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以下是相關資料: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位于南陽市西南的臥龍崗上。它是古人為紀念三國時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南陽武侯祠建于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已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詩句??磥碓缭谔拼P龍崗上已有諸葛草廬了。該祠元初毀于戰(zhàn)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guī)模重建,于延佑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上?,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禍。至明成化年間,又將“孔明書院”恢復。以后又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崇禎歷代修繕。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慶皇帝)特賜給南陽武侯祠“忠武”廟額與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陽郡守羅景又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修和擴建。在這次施工中,發(fā)現前人詠臥龍崗十景石刻一塊,羅景根據這塊石刻,進行復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詞山門,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諸葛亮及其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側為明代碑廊,鑲嵌有岳飛書寫的前后《出師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諸葛茅廬、野云庵、古柏亭、伴月臺、寧遠樓等。
諸葛草廬,亦稱諸葛庵,現今的茅廬系磚木結構,八角挑檐,外圍有八角回廊,屋頂覆蓋茅草。茅廬正門上懸掛郭沫若書的“諸葛草廬”匾額。
野云庵,進深三間,門兩側磚刻“云歸大漢隨舒巷,門對寒流自古今”對聯。其外裝飾以蒼松、仙鶴磚雕。躬耕亭,結構簡單,形制簡陋。前有兩根圓木支撐亭檐,后砌以磚墻,亭內立諸葛武侯石刻像。像兩邊刻有“庵垂兩千問魏闕吳宮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對聯。
伴月臺,高數丈,臺下為老龍洞,洞門兩側石刻“自古宇廟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對聯。武侯祠右側有清同治年間新增設的庭院,這是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顧堂,內有劉備、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現存大量的碑刻題記,約300余石,篆、隸、楷、草皆有。其中篆書《漢諸葛孔明舊廬指道碑萌》,隸書《草廬對》,楷書《諸葛傳》,草書《出師表》等,在書法藝術一和雕刻技術上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南陽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揚天下。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贊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焙敗赌详枴吩疲骸翱酌鞣酱藰犯z”,詩圣杜甫《武侯廟》云:“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詩仙李白《南都行》“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霸郎俦浜畛鰩煻怼北滩輹?,風骨神秀,洋洋灑灑,峭拔蒼勁,龍飛蛇騰。岳飛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飛并識?!?/p>
祠內有歌頌諸葛亮歷史功績的對聯:
定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氣周瑜,摒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
南陽武侯祠據說是其中影響最大之一。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陜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襄陽隆中同樣有“三顧茅廬”一說,難以定論。
漢畫館與南陽武候祠南北呼應。始建于1935年,重建于1959年,現館建于1988年,占地面積100畝,是我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藏品最多的一個專門收藏、陳列、研究漢代畫像石刻的專題藝術博物館。南陽漢畫像石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可分為天文圖像、舞樂百戲、角抵、社會生活故事、神話傳說、建筑、祥瑞、升仙、辟邪、榜題、圖案等?,F館藏漢畫像石2000余塊,其中的精品在主樓約6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出展品采取分廳陳列的方式,主要有神話故事廳,百戲廳、斗獸廳、天文廳等,眾多的展品使游人及研究者對泱泱漢國的社會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對某種活動有一個全面認識。
成都武侯祠的故事和歷史:
三國演義,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時期,就是三國時代,在這個時代因為是亂世,所以就對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出色的人才,奪取漢政權的董卓,三國第一猛將手持方天畫戟,腳跨赤兔馬的呂布。
成熟老練的孫權, 愛民勤政的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喝斷長坂坡的張飛,單槍匹馬孤身救少主的趙子龍, 智勇雙全的周瑜,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有很多很多故事在每個三國人物的身上,在成都有武侯祠, 是紀念三國時期人物的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陵寢。一千多年來幾經毀損,屢有變遷。
武侯祠指諸葛亮的專祠建于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F存祠廟的主體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間康熙十一年重建。
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成都武侯祠現分文物區(qū)三國歷史遺跡區(qū)、園林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和錦里錦里民俗區(qū)三部分,面積約15萬平方米。
2006年我館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成都武侯祠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游參觀點。成都武侯祠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而得名。
擴展資料: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宇。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
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鄉(xiāng)侯為漢時爵位,自下而上,分別是亭侯,鄉(xiāng)侯,縣侯,關羽授封漢壽亭侯,死后又被蜀漢后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陜西省漢中的勉縣(沔縣)。
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勉縣武侯祠所在地乃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
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也是首批一級博物館,每年吸引上百萬游客參觀游覽,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此外,還有 武侯祠的前門。
浙江蘭溪的諸葛鎮(zhèn),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萬歷年間始建丞相祠堂,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間,內設諸葛亮靈位。近些年,蘭溪丞相祠堂漸負盛名,影響日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武侯祠
武侯祠(temple of marquis)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宇。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鄉(xiāng)侯為漢時爵位,自下而上,分別是亭侯,鄉(xiāng)侯,縣侯,關羽授封壽亭侯),死后又被蜀漢后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陜西省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勉縣武侯祠所在地乃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
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也是首批一級博物館,每年吸引上百萬游客參觀游覽,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此外,還有陜西勉縣武侯祠、有南陽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肅禮縣祁山武侯祠等。此外,還有建于唐代前的陜西岐山五丈原諸葛廟,建于明代的武侯宮(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時期的黃陵廟(湖北宜昌)等。浙江蘭溪的諸葛鎮(zhèn),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萬歷年間始建丞相祠堂,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間,內設諸葛亮靈位。近些年,蘭溪丞相祠堂漸負盛名,影響日盛。
南陽武侯祠建于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已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詩句??磥碓缭谔拼P龍崗上已有諸葛草廬了。該祠元初毀于戰(zhàn)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guī)模重建,于延祐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上В┟鞒?,又焚于兵禍。至明成化年間,又將“孔明書院”恢復。以后又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崇禎歷代修繕。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慶皇帝)特賜給南陽武侯祠“忠武”廟額與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陽郡守羅景又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修和擴建。在這次施工中,發(fā)現前人詠臥龍崗十景石刻一塊,羅景根據這塊石刻,進行復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詞山門,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諸葛亮及其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側為明代碑廊,鑲嵌有岳飛書寫的前后《出師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諸葛茅廬、野云庵、古柏亭、伴月臺、寧遠樓等。
諸葛草廬,亦稱諸葛庵,現今的茅廬系磚木結構,八角挑檐,外圍有八角回廊,屋頂覆蓋茅草。茅廬正門上懸掛郭沫若書的“諸葛草廬”匾額。
野云庵,進深三間,門兩側磚刻“云歸大漢隨舒巷,門對寒流自古今”對聯。其外裝飾以蒼松、仙鶴磚雕。躬耕亭,結構簡單,形制簡陋。前有兩根圓木支撐亭檐,后砌以磚墻,亭內立諸葛武侯石刻像。像兩邊刻有“庵垂兩千問魏闕吳宮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對聯。
伴月臺,高數丈,臺下為老龍洞,洞門兩側石刻“自古宇廟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對聯。武侯祠右側有清同治年間新增設的庭院,這是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顧堂,內有劉備、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現存大量的碑刻題記,約300余石,篆、隸、楷、草皆有。其中篆書《漢諸葛孔明舊廬指道碑萌》,隸書《草廬對》,楷書《諸葛傳》,草書《出師表》等,在書法藝術一和雕刻技術上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南陽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揚天下。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贊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焙敗赌详枴吩疲骸翱酌鞣酱藰犯z”,詩圣杜甫《武侯廟》云:“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詩仙李白《南都行》“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霸郎俦浜畛鰩煻怼北滩輹L骨神秀,洋洋灑灑,峭拔蒼勁,龍飛蛇騰。岳飛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飛并識?!?
祠內有歌頌諸葛亮歷史功績的對聯:
定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氣周瑜,摒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
南陽武侯祠據說是其中影響最大之一。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陜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襄陽隆中同樣有“三顧茅廬”一說,難以定論。大家可以看。
1、來歷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而得名。
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靈柩運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稱惠陵。而按照漢制,有陵必有廟,所以在同時期,就有了漢昭烈廟誕生。
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成都武侯祠與惠陵、漢昭烈廟合并一處。 2、地位 武侯祠(漢昭烈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一級博物館。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選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現占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跡區(qū)(文物區(qū))、西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以及錦里民俗區(qū)(錦里)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
1、來歷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而得名。
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靈柩運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稱惠陵。而按照漢制,有陵必有廟,所以在同時期,就有了漢昭烈廟誕生。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成都武侯祠與惠陵、漢昭烈廟合并一處。
2、地位
武侯祠(漢昭烈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一級博物館。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選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武侯祠現占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跡區(qū)(文物區(qū))、西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以及錦里民俗區(qū)(錦里)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宇,始建于西晉末年,到唐代已具規(guī)模,明初與紀念劉備的“漢昭烈廟”相并,成為君臣合廟,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武鄉(xiāng)在今漢中市的武鄉(xiāng)鎮(zhèn)),死后又被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陵寢。千多年來幾經毀損,屢有變遷。武侯祠建于唐,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現存祠廟的主體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間(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占地14萬平方米,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游參觀點。成都武侯祠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古跡。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
武侯祠(指諸葛亮的專祠)建于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帝)昭烈廟相鄰。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F存祠廟的主體建筑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重建。
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四川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