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國(在今河北省東北部)侵略燕國。
燕國的國君向齊國求救,齊國的國君齊桓公親自率領(lǐng)大軍去救助。 齊桓公的軍隊趕到燕國時,山戎國的軍隊已帶著掠奪的財物。
逃到東部的孤竹國去了。齊桓公命令軍隊繼續(xù)追擊敵人。
山戎國和孤竹國的軍隊聽說齊國的軍隊打來了,就嚇得躲進了深山荒林中。齊桓公順著敵人的蹤跡攻進深山。
最后,把敵人的軍隊打得四散逃奔。齊桓公取得了勝利,并把敵人掠奪的財物也奪了回來。
當(dāng)他們要返回齊國時,這時他們卻迷了路。因為齊軍來的時候是春天,山青水綠,道路容易辨認(rèn)。
而返回去時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皚皚,山路彎曲多變。所以,走著走著就辨不清方向了。
這時,齊桓公手下的謀士管仲說:“大王,狗、馬都有辨認(rèn)道路的本領(lǐng)。我們挑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p>
齊桓公立刻讓人挑選了幾匹老馬,放開韁繩,讓它們在前隨意地走,軍隊跟在馬的后邊。沒有多久,在馬的帶領(lǐng)下,齊國的軍隊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路。
2、庭燎招士 春秋時期天子和國王在接待外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這是最高規(guī)格的接待禮儀。齊桓公因求賢若渴而“庭燎招士”。
但一年過后,沒有一個賢士前來。這時,東野那里有個地位低下的人求見,齊桓公很高興地登堂接見,他問來人有何才能,來人回答:“我會九九算術(shù)?!?/p>
桓公譏笑說:“會九九算術(shù)也能算一技之長嗎?齊國這樣的人到處都是?!眮砣嘶卮鸬溃骸按笊讲痪芙^細(xì)小的石頭,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絕細(xì)小的溪流,所以才成為大海。
九九算術(shù)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對我以禮相待,還怕比我高明的人不來嗎?”桓公深感有理,便設(shè)庭燎之禮接待來人。果不其然,一個月后四面八方的賢士接踵而至。
3、風(fēng)馬牛不相及 楚大夫屈完質(zhì)問齊軍后,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管仲也歷數(shù)楚國不向周天子納貢等罪狀,屈完說:“沒進貢包茅,這是我們的不是,以后一定進貢?!?屈完走后,齊國和諸侯聯(lián)軍又拔營前進,一直到達召陵。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問。齊桓公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威,請屈完一起坐上車去看中原來的各路兵馬。
屈完一看,果然軍容整齊,兵強馬壯。齊桓公趾高氣揚地對屈完說:“你瞧瞧,這樣強大的兵馬,誰能抵擋得了?” 不料屈完不卑不亢地答:“……要是憑武力的話,我們楚國以方城(楚長城)作城墻,用漢水作濠溝,你們就是再來更多的軍隊,也未必打得進來?!?/p>
聽屈完說得挺強硬,齊桓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jīng)認(rèn)了錯,答應(yīng)進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這樣,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
4、管仲拜相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dāng)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dāng)時在莒國(都城在今樹東莒縣)。
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準(zhǔn)小白射去。
只見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yán)铩9苤僖詾樾“滓呀?jīng)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
怎知公子小白是詐死,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小白和鮑叔牙早已抄小道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小白當(dāng)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齊桓公即位以后,即發(fā)令要殺公子糾,并把管仲送回齊國辦罪。
管仲被關(guān)在囚車?yán)锼偷烬R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
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還能用他嗎?”鮑叔牙說:“那回他是公子糾的師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對公子糾的忠心。論本領(lǐng),他比我強得多。
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饼R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不辦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為相。
讓他管理國政。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nèi)政,開發(fā)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nóng)具,后來齊國就越來越富強了。
5、救援燕國 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燕莊公于是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nèi)。
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庇谑前蜒嗑降牡胤礁罱o了燕國,叮囑燕君學(xué)習(xí)召公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時一樣給周朝納貢。
諸侯聽說此事,都擁護齊國。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齊桓公。
齊桓公重用管仲 齊襄公時,國政混亂。
管仲預(yù)感齊國將發(fā)生大亂,于是公子小白的師傅鮑叔牙在管仲的提示下,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
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通過眼線得知此情況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俱連夜往齊國趕。
魯國發(fā)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便派人回魯國報捷。
魯國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這時,小白已日夜兼程趕回齊國,被立為國君,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發(fā)兵迎擊魯國,在干時(今桓臺)大戰(zhàn),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齊君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
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齊君的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
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齊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阻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xiàn)在成為了國君。
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齊國,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yè),那么非管仲不可。
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饼R桓公聽從鮑叔牙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
和管仲談?wù)摪酝踔g(shù)后,齊桓公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齊桓公是山東淄博市最著名的歷史人物,春秋時期,其霸業(yè)的歷程,可以用7個成語典故來概括,齊桓公的一生實在是一種有趣歷史文化現(xiàn)象,他的歷史成為齊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淄博齊桓公雕像一、見異思遷齊桓公向管仲請教治國的對策,管仲說:“圣君治理天下,讓士民群集在一起研究學(xué)問,就不會因為看到別的事物而轉(zhuǎn)移注意力了?!毙稳菀庵静粓远ǎ瑦酆貌粚?。
這也說明齊桓公這個人,原本就是一個見異思遷的人,只是因為管仲的輔助和提醒,他的毛病才沒有過早的暴露出來。二、寧戚飯牛齊桓公聽到寧戚在車下喂牛時,拍擊牛角大聲唱歌,因此認(rèn)為他是個有才干的人。
后指貧寒士人自薦以求得重用。也可以看出齊桓公圖霸之時,求賢若渴的人才政策。
三、老馬識途齊桓公追擊山戎時迷路,管仲讓老馬帶路走出迷谷。現(xiàn)在這個成語比喻閱歷多、經(jīng)驗豐富的人能看清方向,辦事熟悉。
此成語典故,也是齊桓公稱霸歷史的痕跡,表明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期間的艱難困苦,只有老馬才一清二楚。四、風(fēng)馬牛不相及齊桓公攻打蔡國獲勝后,又命令諸侯聯(lián)軍繼續(xù)向南挺進楚國。
楚國使者責(zé)問桓公,說齊楚相距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nèi),討伐楚國是沒有緣由的?,F(xiàn)在這個成語比喻事物之間毫無關(guān)系。
也說明齊桓公的霸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到南方地區(qū),直接與楚國相爭,希望楚國也能夠承認(rèn)自己的霸主地位。五、勿忘在莒鮑叔牙給桓公和管仲敬酒時,提醒他們不要忘記當(dāng)年在莒國寄人籬下的恥辱。
比喻不忘本。六、天威咫尺周襄王賞賜齊桓公,并說桓公受賜時可不必行君臣之禮。
齊桓公回答說:“天子的威望近得就在我的面前,不足一尺之地?!比缓缶凸虬葸凳撞沤邮苜p賜。
天威咫尺比喻帝王或朝廷的威嚴(yán)或威望。也是齊桓公霸業(yè)的巔峰時刻,表明齊桓公還是始終堅持“尊王攘夷”的大政略。
七、卜晝卜夜齊桓公到陳敬仲家飲酒作樂,到晚上仍未盡興。陳敬仲婉言勸說要先占卜才能決定晚上是否能夠喝酒。
形容晝夜不停地尋歡作樂,毫無節(jié)制。這可以說是齊桓公霸業(yè)的歷程終結(jié),他開始尋歡作樂,認(rèn)為齊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尊王攘夷”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
這7個成語本來就是出自齊桓公的歷史記載,只是在幾千年的歷史記述中,被各種復(fù)雜的歷史故事所掩蓋,從某種程度上說,用這7個成語典故來概括齊桓公霸業(yè)的歷程,就像是活的歷史一樣,他活在成語之中,活在人們的日常交流之中,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淄。
春秋時期天子和國王在接待外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這是最高規(guī)格的接待禮儀。齊桓公因求賢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過后,沒有一個賢士前來。這時,東野那里有個地位低下的人求見,齊桓公很高興地登堂接見,他問來人有何才能,來人回答:“我會九九算術(shù)。”桓公譏笑說:“會九九算術(shù)也能算一技之長嗎?齊國這樣的人到處都是?!眮砣嘶卮鸬溃骸按笊讲痪芙^細(xì)小的石頭,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絕細(xì)小的溪流,所以才成為大海,九九算術(shù)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對我以禮相待,還怕比我高明的人不來嗎?”桓公深感有理,便設(shè)庭燎之禮接待來人。果不其然,一個月后四面八方的賢士接踵而至。
老馬識途。釋義: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jīng)驗,熟悉情況,能起到引導(dǎo)作用。
典故:
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有人來報告說北方的一個叫做山戎的少數(shù)民族又侵犯了燕國,燕國派人來求救了。齊侯大軍到了燕國,才知山戎早就帶著搶到的人口和財物跑了。
終于打敗了山戎,到了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 這時管仲說:“大王,狗、馬都有辨認(rèn)道路的本領(lǐng)。我們挑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p>
齊桓公立刻讓人挑選了幾匹老馬,放開韁繩,讓它們在前隨意地走,軍隊跟在馬的后邊。沒有多久,在馬的帶領(lǐng)下,齊國的軍隊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路。
擴展資料
管仲與齊桓公的其他故事:
鮑叔牙輔佐齊桓公,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以箭射齊桓公,齊桓公詐死,提前回國繼位。鮑叔牙舉薦管仲,齊桓公念念不忘一箭之仇。
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老馬識途
齊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射殺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
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yè),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擴展資料:
1、管仲三熏三沐見齊桓公:
管仲相齊的故事廣為流傳,管仲是春秋時期最杰出的丞相,因為在管仲的幫助下齊國逐漸富強并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齊桓公任用管仲實施政治改革,改革后齊國國內(nèi)的氣象煥然一新。我們都知道管仲相齊在齊國大展才干,但很少有人了解管仲三熏三沐見齊桓公的過程。
齊襄王死后管仲本來是幫助公子糾來爭奪皇位,可惜最后是小白也就是后來的齊桓公勝利,齊桓公登上皇位后在鮑叔牙的舉薦下不計前嫌決定重用管仲,管仲對于齊桓公很是感激。當(dāng)時的管仲由于曾幫助公子糾與齊桓公作對所以逃到了魯國,齊王的使臣到魯國以問罪的名義將管仲帶回了齊國。
可入國后齊國人為管仲三熏三沐來表達尊敬之情,在當(dāng)時的齊國人們對沐浴很看重,三熏三沐更是沐浴中最高的禮遇。齊桓公對管仲的禮遇和尊敬讓管仲很是感動,從此以后他作為齊國的丞相一心輔佐齊桓公,幫助齊桓公治理國家,最終使得齊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強盛的國家。
管仲三熏三沐見齊桓的故事被記入史冊廣為流傳,齊桓公不計前嫌的任用賢才,禮賢下士的故事也成為了后世君主的榜樣。管仲三熏三沐的故事不僅僅表現(xiàn)了齊桓公是一位明君,而且還向讀者們展示了春秋時期齊國對沐浴禮節(jié)的重視,事實證明只有懂禮的君主和懂禮的國家才能逐漸變得強大。
2、管仲不謝私恩
齊國公子小白與公子糾兩個為了爭奪王位,可謂是水火不容。在齊襄王死后,公子小白搶先一步回到齊國,坐上王位,也就是后來的齊桓公。齊桓公下令追殺公子糾。當(dāng)時的公子糾正在魯國,魯國國君迫于齊國的實力,從而將公子糾與公子糾的隨從召忽殺死,把公子糾的謀士管仲關(guān)押起來。
齊桓公的謀士鮑叔牙與管仲是多年好友,并且鮑叔牙十分了解管仲,知道管仲有大才能,從而向齊桓公舉薦管仲。說齊桓公要想成就霸業(yè),就必須要以管仲為宰相,否則難以一統(tǒng)諸侯。齊桓公告知魯國,要魯國將管仲押送回齊國。在管仲回齊國的路途當(dāng)中,管仲十分的饑渴,但是又沒有糧食。
于是就向鎮(zhèn)守城池的一個官吏討要食物,而這一個官吏對于管仲也是十分的恭敬。之后,這一個官吏悄悄對管仲說:如果你回到了齊國,僥幸沒有被齊桓公處死,你會怎么樣報答我?管仲直言到:如果我回到了齊國而沒有被處死,我一定會知人善用,讓有才能的人成就高官。
除了這些,你還要我怎么樣報答你呢?官吏聽到了管仲這么說,知道了管仲并不會因為自己給了糧食而以公謀私,給予官爵,于是這一個官吏一直都記恨這管仲。這一件事情說明了管仲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并不會因私廢公,影響國家的安定。
這也正說明了,鮑叔牙一直沒有看錯管仲,后來管仲也為齊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乃至如今齊魯大地的人們還在享受著管仲通過才智所換來的一切。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齊桓公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管仲
齊桓公伐楚: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
蔡國潰敗,接著又去攻打楚國。 楚成王派使節(jié)到齊軍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 因此牛馬發(fā)情相逐也到不了雙方的疆土。
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 國土這是什么緣故?”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 大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quán)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 佐周王室?!倏倒€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范圍:東到海邊,西到 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
你們應(yīng)當(dāng)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 工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征收貢物; 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 “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么敢不供給呢?周昭 工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間吧!”于是齊軍繼續(xù)前 進,臨時駐扎在陘。
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后撤,臨 時駐扎在召陵。 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zhàn)車觀看 軍容。
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 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guān)系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guān)系,怎么 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 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p>
齊桓公說:“我率領(lǐng)這些 諸侯軍隊作戰(zhàn),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么 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 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dāng)作城墻,把 漢水當(dāng)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后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公孫無知殺死齊國著名昏君齊襄公自立為齊國君主,后來無知又被殺,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和寄居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有資格繼承國君之位。魯國國君魯莊公希望擁立公子糾為齊國國君后,魯國就可以從齊國得到很大利益,于是派兵護送公子糾和管仲、召忽回齊國。而鮑叔牙則從莒國護送小白回齊國。
魯莊公派管仲帶兵半路攔截小白,阻止他回齊國。一場戰(zhàn)斗中,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腰帶上的掛鉤,小白僥幸不死,于是假裝倒地而死。管仲遙遙看到小白中箭,以為小白必死,回報魯莊公后,魯國軍隊就放慢了行軍速度。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射帶中鉤”。而小白和鮑叔牙則趁此機會加緊行軍,先進入了齊國境內(nèi),大臣高傒就擁立小白為齊國國君,小白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在國內(nèi)有國氏、高氏兩個家族的支持,坐上了君主寶座。魯莊公不甘心如意算盤被打破,于是兩國在乾時進行了一場大戰(zhàn),魯國大敗。
齊桓公登上君主之位后,一方面很擔(dān)心地位不穩(wěn)固,因為公子糾還活著,這對桓公是個嚴(yán)重的威脅;另一方面,他希望齊國能夠在他的帶領(lǐng)下走向強盛繁榮,但是沒有合適的人輔佐他?;腹蝓U叔牙問計,并希望他能夠任國相。但是鮑叔牙卻說:“如果您只是想讓齊國強盛,那有我和高傒就夠了;但是您想稱霸天下,那么必須要用管仲這樣的人?!被腹肫鸸苤偕渌患某鸷?,不同意任用管仲。鮑叔牙說不能因為私怨就白白錯過了人才,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會稱霸天下。
齊桓公同意了,但是擔(dān)心魯國不會放管仲回國,于是鮑叔牙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使者給魯莊公帶去這樣一封信:“公子糾是國君的兄弟,國君不忍心殺他,就請貴國把他殺了吧;但是管仲這個人,國君一定要親手殺了他,因為他射了國君一箭,國君還記恨他。所以請貴國將管仲和召忽送回齊國,否則兵戎相見?!濒斍f公被齊國打怕了,派人殺了公子糾。大臣施伯認(rèn)為管仲回去一定會對魯國產(chǎn)生威脅,建議莊公殺了管仲,莊公不同意。召忽認(rèn)為應(yīng)該忠于主人,于是自殺為公子糾殉葬了;而管仲則認(rèn)為他應(yīng)該留著有用之身為齊國效力,于是被捆綁押回齊國。
然而一進入齊國境內(nèi),鮑叔牙就命人打開囚車,放管仲出來,沐浴更衣,希望他可以去見齊桓公。管仲假意要為公子糾盡忠而死,被鮑叔牙攔住。經(jīng)過鮑叔牙一番勸解之后,管仲同意輔佐齊桓公。
齊桓公用隆重的禮節(jié)迎接管仲,任命他為國相,輔佐自己成就霸業(yè)。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3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