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作者是南宋辛棄疾,此句出自《賀新郎·送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將軍百戰(zhàn)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常絕”這句說的是漢將李凌,他是李廣后代,在和匈奴的戰(zhàn)役中不幸被俘,漢武帝得知后震怒,殺其一家老小,當(dāng)時蘇武也被囚在匈奴,后來蘇武得以回歸漢土,在他與李陵訣別時,李陵對蘇武說:: “今天足下回歸,可謂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即使是青史所載、丹青所畫的古圣先賢,何以過子卿!我雖愚鈍怯懦,假如漢朝當(dāng)時暫時寬恕我兵敗之罪,保全我老母,給我洗雪恥辱的機會,也許我可以像古人曹沫那樣,逼迫敵人簽下和平條約,這是李陵日夜不敢忘記的。
可是漢將我一家滿門抄斬,我還有什么牽掛呢?這些話說來已經(jīng)沒什么意義了,只是希望讓子卿了解我的內(nèi)心。異域之人,一別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說的是荊軻別易水,燕太子丹及眾賓客素服相送于易水,在易水邊的餞別宴會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樂而歌道:“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p>
幼安此詞,用典極多,都是離別之事,如昭君出塞別漢,阿嬌失寵別金闕,莊姜送別戴媯,李陵別蘇武等等。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粱,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出自辛棄疾的《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原文】: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別茂嘉十二弟。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囱嘌?,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譯文】:
聽著綠樹蔭里鵜鴂叫得凄惡,更令人悲傷不已。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fā)出“不如歸去”悲切的號呼。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guān)塞荒野,更有陳皇后阿嬌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wèi)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老。
漢代名將李陵身經(jīng)百戰(zhàn),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fēng),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如今嘉茂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粱,回頭萬里,故人長絕?!?/p>
出自辛棄疾的《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原文】: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朝代:宋代作者:辛棄疾別茂嘉十二弟。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綠樹聽鵜鴂。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譯文】:聽著綠樹蔭里鵜鴂叫得凄惡,更令人悲傷不已。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fā)出“不如歸去”悲切的號呼。
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的痛楚。
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guān)塞荒野,更有陳皇后阿嬌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wèi)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老。
漢代名將李陵身經(jīng)百戰(zhàn),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
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fēng),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
如今嘉茂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寫過幾位薄命女子之別,詞人又寫李陵與蘇武之別。
李陵是漢武帝時的名將,多次與匈奴作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最后一次因寡不敵眾,苦戰(zhàn)而降,導(dǎo)致身敗名裂。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十九年,持節(jié)不屈,最終回到漢室。蘇武返漢之際,李陵到河梁送別。世傳李陵送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漢書·蘇武傳》載李陵送別蘇武語:“異域之人,一別長絕?!奔谲帉⒋硕浜隙弥??!昂恿骸?,河橋?!肮嗜恕?,指蘇武。
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此敘荊軻辭燕入秦刺秦王之事。據(jù)《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zhàn)國末年,燕太子丹命荊軻前往刺殺秦王嬴政。荊軻離開燕國時,太子丹率眾賓客白衣素服相送于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樂而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薄氨栉磸亍?,意為壯士的悲歌至今猶在耳邊回蕩。
詞人羅列了以上這么多關(guān)于離別的典故,卻不是隨意選取。這些離別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傷離怨別,它們不僅關(guān)涉?zhèn)€人,更關(guān)涉國家命運,實是辭家去國之恨。清人周濟《宋四家詞選》認為,此詞上片是表現(xiàn)“北都舊恨”,下片是表現(xiàn)“南渡新恨”,所說很有道理。上片所用春秋時戴媯被迫離開衛(wèi)國,以及漢代用公主、宮女和匈奴和親的典故,確實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北宋末年靖康之難中,徽、欽二宗和三宮六院被俘北行的慘痛事實。下片的兩個典故,則以歷史上的匈奴、秦國喻今之金國,借李陵、荊軻的悲劇暗寓稼軒自己壯志不酬的憤懣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詞以鳥兒悲啼起興,在借用一系列典故抒發(fā)家國之情后,仍不忘照應(yīng)開頭:鳥兒如果知道這么多人間離恨,啼出的一定不會是清淚,而是鮮血吧!因為這么多的別愁離恨,清淚已不足以訴說,非要啼血不可了!
誰共我,醉明月
“你”離開了,還有誰能與“我”一起在明月下把酒醉歡呢?
結(jié)尾點題,對族弟道出不忍分離之情。詞的前面都在烘托氣氛,到這里一句作結(jié),感情收到實處。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囱嘌?,送歸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賀新郎》送茂嘉十二弟
這五個典故分別是:
杜鵑——杜鵑傳說為古蜀王帝失國后魂魄所化,在春天的時候常悲啼出血,古人們多來比喻極大的悲痛,唐人李商隱曾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詩句
馬上琵琶——這是漢代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的故事,當(dāng)時昭君出塞,送行的人怕她思國傷心,命樂師在路上彈琵琶,一直到關(guān)外
長門——這是武帝時期陳皇后失寵的故事,陳皇后失寵之后,被武帝打入長門宮,從此過著冷宮的生活,后又置千金令司馬相如作《長門賦》試圖從新得到皇帝的寵幸,到最后還是徒勞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這是漢代名將李陵對敵作戰(zhàn)失敗、兵盡糧絕而被迫投降,以致身敗名裂,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稘h書·蘇武傳》載,李陵在匈奴送別蘇武語:“異域之人,一別長絕?!睆拇死盍昃驮僖矝]有回西漢。
易水——這是戰(zhàn)國時荊軻行刺秦王的故事,燕太子丹及眾賓客素服相送于易水,在易水邊的餞別宴會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樂而歌道:“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
還有“看燕燕,送歸妾”也是典故,《左傳》隱公三年、四年記載,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無子,以莊公妾戴媯之子完為子。完即位不久,就在一次政變中被殺,戴媯遂被遣返。莊姜遠送于野,作《燕燕》詩以贈別。
意思是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堅守信約。
出自《莊子·盜跖》?!肚f子》又名《南華經(jīng)》,是道家經(jīng)文,是戰(zhàn)國中期莊子及其后學(xué)所著。
全詩(節(jié)選)如下:
世之所謂賢士,莫若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于首陽之山,骨肉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于河,為魚鱉所食。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yǎng)壽命者也。
譯文如下:
世人所稱道的賢士,就如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讓了孤竹國的君位,卻餓死在首陽山,尸體都未能埋葬。鮑焦著意清高非議世事,竟抱著樹木而死去。申徒狄多次進諫不被采納,背著石塊投河而死,尸體被魚鱉吃掉。
介子推算是最忠誠的了,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晉文公吃,文公返國后卻背棄了他,介子推一怒之下逃出都城隱居山林,也抱著樹木焚燒而死。尾生跟一女子在橋下約會,女子沒有如期赴約,河水涌來尾生卻不離去,竟抱著橋柱子而淹死。
這以上的六個人,跟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豬以及拿著瓢到處乞討的乞丐相比沒有什么不同,都是重視名節(jié)輕生赴死,不顧念身體和壽命的人。
擴展資料:
春秋時,魯國曲阜有個年輕人名叫尾生,與圣人孔子是同鄉(xiāng)。尾生為人正直,樂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鄉(xiāng)八鄰的普遍贊譽。有一次,他的一位親戚家里醋用完了,來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沒有醋,但他并不回絕,便說:“你稍等一下,我里屋還有,這就進去拿來?!?/p>
尾生悄悄從后門出去,立即向鄰居借了一壇醋,并說這是自己的,就送給了那位親戚??鬃又肋@件事后,就以鄉(xiāng)里老大的身份,批評尾生為人不誠實,有點弄虛作假。尾生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幫助別人是應(yīng)該的,雖然說了謊,但出發(fā)點是對的,謊言不也有美麗的嗎?
后來,尾生遷居梁地(今陜西韓城南)。他在那里認識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兩人一見鐘情,君子淑女,私訂終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棄尾生家境貧寒,堅決反對這門親事。為了追求愛情和幸福,姑娘決定背著父母私奔,隨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
那一天,兩人約定在韓城外的一座木橋邊會面,雙雙遠走高飛。黃昏時分,尾生提前來到橋上等候。不料,突然烏云密布,狂風(fēng)怒吼,雷鳴電閃,滂沱大雨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發(fā),滾滾江水裹挾泥沙席卷而來,淹沒了橋面,沒過了尾生的膝蓋。
城外橋面,不見不散,尾生想起了與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顧茫茫水世界,不見姑娘蹤影。但他寸步不離,死死抱著橋柱,最終被活活淹死。再說姑娘因為私奔念頭泄露,被父母禁錮家中,不得脫身。后伺機夤夜逃出家門,冒雨來到城外橋邊,此時洪水已漸漸退去。
姑娘看到緊抱橋柱而死的尾生,悲慟欲絕。她抱著尾生的尸體號啕大哭。陰陽相隔,生死一體,哭罷,便相擁縱身投入滾滾江中,譜寫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幕驚心動魄的愛情悲劇。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莊子·雜篇·盜跖
1.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
化自“欲飲琵琶馬上摧”——王翰《涼州詞》
2.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可能是寫霍去病的!
見“霍去病吧”:/f?kz=129464483
3.易水蕭蕭西風(fēng)冷
化用“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荊軻刺秦王
4.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典故:望帝啼鵑
望帝啼鵑的注釋:“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他因水災(zāi)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后化為杜鵑,日夜悲鳴,啼到出血才停止?!?
5.誰共我,醉明月?
李白《月下獨酌》
看燕燕,送歸妾。
應(yīng)該也是典故,卻不知出自何處。
成語“懸梁刺股”由兩個故事組成。
1、懸梁
東漢孫敬到洛陽太學(xué)求學(xué),為了不在疲倦時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梁上,一頭束在頭發(fā)上,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發(fā),弄疼頭皮,也就不瞌睡了。從此,每天晚上讀書時,他都用這種辦法。后來孫敬飽讀詩書,博學(xué)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xué)問家。
2、刺股
戰(zhàn)國時期蘇秦為求取功名,去秦游說秦惠王,欲以連橫之術(shù)逐步統(tǒng)一中國,未被采納。蘇秦羞愧難當(dāng),下決心用功學(xué)習(xí),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刺大腿,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如此這般堅持了一年,再次周游列國,終于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并手握六國相印。
擴展資料:
【出處】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xué),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成語含義】
這兩個故事是我們常說的是頭懸梁,錐刺股。懸梁刺股作為刻苦學(xué)習(xí)的成語典故,故事源自戰(zhàn)國的蘇秦和東漢的孫敬。懸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也說的是只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獲,用以激勵人發(fā)憤讀書學(xué)習(xí)。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懸梁刺股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