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行路難(其一)》中,運用典故的詩句有以下幾句:
1、閑來垂釣碧溪上:暗用“姜太公釣魚”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
2、忽復乘舟夢日邊:暗用伊尹的典故: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句借用典故,表達了詩人對賢君明主和施展自己抱負及才華的渴望。
3、長風破浪: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
《行路難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運用了兩處典故, 一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二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用典故,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這首詩開頭詩人寫友人盛情宴送與自己痛苦心態(tài),于是“拔劍四顧”,悲從中來,心緒茫然。
而茫然的心緒與友人的盛情形成極大反差,曲折反映出離京時思緒起伏不定的心態(tài),揭示出世路艱險在他心靈上投下的陰影,從側面切入了本題。 這首詩既顯示了詩人決不與污濁的社會現(xiàn)實同流合污的決心,又表現(xiàn)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豪邁氣概。
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成為后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
擴展資料: 《行路難》的創(chuàng)作背景 《行路難》一共有三首,這三首詩聯(lián)系緊密,不可分割,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
可是入京后,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短扑卧姶肌芬詾椤缎新冯y三首》皆天寶三載(744年)離開長安時所作,詹锳《李白詩文系年》、裴斐《太白樂府舉隅》從之。
郁賢皓《李白集》以為前兩首作于開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長安追求功名無成而歸之時,第三首作年不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路難三首》。
一、回答:《行路難》詩中運用的典故有兩處。
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句的典故是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詩人借此表明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句的典故是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p>
詩人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二、擴展知識: 1、原詩欣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作品簡介:《行路難》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艱難險阻之后的感慨。
全詩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高昂的氣勢。 3、作者簡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中國唐朝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
逝世于安徽當涂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
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
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閑來垂釣碧溪上:姜太公呂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用的是直鉤,后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即愿者上鉤的來由。
2:忽復乘舟夢日邊:。
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這是說明自己會有大作為的情況,后來他助商湯滅了夏朝。
原詩: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滿意請采納!
敘事開篇,化用劉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痹娙嗽谛木趁H恢校鋈幌氲絻晌婚_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
“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詩的結尾,用典表達要像宗愨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會有施展才能的時候。(。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