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顫色 晴朗無月之夜,你若昂首翹望太空,只見繁星點點,閃爍著晶瑩的亮光,其時你定會驚嘆宇宙的神奇與浩瀚。 乍一看,星星都長得模樣相當,惟一的區(qū)別,僅是明暗程度有所差異。你如定睛細望,就會覺得彼此是大不相同的。最明顯的是星星的顏色不同。有的像一團火,有的像一塊冰,有的放出均勻調和的光,有的像遠方燈塔似的一閃一閃,紅色的,黃色的,白色的和藍色的……什么顏色都有。它們之所以顏色各異,是由于其表面的熾熱程度各不相同。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K,呈金黃色。比太陽還熾熱的星放白色的光,和太陽熱度不相上下的放黃色的光,表面溫度比太陽低的放紅色的光。這與一只爐子燃燒時的情形有點相似,爐火正旺時,火焰是青里反白,爐溫低時發(fā)紅光。現(xiàn)代科學家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實驗結果也表明物質的顏色是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改變的,它仿佛邁過彩虹的一道道顏色,從深紅到藍白。每一種顏色都對應者一定的溫度:紅色約600K;鮮紅色約1000K;粉紅色約1500K;淺橙色約3000K;黃色約5000K;黃白色約6000K;白色約12000K~15000K;淺藍白色約25000K以上。 當然,有的星體并不是固體,而是氣體圓球,它們不一定服從固體的那些規(guī)律。另外,我們人類居住于空氣海洋的底層,透過厚厚的一層大氣看星星,與真實的顏色肯定有差別。星與星之間的差別不僅在于顏色。有些星看上去似乎是單個兒的,實際上有時是兩個、三個或更多的星疊聚在一起發(fā)光,但因距離遙遠,肉眼無法分辨而把它視為一顆星。 還有一點,有的星亮度比較穩(wěn)定,有的則不然,亮度老在變,或有規(guī)則地由亮而暗,由暗而亮,或無規(guī)則地時暗時亮。這種亮度會變的星,天文學家們叫變星。在星星的龐大家族中,除了那些自己能發(fā)光的星以外,還有完全黑暗的天體——沒有燃燒起來或行將熄滅的星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6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