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 “食言”,據(jù)《爾雅》解釋:“食,言之偽也。
……言而不行,如食之消盡,后終不行,前言為偽,故通稱偽言為食言?!边@就是說:凡假話都可以叫做“食言”。
因為吃的東西,吃下就沒了。假話也如此,說過就完了,不需要實行和兌現(xiàn)的。
形容說話不算數(shù),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便宜,即為“食言而肥”。表示堅決履行諾言,說話一定算數(shù),即為“決不食言”。
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載: 春秋時,魯國大夫孟武伯,說話一貫無信,魯哀公對他很不滿。有一次,魯哀公在五梧舉行宴會,孟武伯照例參加,有個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
這郭重長得很肥胖,平時頗受哀公寵愛,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譏辱。這次孟武伯借著向哀公敬酒的機(jī)會,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么東西這樣肥胖???” 魯哀公聽了,很覺厭惡,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這句話分明是反過來諷刺孟武伯慣于說話不算數(shù),而且在宴會上當(dāng)著群臣之面,出于國君之口,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
【關(guān)閉窗口】。
1. 對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稱,多附綴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对姟ご笱拧?/p>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 眜?!洞呵铩?/p>
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 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old man]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jì)》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3. 又如:漁父;田父
4. 通“甫”。開始 [beginning]
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独献印に氖隆?/p>
5. 又如:教父(教戒的開始)
6. 天。古人以為天地生萬物,故稱天為“父” [heaven]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呼母?!兑住ふf卦》
〈動〉
1. 通“捕”( bǔ)。捕捉,捉拿 [catch;capture]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見 fù
1、覆水難收 西漢時蒼翠茂盛的會稽郡吳縣(今蘇州吳中區(qū))穹窿山山下,住著一位讀書人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氏。
朱買臣為人老實厚道,每日苦讀詩書,但運氣不佳,屢屢受挫。他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只得到穹窿山上砍柴度日。
多年以來,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饑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起來。
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jìn)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
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時來運轉(zhuǎn),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
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不久,朱買臣得到在朝廷為官的同鄉(xiāng)嚴(yán)助的推薦。
在漢武帝任命朱買臣為會稽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xiàn)任的丈夫了。
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yīng)她回來。
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dāng),精神失常。
2、買臣負(fù)薪 朱買臣自幼家窮,還喜歡讀書,不管理產(chǎn)業(yè),經(jīng)??巢褓u來維持生計。擔(dān)著柴,邊走邊讀書。
他的妻子也擔(dān)著柴跟隨著,屢次阻止朱買臣在途中唱歌,但朱買臣聲音唱得更大。他的妻子認(rèn)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
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一定富貴,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后再報答你?!?/p>
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終究要餓死在溝壑中,怎能富貴?” 朱買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憑她離去。之后,朱買臣一個在道路上邊走邊唱,背著柴在墓間行走。
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給他飯吃。過了幾年,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官員押送行李車到長安。
到皇宮上送奏折久未回答,在公車署里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也用完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正趕上他的同縣人嚴(yán)助受皇帝寵幸,嚴(yán)助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
召見之后,被授予會稽太守。朱買臣于是乘坐驛站的車馬離去。
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縣府官員都來迎送,車輛有一百多乘。
到了吳界,朱買臣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后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
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擴(kuò)展資料:朱買臣之死:元封元年(前110年),東越王余善自稱東越武帝,入侵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
朱買臣接受漢武帝的詔令,率領(lǐng)軍隊與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fā),由海路進(jìn)攻東越。戰(zhàn)爭過程中,閩越的君主繇王居股與人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投降。
從此以后,閩越國滅亡。朱買臣因平叛有功,被征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漢代官名),列于九卿之中。
過了幾年,朱買臣因犯法被免官,后又被啟用為丞相府長史。御史大夫張湯原先是個小吏,在朱買臣前趨承奔走。
張湯與公孫弘脾氣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薦,標(biāo)榜朝堂。于是漢武帝敕封張湯為廷尉。
后來張湯誣告朱買臣的好友嚴(yán)助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有關(guān),漢武帝下令將嚴(yán)助斬首。朱買臣因此怨恨張湯。
等到朱買臣為丞相長史,張湯多次執(zhí)行辦理丞相事務(wù),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長史(即朱買臣、王朝、邊通三人)。朱買臣、王朝、邊通去拜見張湯的時候,張湯就坐在床上,不以禮相待。
因此,三長史對張湯心懷怨恨,待機(jī)報復(fù),朱買臣常想舍命害死張湯。不久,孝文帝陵中瘞錢(陪葬的錢幣)被盜。
張湯要陷害丞相莊青翟,將瘞錢被盜一案,全部推卸在莊青翟頭上,而且還要辦他明知故縱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職,然后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將隱事泄漏出去,朱買臣、王朝、邊通知道張湯要陷害丞相莊青翟,便一起去通報莊青翟,并對他說:“束手待斃,不如先發(fā)制人,除掉張湯方為上策。
據(jù)說商人田信等皆為張湯爪牙,與張湯勾結(jié),營奸牟利,憑此條罪狀好教張湯死心伏罪”。丞相莊青翟就命令三人代為辦理。
于是,朱買臣、王朝、邊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審訊。一經(jīng)廷審,嚴(yán)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認(rèn)。
張湯知自己必死無疑,便寫下遺書稱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陷害他。寫完遺書后,揮劍自殺,當(dāng)即斃命。
漢武帝看了張湯的遺書,心里感到很后悔。便命令抓捕三長史,誅殺抵罪。
將朱買臣、王朝、邊通綁赴刑場斬首。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負(fù)薪掛角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覆水難收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朱買臣。
食指大動:
春秋時期,鄭國有兩位公子,一個叫公子宋,一個叫子家。一天早晨,他們一起上朝時,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動了一下,他便跟子家說:“看來今天又要有好吃的了,不知道今天可以嘗到什么美味?”
就在子家半信半疑時,聽見內(nèi)侍向廚房說:“昨天楚國派人送來一只大鱉,鄭靈公下令煮來讓文武百官一同品嘗?!?/p>
兩人聽到這番話,不禁笑了起來。鄭靈公問他們什么事情如此開心,子家趕緊向鄭靈公說明公子宋食指挑動果然靈驗之事。
鄭靈公聽完后,也笑了笑說:“公子宋的食指靈不靈,還得通過我這一關(guān)呢!”
后來鱉羹分配到公子宋時剛好分完,鄭靈公就大笑說:“這回你的食指不靈了吧!”
沒想到公子宋竟然走到鄭靈公的座位前,把食指伸到鼎里,沾湯來嘗一下,并說:“誰說我的食指不靈,我不是嘗到美食了嗎?”(這就是“染指”的來歷)
鄭靈公看到公子宋在文武百官面前竟敢如此膽大妄為,藐視國君的權(quán)威,非常生氣。此時,鄭靈公已心生殺意。后來借著一些理由,鄭靈公想要派人把他給殺了,沒想到公子宋先發(fā)制人,殺了鄭靈公。公子宋一定沒有料到,他靈驗的食指雖然讓他品嘗到了美食,卻也讓自己最后背負(fù)了弒君的惡名。
為什么公子宋只是用手指“沾染”了一下鼎中的鱉湯,鄭靈公就差點把他殺掉呢?這是因為鼎在先秦是權(quán)力的象征,任何人不經(jīng)君王的允許隨意沾取鼎中之物,就是對君王權(quán)力的覬覦,是對統(tǒng)治地位的挑戰(zhàn)。因此,人們用“染指”來比喻牟取非分的利益。這場變故后,鄭國大亂,公子宋最終也被殺,暴尸于朝。
1.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bǔ)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2.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jì)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yù)為“文景之治”。3.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
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
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4.百里負(fù)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5.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jìn)》)。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6.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jìn)入深山,鉆進(jìn)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hù)送他出山。
7.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
一次為雙親送水,進(jìn)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8.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
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
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9.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曰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七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
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2.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xiāng),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jìn)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里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guān)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jìn)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yīng)當(dāng)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蹦赣H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并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yǎng)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福建福州的漢族風(fēng)味小吃中,能夠和鍋邊糊并列舉國無雙的,只有“太平燕”了,也稱“小長春”。
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太平燕這東西,別說是外地人,就是對一些福州人,不做一點詮釋,也是搞不清楚的。要說“太平燕”,那就要先說“燕皮”的來歷,沒有“燕皮”,談何“太平燕”?
據(jù)傳,明嘉靖年間,閩北山區(qū)與江西接壤的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xiāng)的御史大人,他家居山區(qū),雖有山珍可享,但吃多了,便流于平淡。于是,那家中的廚師便出了一個新花樣,取豬腿的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摻上適量的番薯粉,搟成紙片般薄,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包上肉餡,做成扁肉(餛飩),煮熟配以高湯,弄了一碗點心端給主人。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覺得滑嫩清脆,淳香泌人,連呼“太妙”,忙問:“這叫什么點心?”那廚師做點心本來是想討主人的歡心,哪來的名字?好在廚師腦筋能夠急轉(zhuǎn)彎,見碗中的扁肉形同飛燕,便信口說叫“扁肉燕”。由此推演,才有了“燕皮”一說。原先,這“燕皮”本為大戶人家獨享,后來,這打燕皮的手藝逐漸傳開流入福州,燕皮成為商品,食者日眾,反倒成了福州家喻戶曉,最負(fù)盛名的閩味名吃。
太平燕也叫“小長春”,那是因為扁肉形似長春花的緣故,“燕”、“宴”諧音,太平燕又叫“太平宴”。那么,“太平”二字因何而起?原來太平燕里有完整的鴨蛋,在福州話里“鴨蛋”與“壓亂”“壓浪”諧音,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亂”被壓下去了,福州人去海外謀生眾多,行舟之時“浪”也被壓下去了,當(dāng)然也就“太平”了。逢年過節(jié),婚喪喜慶,親友聚別,民間家宴,要取一個“太平”、“平安”, 這太平宴是必吃的。
詞 目 中流擊楫 發(fā) 音 zhōng liú jī jí 釋 義 擊:敲打;楫:漿。
比喻立志奮發(fā)圖強(qiáng)。 出 處 《晉書·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
’” 擊楫中流 也作“中流擊楫”,楫,船槳。出自《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
’”即東晉大將祖逖率部渡江,當(dāng)船行到江中時,他敲著船槳發(fā)誓說,不收復(fù)中原,決不生還。后借指決心報效祖國,收復(fù)失地。
文天祥《賀趙侍郎月山啟》:“慨然有神州陸沉之嘆,發(fā)而為中流擊楫之歌?!彼稳粟w善括《滿江紅·辛卯生日》:“穎脫難藏沖斗劍,誓清行擊中流楫?!?/p>
又稱“中流誓”,如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正好長驅(qū),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自從匈奴人占領(lǐng)中原,北方有許多人避難到南方來。
劉琨的好友祖逖也帶了幾百家鄉(xiāng)親來到淮河流域一帶。在逃難的行列中,祖逖主動出來指揮,把自己的車馬讓給老弱有病的坐,自己的糧食、衣服給大家一起吃用。
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他做首領(lǐng)。 到了泗口(今江蘇清江市北),祖逖手下已經(jīng)有一批壯士,他們都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北方人,希望祖逖帶領(lǐng)他們早日恢復(fù)中原。
當(dāng)時,司馬睿還沒有即皇帝位。祖逖渡江到建康,勸瑯琊王司馬睿說:“晉朝大亂,主要是由于皇室內(nèi)部自相殘殺,使胡人乘機(jī)會攻進(jìn)了中原。
現(xiàn)在中原的百姓遭到敵人殘酷迫害,人人想要起來反抗。只要大王下令出兵,派我們?nèi)ナ諒?fù)失地。
那么北方各地的人民一定會群起響應(yīng)?!? 司馬睿并沒有恢復(fù)中原的打算,但是聽祖逖說得有道理,也不好推辭,勉強(qiáng)答應(yīng)他的請求,派他做豫州(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撥給一千個人吃的糧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辦法。
祖逖帶著隨同他一起來的幾百家鄉(xiāng)親,組成一支隊伍,橫渡長江。船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拿著船槳,在船舷邊拍打(文言是‘中流擊楫”),向大家發(fā)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掃平占領(lǐng)中原的敵人,決不再過這條大江。”
他的激昂的聲調(diào)和豪壯的氣概,使隨行的壯士個個感動,人人激奮。 到了淮陰,他們停下來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買馬,聚集了兩千多人馬,就向北進(jìn)發(fā)了。
祖逖的軍隊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復(fù)了許多失地。當(dāng)時,長江以北還有不少豪強(qiáng)地主,趁中原大亂的機(jī)會,占據(jù)堡塢,互相爭奪。
祖逖說服他們停止內(nèi)爭,跟隨他一起北伐,對不聽號令、依附敵人的,就堅決打擊。祖逖的威望就越來越高了。
劉琨在北方聽到老朋友祖逖起兵北伐,也很高興,說:“我夜間枕著兵器睡覺等天亮,就是一心要消滅敵人?,F(xiàn)在祖逖跑到我前面去了?!?/p>
公元319年,陳留地方的豪強(qiáng)地主陳川投降后趙國主石勒,祖逖決定發(fā)兵進(jìn)攻陳川。石勒派兵五萬援救,被祖逖打得大敗。
接著,后趙的將領(lǐng)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韓潛又爭奪蓬陂(在河南開封市附近)城。戰(zhàn)斗了四十天,相持不下,雙方的軍糧都發(fā)生了困難。
有一天,祖逖用布袋裝滿了泥土,派一千多名兵士扛著,運到了晉營,裝作運糧的樣子。最后又派了幾個兵士扛著幾袋米,運到半路上,故意停下來休息。
桃豹在趙營內(nèi)看到晉兵運來那么多的米,自然眼紅,就趁晉兵休息的時候,派了大批兵士來搶。晉兵丟下米袋就逃。
趙營里早已斷了糧,搶到了一點米,只能夠勉強(qiáng)維持幾天,但是大家看到晉營里軍糧那么充足,軍心就動搖起來了。桃豹趕快派人向石勒求救。
過了幾天,石勒派了一千頭驢子裝運了糧食接濟(jì)桃豹。祖逖早就探得情報,在路上設(shè)下伏兵,把后趙的糧食全部截奪下來。
這樣一來,桃豹再也支持不住,連夜放棄陣地逃跑了。 祖逖領(lǐng)導(dǎo)晉兵艱苦斗爭,收復(fù)了黃河以南的全部領(lǐng)土,后趙的兵士陸續(xù)向祖逖投降的也很多。
晉元帝即位后,因為祖逖功勞大,封他為鎮(zhèn)西將軍。 祖逖在戰(zhàn)斗的艱苦環(huán)境中,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自己的生活很節(jié)約,把省下的錢盡量幫助部下。
他還獎勵耕作,招納新歸附的人。即使是跟自己關(guān)系疏遠(yuǎn)和地位低下的人,他也同樣熱情地對待。
生地的百姓都很擁護(hù)他。 有一次,祖逖舉行宴會招待當(dāng)?shù)馗咐稀?/p>
人們高興得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有些老人流著眼淚說:“我們都老了,今天能夠在活著的日子里看到親人,死了也可以閉上眼睛了?!?/p>
祖逖一面操練士兵,一面擴(kuò)大兵馬,預(yù)備繼續(xù)北伐,收復(fù)黃河以北的國土。哪兒想到昏庸的晉元帝對祖逖竟放心不過,怕祖逖勢力太大了不好控制,派了一個戴淵來當(dāng)征西將軍,統(tǒng)管北方六州的軍事,叫祖逖歸他指揮。
祖逖辛辛苦苦收復(fù)失地,反而受到朝廷的牽制,心里很不舒坦。 不久,祖逖聽說他的好友劉琨在幽州被王敦派人害死,又聽說晉元帝跟王敦正在明爭暗斗,心里又是憂慮,又是氣憤,終于得病死了。
豫州的男女老少聽到祖逖去世的消息,像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傷心。 祖逖雖然沒有完成恢復(fù)中原的事業(yè),但他那中流擊楫的英雄氣概,一直被后代的人所傳誦。
房玄齡作為宰相對締造貞觀盛世功勞至巨,唐太宗為了犒勞他,曾經(jīng)下旨賜給他幾位美人,但是房玄齡卻推托不受。
皇帝知道房玄齡顧及夫人的感受,只好央求皇后召見房玄齡的夫人,勸解說,人們納妾本來就有常制,完全符合規(guī)矩,而且房玄齡年高體弱,皇帝想用多個女人照顧他以表開心。
可是房夫人對這些毫不領(lǐng)情斷然拒絕。皇帝勃然大怒,給出兩個出路讓她選擇,一是改變初衷,不再妒忌,這樣可以安然活下去;二是可以繼續(xù)妒忌成性,但必須被處死。
房夫人毫不猶豫表示寧可為妒而死?;实勰贸鲆粔佣揪平o她,房夫人一飲而盡?;实圩詈笾缓谜f:“這樣的女人我這個做皇帝的都害怕,何況是房玄齡呢!”
當(dāng)然皇帝賜給房夫人的也不是毒酒,而是香醋,所以也有人認(rèn)為這個故事就是吃醋的最早來歷。
擴(kuò)展資料:
眾所周知,在男女兩性關(guān)系方面如果產(chǎn)生嫉妒的情緒,甚至出現(xiàn)爭吵、打架的現(xiàn)象,俗稱“吃醋”,因為房玄齡夫人吃醋典故,把嫉妒和食醋聯(lián)系在一起。
吃醋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yīng),是愛和關(guān)心的別樣表現(xiàn)。潛意識里則是感情專屬和害怕失去的一種保護(hù)。戀愛或婚姻中,如果兩個人對彼此視而不見、一點醋都不吃,愛情也就淡而無味了。
真心愛你,才會吃醋。他不希望你和別的異性走的太近,也不希望你和別的異性有太多往來。你可能會感覺他很自私,但請你不要懷疑,真愛都是自私的。
人們常說,愛一個人應(yīng)該相信他,但是請記住,信任是相互的,要做到彼此尊重對方的感受,不要老是把信任掛在嘴邊,是要有行動的。如果你不考慮對方的感受,他肯定會吃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吃醋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