。它們只是葉子長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結(jié)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是水土不同的緣故??!眼下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到了楚國后卻學會了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會使人變成盜賊么?”一席話噎得楚王尷尬極了,只好賠笑收場。 時隔不久,晏嬰又被派往楚國公干。楚王沒有忘記上次宴會上的難堪,總想伺機報復。他知道晏嬰的身材十分矮小,于是就吩咐在城門旁邊另外鑿開一扇小門。當晏嬰到來之后,侍衛(wèi)便讓他從小門進去,晏嬰見狀,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會從狗洞中爬進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國,難道也要從這狗洞中進去嗎?”侍衛(wèi)們理屈詞窮,只好眼睜睜看著晏嬰從大門正中昂首闊步地進了城。 接著,晏嬰在拜見楚王時,楚王又用嘲諷的語調(diào)說:“齊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吧?” 晏嬰聞言,迅速予以糾正:“我們齊國僅都城臨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戶,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揮袖就可遮住太陽,個個灑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么能說齊國無人呢?” 楚王聽罷,進一步用挑釁的口吻發(fā)問:“既然齊國人多,為什么總是派遣你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嬰對楚王的無禮早有思想準備,他冷笑了一下應(yīng)道:“我們齊國派遣使臣的原則是視出使國的情況而定,對友好的國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國的國王粗野無禮,就派丑陋無才的人去。我在齊國是最丑陋無才的人,所以總是被派作出使楚國的使臣?!币幌捲俅问钩鯚o言以對,從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嬰和齊國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說明: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愚蠢透頂;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頭來必然會使自己的尊嚴掃地。
某天,下很大的雨,某個人在街上沒辦法回家,過了一會他看見觀音撐雨傘走過,他上前求觀音送他一程,觀音問他為何要送他,他說因為不送他,他會淋雨,觀音說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淋雨是因為我有傘,你若想不淋雨,自己找傘去。第二天,那人遇見煩心事,去觀音廟求觀音,一進去看見觀音跪在觀音像前,上前問到,你就是觀音為何還拜自己,觀音回答說,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fā)現(xiàn)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么別的選擇,于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于是,他們背著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說“包包太重了,不如這樣吧,我們把包包放在這里,等來電后坐電梯來拿?!庇谑?,他們把行李放在了20樓,輕松多了,繼續(xù)向上爬。 他們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長,到了40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還只爬了一半,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到了60樓,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不要吵了,爬完它吧?!庇谑撬麄兡乩^續(xù)爬樓,終于80樓到了!興奮地來到家門口兄弟倆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包里了。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包袱,自己也不夠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難免不穩(wěn)。20歲之后,離開了眾人的壓力,卸下了包袱,開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愉快地過了20年。可是到了40歲,發(fā)現(xiàn)青春已逝,不免產(chǎn)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于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這個、嫉恨那個,就這樣在抱怨中度過了20年。到了60歲,發(fā)現(xiàn)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訴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沒有完成,原來,我們所有的夢想都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
可以采納了吧,
還有一個蘋果
一場突然而至的風暴,讓一位獨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裝干糧和水的背包不見了,翻遍了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了一個泛青的蘋果。
他驚喜地喊道:“哦,我還有一個蘋果?!?/p>
他攥著那個蘋果,艱難地在大漠里尋找著出路,整整一個晝夜過去了,他仍未走出茫茫的大漠,饑餓、干渴、疲憊使他有好幾次都覺得自己快要支撐不住了,可看一眼手里的那個蘋果,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幾分力量。
他又繼續(xù)跋涉,心中不停地默念著:“我還有一個蘋果,我還有一個蘋果……”
三天以后,他終于走出了大漠,他那個始終未曾咬過一口的蘋果,已干枯得不成樣子了。
是的,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遭受各種挫折和失敗,你不要輕易地說自己什么都沒了,其實人生如沙漠,信念就是那只“蘋果”。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