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梅花和臘梅為分屬不同科的植物,早在清初出版的《花鏡》中記載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其名。”二者分別敘述如下。
梅花,又名春梅、紅梅。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少有灌木。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短,具腺?;ü6?,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鐘狀,有紅,暗紅及綠色等?;ㄓ袉伟昊蛑匕?,白色、紅色或淡紅色,花芽為落葉果樹中萌發(fā)最早的一種,多在早春1一2月花先于葉開放,會散發(fā)出一縷縷清香。 核果近圓球形,黃色或帶綠色,5-6月成熟。
梅花原產(chǎn)于我國,主要以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qū)栽培為盛。喜溫暖而稍濕潤的氣候,宜在陽光充足、通風涼爽處生長,其性畏澇,能耐旱。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觀賞花木,尤以風韻美著稱,每當冬末春初,疏花點點,清香遠溢,在中國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藥,梅花沖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稱,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勝枚舉。梅是我國的特產(chǎn)。她原產(chǎn)于... 首先梅花和臘梅為分屬不同科的植物,早在清初出版的《花鏡》中記載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其名。”二者分別敘述如下。
梅花,又名春梅、紅梅。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少有灌木。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短,具腺?;ü6蹋?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鐘狀,有紅,暗紅及綠色等。花有單瓣或重瓣,白色、紅色或淡紅色,花芽為落葉果樹中萌發(fā)最早的一種,多在早春1一2月花先于葉開放,會散發(fā)出一縷縷清香。 核果近圓球形,黃色或帶綠色,5-6月成熟。
梅花原產(chǎn)于我國,主要以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qū)栽培為盛。喜溫暖而稍濕潤的氣候,宜在陽光充足、通風涼爽處生長,其性畏澇,能耐旱。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觀賞花木,尤以風韻美著稱,每當冬末春初,疏花點點,清香遠溢,在中國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藥,梅花沖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稱,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勝枚舉。梅是我國的特產(chǎn)。她原產(chǎn)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 地。大約6000年前分布到了長江以南地區(qū),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據(jù)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引種到了朝鮮,8世紀便引種到了日本。現(xiàn)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連歐美的友人也開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贊蠟梅的香味是“冬天的甜蜜”。
屬于蠟梅科蠟梅屬植物,為落葉灌木,高2~4米。枝、莖方形,棕紅色,有橢圓形突出的皮孔。芽有多數(shù)
覆瓦狀的鱗片。葉對生,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或?qū)捫ㄐ?,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花先葉開放,芳香,直徑約2.5厘米?;ū欢嗥炠|(zhì),半透明;花托橢圓形,長約4厘米,果時半木質(zhì)化,呈蒴果狀,宿存,外被絹絲狀毛,內(nèi)含數(shù)個瘦果,每果一枚種子?;ㄆ?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蠟梅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以南地區(qū),各地均有栽培,秦嶺地區(qū)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種較多,據(jù)趙天榜《中國蠟梅》一書所載:蠟梅有4個品種群,12個品種型 165個品種。它們中間有純黃色、金黃色、淡黃色、墨黃色、紫黃色,也有銀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黃白色,花蕊有紅、紫、潔白籌。其中最佳者為河南鄢陵縣所產(chǎn)的鄢陵蠟梅,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譽。代表品種有‘素心蠟梅’:《鄢陵文獻志》稱‘鄢陵素心蠟梅’,其心潔白,濃香馥郁。因其花開時不全張開且張口向下,似“金鐘吊掛”,故又名金鐘梅。
蠟梅是我國特產(chǎn)的傳統(tǒng)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蠟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蠟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姚氏殘語》又稱蠟梅為寒客。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nóng)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蠟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花開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蠟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蠟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蠟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jié)實 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由于蠟梅其獨特的個性,是冬季觀花的最佳樹種,也是城市美化、香化、凈化空氣的首選樹種之一。同時,由于蠟梅根系發(fā)達,生長適隨性及根部萌蘗力強,也是進行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的優(yōu)良樹種。它可作為叢生花灌木為街道綠化所用,也可以培育成小喬木作為行道樹種,既可在公園的假山、湖畔群植或者片植形成梅山、梅園、梅圃等大型景觀,也可以在視野寬闊的草坪板塊中點綴、孤植形成小品。它不僅可以在庭園中露地栽植,顯得自然灑脫,也可以增育成造型盆景,獲得巧奪天工的意境,還可以折剪一枝作插花。
蠟梅除了其觀賞價值外,在古代就有作菜肴或點心的歷史。以花卉入饌,多出于保健去病、益壽延年的目的。何國珍編著的《花卉入肴菜譜》就列有蠟梅豆腐湯、蠟梅玻璃雞片等花饌品種。其花還可有其它食用方法,如花風干后加入茶葉,可制成蠟梅花茶,或直接用花數(shù)朵,沖入開水代茶,有濃郁香氣,并有緩解咳喘之效。花還可做菜配料,如在燒魚、蝦仁、豆腐時或做湯時放入,味美氣香。
蠟梅花含揮發(fā)油,油中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洋蠟梅堿、異洋蠟梅堿、蠟梅甙、a-胡蘿卜素、亞油酸、油酸等化學成分,葉中含蠟梅堿、洋蠟梅堿、異洋蠟梅堿;鮮葉含氰氫酸。種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并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如花蕾:性溫,味甘、微苦。解暑生津,開胃散郁,通乳潤燥,止咳。主治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燙傷,火傷,中耳炎等。根及莖,辛,溫。祛風理氣,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濕癢痛,療瘡腫毒,跌打創(chuàng)傷等。外用適量,研末撒。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620秒