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是與佛印者:宋代大文豪蘇軾非常喜歡談佛論道,和佛印禪師關(guān)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門拜訪佛印,問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尊佛。”蘇軾聞之飄飄然,佛印又問蘇軾:“你看我是什么?”蘇軾想難為一下佛印,就說道:“我看你是一坨屎?!狈鹩÷牶竽徊徽Z(也許是氣的說不出話)。于是蘇軾很得意的跑回家見到蘇小妹,向她吹噓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話噎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聽了直搖頭,說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就都是一坨屎?!?/p>
亦有言是與惠崇者:蘇東坡與惠崇和尚戲語,蘇東坡說:“我看你像牛屎?!被莩缯f:“我看你像如來。”蘇東坡不解,這和尚怎么以德報怨呢?問其妹妹蘇小妹。蘇小妹說:“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來,看人都是如來。”東坡有所悟。
過去在一座深山里,住著一只獼猴,這只獼猴不但有過人的力量,更有著出眾的智慧,同時心中時時懷著普濟(jì)眾生的悲愿。
有一天,獼猴爬上樹梢采集果子,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有個獵人被困在深谷之中,并且發(fā)出哀號求救的聲音。獼猴聽到了求救聲,便悲傷地流淚說道:「我曾經(jīng)誓愿成佛,就是為了要濟(jì)度眾生,今天我如果不救這個人,他必定會因此而死……」。
因此,獼猴就攀著崖壁到了谷底,將獵人一肩背負(fù)在身上,沿著草藤叢生的崖壁攀爬上山,踉蹌地移到平緩的坡地,并且慈悲誠懇地規(guī)勸說道:「你為了捕殺生靈,不慎跌入山谷,今日好不容易才獲救;希望你能藉此得到教訓(xùn),改過自新,切莫再造業(yè)捕殺動物、屠害生靈了?!? 饑寒交迫的獵人躺在草地上喘氣休息,卻完全不顧獼猴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言,心里頭不停地盤算著:「先前在山谷底當(dāng)中,因為沒有食物而快要餓死;而如今枯躺在這片草皮上,也還是只有餓死的份。
倒不如,一股作氣將獼猴殺來吃,就可以保全住自己的性命」。剎時,恩將仇報的獵人早已拿起石頭,往獼猴的頭頂砸了過去! 獼猴對此突如其來的攻擊毫無防備,血流遍地、驚嚇欲起,但卻不支倒地;此時,受到突擊的獼猴,心中雖有著萬分的驚訝,卻毫無悔恨,反倒更加慈悲地憐憫獵人如此心懷惡行、不知悔改的舉動,并為他感到悲傷難過。
於是,獼猴便說道:「我今日無緣度化此人,但愿他來世能時時蒙受佛菩薩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 在此篇故事當(dāng)中的獼猴,就是佛陀在修菩薩道時的前生,而山谷中的獵人就是提婆達(dá)多。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只蜘蛛結(jié)了張網(wǎng),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陶,植株便有了佛性。又經(jīng)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蜘蛛的佛性更是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臨了圓音寺,不經(jīng)意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植株。佛祖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p>
佛祖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有一天,刮起了大風(fēng),風(fēng)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wǎng)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幾千年來最開心的日子。
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fēng),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寂寞和難過。
這時佛祖又來了,問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仍然是‘得不到’和‘已失去’?!?/p>
佛祖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rèn)識,我就讓你到人間走一遭吧?!?/p>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 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就蛛兒。一晃,蛛兒到了16歲,已經(jīng)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后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席間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女兒長風(fēng)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xiàn)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傾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祖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兩位母親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于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她的喜愛。
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16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wǎng)上的事情了嗎?”
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很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闭f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感覺?
幾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fēng)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么也想不通,佛祖竟然這樣對她。
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就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到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后花園中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鐘情,我哭求父皇,他才答應(yīng)。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闭f著就拿起了寶劍準(zhǔn)備自刎。就在這時,佛祖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fēng)(長風(fēng)公主)帶來的,最后也是風(fēng)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于長風(fēng)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是當(dāng)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樹,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聽到真相以后,好像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
剛說完,佛祖就離開了,主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緊緊地抱在一起……
經(jīng)典禪語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zhì)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后又繼續(xù)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后終于按捺不住,向坦山發(fā)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么要那樣做?” “什么?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2、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3、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于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松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4、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 5、悟性如光 讀佛經(jīng)。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jìn)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6、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 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yuǎn)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p>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
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7、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8、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p>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辈涣?,一陣風(fēng)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guān)系,吹走的凈是空的,撒下去也發(fā)不了芽,隨性?!?/p>
剛?cè)鐾攴N子,這時飛來幾只小鳥,在土里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后向師傅報告說: “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p>
師傅說:“急什么,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半夜,一陣狂風(fēng)暴雨。
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師傅答:“沖就沖吧,沖到哪兒都是發(fā)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p>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yīng)該是這樣吧,隨喜?!?9、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zhí)抖U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zhí)?,并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么不對?” 龍?zhí)堵牶髲拇碎_悟出家,后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于人要回報于人,得之于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
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0、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么區(qū)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隱聽后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p>
武士猛然一驚,然后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和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p>
11、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關(guān)于佛祖的故事有兩種,一種是佛經(jīng)中直接記載,如貧女供燈,一種是各類書籍所說,所說都是佛陀的智慧。這一個后者也說的故事: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xù)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轉(zhuǎn)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p>
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么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quán)。
釋迦牟尼佛有‘本生經(jīng)’傳世,所謂‘本生經(jīng)’就是專講佛陀的前世,佛陀曾輪回于六道之中。
例如:猴王、象王、鹿王、雁王?!际切笊?。
佛陀在人道中亦轉(zhuǎn)世多次,例如,佛陀被孫陀利女子誹謗,釋迦牟尼佛也講了過去世的因緣因果。
佛陀說:
在過去很多世中,有一城名‘波羅奈’,住著一個人,名‘凈眼’,以歌戲為職業(yè)。(也就是今日的演員)
當(dāng)時,有一位美麗女子,名叫‘鹿相’。
兩人互相勾搭淫樂。
后來因為‘鹿相’有錢,‘凈眼’謀財害命,殺了‘鹿相’。然后把尸首埋在一位得道的修道人家中,此道人名‘樂無為辟支佛’。
接著,‘樂無為辟支佛’被誤會,被縛于驢子上游街示眾,將被用弓箭射死。
此時,‘凈眼’良心發(fā)現(xiàn),自己向主事官承認(rèn)自己的過錯,最后經(jīng)過偵察,果然是‘凈眼’干得。
當(dāng)然,‘凈眼’被弓箭射死砍頭。
而‘樂無為辟支佛’,因無緣無故被謗,自覺不再住世,便在大眾之前,踴身升上虛空,于虛空中,坐臥住立,腰以下出煙,腰以上出火,或腰以下出火,腰以上出煙,或又左脅出煙,右脅出火?;蜃竺{出火,右脅出煙?;蚋贡吵鰺熁稹?/p>
另腰出水火,左脅水火,腹背水火。
最后是舉身出煙,舉身出火,舉身出水,就在虛空中,燒身滅度。
(樂無為辟支佛的滅度,是修練‘拙火定’的現(xiàn)象)
釋迦牟尼佛說:
凈眼者--是釋迦如來無量劫前生。
鹿相者--是孫陀利謗我者是。
佛陀對舍利弗說說:
'舍利弗啊!我在無量生死劫前,是一名凈眼的凡夫,由于貪鹿相女子的財物,殺鹿相女,枉困了辟支佛,這個罪太重了,于是無數(shù)千歲,神識靈魂,墮在地獄泥犁中,又上劍樹受罪罰。無數(shù)千歲,靈魂神識,墮畜生中受苦。無數(shù)千歲,靈魂神識,墮在餓鬼中受苦。當(dāng)時余殃之影,今世雖以修成最勝佛陀,還要受到此孫陀利女的誹謗。'
以上是釋迦牟尼佛自述被孫陀利女人誹謗的因緣果報。
.前世今生
當(dāng)然,釋迦牟尼佛講他自己的前世因緣很多,除了孫陀利誹謗之外,還有戰(zhàn)遮女的誹謗,有頭痛因緣,有刺足因緣,有石頭傷足因緣,有腸病因緣,有提婆達(dá)多背叛因緣等等。……
我為何要舉出孫陀利誹謗因緣,因為在這個因緣果報中,該世佛陀所犯的罪業(yè),果然深重:
一、殺人--殺鹿相,殺業(yè)第一重。
二、殺辟支佛--辟支佛雖非佛陀所殺,但其死,是因佛陀而死,殺有道之士,是五逆罪。
三、邪淫--凈眼與鹿相相奸淫。
四、偷盜--盜取鹿相財物。
五、妄語--冤枉辟支佛。
我所以寫出這個例子,是想鼓勵大家,佛陀很多世以前,也曾犯下如此重的罪業(yè),但,他仍然可以修成最勝佛陀,可見只要肯下決心修行,不管犯何種罪業(yè),均有成佛的一天,就算是罪惡滔天,只要放下屠刀,亦可立地成佛。
我寫作繞了一大圈,仍然是四個字,因果輪回,這因果輪回是邏輯學(xué)。
欲問前世因,
今生受則是;
欲問來世果,
今世作則是。
圓音寺的蜘蛛: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jié)了張網(wǎng),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經(jīng)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么真知拙見。怎么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yīng)了。佛主問到:“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狈鹬鼽c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認(rèn)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狈鹬髡f:“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fēng),風(fēng)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wǎng)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 又刮起了一陣大風(fēng),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狈鹬髡f:“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rèn)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jīng)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后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fēng)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xiàn)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于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wǎng)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闭f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
幾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fēng)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 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后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鐘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yīng)。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zhǔn)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主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fēng)(長風(fēng)公主)帶來的,最后也是風(fēng)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于長風(fēng)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dāng)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眲傉f完,佛主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深的抱著……
故事結(jié)束了,你能領(lǐng)會蛛兒最后一刻的所說的話嗎?“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p>
經(jīng)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jīng)典二:不可說。 經(jīng)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jīng)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jīng)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jīng)典六:前生500次的經(jīng)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jīng)典二:不可說。
經(jīng)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jīng)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jīng)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jīng)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jīng)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jīng)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jīng)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jīng)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魔王當(dāng)?shù)茏?/p>
有一天,阿難在樹林間坐禪,忽然覺得心神無法入定,有些問題想請教佛陀,便來到佛陀的住所,請佛陀開示。
阿難問:‘世尊!憍陳如、跋提離、婆沙波、阿奢輸、摩訶男這五大弟子,是因為什么樣的因緣,讓他們能夠最先得道呢?’
佛陀告訴阿難:‘憍陳如等五大弟子,前世與我有因緣存在。我曾經(jīng)用我的血解除他們的饑渴,使他們安寧快樂,今生遇到我修成佛道,所以他們能先受到度化解脫?!?/p>
阿難又問:‘世尊!您用血解除他們的饑渴這件事,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佛陀說:‘過去有位國王叫做慈力,他生性慈悲,經(jīng)常教導(dǎo)人民行十善,使全國人民心向善念,不做任何壞事,處處充滿和諧良苦的氣氛。因此,所有邪魔都不敢侵犯逼迫,沒有人的精氣血肉可以吃,所有鬼怪都變得憔悴沒有力氣,就快餓死了。
這時有五位鬼王鼓起勇氣,變成夜叉冒險來到國王面前,對國王說:
“慈悲的大王!我們仰賴人的精氣血肉才得以存活,但全國人民在您的教導(dǎo)下,都修行十善,使邪惡無法勝過正道,斷絕了我們的飲食來源,我們就快無法存活了。好心的大王,求您幫幫我們吧!”
國王聽了他們的話,十分憐憫鬼族,心中決定要幫忙他們,于是拔起劍往自己的身體刺去,一連刺破五個地方,頓時血流如注。
國王說:“這是我布施給你們的,你們自己取用吧!”
五個夜叉各自拿著器皿來接受國王身上的血,隨手取來便隨手飲用,喝飽滿足后才停止,他們受到國王的恩惠,內(nèi)心感激無比,不忍心立刻離去。
國王對夜叉說:“你們內(nèi)心的貪嗔癡三毒像火一般熾熱盛大,所以投胎墮入鬼道,過著不快樂的生活。你們應(yīng)當(dāng)勤奮修持十善,洗去罪惡的污垢,恢復(fù)你們清靜自在的身體。我今天以身上的血救助你們的饑餓,使你們暫時得到安寧快樂,等到我成佛之后,我法身受了戒定慧的血,應(yīng)可幫助你們消除貪嗔癡三毒,使你們獲得涅槃,不再墮入輪回?!薄?/p>
說完這段因緣,佛陀對阿難說:‘阿難!你應(yīng)當(dāng)知道了,當(dāng)時的慈力王就是我,而五個夜叉就是今曰的憍陳如等五大弟子。因為我曾答應(yīng)先行度化他們,所以我一開始講說佛法,那五大弟子便最先得到開悟解脫,而能早早登到覺醒的岸上?!?/p>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